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新世纪文学”,还是“世纪初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吴思敬 参加讨论

    

     关于“新世纪文学”的命名,据我所知,最早是在2005年第2期《文艺争鸣》杂志推出“关于新世纪文学”专栏,开始自觉地将“新世纪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一个新的文学概念来加以讨论。《文艺争鸣》主编张未民写了很长的题为《新世纪,新表现》的编者按,并一口气编发了多篇文章来讨论,一时引人注目。随后,2005年6月,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文艺争鸣》杂志社、沈阳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新世纪文学五年与文学新世纪研讨会”上,“新世纪文学”得到集中的讨论。此后《文艺争鸣》也一直坚持每期以“关于新世纪文学”栏目开展讨论,并于2006年第一期改栏目名称为“新世纪文学研究”。该栏目陆续发表了杨杨、雷达、张炯、张未民、张颐武等人的文章,“新世纪文学”的提法逐渐扩展开来,直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直接以“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作为年会主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热烈讨论与呼应。
     应当说,最初我也是颇为欣喜地接受了“新世纪文学”这一命名的。一来是新世纪初以来,中国文学确实有了些新的变化、新的因子,呈现了新的态势,诸如网络文学的繁荣、“青春写作”、自由撰稿人的涌现、对底层的关注等。二来也是更主要的,是想借此给“新时期文学”划一个句号。由于“新时期”本是一个政治上的命名,出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新时期文学”这一提法已持续了近三十年,再延续下去已无道理。如今,借助新世纪的开始,恰好可以给“新时期文学”一个自然的终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新世纪”钟声带来的激情逐渐消退,我对“新世纪文学”的提法逐渐产生了疑虑,我觉得对当下文学的概括,与其用“新世纪文学”,还不如用“世纪初文学”更好一些。
     通常对某一历史时段文学的命名,有两个思路,一个是以这一历史时段重大的政治变化或思想文化变化为标志来命名,诸如“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法国启蒙时期文学”、“俄国白银时代文学”等。这一类的命名大多不是在当时匆忙提出的,而是在社会历史的变化已沉淀下来,文学的新质有了明显的呈现的情况下才由某些学者提出并被广泛接受的。二是以时间的断代来命名,即通常所用的“2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等。这一类命名只标明时序,不如前一类命名响亮而醒目,但是当这个时代找不到重大的政治与艺术变化作为标志,找不出诸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启蒙时期文学”、“白银时代文学”,甚至“新时期文学”一类的命名缘由的时候,也未尝不是一个较好的命名方式。
     文学时段的命名是对这阶段文学的精神内涵与艺术特质的高度概括和体认,最重要的是名实相符。一个准确而科学的命名,一定要有相应的实与之对应。我对“新世纪文学”的提法产生怀疑,主要是因为这个提法的名与实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对应的现象。“新世纪文学”是以时间的断代为依据的,只不过它不像“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等以10年为一计量单位,而是以一个世纪。“新世纪”,很明显指的是“21世纪”,这样“新世纪文学”覆盖的就应是整个21世纪的文学。但目前21世纪刚过去五六年,21世纪波澜壮阔的文学画卷还远未展开,未来的艺术潮流、未来的文学走向谁都难以做出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就把刚刚进入21世纪的这五六年的文学状态概括为“新世纪文学”,不是有些太过匆忙了吗?
     基于上述情况,我以为,要对当下文学现状做一命名,与其用宏大而有理想色彩的“新世纪文学”,不如用具体而切实的“世纪初文学”。“世纪初文学”即“21世纪初文学”,因为是描述当下文学的,当我们今天说“世纪初文学”的时候,一般人不会误认为是清末民初的20世纪初文学,所以21世纪是不说自明的。“世纪初文学”大致是新世纪头十年的文学,进入2010年以后,自然就陆续与“2010年代文学”、“2020年代文学”……相衔接了。也许正如有学者所说的,这种“XX年代”文学的提法不具备“更为广阔和诱人的表现空间和探讨空间”,但是这种提法朴实、确切,上限与下限鲜明,不致引起误解,而且使用“世纪初文学”的提法,照样可以概括当下文学的发展态势,照样可以给“新时期文学”划上一个句号,又避免了“新世纪文学”大而无当的毛病。目前我们不妨按照“世纪初文学”、“2010年代文学”、“2020年代文学”来描述当下与今后的文学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风云的变幻,一旦政治领域、文学艺术领域出现重大的标志性的事件,自然会产生类似“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白银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的命名,不过这将由后来的学者来认定,而不应由我们这代人来预设。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载:《文艺争鸣》 2007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