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宝玉原型新证(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晓琦 参加讨论

     我从1990年开始《红楼梦》谜底的研究,最先认为宝玉写的是曹宣的儿子曹頔之事,因为没有足够的史料支持和《红楼梦》文本的印证(就是无法解释作品文本中的大量现象),只好放弃。然后发现宝玉其实写的是曹宣之事(最明显的是黛玉的生日和曹宣的生日相同),他原本是顺治的四子和硕荣亲王,在1661年1月2日被立为太子,这个规定被否定后最终流落曹家成了曹宣。当时由于过分地重视了他被立为太子之事没有史料的记载这一点,以为这是无法考证的,就在2000年停止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事隔五年之后,也就是在2005年,才发现了他作为太子的最后一日甲寅日及其它相关日子在作品文本中的大量表现,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和进展。但由于作品中还存在着不少重要的文本现象无法解释,尊重事实和不断反省自己的研究习惯,使我没有停止进一步的思考探求。根据作品文本提供的线索,终于在前不久悟出、发现和确定:曹宣不是顺治的四子荣亲王,而是他的同母所生的弟弟(后文用宝玉来指代)。作品文本中之所以出现与荣亲王身份相关的信息,是因为史书中没有关于他这个弟弟的任何记载,作者即曹宣只是部分地利用他哥哥的史料信息来间接地写出他的身份遭遇了。由此就几乎可以合理和充分地解释了作品文本中的几乎所有现象,同时也就对以往的研究给予了全面的纠正、提高和发展。下面就把与这个最新结论相关的部分论据,极其简略地交代一下,更全面和更详细的论证只好留待它文。
    1、顺治四子的同母弟
    魏特著、杨丙辰译《汤若望传》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六六○年产生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之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然薨逝。皇帝陡为哀痛所攻,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太监与宫中女官一共三十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全国均须服丧,官吏一月,百姓三日。为殡葬的事务,曾耗费极巨量的国币。两座装饰得辉煌的宫殿,专供自远地僻壤所召来的僧徒作馆舍。按照满洲习俗,皇妃的尸体连同棺椁,并那两座宫殿,连同其中珍贵陈设,俱都被焚烧。「1」
    这一记载中的满籍军人的夫人,毫无疑问便是深受顺治宠爱的董鄂妃,因为没有哪一位顺治的妃子在1660年死去并受此礼遇。比如《世祖实录》卷140载:“己巳,遣官初祭端敬皇后,是日,以二十七日期满,众官及命妇俱释服。”这是官吏命妇们服一月丧服的确证。
    由这段记载可知,顺治四子的生母董鄂妃确实在1660年又生了一个儿子,顺治马上就确定他为将来的太子,只是不知何故却说他不久即夭亡。我的研究要证明的是,《红楼梦》写的就是这个所谓的已经死了的顺治四子的同母弟弟;他实际上并没有死,并且在1661年1月2日壬子(本文日期均为农历)被顺治赌气地和不负责任地确定为太子,并规定为将来的皇帝(因他当时年龄太小,还未满周岁,无法胜任皇帝之职),在1月4日甲寅后顺治的这个决定被孝庄文皇后所否定,康熙成了所谓的顺治所立的太子并荣登大清皇帝宝座。而顺治的这个儿子后来由孙氏领到曹家成了曹宣。至于他为何被流言攻击,说他是这位满籍军人和董鄂妃的儿子而不是顺治的骨肉,并导致他被领走等等,此处不遑细论。有一点最为可疑的是,顺治长子只有三个月的生命,顺治四子在《实录》的记载中也只有三个多月的生命,但都有正史的记载,而顺治的这个儿子按照汤若望的回忆应该是在董鄂妃逝世的8月19日之前不久才死的,但为什么却没有得到记载呢?这或许正说明他当时被当成了别人的儿子以及他后来实际上并没有死,否则若他真的死了,即便他没有活到三个月的话,凭顺治对董鄂妃的宠爱,也不会不把这个儿子的存在记录下来的。这就是汤若望把董鄂妃说成一位满洲军人之妻的原因。在我原来的研究中就已推论到,董鄂妃原为杨文骢的女儿,与母亲一起被鄂硕在战乱中掠有。董鄂妃在家中时就与养父鄂硕和养兄即鄂硕长子也就是汤若望所说的满洲军人,都有特殊关系,或许她已为鄂硕长子的侍妾也未可知。现在从作品中得到的相应信息是,宝玉被规定为将来的太子,引起了宫中嫉妒,使得董鄂妃的这些个人隐私被挖掘出来,导致宫中流言的产生(如秋桐对尤二姐的辱骂,详后文),使得宝玉被当成了死人让人领走,并最终葬送了董鄂妃的性命。作品中尤二姐与张华父子的关系,写的应该就是董鄂妃与鄂硕和鄂硕长子的关系;尤二姐与贾珍和贾琏的关系,暗示的应该就是董鄂妃与顺治和顺治十一弟博穆博果尔的关系,这些问题在我过去的研究中已经部分地论证过了。
    作品中大量情节都能和《汤若望传》中的这段记载对上号。比如作品通过和尚之口说香菱为“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说的就是顺治的这个儿子造成了董鄂妃的死亡,并最终导致顺治出家五台山之事。而且根据作品文本中的暗示,我还发现曹宣最后给曹家也带来了灾祸,脂批中的“南直招祸之实病”指的就是此事,养母孙氏为了保护他竟至自缢身亡。香菱元宵节丢失,写的就是宝玉出生后不久就被人领走之事。宝玉原本就是被规定为将来的太子的,所以当他最后终于被父亲立为太子时,当然就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或“金陵城起复贾雨村”了。香菱、冯渊和薛蟠的案件,所谓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其实写的就是顺治出家前到底是否决定了宝玉为太子之事。等等。
    第52回有如下一段文字:“只见宝玉的奶兄李贵和王荣、张若锦、赵亦华、钱启、周瑞六个人……。”其中的王荣之名反读就是“荣王”,故这个细节是在极其巧妙和准确地暗示宝玉的一奶同胞兄弟是顺治的四子和硕荣亲王。我过去从这个细节中敏感和粗略地发现这是在暗示宝玉就是这个荣亲王,却忽视了其中的“奶兄”字样的重要性。正如批语所说:“作者真笔似游龙,变幻莫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计其数,哪能领会也,叹叹。”查清代至乾隆朝止的皇子中,被封为荣亲王者,除了顺治四子外,就是乾隆五子永琪了。不过永琪死于乾隆三十一年即公元1766年,而且他也没有同母兄弟,故宝玉作为荣王的一奶同胞的弟弟,就只能是顺治四子的这个不见正史记载的弟弟了。
    至于该段文字及下面的文字,证明作者有意把李贵和王荣分成一组「2」,则是因为四子被追封为和硕荣亲王的日子即1658年3月27日的干支为甲子的缘故:甲五行为木,木字与子字合在一起为李字。由此不难悟出,“甲子(扣李字)日封为荣王之贵”的说法,先顺着可读出“李贵”,然后再反着就可读出“王荣”了。第62回又有如下一段文字:“复出二门,至李、赵、张、王四个奶妈家让了一回,方进来。”诚如刘世德先生所说,这个细节表明李贵、王荣、张若锦和赵亦华都是宝玉的奶兄「3」。现在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如此设计的真正原因,则是为了传达宝玉的奶兄为顺治四子也就是四王爷的意思:用四个人来达到暗示这一点的目的。
    宝玉才是顺治真正的七子,于是作者在用顺治四子的一些特征来写这个顺治七子的同时,还用史料记载中的顺治七子隆禧来写他,因为这样就能更真实地写出他的身份遭遇了。所以作品中贾琏有心腹小童隆儿,贾珍则有心腹小童喜儿,二人之名合在一起为“隆喜”好扣顺治七子的隆禧之名。并通过喜儿对隆儿和寿儿所说的同性恋语言,来暗示四子同母弟和隆禧一样是顺治的七子,以及他并没有死的隐秘(用寿儿来表示)。并且三人相遇的场景是听得马棚内二马并槽,不能相容。这是指四子同母弟是顺治事实上的七子,而隆禧是史书记载中的顺治七子,二人的身份是不能相容的。之所以用二马共槽来隐喻,是因为隆禧的生日为1660年4月22日丙午的缘故「4」,丙五行为火,生数二,午为马,故丙午的隐语为“二马”。薛姨妈的两个丫头一名同喜,一名同贵,也是从二人都是顺治七子的角度来构思的,因为这样一来,二人的母亲自然就“同喜同贵”了。宝玉的小厮中有名双瑞、双寿的,宝玉生日时说芳官和他仿佛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等,都是从这个特定角度构思的结果。
    2、贾环灯谜等
    22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第一个灯谜是贾环作的,第二个灯谜是贾母作的,第三个灯谜是贾政作的。为什么会有这个顺序呢?因为第一个灯谜的谜底是交代宝玉的顺治四子同母弟身份,这是一部红楼的核心谜底,当然要居于首位;第二个灯谜的谜底是曹宣的养母孙氏,兼及宝玉生母董鄂妃;第三个灯谜的谜底是宝玉的养父曹玺兼及他的亲生父亲顺治。其余众姐妹和宝玉、宝钗和黛玉灯谜,以及书中的所有谜语,都是围绕宝玉一人的身世遭遇从不同角度展开的。所以只要揭开了前三个灯谜的谜底,也就等于掌握了《红楼梦》一书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基本范围,也就为揭开其余众姐妹和宝玉、宝钗、黛玉灯谜以及全书的的谜语,以及作品中全部内容的谜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所以只要解开了在全书中处在核心地位的贾环灯谜,就等于点开了一部红楼的“死穴”,也就“功过半矣”。正因为此谜如此重要,作者才通过太监之口故意强调“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没猜”。作品有“智通寺”,脂批有云“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太虚幻境的对联后来又改成“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可见作者和批者是非常强调此书的谜语性质的。尤其是“愈不通愈奇,愈错会愈妙”这个批语,更是对此书谜语特征的极力强调。比如作品说元春生在大年初一为奇,宝玉出生衔玉为奇,都是因为其中有特殊含义,按常理都是不通的。所谓“愈错会愈妙”指的则是谜语中的别解法了。比如元春生日为1月1日其实是在特定意义上来暗示宝玉的1660年2月1日生日(宝玉的真实生日其实是2月6日辛卯日,但为了更准确地暗示宝玉与其他人的关系,作者就用这个2月1日来代替这个2月6日了。详后文。),宝玉玉落草含玉的本义指的就是宝玉的这个2月1日生日,引申义指的则是曹宣的1662年生日,个中缘由,说来话长,不遑赘述。而太监指出贾环灯谜“不通”,其实作者是想藉此来暗示此谜的极端重要性,是应该结合“愈不通愈奇”的批语来看的。“娘娘没猜”反写了猜解此谜的重要性,作者想到了此谜不会太引起重视,故有此说;当然作者也不希望人们对此谜过分重视从而导致了对整个《红楼梦》谜底的发现,也就是希望人对此谜的真正谜底别深入追究即“没猜”。
    贾环灯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爱在床上坐,二哥爱在屋上蹲。”元宵时节,众姐妹中只有贾环和迎春没有猜对元春制作的灯谜,而同时贾环制作的这个灯谜元春也没有猜。这是因为,宝玉作为太子的最后一个日子甲寅日在立春的前一天,就是“迎春”命名的寓意所在(古代有在立春前一天迎春牛芒神于东郊的礼俗,称为迎春),这一点是很难为读者猜对的。而贾环的灯谜则配合迎春命名的寓意,来进一步交代这个被立为太子之人的身份。
    此谜在所隐物件的层次上,谜底是枕头和兽头。其不通之处在于:一是枕头和兽头不应该分别叫做“大哥”和“二哥”,二是若从兄弟数量的角度看,既然“大哥”“有角”即兄弟手足共八个,那么按常理“二哥”兄弟自然也应该八个才对,否则象谜面上说的就前后矛盾即“不通”了。但在作者的真正谜底中,这个谜语就没有什么不通之处了。此谜的首要之处,是要把这里的“大哥”“二哥”别解为兄弟关系。然后才有可能发现,这里的“大哥”是指宝玉之兄四子,在正史的记载中,包括他自己四子共有兄弟八人,也就是顺治只有八个儿子,所以说“大哥有角只八个”(但其实这又是“不通”的,因为历史事实并非如此)。之所以用枕头来作为这个谜语的谜底,表面上即作为谜面是因为古代的枕头为六面体,共有八个角,而其史实内涵则是:四子已死,人死后在棺木中要枕着枕头,与人入睡时的姿势完全一样。枕头当然“只在床上坐”了。这里的“二哥”首先是指宝玉,即四子的这个不载于正史的同母弟。这是从同一生母的角度来排的,哥俩共有一个母亲,宝玉自然就是“二哥有角只两根”。其次,作为上述本义所衍生出来的寓意,这是就宝玉变成曹宣后而言的。在曹家曹寅为大哥,曹宣为二弟,兄弟二人,故曹宣这个“二哥”自然就是“二哥有角只两根”了(按史书记载这是不通的,因为在史书中曹宣并不是顺治四子的同母弟。但在上述意义上,“二哥有角只两根”却是一通百通的了。这就是贾环灯谜表面上不通,实际上却是最为通畅的缘由所在了)。但这个衍生的寓意并不具有掩盖其本义的功能,因为这里的“二哥”的谜底是螭吻,它是龙所生的九子之一(见后文),而曹宣表面上并不是龙即帝王的儿子。但这个衍生的寓意可以起到暗示曹宣的作用。我当年就是这样考虑问题的,即把曹宣的“前身”理解成顺治四子即“大哥”,因为他比曹寅大一岁所以应该是曹寅的“大哥”,但由于他实际上是顺治的八个儿子之一,所以“大哥有角只八个”。但顺治四子流落曹家成了曹宣后,在世人眼中他就成了曹寅的“二弟”也就是“二哥有角只两根”了。当年的这个理解,一般来说,也是相当有道理的了。但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漏洞:就是这个“二哥”应该是帝王所生的九子之一这一点无法落实。当年我或许是考虑到,作为谜语,作者没有办法做到处处圆通无碍,天衣无缝,也就没有作进一步的探究。当我们把《红楼梦》中的这个谜语和曹家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自然就会发现,在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史料中,曹家能有兄弟二人者,只有曹玺、曹尔正和曹寅、曹宣这两代,而曹玺这辈和顺治他们是一代人,二人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可能是跑到曹家的太宗的儿子,加上黛玉的2月12日生日和曹宣的花朝生日相同这个条件,我们自然就会把顺治的儿子之一和曹宣联系在一起了。
    宝玉的假生日是1660年2月1日丙戌,丙戌的纳音为屋上土。《三命通会》卷一:“丙戌丁亥屋上土。”所谓纳音五行,也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古代对干支五行属性的又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正五行,比如甲乙为木,丙丁为火,寅卯为木,午巳为火之类。纳音五行则是依照古乐六十律建立起来的,并用五行与60甲子相配,其中原理十分复杂,不过这和我们的研究没有什么关系。对于作者来说,纳音五行只不过是他用来隐写具体日子的一种方法而已。
    “屋上土”当然就是房上了,所以说“二哥爱在房上蹲”。之所以用蹲在屋脊上的兽头来隐写这个日子和宝玉的皇子身份,还因为屋脊中的兽头即螭吻,俗传为龙所生的九子之一,正好可用来隐写曹宣实际上兄弟共为九人,他是九子之一的特征。古代向有将皇帝比喻为龙的风俗,所以将顺治比喻为龙并无任何勉强滞涩之处。清代帝王中,太祖属羊,太宗属龙,顺治属虎,康熙属马,雍正也属马,乾隆属兔。虽然太宗从属相上符合“龙”的条件,但他生有11个儿子,所以这个谜语中的“二哥”不可能是太宗的11个儿子之一。查从太祖起到乾隆止的清代皇帝中,在正史记载中没有一个皇帝生有九个儿子:太祖16个、太宗11个、顺治8个、康熙35个、雍正10个、乾隆17个。这个记载显然应该是正确的,如果说有误差,误差也不可能太大。所以其中误差最小,最接近九个儿子的皇帝,就最有可能是生有九子的那个帝王即那条“龙”了。所以贾环灯谜中的“二哥”,作为帝王的儿子,就最有可能是顺治的九个儿子之中不见诸史书记载的那个儿子了。
    并且,李东阳《怀麓堂集》云:“龙生九子不成龙……,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角兽头是其遗像。”则把曹宣用螭吻来隐喻,还巧妙地暗示了他原为“龙子”,现在失去了皇子身份即“不成龙”的经历。这就是说,贾环灯谜在与顺治诸子的联系中,极其巧妙地写出了曹宣原为顺治四子同母弟的身份。与这个谜语相配合的最为重要的谜语,就是“螃蟹咏”了。曹宣作为顺治七子兄弟九人,作为曹玺儿子兄弟二人,把他的这两种身份“合二为一”,就是兄弟十人,而螃蟹就是前有“两角”,后有“八足”的动物,正好可以成为曹宣身份的象征和指代符号。而众人咏螃蟹的时候突出的是吃螃蟹者的贪欲,所谓“长安涎口盼重阳”。这是与螭吻之“好吞”、中山狼之“贪还构”(详后文)相配合的。咏螃蟹的时候为什么宝钗之作要被尊为最佳呢?因为宝玉之作主要是指代了宝玉的顺治七子身份,黛玉之作主要是指代了宝玉的曹宣身份,宝钗之作主要是指代了宝玉的太子身份,三者之中,自然是宝玉的太子身份最为尊贵的了。
    明白这些是极端重要的,比如87回说围棋谱中的“‘荷叶包蟹势’和‘黄莺搏兔势’都不出奇”,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荷叶包蟹式”指的是在与顺治假七子隆禧的联系中来暗示曹宣的真七子身份。如前述蟹“二角”、“八足”共“十角”或“十足”是曹宣的顺治七子身份的象征。而隆禧生日为1660年4月22日,曹宣的生日是1662年花朝日,而历史上关于花朝日的说法有三种,2月2日、2月12日、2月15日(见《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花朝部》。关于曹宣生年,见《总管内务府为曹顺等人捐纳监生事咨户部文》。关于曹宣生日,见《楝亭诗钞》卷3《支俸金铸酒鎗一枚寄二弟生辰》)。我们不妨取2月2日,则把隆禧生日和曹宣生日联系在一起,就可以通过十二钗连接法来暗示曹宣的顺治真七子身份了。这两个日子连在一起月日相加,就是6月24日!6月24日是荷花也就是芙蓉花也就是莲花的生日。这就是诔晴雯之文名为《芙蓉女儿诔》,黛玉所抽花名签为芙蓉花的真正内涵。作品中的大量构思都是这个谜语方法的产物,如香菱判词中的“根并荷花一茎香”等等。由于这个谜语方法是根据具体日子来最为确凿地暗示曹宣的顺治七子身份,也就是把曹宣“前生”和“此生”的兄弟数量通过荷花给展现了出来,也就好比“荷叶包蟹式”了。所以就有了金钏死了后其妹妹玉钏亲尝莲叶羹的情节:此时金钏指代了被规定为将来的太子并最终被立为太子的宝玉,玉钏指代了取代了宝玉的皇七子身份的隆禧。正因为隆禧生日和曹宣的花朝生日之一合起来扣莲花生日,所以玉钏才要“亲尝莲叶羹”的。故这个细节的真正内涵是:顺治的皇七子失去了皇子和太子身份流落曹家成了曹宣。由于曹宣的这个花朝生日指的是2月2日,与另两个花朝日2月12日和2月15日在数量比要小很多,同时1662年2月2日干支为丙午,和隆禧生日的干支相同,所以才说“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也就是这个日子在暗示曹宣与隆禧的联系中既“小”又“好”了。也因为花朝日共为三个日子,加上隆禧生日共为四个日子,所以才说:“管厨房的说,四副汤模子都交上来了。”等等。
    至于“黄莺搏兔势”就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当作者用2月1日来指代2月6日生日时,是从随卦的初九爻到上六爻也就是随卦的头和尾,随卦的隐语为黄莺鸟(详后文),这个6日的干支为辛卯,卯为兔,所以把这两个日子连在一起互相替代,就是“黄莺搏兔式”了。说它复杂,是因为只有联系作品中的大量细节并且真正从数理逻辑的层次上弄懂了“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内涵后,这个谜语的谜底才能相应地浮出水面。此处不遑赘述。
    接下来为什么又说“‘三十六局杀角势’一时也难记难会”呢?当宝玉由于身世上的原因被从顺治儿子的队伍中除名后,也就是《玉牒》等史料中记下了隆禧为顺治的皇七子,生于1660年4月22日后,就好比隆禧这个顺治的八子出生,宝玉这个顺治的七子就从人间蒸发了也就是“死了”,即“八子生,七子死”。而他跑到曹家成了曹宣,曹宣的花朝日生日可以分别用2月2日、2月12日和2月15日来指代。那么当作者要想把这些无法直说的历史真相隐写出来的时候,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顺治的假八子即永干出生的日子来传达“八子生”的意思,用隆禧这个假七子死亡的日子来传达“七子死”的意思,而把这两个日子都和曹宣的生日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暗示出曹宣与“八子生,七子死”之历史真相的内在联系即他的顺治真七子身份了。而顺治假八子出生之日即1660年12月23日的干支是甲辰日,顺治假七子隆禧死日即1679年7月15日的干支是丁未日。宝玉出生后2月12日为甲辰日(落实从“八子生”的角度来写宝玉变成曹宣的构思),2月15日为丁未日(落实从“七子死”的角度来写宝玉变成曹宣的构思)的第一个年份,就是1695年。此年宝玉即曹宣36岁,如果把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即一年比作一局棋的话(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者),此年就是第36局了。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曹宣是顺治的皇七子了,他丧失了皇室中的手足兄弟,也就好比杀死了他的兄弟手足一样,也就成了“36局杀角势”了(此处的角与贾环灯谜中的“角”喻指兄弟手足的内涵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这样的日子在宝玉出生的第20年中出现就是“20局杀角势”了,在45年中出现,就是“45局杀角势”了,等等。要之,“荷叶包蟹势”也好,“36局杀角势”也好,其实都不过是假借所谓的围棋棋谱中的术语,来暗示人物身世遭遇的谜语,至于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棋谱,倒是无关紧要的了。我不懂围棋,但我觉得这样的几式应该是没有的,因为若棋谱中真有的话,按道理似乎应该叫“××式”吧,怎么能叫“××势”呢?这是因为,用这个“势”字,是为了把最后一个为惜春特别加以推崇的“八龙走马”,与黛玉春灯谜中“驰城逐堑势狰狞”的说法相配合,因为这个灯谜的谜底在咏物的层面上为走马灯,其实却是对作者用“八龙走马”方式来隐写宝玉的身世遭遇的暗示和交代。至于什么是“八龙走马”,就不象上面的“二式”那样简单了,其智慧度和难度都要高许多,所以作者写惜春“独看到‘八龙走马’,觉得甚有意思。”这个谜语为什么“甚有意思”呢?只好别处再说了,在此只能指出的是,这个“八龙走马”式比“黄莺搏兔势”等三式要复杂许多。
    若四子为“大哥”即为顺治长子的话,宝玉即顺治真正的七子就应该是顺治的“四子”了。所以作品中出现了和宝玉同一天生日的四儿。这个人物和宝玉关系的寓意是:四子是顺治的真“四儿”,他的同母弟是个假“四儿”。我过去注意到了作品中的四儿在暗示宝玉的顺治四子身份中的作用,没能想到这是在贾环灯谜的配合下,为了暗示宝玉的真正原型是四子同母弟而不是四子这一点所设计出来的(当然四儿这个人物有把宝玉原型引向顺治四子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暗示出宝玉的顺治四子同母弟身份打下良好的基础。)21回说四儿名蕙香时,宝玉则说“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这是与《芙蓉女儿诔》中“生侪兰蕙”的说法相呼应来写宝玉的出生。宝玉先说“正经该叫‘晦气’罢了,什么蕙香呢!”此话一是指顺治七子的出生是顺治和董鄂妃以及曹家的“晦气”,因为他最终给这两个家庭都带来了灾难。二是指宝玉的生日干支为丙戌日,因为1660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即小寒为丙戌日,作为十二个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当然就是“晦气”了。一年十二个节气,十二个中气,在这个意义上小寒就是最后一个节气即晦气”了。同时,这个2月1日并不是宝玉的真生日,而是其假生日即“假蕙”了。
    所以作品中就有一个名佳蕙的丫头,佳蕙谐音就是“假蕙”,意谓宝玉其实是顺治的假四儿。而作者之所以这样构思的主要原因,则是要传达出如下的历史内涵:顺治为了实现在四子身上没能实现的夙愿(即立他为太子而未遂),才在宝玉出生后便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的。这就是宝玉最后又入太虚幻境时所见对子中“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之语的真正谜底了:要立四子为太子未遂是因,宝玉出生后顺治就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是果,但四子已死,所以这两个同母兄弟并没有见过面即“相逢”。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一部红楼最为神秘的散花菩萨生下来后为什么会“头长三角”了。因为宝玉出生时按照贾环灯谜的排行“大哥”四子已死,故宝玉上头理应只有五哥常宁和六哥奇授,所以包括他自己就是“(大哥死后)四儿有角只三根”了。该细节显然是对贾环灯谜的谜语方法的一种呼应。这个散花菩萨对了解曹宣的身世遭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他“眼横四目”“身长三尺”是他出生后顺治就规定他为将来的太子的隐语,也是破解眼泪还债之谜的重要线索(详见它文)。他被弃在冰山之后和补天石被弃而不用的寓意是完全相同的。他被得道的老猢狲抱回洞中抚养,是曹宣被孙氏领养到曹家的隐语,因为孙氏生于1632年壬申年属猴。就算她1665年把曹宣领养到的曹家(故作品暗示黛玉6岁进贾府),此年她已经34岁了,若此年生孩子,对女子多早嫁的古人来说,也有点太老了,故可为“老猢狲”。所以荣禧堂中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hai。金蜼彝用来喻指孙氏,申五行为金,且壬申的纳音五行为剑锋金,蜼是一种长尾猴,长尾就是“有后”(见湘云灯谜),故作者用金蜼彝来喻指生于壬申年的孙氏有了曹宣这个儿子就是“有后”。玻璃hai指代了曹宣,玻璃能把玻璃中的物体给遮挡住,容易让人看不清其形状,这就好比曹宣作为孙氏儿子的身份遮挡了他的顺治七子身份一样。这也就是作者把指代了隆禧的芳官(详后文)命名为金星玻璃宝石的原因:隆禧的顺治七子身份,遮挡和掩盖了宝玉的顺治七子身份。如果荣府指代了宝玉的七子身份,宁府就指代了隆禧的七子身份,所以荣禧堂命名中与荣相连者才为禧,好扣隆禧之名中的禧字。宁府一脉单传,一是指皇位的延续都是一个人一个人的顺序,二是指隆禧只生有一个儿子。而曹宣正好有四个儿子。所以从后代的人数上看,宝玉即曹宣也是“四儿”即“四个儿子”了。所以才说惜春从宁府抱来,她的四丫头身份,就是宝玉的同母兄为大哥时他是“四儿”的隐语。宝玉的皇子和太子身份为“三春”,宝玉的曹宣身份就是惜春了。当宝玉失去皇子和太子身份即成了曹宣后,就是“三春去后众芳尽”,自然就是“惜春”了。所以惜春是专门用来指代曹宣的。曹宣其人是世人皆知并在相关史料中留下了一定的记载,不象他的前身即他所失去了的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在史料中毫无记载,所以为了暗示这种区别,惜春的丫环就被命名为“入画”即载入史册的意思,尤其是曹宣还曾任过南巡图监画之职,所以更加直接地暗示了曹宣这种身份的惜春就擅长画画。作品中由她来画大观园的细节,其实就是对曹宣的《红楼梦》作者身份的一种暗示。所以,惜春从宁府抱来,只是曹宣前身为顺治的皇七子(用隆禧代之故为宁府)的隐语而已。等等。
    宝玉在可卿房中入太虚幻境时,可卿嘱咐小丫头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猫儿狗儿打架,甲戌本此处有侧批“细极”。这里的“猫儿”是指宝玉作为太子的最后一天甲寅日,寅为虎类猫,且他失去太子身份正好可用历史上的狸猫换太子来隐喻。这里的“狗儿”指他被立为太子的1月2日,古人称农历的1月2日为狗日(这就是作品中狗儿命名的部分内涵)。所以“猫儿狗儿”这个细节十分精确地写出了宝玉作为太子的三个日子的头一天和最后一天。而从生活事件来看,这里的“猫儿”指他是顺治这个属虎的父亲的儿子,这里的“狗儿”指他被攻击是鄂硕长子的儿子。因为据此我推断鄂硕长子应该生于1634年甲戌属狗,这也就是作品中板儿和青儿的父亲为王狗儿的部分内涵了。
    宝玉的假生日2月1日丙戌的6:10分之前在卦气图中为随卦的初九爻,真生日的7:55分之前为随卦的上六爻,随卦所值物候为仓庚鸣,仓庚即黄莺鸟,所以宝钗的丫环为黄金莺。20回宝钗、香菱和莺儿三个人赶围棋玩,贾环来参加。他掷个七点就赢,这是指宝玉出生时为顺治的皇七子。若掷个六点,下该莺儿掷个三点就赢,这是指宝玉出生时上头六个哥哥,最后到九弟出生时包括自己兄弟共三人。而他却掷了个五点,莺儿则掷了个幺即一点,他就输了。这里的五点是指顺治七子隆禧出生时包括他自己,活着的兄弟共为五人(顺治长子和四子前此已亡),这里的一点是指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即皇八子永干。这就是说,贾环赢了,是就历史真相而言的;贾环输了,是就史书中的记载情况而言的:历史上没有宝玉其人的存在。莺儿为什么拍着手叫呢?因为宝玉生日的6:10分之后为随卦的六二爻,此爻和之后的随卦的六三爻、九四爻可合成八卦中的艮卦,艮可取象为手。贾环为什么瞪着眼,“六—七—八”地混叫呢?因为在宝玉之前出生的为顺治六子奇授,他是顺治的七子,他之后出生的隆禧是顺治的八子。故这个所谓的“混叫”,是在与前后兄弟的联系中来准确地暗示宝玉的排行。贾环为什么耍赖时说是个六点呢?因为如前述先是一个五点是指在史书记载中隆禧出生时他兄弟活着的共五人,他是“五子”。现在贾环说是个六点,则是对这个构思的补充说明:实际上隆禧出生的时候他兄弟活着的人共为六人,他是“六子”,因为在他之前还有一个顺治真正的皇七子的存在呢!
    92回写贾政和詹光下大棋,贾政让詹光两个子,结果还是赢了詹光七个子。这是指原为顺治七子的宝玉成了曹宣。把他的2月1日生日和1月2日计算一下,月份相加为3月,日子相加为3日,这就是探春3月3日生日的内涵。把曹宣的三个生日和代表宝玉的太子身份的最后一个日子甲寅日计算一下,月份是1+2+2+2=7月,日子为4+2+12+15=33日,就是7月33日,若7月为大月30日,就变成8月3日了。每月的3日月亮开始有光,所以宝玉失去太子身份后成了曹宣就是“沾(詹)光”了,同时也表明他成了曹宣是曹家沾了皇家的光。詹光此时指代了曹宣,在曹家他是曹玺的二儿子,所以贾政让了詹光两个子。詹光输了七个子是指曹宣原本是顺治的皇七子,他成了曹宣就是失去了皇七子身份。贾政此时指代了曹玺,他赢了七个子是指作为顺治七子的曹宣最终成了曹玺的儿子。
    70回众人放风筝时,宝钗的风筝“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这是指宝玉在被立为太子时活着的兄弟共为七人。古人常用雁阵来比喻兄弟关系,如《礼记.王制》:“兄之齿雁行。”而宝玉生日时黛玉说的酒面中有“却是一只折足雁”之语,折足雁是骨牌副名,其形如下「5」,其中的四个三点代表四只雁,当中的一点和两点代表另一只“折足雁”:
    宝玉9岁时即早已成了曹宣后,顺治的长子在顺治二子还没出生时就死了,四子、六子和八子也都先后死了。此时曹宣活着的兄弟只有二哥福全、三哥康熙、五哥常宁、八弟隆禧四人。从他丧失了皇子身份这一点来看,他就丧失了手足兄弟即“折足”了,也就好比这五只雁中的“折足雁”了。既然古人用雁阵来比喻兄弟关系,则和兄弟分离就好比折足雁了,《幼学故事琼林》:“手足分离,如雁行之折翼。”这就是作者选取这副骨牌来暗示宝玉身份的真正原因。
    而在宝玉出生时,就他活着的兄弟而言,他因此就成了顺治的五子了。所以作品中就有了个人物为柳五儿。作品通过王夫人之口说她短命死了,后文则明确地写她没有死,有人就理解成续作者的笔误所致。其实后40回若真是续作,这种与前文龃龉之处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前后矛盾的细节,正是作者为了暗示被当成死人的宝玉实际上并没有死这一历史真相,而故意设计出来的。
    明白这些,才能明白31回湘云为何要送宝钗等四位小姐和袭人等四个丫鬟共八个绛文戒指了。戒指是戴在手指上的可喻指手足,手足扣兄弟,故这八个绛文戒指扣宝玉除了自己外还有兄弟八人(他自己用戴戒指的手指来指代)。此回湘云讲了一大通阴阳一理的道理,最后翠缕说的点睛之语为:“人规矩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得?”据此,小姐为主子为阳,丫环为奴才为阴。古人又有生阳死阴的观念。则这里的小姐和丫环只是这八个兄弟中活着四个和死了四个的隐语。由此可知,《芙蓉女儿诔》中“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的意思是:失去了真正的手足兄弟的曹宣,现在又能指望谁来恢复他的皇子和太子身份呢?此时曹宣自然已经不再是主子而是皇家的奴才了,所以作品又交代,和黛玉也就是和曹宣同一天生日的袭人,在湘云又给四个丫鬟送来四个戒指前,早就得到了宝钗的戒指。这个细节的寓意是:作为主子的宝玉(以宝钗代之),变成了只能充当奴才的曹宣(以袭人代之)。
    除了贾环灯谜外,最为直接地来暗示宝玉的顺治七子身份的细节,就是圣上给北静王鹡鸰香念珠,他又转赠宝玉这个细节了。北静王指代了顺治的假七子隆禧。古代天子蜡祭之神共八位,其七水庸。故按照射覆式谜语手法,隆禧为天子的第七个儿子就好比“水庸”了。“水庸”谐音就是“水溶”,所以北静王名水溶。他生日干支丙午,死日干支丁未,丙午和丁未的纳音五行为天河水,所以又称北静王为水王爷。宝玉生日丙戌和隆禧生日丙午重新组合的结果还是丙戌和丙午,而用隆禧生日来指代宝玉生日(因为他们都是顺治七子),就是同一天了,而如前述隆禧生日和曹宣的2月2日生日合在一起就是荷花生日,所以元宵节时说水王爷送来了字联(寓生辰八子可合二为一之意)和荷包(寓荷花生日)。宝玉被当成了死人,所以二人只能死后相遇,而隆禧死于戊申时,戊申的纳音五行为大驿土,所以宝玉就只能“路谒北静王”了。北静王生日时送了和通灵宝玉一模一样的玉,是在暗示宝玉是顺治的真七子即“真宝玉”,隆禧是顺治的假七子即“假宝玉”。北静王穿“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因为在隆禧死前他活着的兄弟加上宝玉共为五人(五爪),排在第一位的二哥福全生于癸巳年属蛇(蟒袍)。鹡鸰香念珠这种东西有两个特征,一是其“鹡鸰”之名被比喻为兄弟关系,二是此物即念珠共由18枚组成,俗称18子。太祖为显祖长子,太宗为太祖八子,顺治为太宗九子,故从帝王延续香火的角度顺治就是“十八子”了。他共有九个儿子即“九子”,故顺治的九个儿子和顺治自己的排行加在一起顺治就成了“十八子”了。故这个能送念珠的圣上,就只能是顺治了。而先后接受念珠的北静王和宝玉,就一定是顺治的两个在排行上最为亲密的兄弟了。明白这些,才能明白为什么在甄宝玉挨打的时候甲戌本出现了如下批语了:“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故闺阁庭帷之传。”这个唯一最为明确地表明作品创作主旨的批语(“实因”二字点此义最明),在我的解读中终于获得了最为恰当准确的理解和阐释。
    《红楼梦》中有一个十分奇怪的情节,就是贾芸先是称宝玉为父亲,后来又改称他为叔叔。贾宝玉此时指代的是顺治假七子隆禧,贾芸此时指代的是宝玉未死被立为太子和变成曹宣,《说文》:“淮南王说,芸草可以死复生。” 这就好比他转世又重新出生了一样,也就是好比小了一辈一样。即曹宣的前身若为“父亲”,曹宣就好比“儿子”了。与这个构思相配合,作品又写孙绍祖说娶迎春是降了一辈,此时孙绍祖就是指代宝玉的顺治七子身份,迎春就是指代宝玉的太子身份。顺治立宝玉为太子,就是恢复了他的皇七子身份。则“假宝玉”隆禧先是取代了“真宝玉”成了父亲,后来当“真宝玉”恢复了皇七子身份成了父亲时,他的弟弟隆禧这个“假宝玉”自然就变成叔叔了。
    原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
    
    原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