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冷香丸”的象征意义与薛宝钗的形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晓林 参加讨论

    “冷香九”是《 红楼梦》中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药分。作者杜撰此方,旨在赋予薛宝钗这一形象完美的性格内蕴,寄寓了作者的审美理想。
    冷香丸 薛宝钗 象征 中和 性格
    薛宝钗是《 红楼梦》主要人物之一。因其有着极为丰富的性格内涵,故历来为人们争论不休,或褒或贬,不拘一论。事实上,薛宝钗是作者倾注全部心血塑造的一个完美的封建淑女的典型形象。这一点,通过对薛宝钗所服的“冷香丸”的剖析,即可得出如此结论。
    “冷香丸”: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神秘药方
    薛宝钗所服的“冷香丸”,见于《 红楼梦》 第七回。宝钗告诉周瑞家,一个“专治无名之症”的和尚为她看病,说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传了一个海上方,名曰“冷香丸”。其方药是: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按:此指木芙蓉)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些花蕊在次年春分日晒干,一齐研好。再用雨水节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节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将药和匀,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揉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若发病时,拿出一丸用黄柏煎汤送下。
    查遍医学典籍,均无“冷香丸”一方,实为作者所杜撰。《 红楼梦》 一书中医药描写甚多,然都有其严肃的科学性,为什么唯独要杜撰“冷香丸”这个药方呢?其实,“冷香丸”不是作者的游戏笔墨,乃是一种严肃的写法,寄寓着作家的审美理想。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冷香丸”是作者杜撰的;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冷香丸’护在小说中的合理性。而且,这里还包含有隐性与显性的两重意义。就其显性意义来说,我们可以分析出其方药的实效性;隐性意义则可分析出“冷香丸”的象征意义,从而揭示出薛宝钗的性格实质。
    先分析“冷香丸”的显性意义。该方虽为曹氏小说笔墨,且又“可巧之至”,用周瑞家的话说,是“坑死人的事儿”。但其中却有一定的药理性。按小说所述,薛宝钗之病发时,“只不过咳嗽些”,其病源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可见,宝钗所患大抵是儿童过敏性的哮喘症。该病确与母胎有关,其因乃是孕妇所食补益与厚味过多所致。富豪之家的薛姨妈,怀胎十月,决然是滥进补益。按中医理论,妇人有孕,如桃李结子,乃自然之理,无须滥进补益。而且,肆然进补,则温燥化火,胎毒郁结,遗及胎儿,生发“百病”。薛宝钗体形较胖,“肌肤莹润”,也正是这种病症的特征体型。此病发无定时,稍感风寒或接触刺激性东西即发,故春夏二季花开花落之时最易诱发。病发时,其症稍咳微喘,肌肤不适,甚或出现皮疹。对于此病,中医无特效方药。一般待成年之后,则不治而愈。“冷香丸”所选诸物,一般不入方药,然其配方却颇合医理药性,对这类病症又不无一定的适用性。考诸《本草》 ,白牡丹花味辛、苦,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白荷花性味苦平,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之功;白芙蓉性味微辛、平,能清肺凉血、散热解毒;白梅花性寒,味酸,能解先天胎毒、清头目、利肺气、祛痰而止喘咳;雨水咸平无毒,主治杀百虫。“其性始得春升生发之气,故可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之药。”[1]露水廿平,乃“阴包之液”。禀肃杀之气,宜煎润肺杀祟之药。久服能令人身轻正肌,故姑射神人吸风饮露,汉武作金盘承露以求长生。传说杨贵妃每天清晨吸花上露。霜,味甘寒无毒,因为“阴盛则凝为霜,… … 天气下降而为露,清风薄之而为霜”[2]故有清热解毒之功。雪珠甘、冷,无毒。刘熙云:“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也。”《本草尸》言其功能: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温疫,小儿热痈狂啼,大入丹石发瘾!。加之泽查味甘平,人肺、脾、大肠经,有润肺补中.缓急解毒之功。白糖(即硬枪糖)性味甘、微温,入脾、胃、肺经,有补虚建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之用。同时,白色属金产、肺,故诸花均取白色。总观其方,诸药合用,确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平喘止咳”之功效,再加上“泻龙火以救水”的黄柏煎汤为引,可谓配方严谨。苦寒并用,刚柔相济,寒而不犯,泻而不伤,补中不滞,有清有补,补中寓泻,无论对标(咳喘)还是对本(从胎里带来的热毒)均为有效,标本兼顾,切合医理。至于取诸节气,看似玄妙.实则是传统中医的重要观点。李时珍说:“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夫“天人感应”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谓“人身一小天地”。岁年一节,人身一时,以节应人,丝毫不爽。故中医理论认为:适时之物,功用殊非。如梅雨之沾物作霉,不可用于造酒醋;春雪易败,便无解毒之用等等。
    然而,值得我们深究的是,治宝钗之症,传统中医药中亦有成方,作者不用,偏要杜撰一个“冷香丸”。何况“冷香丸”诸药,除黄柏蜂蜜为医家常用之外,余则少有入药。《红楼梦》 中,涉及医药甚多,但都是辨症有据,处方有本,唯独“冷香丸”不是。可见,“冷香丸”有其特殊的意义,服其药的薛宝钗也有其特殊的美学价值。总观“冷香丸”之药物组成,有二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所选诸药,其性能有一个共同特点:平和;二是药物配合甘苦兼半,温寒相济,刚柔并用,补泻相兼。尤其是诸药份量,均为“十二”。“十二”是一个神秘的数字.《红楼梦》 中用数“十二”为最多,全书一开头,写女娲补天,炼成顽石高十二丈;“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各为十二;第五回写警幻所演曲子是十二支;第七回薛姨妈嘱周瑞家送宫花给众姐妹是十二朵等等,不可胜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十七回“蘅芜院夜拟菊花题”,薛宝钗先拟定十个,湘云看了之后,笑道:“十个还不成福,越发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不要疏忽了史湘云这句话,她说出了“十二”之数的特殊属性。在中国,“十二”一数运用特多,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辰,天下十二州,音乐有“十二和”,音调有“十二律”,杂剧十二种.长安有十二门.巫山有十二峰,人之脏腑亦十二……。天上人间,九教三流,比比十二,无不如此。连十二的倍数,也是屡用频繁:三十六计,七十二行,三十六天呈,七十二地煞,三十六雨是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征兆③ 。七十二候乃季节变化,农事活动的依据④ 。毋庸列举,“十二”之数处处可见。究其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是一个最完美最吉祥的数字。所以史湘云说:“十个还不成福,凑成了十二便全了。”考诸《易经》 ,“十二”一数属八卦中的坤卦() ,《 易》 用数是“天一地二”, 坤属地,故为二;坤为母,为女,其爻均是虚交,虚能纳物。《易经》 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享。”孔颖达注云:“至哉坤元至德合无疆五句,总明坤义及二德之首也。… … 万物资生者,言万物资地而生,初察其气,谓之始成… … 顺承天者,乾是刚健,能统领于天;坤是阴柔,以和顺承平于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者,以其广厚,故能载物。有此生长之德,合会无疆… … ”可见,坤能顺承天地,生养万物,厚载万物,包容万物。是故地之德尽善尽美,普施万物而无边。所以,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钗”,均是“山川日月之精秀”,才貌双全、聪慧无比,只可惜“生于末世”,材不得用!而这十二钗中,尽善尽美的就是薛宝钗。作者为她杜撰的“冷香丸”,其象征意义即在于此。
    如上述,“冷香丸”药物组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平和”,其用量均为“十二”,这些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曹雪芹写“冷香丸”,决不是一个无关的细节.而是关系到薛宝钗形象的一个重要关目。一句话,“冷香丸”是一个象征,即薛宝钗是一个完美的封诊淑女形象;药方与人物均至为平和,十全十美。
    中和:古代审美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文化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源头。生民之初,宇宙混沌,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赖以生存的一切生机全部仰仗大自然的赠予。且先人的认识能力低下,看不到自身的力量,于是把目光与思考都只能投向大自然― 天。天是先人体验世界的凝聚点。天的生命力便是天命,故“天乃大命文王”, “王以小民,受夭永命”⑤ 。对于天的秉性,古人认为:“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社,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6]也就是说,天地之气,贵在和顺,和顺则万物滋繁,民生富阜。与之相反,如果天地之气失和,则会引起灾异:“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⑦ 与此同时,人们并不是孤立地看待天命,而是把自身与天地等同起来,视为一体。把对天地相和的向往反映到对人事的追求上,就是说人事的安排也必须符合于自然,和谐发展。比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睦,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郭,皆修封疆,审端经术。”[8] 如果人为地去违背时令,逆气而动,夏行秋令,则同样会引起灾祸,至为不祥。所以,当武王以天道询问箕子时,箕子回答说:“我闻在昔,鲧湮洪水,泪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9] 鲧之所以治水失败,就因为他违反了五行中水的特性,以土堵水,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禹则不然,适水之性,疏通九河,因势利导,终以成功。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古人在人事上必须遵循和谐原则的观点与主张。正由于此,所以产生了《易》 。在这里我们无须去探求《 易》 的奥旨,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 易》 反映的就是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体现在具体的人伦道德上,就是追求“平和”。儒家重视人伦之和,道家强调自然之和,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等同,从而构成了我国传统审美规范的最佳境界。
    这种最佳审美规范表现在做人上,就是孔子一再强调的“中和”之德。“中和”是孔子主张的为人处事的准则、立场、原则和方法。《尚书· 酒浩》 记载周公告诫康叔的话:“丕唯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馐馈祀,尔乃自尔用逸。”,这几句话意思就是说,你如能经常反省自己,努力做到中正之德,就能保住权位。尤其是“中’,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在那“和”的基础上采取居中不偏,兼容两端的态度,从而使处事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孔子推崇的作为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的中庸哲学。《尚书· 皋陶漠》 列举的“九德”就是这种理想的道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敦,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孔子“宽柔以教”、“宽猛相济”的主张就是这种“中和”品德的最好诠释。孔子提倡中庸,首先就意味着反对走向极端,“过犹不及”、“失之偏颇”,都是不能达到中庸的。这样一种“中和”之德,从时间上来说,一直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虽经历代的改造与异变,但百变不离其宗,“甲庸”之道始终是儒家学说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从空间来说,“中和”之德渗透到了文学、医学、建筑、服饰等各个领域。当然影响最大的是文学,这里毋庸赘述。
    再来看“冷香丸”。从“冷香丸”成方结构及配伍原理来看,其性之不偏不倚,其量之尽善尽美,恰也是最为符合“中和”之德。曹雪芹为什么要给薛宝钗杜撰一个这样的药方了其意恐怕就在这里。作者把“冷香丸”作为一个完整的审美意象,作为一牛代表某种深层意义的象征物,而指属这种深层意义的审美主体就是服其方者的薛宝钗。
    薛宝钗;一个完美的封建淑女形象
    的确,薛宝钗在《 红楼梦》 中是一个特殊的形象,她不象一般人所评说的亦美亦丑、功罪相参;她是作者倾注全部心血浇铸的一个完美的封建淑女形象。
    我们说薛宝钗是完美的封建淑女形象,主要体现在她的才德兼备、完璧无瑕上。诚然,封建传统道德理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曹雪芹不然,既极写其德,又极写其才。其原因固然是在于作者伦理道德标准的进步性,进步的世界观决定了作者对女性传统评判标准的叛逆。正因为作者觉得:“当日所有女子… … 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所以把“才德兼美”作为一个完美女性的最高标准。薛宝钗就是这样的人物。宝钗之德,是为全德,忠孝节贞、礼义廉耻,凡为封建之美德,无论是属于男性的,还是属于女性的,无所不有。小说中,作者是把宝钗与黛玉作对比性的一组来写的。其判词也是二人合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突出了宝钗之德,强调了黛玉之才。然而,在以后小说情节发展中,尽管作者对黛玉倾注了全部同情去赞美,但却不能写得象薛宝钗那样完美无缺。薛宝钗一进贾府,作者就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了钗黛二人的不同性格特色: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满,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第五回)在“比通灵”的第八回中,作者对其性格特质下了一个更为准确精密的判语:“率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确如此,作者把封建社会最完美的品德都赋予了她。她,出身富豪,却有“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君子之风;她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脱尽了浅陋与庸俗,有的是超凡脱俗的品性。她把自己的一切言行,全都纳入封建正统道德规范之中,真正严格地做到了“非礼勿闻,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关于这一些,许多人做了详细的论述。这里就大家所共识的几点作些肤浅的辨析。人们在肯定宝钗之德时,又无不批判其虚伪。是的,宝钗有虚伪,但其罪不在宝钗,我们要责备的是封建的“礼”。强调“礼”的荀子,就曾经同时指出了“礼”的“伪”;如果不是“礼”的束缚,宝钗也就无所谓有虚伪的罪名。其实,从某一角度来说,宝钗比贾府其他人要诚实得多。“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们往往据此责难她有野心,事实上,如此以诗言志,公之于众,难道不谓之诚实吗?由于她自觉地奉守传统的“礼”,把自己一切活动都规范于“礼”之下,所以无论她怎样委曲求全,补直够漏,也难以弥补“礼”之虚伪本质。对宝玉的爱情也是这样,人们总是批判宝钗有觊觎二奶奶宝座的野心,为什么薛宝钗不能爱宝玉呢?贾府权势显赫,攀上这簪缨之族,于薛家大有裨益;宝玉是荣府的当然继承人,且人品不凡,令她倾心,更何况还有那“金玉良缘”的徽言在先。所以,宝钗爱宝玉,乃人之常情;而且,宝玉也并不完全不爱她。试问,大观园中,妙龄少女有谁不爱宝玉呢?难道爱宝玉只是黛玉一人的专利?就是在对宝玉的爱上面,黛玉才是虚伪的,宝钗只不过把这种强烈的“人欲”规范于理智之中罢了。人们还普遍认为:宝钗称凤姐为嫂子而不呼姐姐,是其觊觎二奶奶宝座的又一种露骨表现。这实在有些冤枉,殊不知这正是做人的起码常识。宝钗客居贾府,自然应以贾府人身份呼之,以显示与贾府之亲,而不显得生分。再则,她不象黛玉那样心胸狭窄,而是气量宽宏。尽管黛玉对她处处奚落,尖酸刻薄,但她从不计较,以诚待之,最终使黛玉也不得从内心检讨自己,感激宝钗。(第四十五回), 她谨慎少言,不惹是非,既能承欢于贾母,又能求和于丫鬟,一切做得玲珑得体,处处表现豁达大度,“上上下下,谁不称赞宝姐姐:”一味虚伪能达到如此境界么?宝钗之德,总其大端,就是符合封建社会的“中和”之德,孔.子普云:“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⑩ 。王弼据此发微说:“温者不厉,厉石不湿;成者不猛,猛者不威;恭者不安,安者不恭,此对反之常名也。若夫温而能厉,威而不猛,恭而能安,斯不可名之理全矣。故至和之调,五味不形,大成之乐,五声不分,中和备质,五材无名也”[11]。宝钗之德,即“大和”之至,正唯如此,所以她不为刚,不为柔。“唯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不为喜,不为怒。“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决,故谓之和。”[12]宝钗之德,就是“中和”的集中体现。邵雍曾经指出:“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13]。所以说,宝钗虚伪,维护封建礼教等罪名,根源不在其本人,而在乎整个封建社会与伦理秩序。而且,就某种意义上说,宝钗本身也是这种所谓的“礼”的殉葬品,“礼”造就了她的悲剧。
    至于宝钗之才,亦为全才,香菱曾折服地说:“她的学问,连咱们姨老爷常时还夸呢。”针线女红,自不必说,吟诗作文,锦腹绣口。上至国典朝章,下至雕虫小技,无所不知。建筑服饰,绘画音乐,无一不精。她的文学修养极高,不仅是精读了“五经四书”,而且杂史小说,广闻博识。因此,当宝玉奉元妃之命题诗,不知怎么改“绿玉”二字时,她可以立时叫他改为“绿蜡”, 并指出其出处(第十八回)。史湘云读《 历朝文选》 ,不识“楷”字,宝钗马上指出“这就是如今俗名叫做‘朝开夜合’的”。湘云不信,一查果然(第七十六回)。第四十二回写她的一整套绘画理论,就是专业画家也不过如此。她先从树木高低疏密,人物远近来谈构图,再言用纸用笔的讲究,最后谈到所需的用具,口授如流,毫无思索。还居然说出要“生姜二两,酱半斤”,直说得大观园的姐妹们目瞪口呆,只有赞叹而已。尤其是薛宝钗的医学知识特别丰富,第八回劝宝玉不要喝冷酒,饮食营养,堪称行家;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第四十五回中分析黛玉病因,指出黛玉常吃药方里人参肉桂太多,药性太热,更精辟入微,一语中的。在宝钗看来,黛玉之疾,源于胃气虚弱,不纳五谷,饮食不摄,百病丛生。治疗大则为平肝健胃,肝木一平,不克脾土,脾复健运之常,饮食以进,营养百骸,何病之有!真是切中肯綮,至合医理。第八十四回写薛姨妈被夏金桂气得肝气上逆,左肋作痛,在没有医生的情况之下,宝钗马上想出急救方药,令人买几钱钩藤煎服一碗,服下即见效果。案其母之病,缘怒而发,怒气伤肝,怒则气逆,气机不顺,气聚则痛。而中医传统理论有“右肺左肝”之说,即所谓“肝象木,旺于春,春阳发生,故生于左也。”[14]。故左肋刺疼。治疗之法宜平肝理气,息风降压,肝阴平,气机畅,则无病矣。钩藤味甘微寒,入心包、肝经,能清肝热而平肝息风,降肝阳而镇痉止痛.故一服下去,薛姨妈“肝气便渐渐平复了。”如此博通医理,恐怕连张友士辈也难望其项背。
    总之,薛宝钗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符合封建礼教要求的“德言工貌”的理想人物形象。作者旨在通过宝钗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只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是无情的,历史注定了薛宝钗的悲剧性。作者无力回天,故只有“泪尽而逝”。而这诸多丰富的信息都由“冷香丸”透露给了我们。
    注释:
    ① 虞传《 医学正传》 。
    ②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③ 见《 艺文类聚》 二引《 春秋说题解》 。
    ④ 见《 吕氏春秋》 十二纪。
    ⑤ ⑨ 《 尚书· 康诰》 、《尚书· 召诰》、《尚书· 洪范》 。
    ⑥ ⑦ 《 国语,周语》 。
    ⑧《礼记· 月令》 。
    ⑩ 《 论语· 述而》 。
    [11]《 论语释疑》 。
    [12] 周敦颐《 道书· 师》 。
    [13] 《 观物外篇》 。
    [14]王冰《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原载:《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原载:《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