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有了友好交往。早在17 世纪初叶,中国和当时的俄国发生了外交关系。据历史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 ) ,俄国的托木斯克的哥萨克伊万;彼特林,奉托波尔斯克督军之命,经蒙古来到北京,在返国时带回万历皇帝的文书① 。到了清代,中俄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清康熙年间和俄国彼得大帝时代,两国开始互派使臣,并于公元1689 年9 月7 日缔结中俄《 尼布楚条约》 。从此,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开始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十月革命前的中俄文化交流 中俄文化交流始于18 世纪之初。清康熙五十一年( 1712 ) ,康熙皇帝派遣内阁侍读图里深为使臣,前往伏尔加河下游慰问土尔扈特王阿玉奇。这是中国官方使者第一次到俄国的最早记载之一。图里深于1715 年返回北京,写下了《 异域录》 ,记载了他亲历目睹俄国山川地理形势和风土人情,为中国人了解和认识俄国提供了第一部“教科书”,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最初证明。 从公元1715 年开始,俄国派遣第一批东正教传教士,到19 世纪末叶,中俄的文化交流,一直是东正教教士和俄国派遣的留学生在发挥作用。戈宝权在《 谈中俄文字之交》 一文中写道: 当时来到我国的东正教教士和留学生,还学习汉、满、蒙、藏等语言文字,研究中国的文化历史,其中有不少人曾充当过中俄谈判的译员,而且出了不少著名的汉学家和学者。当时清廷的理藩院相应地也设立了俄罗斯文馆,选八旗子弟入馆学习,造就俄语人才② 。 随着东正教教士和留学生的来华,中国文化典籍也开始陆续传播到俄国去。 在俄国最初派遭到我国来的留学生中,如伊拉利昂,罗索兴和阿列充谢• 列最季邓夫等人如都翻译过不少我国的哲学论著和文学作品,在俄国汉李史上起了开拓者的作用。如罗索兴返回俄国后在彼得堡俄国科学院教授汉语和满语;如列昂季耶夫返国后在外交部;供职,译有《 四书解义》 的《 大学》 和《 中庸》 等书以及《 易经》 的一部分;他们两人都先后翻译过图里深的《异域录》 ,并合译过《 八旗通志》 。 在这个时代里,俄国的涅恰耶夫于1788 年将伏尔泰的剧本《 中国孤儿》 译成俄文,诗人兼剧作家苏马罗科夫于1759 年从德文翻译了《 中国悲剧〈孤儿〉的独白》 ,诗人杰尔查文写过关于中国的诗,冯维辛还从德文瀚译了孔子的《 大学》 等。进入19 世纪,中国大量典籍和文学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俄国去。如《 西藏志》 、《 蒙古最初四汗史》 、《 西藏和育海史》 、《 北京志》 、《 中国及其居民风俗习惯》 、《 三字经》 、《 元朝秘史》 、《长春真人西游记》 、《 诗经》 等。文学作品中还有《 玉娇梨》 ( 1827 )、《 好述传》 (1833 )、《 聊斋志异》 中的《 阿宝》 、《 庚娘》 《 毛狐》 等篇章被译成俄文。与此同时,俄国人又把《 圣经• 新约全书》 译成了中文,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在19 世纪里,俄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诗人和作家,对巾国和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著名诗人普希金一直梦想着到中国访问,他在诗中曾写道:“我们一同走吧,我准备好啦,… … 哪怕是去到遥远的中国万里长城边。”著名作家、《 奥勃洛摩夫》 的作者冈察洛夫正是在这个世纪里来到中国_L 海等地,他的游记是今天研究上海史的珍贵资料。继冈察洛夫之后,著名小说家契诃夫也到过中国的黑龙江,认为中国人民“是善良的和相当聪明的人民”。 20 世纪初叶,中俄的文化交流继续发展。俄国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对中国表达了美好的感情。托尔斯泰曾经帮助日本神学家小西增太郎翻译出版老子的《 道德经》 。继研究老子之后,他又研究了孔子。像对老子的道学和无为思想深感兴趣一样,他对孔子的仁爱与中庸思想极为重视,在研究过程中,着手写评论孔子的文章《 孔子论述》 与《 伟大学说》 ,可惜这两篇文章没有最后完稿。然而草稿中对中国人民的评论,不能不使人感动。他写道:“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 … 中国人是最爱好和平的人。他们不需要别的东西,他们也不愿意打仗。中国人是耕田的人… … 。”他又说:“中国人不干坏事,不跟任何人争斗,他们奉献多、索取少。”孔子的学说迷住了托尔斯泰,甚至使他以“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为主题,加以发挥写起小说来。小说题为《 川逝》 ,描写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河边上对话。有人问过托翁,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的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和孟子对他的影响“很大”,而老子则是“巨大”。后来,即1905 年,托尔斯泰在给中国留俄学生张庆桐的一封信中说: 在我整个长远的一生中,我曾经有好儿次同日本人见过面,但从没有一次同中国人见过面,也没有发生过关系,而这正是我一向非常想望的,因为很久以来,我就相当熟悉(当然,大概是非常不完全的,这对于一个欧洲人是常有的情况)中国的宗教学说和哲学,更不用说孔子、孟子、老子和对他们的著作的注疏(被孟子所驳斤了的墨翟的学说,更特别使我惊佩)。我对于中国人民经常怀有深厚的尊敬,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可怕的日俄战争的种种事件而更为加强了。 在这封长信中,托尔斯泰还预言道: 我认为,在我们的时代,在人类的生活当中,正在发生一个重大的转变,而这个转变中,中国将领导若东方吝民族起着巨大的作用③ 。 1911 年中国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远在意大利养病的高尔基于1912 年10 月12 日写信给孙中山。高尔基在信的开头写道. 我是一个俄国人,也正为着您所奋斗的那些同一思想的胜利而斗争;不管这些思想在什么地方取得胜利,― 我和您都为它们的胜利而感到幸福。我祝贺您的工作的美满成功,世界上一切正直的人士,都怀着关切、高兴和时咚这位中国的海格力斯的钦佩的心情,注视着这个工作④ 。 在这个时期里,俄国文学作品被大量翻译、介绍到中国来: 第一本介绍到中国来的俄国文学作品,当推1903 年上海大宣书局出版的戢翼翚根据日文重译的普希罄(普希金)的名著《 俄国情史• 斯密士玛利传》 ,一名《 花心蝶梦录》 ,实际上这就是普希金写的著名历史小说《 上尉的女儿》 。我国早期翻译介绍俄国文学作品,是从普希金的名著开给的,这虽然是个巧合,但却是一件具有深刻意义的事⑤ 。 继此之后,有莱蒙托夫的《 银钮碑》 、契诃夫的《黑衣教士》 ( 1907 ) ,还有阿• 托尔斯泰的《 俄王义文第四专政史:不测之威》 (即《 谢列勃良尼公爵》 )、《 复活》 ,屠格涅夫的《 死》 等十余位作家八十种以上的作品,其中托尔斯泰的作品占三十种。鲁迅先生说: 俄国的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的,无论它的立意是在探索,或在解决,或者堕入神秘,沦于颓唐,而其主流还是一个:为人生回。 正因为“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使我们“从文学里明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所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非常欢迎俄国的文学作品,以“一同燃起希望”(鲁迅语)。 《 红楼梦》 早期脂评本传入俄国 清道光十年(1830 ) ,俄国东正教第十一届使团来到中国。 随团有一位叫帕维尔• 库尔亮德采夫的大学生,他在北京期间得一部早期脂评抄本《 红楼梦》 。1832 年,他因病返回俄国,将这部珍贵的抄本带回了俄国。此抄本今藏于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抄本室,因而被研究者定名为“列藏本”。这部早期脂评抄本《 红楼梦》 于1964 年被发现,根据当时的报告⑦ 描述如下: ( 1 )抄本的用纸。抄本共36 本,抄写用纸是清乾隆《 御制诗》 各页间的衬纸上,而御制诗则被拆开作衬纸。沾边线的尺寸是14 x 18 . 5 厘米;纸的尺寸是18 . 5 又25 . 5 厘米,每页9 行,每行17 个字。纸质属竹纸,发黄。 ( 2 )抄本的组成。抄本共八十回,三十五册,第79 、80 两回尚未分开。抄本上没有总书名和卷头,没有序言、目录,也没有页码或面码。据估计,35 册之外还应有一册是有书名、序言和、目录的。此抄本缺第五回和第六回,应属一册,第十七回和十八回仅有一个回目,第五十一回的文字没有写完,第六十五回被错误地分装在三个本子里。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早期抄本,特别是它保存了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显得格外珍贵。 ( 3 )抄本的笔迹。抄本是用四种不同笔迹写成的,因此可以确定它是由四人分别抄录配成的。第一抄写人的笔迹刚劲的自由楷体;常常变换为草体,第二位抄写人字迹平稳清晰的自由楷体,第三位抄写人字迹较细小、细腻、略显瘦长,第四位抄写人字迹更细腻的楷体,几乎没有粗笔,字瘦长而横笔倾斜。仔细检查,第40 、46 一45 、52 一56 、55 一60 回,每行为16 字,正文为i2 . 5x17 . 5 厘米。第41 一45 、49 一51 、57 、61 一79 86 回字体抄得紧密,每行为20 字,而正文仍为12 . 5x17 . 5 厦米。第一抄写人常超过此规格,每行写18 一24 字。抄录中有墨笔涂改。 ( 4 )抄本的标记。此抄本有一回回首和三回回末题为《 红楼梦》 ,但有几回开头和末尾有纸签贴在本子的上首边缘上,写有“石头• 一卷• 一回”字样,末尾写着“下回”字样。标有“红楼梦”名称者见于第10 、63 、64 、72 回末尾,“红楼梦卷• 一回终”。 ( 5 )抄本的批语。列藏本没有凡例和总批,只存眉批、夹批、侧批三种形式。 ( 6 )抄本的正文。列藏本有不同于他本的文字,这些异文有的是独有,有的可以校正他本之讹误。 关于列藏本的研究留待后文再谈。 《 红楼梦》 的早期脂评抄本迄今只发现十二种,甲戌本为胡适带到台湾去,前几年流落到美国⑧ ,真正早期流传到国外的“真本”,只有“列藏本”。列藏本的发现,在《 红楼梦》 研究史和版本史上是一件大事,为海内外广大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高度重视。 俄国对《 红楼梦》 的翻译和评论 曹雪芹的《 红楼梦》 最初是以抄本的形式在少数人中流传的,今天已成为珍贵罕见的版本资料了,列藏本就是其中之一种。1791 年程伟元、高鹗整理摆印了120 回本《 红楼梦》 ,世称“程甲本”。翌年,程高二人再次刊印了120 回本,世称“程乙本”。流传到俄国的除了早期脂评抄本之外,我们还知道有程高本、1818 年的藤花榭版和1864 年类似的耘香阁版、1889 年上海石印版的《 红楼梦》 流传到俄国。此外,《 红楼梦》 的续书、图咏、唱本、年画,如《 补红楼梦》 、《 续红楼梦》 、《 后红楼梦》 、《 红楼圆梦》 、《 增红楼梦》 、《 红楼复梦》 等也流传到俄国,被俄国的汉学家们所喜爱和收藏[9] 。 在译文方面,与帕维尔•库尔亮德采夫同一届使团,护的学员科瓦尼科,在返国后曾用“德明”的笔名,为1841 至1843 年的《 祖国纪事》 杂志撰写了十篇题名为《 中国纪行》 的文字,在1843 年第一期上发表的第九篇文字中,翻译介绍了《 红楼梦》 第一回开头部分的文字⑩ (《祖国纪事》 第26 期)。这是《 红楼梦》 俄文摘译最早的,也是迄今所见唯一的一种了。 《红楼梦》 在俄国的流传,引起了俄国汉学家们的注意。著名汉学家B • 月• 瓦西里耶夫曾在他的《 中国文学史纲要》 中写道: … … 如果你想了解迄今为止与我们隔绝的中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的话,那末,你只有从长篇小说中,而且是这样一部长篇小说中,才能得到材料[11]。 这部长篇小说就是曹雪芹的《 红楼梦》 。瓦西里耶夫还在他的《 藏书目录》 中写道: 名为《 红楼梦》 的长篇小说的这些版本数目表明,第“一部长篇小说给中国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前,他们读的要么是神怪小说,要么是武侠小说、狡诈的故事,要麽是淫乱的作品,而对家庭生活的平静描写,总是那样流畅而优美的语言,对他们则是陌生的。《 红楼梦》 确实写得如此美妙,如此有趣,以致非得产生模仿者不可。据说, 这些模仿都未能达到原作的程度。但我们知道,它们同样是应该表现中国人的那种生活和体现其精神的。所以守我们并不认为它们是全然没有兴趣的[12] 。 这段评论是指他所收藏的《 红楼梦》 续书所讲的,但同时他也是对《 红楼梦》 本身的评价。 瓦西里耶夫的《 中国文学史纲要》 [13] 是在俄国出版的第一部中国文学研究著作,它不是针对某一部作品,如《 红楼梦》 的专论。但尽管如此,瓦西里耶夫仍然公正地把《 红楼梦》 放在首位来加以介绍和评论。他在谈到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发展过程时曾说道:“无论在戏剧还是小说领域里,中国人都不是单纯的模仿者;这是一个一贯保持着独立自主精神的民族,对一切异邦的和外来的东西,她都以自己的眼光加以检验,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改造― 因此戏剧和小说总是呈露出中国的精神,表达着中国人自己的世界观。”[14] 早在19 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戏剧有如此精湛的卓见,实在是令人惊佩的。 俄国的另一位著名汉学家、瓦西里耶夫的弟子阿列克谢耶夫,也是一位中国文学的研究者,他培养了一批著名的汉学家。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不是一段插话,不是一套丛书中孤立的一册。如果可以说为欧洲现代文学打下基础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学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如果可以说,在古希腊罗马文学影响下成长和繁荣起来的欧洲各国文学由于彼此互相影响而变成了世界性的文学,那么,同样可以断言,中国文学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15] 。 我想,以阿列克谢耶夫这段话来表达俄国人民、俄国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感情和评价,是最为恰当的了。 中苏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1917 年,俄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阿芙乐尔巡洋舰的隆隆炮声中,沙皇俄国结束了长达几个世纪对俄国人民的压迫和奴役,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从此诞生了。十月革命的炮声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并干1919 年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中苏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揭开了历史的新的一章。 从“五四”运动爆发后至今已经过去70 个年头了。在这70余年中,中苏两国的文化交流经历了“五四”阶段、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抗日战争阶段、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新中国成立至六十年代初阶段和八十年代初至今阶段。回顾上述几个重大历史阶段的中苏文化交流的历史,我们看到以下几点事实是非常值得重视的。(l )对于苏联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在翻译和介绍方面有了飞快的发展。据戈宝权先生的介绍吵,五四运动的第二年,即1920 年,北京的新中国杂志社就出版了第一本直接从俄文翻译的《 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 ,其中包括普希金的《 骚站监察史》 、《 雪媒》 (即《 暴风雪》 ), 果戈里的《 马车》 ,赫尔岑的《 鹊贼》 ,屠格涅夫的《 九封书》 (即《 浮士德》 )等小说。1921 年,沈雁冰主编的《 小说月报》 又出版了《 俄国文学研究》 的号外,发表了鲁迅、沈雁冰、郑振铎,耿济之等许多人撰写的论文二十篇。此外,还初次翻译了《 国际歌》 (当时称为《 第三国际党的颂歌》 )。其后,出版了《 俄罗斯文学丛书》 、《 俄国戏曲集》 、《 普希金小说集》 、《 俄罗斯名著》 和《 高尔基小说集》 、《 母亲》 等。进入三十年代,鲁迅、曹靖华、瞿秋白等人翻译了《 毁灭》 、《 竖琴》 、《 铁流》 、《 静静的顿河》 、《 铁甲列车》 、《 十月》 、《 死魂灵》 等小说和文艺理论著作― 普列哈诺夫的《 艺术论》 ,卢那察尔斯基的《 艺术论》 及马列文艺理论文章,其中包括恩格斯论现实主义、列宁论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的政论文字及小说,即鲁迅编《 海上述林》 的内容。这些翻译和介绍,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的觉悟和革命斗争,无疑是起到了一种鼓舞的作用。鲁迅先生于1932 年曾经说过: 十五年前,被西欧的所谓文明国人看作半开化的俄国,那文学,在世界文坛上,是胜利的;十五年以来,被帝国主义者看作恶魔的苏联,那文学,在世界文坛上,是胜利的。这里的所谓“胜利”是说:以它的内容和技术的杰出,而得到广大读者,并且给与了读者许多有益的东西[17] 。、鲁迅在同文中又说道: 中俄的文字之交,开始虽然比中英、中法迟,但在近十年中两国的绝交也好,复交也好,我们的读者大众却不因此而进退;译本的放任也好,禁压也好,我们的读者也决不因此而盛衰。……我们的读者大众,在朦胧中,早知道这伟大肥沃的“国土”里,要生长出什么东西来,而这“国土”却也确实生长了东西,给我们亲见了:忍受、呻吟、挣扎、反抗、战斗、变革、战斗、建设、战斗、成功。 鲁迅先生的话表达了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们的共同心声,同时也说明了二三十年代大量翻译和介绍苏联文学的根本原因。 ( 2 )作家、艺术家之间的往来与交流。我国最早赴苏联考察访问的是瞿秋白,1920 年秋天,他作为北京《 晨报》 的特约记者前往莫斯科。在苏联期间,瞿秋白写了多篇通讯文学,后来编成《 饿乡纪程》 (一名《 新俄国游记》 )和《 赤都心史》 两书,“真实地向国内读者介绍和报导了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情况”.[18] 在那里他见到过列宁,会见过伟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访问过列夫• 托尔斯泰的故乡。与此同时,苏联世界语作家、盲语诗人爱罗先坷于1922 年来到北京,住在鲁迅家里。鲁迅亲自翻译了他的《 童话集》 和童话剧《桃色的云》 ,两人结下了深厚友谊。1924 年,苏联作家和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来到北京大学讲授俄国文学。在此期间,他根据万县发生的惨案写成了名剧《 怒吼吧,中国!》 。此后,中国的作家、报人如胡愈之、戈公振、邹韬奋、萧三、胡兰畦等人都先后赴苏联采访和访问,参加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绘画、电影、戏剧方面,我国的徐悲鸿、胡蝶、梅兰芳诸人也先后赴苏联展览和演出。抗战期间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郭沫若、茅盾等人访问苏联。新中国建立后,苏联首先承认了我国,并建立外交关系,同时派遣了著名作家法捷耶夫和西蒙诺夫率团来中国访问。五十年代后双方的文化交流往来不断,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好情谊。 ( 3 )中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介绍到苏联去。早在1929 年,瓦西里邵夫就翻译了鲁迅的《 阿Q 正传》 ,同书中还译了鲁迅的《 孔乙己》 、《 故乡》 、《社戏》 等七篇小说。同年在莫斯科出版了《 当代中国短篇小说集》 ,其中包括郁达夫、滕固、蹇先艾等人的小说。1935 年,茅盾的《 子夜》 也被译成俄文。在古典文学方面,二十年代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苏联汉学家伊文翻译了《 儒林外史》 的一部分,1935 年由康拉德主编的《 中国及日本文学》 一书中收进了休茨基译的《 孔雀东南飞》 ,瓦西里耶夫译的白居易的《 长恨歌》 和白行简的《 李娃传》 ;阿列克谢耶夫还翻译了中国古典名著《 聊斋志异》 等作品[19] 。中国文学在苏联的翻译和介绍,扩大了苏联人民对中国的了解的范围,增进了苏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 4 )中苏两国加强对对方的文学艺术的研究。早在十月革命后,苏联就开始对中国加强研究。如高尔基曾在1918 年向列宁提出建议,成立研究东方问题的专门高等院校。列宁批淮了这个建议,建立一所东方研究院,首先是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在中国,随着苏联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也开始了研究工作。1920 年,沈雁冰在《 俄国近代文学丛论》 中就指出:“俄国近代文学都是有社会思想和社会革命观点。… … 俄人视文学又较他国人为重,他们以为文学这东西,• 一不但要表现人生,而且要有用于人生。”正因如此,192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郑振铎编写的《 俄国文学史略》 ,1927 年泰东图书局又出版了瞿秋白和蒋光慈合写的《 俄罗斯文学》 [20]。此后,中国创办了许多杂志,成立了许多专门机构来翻译、研究苏联的文学艺术作品和理论著作。仅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为例,1951 年至1990年四十年之间出版的苏联文学艺术作品就达230 余种,全集、文集、选集5 种,文学史5 种,文艺理论23 种。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世界各国文学作品中,苏联的文学作品占第一位。这个事实充分说明自“五四”以来,中苏两国的文化交流发展是非常密切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原载:《红楼梦在国外》 原载:《红楼梦在国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