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脂本评者资料辑录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徐恭时 参加讨论

    《红楼梦》的早期传抄本,大都题名《石头记》。在这些传抄本上.带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稍后的一些抄本.书名虽改题为《红楼梦》,或已删去评语,但正文内容.与上述诸本相近。对这一系统的版本,通称为“脂砚斋评本”.简称为“脂评本”或“脂本”,已发现的有十二种版本。
    现存的传抄本,大都据几种底本合抄而成,因此各本中的评语此有彼无,异同颇多。脂评包括:(1)正文中双行小字评;(2)行间侧评;(3)眉评;(4)回前、回后总评、题词(包括“棠村小序”)。评语数量相当多,总计约在三千条左右.而署名的仅有一百七十四条。
    我们现在称这种评语为“脂评”,是据最初传抄本的书名而言,并不是认为仅有“脂砚斋”一人写评。已知的署名有十人(包括较后期评者)。评者署名情况见表一。
    (一) 脂 砚 斋
    脂砚斋是早期评论《红楼梦》的一个主要人物。他究竟是谁?目前还没有定论。现将有关资料分述于下:
    1.脂砚斋是曹雪芹叔父说
    清爱新觉罗裕瑞在《枣窗闲笔》第二篇《后〈红楼梦〉书后》文中说:
    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斋的批语,……
    裕瑞的材料来源,自称是“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所得。他写《随笔》的时间.是在嘉庆中期。裕瑞别署思元斋、思元主人,是清初裕亲王多铎的五世孙。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距雪芹之卒仅七年。裕瑞嫡生母为傅文之女,故明兴、明义兄弟皆其母舅。其嫂则为明兴女。而明义曾作有《题红楼梦》二十首诗。雪芹与明琳是朋友,也可能是亲戚。从这些社会关系来看,裕瑞的话,应有一定依据。
    2.写评语的这位叔父是谁?
    综合曹寅《棟亭诗抄》、《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等书所记载的雪芹家世,雪芹的伯、叔父有好几位。
    由于曹寅和曹宣诸子的生卒年月无记载,虽然可以根据有关材料作推算,但不易精确,因此要排定雪芹父辈中哪几位他是的叔父,就比较困难。还有一个难解决的问题,就是雪芹的父亲是谁?迄今没有定论。不论是曹颙(约生于康熙三十二年)或曹頫(约生于康熙三十七年),似比曹宣的其他诸子年龄都小,则曹宣诸子应是雪芹的伯父而不是叔父。是否上引四书中有遗漏未记之“叔父”,疑莫能明。有人认为这位叔父,或是曹寅诗中所提到的“竹涧侄”(有人认为名曹硕),但他的生年经推算也早于颙、頫二人。因此,这位写评语的叔父究章是谁,还有待于探讨。
    3.脂砚斋一名的取义
    周汝昌同志在《<红楼梦>及曹雪芹有关文物叙录一束》
    一文中介绍了明代薛素素所用的一方脂砚.在砚石的侧面刊有分书小字一行:“脂砚斋所珍之砚,其永保”。因此知道这位评者因得藏这方脂砚而取名。由于实物的发现,排除了过去对“脂砚斋”取名的各种猜测。
    4.脂砚斋的生卒推计
    脂砚斋的生卒年份。缺乏文字记载。从评语来看,他对康熙第六次“南巡”的种种景象,记忆犹在。按第六次“南巡”是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如果这年他是十二岁(再小记忆不详),上推他的生年,约在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吴世昌同志在《红楼梦探源》中这样推算)。至于他的卒年,据脂靖本第二十二回中一条评语:“前批知者聊聊(寥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这是畸笏的评语。按丁亥是乾隆三十二年(1767)。雪芹卒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从畸评中所列举三个人的次序看,脂砚斋应卒于雪芹之后,丁亥之前,大约在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存年七十岁。他约比雪芹大二十岁。
    5.脂砚斋和曹雷芹的关系
    脂砚斋的生平材料尚未发现,但是在好多条评语里,可以看到他和雪芹的关系很密切。对曹家的家世,感触极深。例如:他身历曹家“忽喇喇似大厦倾”的衰落过程,因此评语中提到: “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他熟悉曹家旧事,提到“西堂故事”;还提到早年同雪芹共游镇江等等。
    6.脂砚斋评语情况
    甲、系年并署名的评语:由于传抄者把许多评语的“系年”和“署名”删落,因此存留下来的系年或署名就很少。系年连署名的评语,仅见“己卯冬夜.脂砚”(见脂京本二十四回,页540)一条。根据评语的资料分析,脂评和畸评的系年,各不相同:凡有脂评的年份无畸评,有畸评的年份无脂评。因此由系年即可推定评者。脂京本中脂砚斋评语尚有:己卯冬二条、己卯冬晨一条、己卯冬夜二十条,连前条合计二十四条。
    乙、单署名的评语条数:据脂京本统计:写脂砚的十一条,写脂研(研同砚)的十二条,写脂砚斋的十条。单记“再笔”的一条(另有“脂砚斋再笔”一条可参证),这些署名的评语,除一条是朱眉,一条是行侧朱评外,其他各条都是正文下双行墨笔评语。此外,在脂铨本第二回二叶下,有一条朱眉中,自己二提“脂斋”。以上合计三十五条。起自第十六回,终于第五十三回,实有仅十四回。
    另外,在脂铨本第一回八叶下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脂京本第二十一回回前题诗中有“脂砚先生恨几多”。这两条不属于脂评条目,附记于此。
    丙、除署名“脂砚”等各条外,初步判断,全部评语中还有下述评语可能属于脂砚斋所作:凡正文行间双行小字评注(也许这是初评材料);行间右侧评语中大部分(也许这是重评材料);眉评中小部分。
    丁、评语时间:全部脂砚斋署名的评语,仅有一条系年“己卯冬夜”,其他均无年份。但我们知道,脂砚斋于甲戌年(乾隆十九年)再评,其初评年月,经考约在乾隆十七年(1752)。最后写评的年份,或终于己卯(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后可能有评语,但数量已不多。
    7.脂砚斋的晚年
    曹家发生第二次政治上的变故后,雪芹在生活困境下.始迁居香山。他的叔父,也同样经历了播迁,居于城外。敦敏《瓶湖懋斋记盛》一文中有一段说:
    芹圃挽余行,且告曰:“……前者同彼(按指于叔度)借家叔所寓寺宇.扎糊风筝,是以家居时少,以致枉顾失迓也.”
    又脂蒙本第一回中有脂砚斋一则自述说:
    “庙中安身,卖字为生。”
    从这二条材料看,可知雪芹的这位叔父(脂砚斋)当时住在郊外萧寺之中,卖字以维生计。
    (二) 畸 笏 叟
    1.畸笏叟和脂砚斋是两个人
    过去研究脂评人物,每把脂砚斋和畸笏叟误认为是一位评者,先后用二个署名。
    自脂靖本评语传出后,其中第二十二回二条涉及脂、畸二人的墨笔眉评: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寥寥)矣。不怨夫。”(脂京本同)
    前评稍后,又一条墨眉:
    前批知者聊聊(寥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只剩杇物一枚,宁不痛杀。 (脂京本有此评.但“不数年……别去”这三句重要文字,被传抄者删落。)
    后一条评语很重要,它指:在丁亥(乾隆三十二年,1767)夏天以前.曹雪芹、脂砚斋,以及一位别署“杏斋”(见后“松斋”条)的三位亲友,都先后故世了。现在剩下的,只是评者“朽物”一人了。按:此评出于畸笏叟。由此可见脂砚斋和畸笏叟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的两个署名。
    2.畸笏叟评语情况
    甲、根据脂京本(一条据脂铨本)统计署名评语条数,列表如下:
    年

    年份干支
    

    畸笏
    

    畸笏叟
    

    畸笏老人
    

    朽物、老朽
    

    小 计
    

    丁 丑
    

    1
    

    

    

    

    1
    

    壬 午
    

    10
    

    

    2
    

    

    12
    

    乙 酉
    

    

    

    1
    

    

    1
    

    丁 亥
    

    4
    

    23
    

    

    1
    

    28
    

    不 系 年
    

    11
    

    

    1
    

    1
    

    13
    

    合 计
    

    26
    

    23
    

    4
    

    2
    

    55
    

    乙、单系年份而不署名的,计:壬午年三十三条、丁亥年二条、戊子年一条、辛卯年一条、甲午年一条,合计三十九条。这些单系年的评语,壬午、丁亥,从系年并署名的条目来看,均属于畸笏所作(有畸评之年无脂评)。丁亥以后,脂砚已卒,应属于畸评。
    丙、畸笏叟系年的条目,还把季节、气候标出。计有这些写法;丁丑仲春;壬午春、壬午季春、壬午孟夏、壬午孟夏雨窗、壬午夏雨窗、壬午雨窗、雨窗、壬午九月、壬午重阳日;乙酉冬雪窗,丁亥春、丁亥夏;戊子孟夏;辛卯冬日;甲午八月等。另外有一条“壬午除夕”也是评语系年(见脂铨本第一回八叶下),过去认为是雪芹卒年的根据,实际是评语被删并致误,笔者另有考证,这里不重达。
    丁、畸笏叟系年或署名的评语,基本写在书眉上,极少条目写于他处。至于行间侧评. 由于未署名而不易分析,其中应有他的部分评语。
    评语的起讫时间,从系年看,始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迄于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实际系年,仅有七个年头。条目集中于壬午年,共有四十五条,其次为丁亥年,共有三十条。
    3.畸笏叟是谁?
    “畸笏”之名,取义何在?按“畸”,即指“畸人”。《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成玄英疏:“畸者.不偶之名也.修行无有.而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不偶于俗。”释文:“畸人,司马云:不偶也.不偶于人,谓阙于礼教也。”从未句的解释,就是指不受孔孟之道所束缚的一种人。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邢岫烟转述妙玉的话说:“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畸人者,他自称为畸零之人,……”这段话也可作参证。“笏”原义是指“手板”,这里他大概是取旧门第之义。又脂铨本第八回卷首题诗中有“莫言绮縠无风韵”,这里的“绮糓”一词,有人认为可能是“畸笏”的谐音。
    畸笏叟和雪芹的关系很密切.引几条评语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
    (1)脂铨本第十三回末有一条朱评: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从评语的口吻看,应是雪芹长辈.所以可以“命”雪芹删改原稿。
    (2)脂京本第二十八回(647页): “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
    这里的“西堂”是曹寅、曹宣在贡院附近园宅中的厅堂名,畸笏叟回忆早年在西堂中“大海饮酒”.可证明他与曹寅、曹宣是同时人。
    (3)脂靖本第二十二回末叶上有一条评语:“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他于丁亥年再评时.想到雪芹已逝,而稿未补成。说明他对雪芹创作过程很熟悉,二人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他与雪芹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在脂京本第二十四回叙述到贾芸和他舅父的关系时.有一条行间朱笔侧批说:“芸哥亦善谈.井井有理。”“余二人亦不曾有是气。”有人认为.这里的“余二人”,应指评者与作者,正好点明二人之间是舅、甥的关系。如果这分析不误.那末畸笏叟应是雪芹的舅父。
    畸笏.他自称“叟”,又称“老人”,从评语中提到“×十年前”等等材料分析,他的年龄或比脂砚斋要大一些。初步推算他约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到了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时,已是七十二岁的老叟。大概不久就故世了。
    (三) 常(棠)村
    脂靖本第十三回写到秦可卿死了,“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此句下有小字评:
    九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常村。(脂铨本也有这条评语.但署名被删落。)
    这位署名“常村”的评者是谁?按:《诗·小雅·常棣》中的“常”字,据注疏及《说文解字》、《本草纲目》等书,都注明即系“棠”字。脂铨本第一回八叶上,有一朱眉说: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吴世昌同志首先考出棠村小序,除第一、二回的卷首二小序外,散见而不完整的小序,还有二十二则,并考出《风月宝鉴》中虽畸笏叟“命芹溪删去”天香楼一节.但还有“删却是未删之笔”。其原型在脂铨本中还可约略推考。
    上引的一条棠村评语,正好批在要删却的“天香楼”故事之处,可见这条评语,原是旧稿《风月宝鉴》中的文字,现在过录于新稿《石头记》上,由于脂砚“故仍因之”,得以保留下来。
    棠村是雪芹之弟,评语很明确。由于曹家家世人物到现在还未全部考查清楚,所以这个弟弟,是胞弟,还是堂弟.也难下定论。至于棠村“已逝”之年,应在乾隆十九年甲戌以前。雪芹写《风月宝鉴》的时间,经考约在乾隆六年辛酉(1741)开始。那末棠村写小序与评语,当在此后的几年。
    (四) 梅 溪
    脂京本第十三回(275页):“人回蓉大奶奶没了”,在运行文字上有朱笔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脂铨本此回的第三叶上评语.署名相同。
    这位“梅溪”是谁?脂铨本第一回八叶上提到《红楼梦》的四个异名时,说:“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就在此行上有一条朱笔眉评:“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脂评者了解作品中的化名“东鲁孔梅溪”.就是指雪芹之弟棠村,所以在这里加以点明。棠村曹姓.为什么给他冠上“东鲁孔”三个字呢?如果把“东鲁孔”和“风月宝鉴”二词联系起来看.也许是对孔老二的绝妙讽刺。
    (五) 松 斋
    脂京本第十三回(275页)叙述到凤姐梦见秦氏的末段话中,有一则朱笔眉评:“语语见道,字字伤心,读此一段,几不知此身为何物矣。松斋。”脂铨本同(见三叶上)。脂京本同回(276页)“那长一辈……”的一段.也有一则朱笔眉评:“松斋云:‘好笔力,此方是文字佳处。’”松斋之名,在书中二见。他是谁?
    敦诚著《四松堂集》卷四叶六上《潞河游记》中说:
    游者凯亭(傅雯)、墨翁、松斋(白筠)、子明、贻谋暨余也。先是.凯亭、墨翁、子明在南甸,贻谋在丰牐,松斋在白园,余往寻之。时届寒食,春云蔽岫,轻烟暗野.凉风拂面.细雨飘丝,急策吟鞭,而青衫半湿矣。至南甸上冢后,饭于丙舍。墨翁往约松斋。余与凯亭、子明遂桨一叶西上,……比舣岸而贻谋倚楼久伫矣。相与共饮。天水青碧之色,泼入座间,与酒肠俱宽。墨翁、松斋亦至,斫脍击鲜,极兴所至,叫嚣之声,与效乃相杂。
    松斋固邀饮其园亭,遂偕东下,……抵松斋园亭.乃其先相国白公(潢)之别墅也。楼台瓦砾,池沼荆榛,惟松数十株,尚苍然挺秀于荒冈残石间,其下为老圃矣。凭吊久之,独凯亭有樽前泉下之思。主人具鸡酒甚殷,极欢而罢。……
    从敦诚这段记载中,可知“松斋”就是白筠。他是汉军镶白旗人,白潢之孙。吴世昌同志在英文本《红楼梦探源》一书中及吴恩裕同志在《有关曹雪芹十种》一书中,均有对松斋的专节考证。这里不予详引。
    从上引《游记》看,松斋既与敦诚、敦敏交好,又与墨香为友,二家均有《石头记》藏本,或许他就是从二家之一中看到。另外,从脂评转引松斋之语,似出于畸笏叟之笔,则松斋应与畸笏也是朋友。
    还有脂靖本第二十二回畸笏叟于评语中说: “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这里出现“杏斋”之名。周汝昌同志认为此“杏”字当为“枩”字抄误。“枩”即为“松”的异体字。如果这个判断确实,则白筠与脂砚、畸笏、雪芹都是朋友,否则不会在评语中并列悼念他们。
    (六) 立 松 轩
    脂戚本的评语,和其他脂评本有一个不同点,就是在每回之前或之后除一般评语外,另有题词。笔者作了统计:在八十回书中,共四十六回有题词。回前的,有题诗二十九首,词八阕,曲三首;回后的,有题诗十四首,词二阕.曲一首。
    这些题词都未具名字。惟有第四十一回的回前题诗云;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
    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位评者。按脂戚本中评语的署名全被删落。(经对照脂京本,凡双行小字夹评中,脂京本有署名的.脂戚本中均删去署名。而且把删去署名之处添上几个字,使应留空的行格照旧。这工作是谁整理的,值得研究。)惟独此诗的署名,是删余仅存者。
    这些题词,不知出于何人之手。现存“立松轩”一名.是否仅此一诗是他所作,还是全部题词,都是他一手写成.尚有待研究。
    现在拈出几条题词供研究者探讨。
    1.第十七回的回前题诗下.又有双行小字评语说:“好诗.全是讽刺,……”等话。
    2.第三十二回引录了明汤显祖《怀人诗》七绝一首,前面说:“读之堪合此回,故录之以待知音。”
    3.第五十四回回前题诗中,有“都中旺族首吾门”、“可怜立业英雄辈,遗脉谁知祖父恩。”这首诗谈到了题诗者的“家世”,值得探究。还是这回的回末总评里,提到:“噫!作者已逝,圣叹云亡,愚不自谅,辄拟数语,知我罪我,其听之矣。”
    4.第五十七回回末的总评里,评者说到写评时,“时方午夜,灯影幢幢,读书至此,掩卷出户.见星月依稀,寒风微起,默立阶除良久。”这几句话,与“立松轩”的署名似有相似之意境。
    (七) 绮 园
    在脂京本里有墨笔眉批八条,均署名“绮园”。计第十七、十八回(385页)、二十八回(635页)、二十九回(68l页)、三十三回(764页)、三十六回(829页,又830页)、五十三回(1234页)、六十二回(1469页)。另外有墨评字迹相同而未署名的六条,见第1113、1243、1369、1789、1816、1870等页。
    从评语内容看,绮园是较后的一个评者。他的评语没有什么重要内容,只是对作品表示一些感受。例如:第三十六回宝玉批判“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一段话,评者说:“玉兄此论,痛快人心!绮园。”
    绮园是谁?清人中有好几个人用“绮园”作字、号。其中有一人可供探索,就是满洲正红旗人文祥。他字博川,号文山,又号绮园,瓜尔佳氏。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进士。传记见《清史稿》卷三九二、《清史列传》卷五十一、《续碑传集》卷五。著作有:《黑龙江松花江游记》等三书。工书法,在清代书人传中也有他的小传。
    (八) 鉴 堂
    在脂京本中.从十二回起,至五十二回间,有署名“鉴堂”的墨笔眉评十七条。他的评语内容,例如;第十七、十八回,元春进入大观园,小说中写到上下诸灯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他评道:“玻璃世界,珠宝乾坤,恰是新妙。鉴堂。”又如第四十回刘姥姥看到贾府把软烟罗糊窗子,说道: “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他评道:“刘姥姥一语,乃作者唤醒不知物力诸痴公子也。鉴堂。”从这二条评语,可窥一斑。此外有二条眉评,字迹相同,没有署名.当属他所评。
    鉴堂是谁?吴世昌同志考出是清末山东巡抚李秉衡。字鉴堂,奉天海城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死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史稿》卷二五四有传。
    但是清人字“鉴堂”的还有别人。如昆山人孙铨,他是乾隆间举人.官山东知县,工书画,曾入成亲王永理府中。他裒集诸名家法书,摹勒入石,名《寿石斋帖》。还有一位戚人镜,原名士镜,一号鉴堂.钱塘人,嘉庆进士。他与脂戚本序者戚蓼生可能是同宗。这二人都可供探索。
    (九) 玉 蓝 坡
    脂京本第十九回回末空叶上有一条大字墨批:
    此回宜分作三回方妙,系抄录之人遗漏。玉蓝坡。
    这位评者,过去没有对他深入探究过,对这条批语,虽有人注意到,但还没有联系到整理《红楼梦》原稿的问题。
    这条批语,写在第十九回回末,是否批者要把这一回分作三回呢?按这回字数.只约有九千字,如果分作三回,每回的字数和其他各回不相称。那末批者是指第几回呢?
    脂京本的第十一回前总目叶上,标明“第十一回至二十回”.但是实际回目只列了八个。从正文中看,第十七、十八回,还连成一回,没有分开。回前叶上,注“此回宜分二回方妥”,和评语、题诗抄在一叶上。又今编第406页的空白页上写了“第十九回”四个字。这使我们了解到:原来的十七、十八、十九回是连在一起的大回,字数太多,约有二万余字;情节也需要划分段落。“第十九回”四个字的添入,是把它硬劈开来的,实际上第十九回连回目都没有。归纳这些情况.可知玉蓝坡所说的:“此回宜分作三回方妙”.指的是第十七、十八、十九回未分回的情况而说的。
    再研究“第十九回”四个字,其笔迹同玉蓝坡批语字迹相同,最明显的是两处“回”字,字体结构一样.这就证明:这四个字也是玉蓝坡写的。他做了具体的“分回”工作。
    查对脂戚本第十九回开头处: “话说贾妃回宫,……”同脂京本十九回开头的句子相同。而脂戚本的第十九回已添上回目:《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又脂戚本的第十七、十八回也已分开.并各加回目。而脂京本仍连在一起,只有一个回目。
    从玉蓝坡的批语,第十九回的分回等等材料看,可以了解他是这部《石头记》的抄录、收藏者,也是这三回分回的一个决定者。他写这条批语的时间.虽不能肯定.但距脂京本底本定本的时间不会太远。从脂京本演化到脂戚本的分回相同(程高本十七、十八回的分法与脂戚本不同)这一点.也可以推算出玉蓝坡写批的大概的时间,应在乾隆二十八年前后。如果这些推断不太错,玉蓝坡这一人物.应与曹雪芹是同时人。从名字上看,似为满洲八旗人。
    (十) 左绵痴道人
    在脂铨本上,除笔迹相同的朱评外,还有另一人书写的评语五十三条(其中墨眉评四十八条,朱眉评二条,墨笔行侧评、回后评各一条,朱笔划去原评、加括号评一条)。
    这些评语是谁所批.查第三回叶二下,有“予闻之故老云:……以质之知人论世者”一段墨眉评。下记:“同治丙寅季冬月左绵痴道人记。”盖阳文章:“情主人”。从这段字迹来审鉴上述五十几条评语.笔迹均相同,因此知道,这些评语都是“左绵痴道人”写的。
    他是谁?就是刘铨福在书末空叶上广段跋语“近日又得妙复轩(张新之)手批十二巨册……”,“此批本,丁卯夏借与绵州孙小峰太守刻于湖南”中提到的孙桐生。
    孙桐生.字小峰,号饮真外史、忏梦居士、痴道人、情主人等。四川绵州人。咸丰二年(1852)三甲一百十八名进士。翰林院散馆后出知湖南酃县,后任湖南永州府知府。光绪七年(工88工)刻成妙复轩评本。扉页上标“卧云山馆”。孙桐生辑有:《国朝全蜀诗钞》六十四卷,《明臣奏议》十二卷等。
    他评《石头记》的时间,据上引评语,系年同治丙寅季冬月(同治五年.1866),这年冬.他在京中,从刘铨福处借到刘藏脂本,加了评语。评语内容,没有什么价值。
    (十一) 转引评语人物
    在脂评中除了直接署名之评者外,还有在评语中引用第三者之语,见有二人。一为王隐梅(梅隐),一为煦堂。简记于下:
    1.王隐梅(梅隐)
    脂京本第十三回(278页)讲到:“那贾敬闻得长孙媳妇死了,因自为早晚就要飞昇,如何肯又回家,……”右侧有朱评:
    可笑可叹!古今之儒,中途多惑老、佛。王隐梅云:
    “若能再加东坡十年寿,亦能跳出这圈子来。”斯言信矣。同书第十八回(401页)宝玉所作的《怡红快绿》一诗末句“主人应解怜”下有双行小字墨评:
    归到主人,方不落空。王梅隐云:“咏物体又难双承双落,一味双拿,则不免牵强。”此首可谓诗题两称,极工极切,极流离妩媚。
    这二条评语中所引的人名.前作王隐梅,后作王梅隐,两者必有一误。这几句话,是泛论人物与评诗之语,与《红楼梦》並无直接关系,评者只是掇引而已。
    有人认为,此王隐梅或是汉军王茂森,他的诗稿名《梅隐集》。按:清孙原湘《天真阁集》卷四十九有《王三传》,记述王茂森生平。从此传看,此人先在京口(今镇江)驻防旗营,后撤旗居常熟。他原不识字,后初学诗文。以此判断,似非脂评、“引语”之人。
    2.煦 堂
    脂靖本第八十回,在“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一段上,有墨笔眉评,原文错乱不易读,现引录此评及校语如下:
    是乃不及全儿。昨闻煦堂语,更难揣此意。然则余亦幸有(周汝昌同志校:“有幸”),雨意期然合而不□同(周校:“两意不期然而合,□同”)。
    按:脂京本无此批。此评语中之“全儿”疑亦讹字.或指金桂。这是评者和煦堂讨论这回文字时,引及其名。由于脂靖本迄今“迷失”,原评未见.不能悬断此评出于脂砚或畸笏。煦堂之名,在脂评中初见,清人有号煦堂者,如画人黄照等,因无联系资料,难以判断。
    (十二) 其他未署名之评者
    脂评署名最多者为脂砚斋和畸笏叟二人,此外,棠村、梅溪、松斋、立松轩等都只有一、二条署名,绮园、鉴堂等人,又是较后的评者。但在这三千条左右的脂评中,应还有其他评者。脂铨本第二回二叶下,有一条朱评:’
    余批重出。余阅此书,偶有所得,即笔录之,非从首至尾阅过,复从首加批者,故偶有复处。且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亦有脂斋取乐处。后每一阅,亦必有一语半言,重加批评于侧,故又有于前后照应之说等批。
    脂砚斋深知评者有好多人,所以提出“诸公”之词。这些评者,可能原有署名,在传抄时被删落,以致今天难以了解还有哪些人参与评论。
    例如脂蒙本中有好几条评语,针对书中女性人物.说到自己相同的感受,其口吻不类男性,可能是一位女性的批者。这人是谁?很值得研究。
    在大量的评语中,根据评语的内容分析,其中可能有作者自写的评语。
    例如脂铨本第三回十二叶下,正文中有:“到不见那蠢物也罢了。”从旁批文字,可知是作者评注而混入正文。又同回四叶上:“黛玉方拜见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也。”下一句.从旁批也可知是作者原注而混入正文的。其他的例子还有,不予繁引了。
    又如脂京本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中,有十八条注文,或引《离骚》,或引《庄子》,或引诗句,这些,一般认为也是作者自注。
    归纳一下脂评人物问题:
    (1)由于脂评评者的署名,被传抄者大量删落,所以在早期究竟有多少人进行评论,难以了解。现在知道的,仅是早期七个署名.后期三个署名。此外有作者自己的评注,以及有线索而未能考出之评者。
    (2)大量的评语无署名,根据材料的分析,凡正文行间双行小字评注,基本上屆于脂砚斋之评,行间侧评.有脂砚斋之评.也有畸笏叟之评。书眉上的评语.大都属于畸评,少量属于脂评。回前评语中一部分属于棠村小序.也有未能考出评者的评语。脂戚本题词,究系一人所作.还是多人所写,也难下断语。
    (3)署名的评者,除“松斋”一名比较可以确定之外(后期评者中左绵痴道人可以确定),其他诸人,虽有若干线索可资探索,但都不能确举姓名。这些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
    (4)关于脂评内容,情况很复杂,不少条目,其立场、观点,存在严重问题,必须分析批判;也有少部分可供了解作者家世、生平、创作过程,以及八十回后原著概貌。本文只是把评者的情况加以钩稽,其他方面,暂不论述。
    表一:脂评评者署名表
    

    顺序
    

    评者署名
    

    条数
    

    附 记
    

    1
    

    脂砚斋
    

    35
    

    署名有:脂砚、脂研、脂砚斋、脂斋等。
    

    2
    

    畸笏叟
    

    55
    

    署名有:畸笏、畸笏叟、畸笏老人、老朽、朽物等。
    

    3
    

    常 村
    

    1
    

    常字与棠字通假,说见本节。
    

    4
    

    梅 溪
    

    1
    

    脂京、脂铨二本第十三回均有,字句同。
    

    5
    

    松 斋
    

    2
    

    第十三回有一条,另一条转述“松斋云”。
    

    6
    

    立松轩
    

    1
    

    脂戚本第四十一回回前题诗署名。
    

    7
    

    绮 园
    

    8
    

    均为墨笔眉评,见脂京本,系后批者。
    

    8
    

    鉴 堂
    

    17
    

    均为墨笔眉评,见脂京本,系后批者。
    

    9
    

    玉蓝坡
    

    1
    

    脂京本第十九回后的空叶上有一条批语。
    

    10
    

    左绵痴道人
    

    53
    

    脂铨本上墨笔眉评,间有朱笔评,系后评者。
    

    共 计
    

    174
    

    

    表二:评语系年及有关脂评版本年份表
    

    干支
    

    清历
    

    公元
    

    附记
    

    壬申
    

    乾隆十七年
    

    1752年
    

    初评(约)
    

    甲戌
    

    乾隆十九年
    

    1754年
    

    系年 版本 再评
    

    丙子
    

    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
    

    对清一条记 三评(约)
    

    丁丑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系年
    

    己卯
    

    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
    

    系年 版本 四评
    

    庚辰
    

    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
    

    版本 四评
    

    壬午
    

    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
    

    系年
    

    乙酉
    

    乾隆三十年
    

    1765年
    

    系年
    

    丁亥
    

    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
    

    系年
    

    戊子
    

    乾隆三十三年
    

    1768年
    

    系年
    

    辛卯
    

    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
    

    系年
    

    甲午
    

    乾隆三十九年
    

    1774年
    

    系年
    

    甲辰
    

    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
    

    版本
    

    已酉
    

    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
    

    版本
    

    注:还有几种脂评本未记年份,不能确定版本时间,表内未列。已酉本应在丙申(四十一年),或前。
    原载:《红楼梦版本论丛》1976年5月
    
    原载:《红楼梦版本论丛》1976年5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