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元稹集》校点的音韵学质疑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周围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冀勤先生点校《元稹集》,汇校诸本,多有是正,然仅从音韵学角度探讨,就仍存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关键词 《元稹集》;音韵学;校勘;质疑
     元稹,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元稹一生著述颇丰,据白居易《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正议大夫检校户部尚书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赠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稹)墓志铭并序》,著录《元氏长庆集》一百卷。然时隔三百余年,至北宋宣和甲辰(一一二四)建安刘麟刊刻元集时,已仅余六十卷,次序亦非其旧。且宣和之前年,未见刊行,仅以抄本行于嗜书者之手,故其中错讹之处所在多有。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冀勤先生点校《元稹集》,汇校诸本,多有是正,然仍然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兹从音韵学角度作些探讨,以求正于大方之家。 
     (一)《酬乐天待漏入閤见赠》 
     诗云:
     “未勘银台契,先排浴殿关。沃心因特召,承旨绝常班,□点才人袖,呕鸦软举环。宫花低作帐,云从积成山。密视枢机草,偷瞻咫尺颜。恩垂天语近,对久漏声闲。丹陛曾同立,金銮恨独攀。笔无鸿业润,袍愧紫文殷。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间。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
     “殷”诸本同。冀勤先生校云:“殷:韵不协,疑当作‘般’。”此说疑误。“殷”之音读有三,作颜色解时读如yan,《广韵》即云:“乌闲切。”《左传·成公二年》云:“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杜预注云:“朱,血色,血色久则殷。殷,音近烟,今人谓赤黑为殷色。”此音在现代汉语中——仍其旧。如此,全诗十韵俱押上平声“删”韵甚明。再,白氏原唱《待漏入门合书事奉赠元九阁老》亦押“殷”而不押“般”。元诗为次韵白氏之作,如元诗误,白诗定亦难逃错讹之咎。另元、白诗押“殷”者,还有元稹《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寄周兄四十韵》、《有鸟二十章》其十五、白居易《游悟真寺一百韵》,可参观。 
     (二)《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诗云:“清机登突奥,流韵溢山川。”前句“突”下注云:“于吊反”。字与音注不符,“突”字当误。明杨循吉抄宋本、四部丛刊本、卢校宋本“突”俱作“□”。“□”《广韵》无,《集韵》作“一叫节”,与音注符,是。“□”意为幽深隐僻不易到达,与“奥”意近。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云:“文章开□奥,迁擢润朝廷。”仇兆鳌注云:“□奥,深遽之意。”明李东阳《萧芝庵墓志铭》云:“晚好医书,得其□奥。”清姚鼐《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云:昔贤缣素遗,穷辨极□奥。以上三例均与元诗用意同,是知“□奥”亦古人一较常用语。元诗上下句对偶工整,“□奥”正对山川”,出句盛赞“荥阳公”郑余庆识见深遽,能洞幽烛微;对句盛赞郑之诗作格高韵清,不同凡响,意义甚明,冀勤先生校元集,以杨循吉抄宋本为底本,底本既不误,而又未言明校改,不知何故。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0卷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