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经验与力量的具结——关于文学及文学评论的一些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雪峰 参加讨论

     一个以文学为主导(核心)生存坐标系的时空境域是不幸的,一个文学边缘化的生存坐标系时空境域同样也是不幸的。
    文学这团充满动力与诅咒的黑火,燃烧在人的生存语境中,有理性也有非理性,有压力也有张力,有实现也有可能。但是总以它发散的魅力影响着人的生存境域和经验世界,也许它即是这种力量的本身存在。
    文学通过语言文本实现,建构的力量在世界和精神境域中扩散。古人在总结人的话语表达方式时,曾提出“意在笔先”,“有感而发”,这就深蕴着现象学的意义生发机制。“意”和“感”表示的是人的意向性行为,即指向意识的直观,知觉的直观,而人的意向性知觉通过文本建构、语境构拟实现即成为文学表达。文学自发轫以来,一直致力于在解决“写什么”和“如何写”的困境,并在这种趋向具结(也可以说是“存在”)的困境中不断突破,不断突围,渐次求新,逐步开启,寻找并界定属于自身的“缘在”。而随之出现的文学评论,则直指文学的生存内核,即探究“为何如此写”的意义生发机制。
    写什么和如何写,实际上既是内容和形式有机统没于文学的建构过程,也是文本和经验趋向具结的生命体触发(语境缘构),而由这两者又融统出文学的话语形态。
    文学首先面临的是“写什么”的问题?人类基于表达和沟通的需要,衍生出语言符号系统,打开了交流的途径,而文学文本则开启出美化的或者说高阶的表达、交流与审美方式。那么,文学究竟“写”的是什么呢?
    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也许我们会窥探到文学文本所建构出的内容本真内涵,那些绚烂夺目的文学巨著(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和熠熠生辉、短小精悍的文字速写(随笔、散文、杂文等),或者哲性、非理性充盈的诗歌作品,归根结蒂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那就是,它们总具结出人生存在这个宇宙、这个世界境域中,累积的生存经验、精神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的再思考(领悟)等经验性的“企及”和“到达”,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是通过人生经验边缘“到达”(或者说具结)而成的文本建构和力量缔结。所以,笔者认为,文学所“写”的即是经验、思维和力量。
    笔者所谓的经验,不是单指“经验”这个词汇本身所表达的涵义,即“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在现象(向我们显现者)的广义发散和构成,也就是说,这种浓缩的“经验”富含着人本身的生存经验(生存和经历等既定发生),人生存于共同境域(世界)下感通出的群体经验(时空关照、秩序和历史),以及人对自身“缘在”的人生关照(存在,人性,思考,格物,行为实现和开拓未来历史等)等宽泛多元的领悟维度。通俗地说,文学作品总是作者对“既定发生”(现象)的历史记录和对“现实存在”以及未来构想的多维审视,继而穿越现象之美到达审美的终阶意向性表达。这个论断通过对某些作品的解读,可能使我们理解更深刻。
    文学从另一维度上解决“写什么”的思索或者问题,是从人的意向性思维本身着手的,这种思维则涵盖了灵动思绪的具结,幻想的衍生物(或者说对可能的无限开启)等意象性的范畴直观。笼统地说,思维独具的想象功能,即可能是神话、志怪、科幻、魔幻和玄幻作品的缘起。
    经验和思维,这些建构起文学的力量源泉。而文学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从己域走向群域,谋求共生话语形态的过程。
    文学“写什么”的困境从人生存经验本身发端,到审美思维终结,似乎已经得到了合理的解决,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可谓涉及到了人类所能企及事物和思维的极限,再创作也只能是无限的翻版和重复,这就使从不自满的人面临着尴尬的,甚至妊娠般痛楚的困境。于是,一些文学作者试图从“如何写”打开通道,开创终极审美的无限可能。文学在建构“写什么”的同时,其实已经暗含着“如何写”的可能性。在缔结文本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其实也一直在作者内心的经验世界中翻腾。比如对于自然环境的构拟,有的作者可能从“现象”入手,有的作者则可能从意象着手,而有的作者却可能从主观经验介入,这就使文学形式跌宕诡谲,千回百转,百花齐放。同样的一棵树,因作者不同而被建构出的情境(语境)也不尽相同,有的作者可能以小说的角度描摹,有的作者却可能从诗歌的高度进入。于是,“如何写”便孕生为文学突围可能的途径。
    文学的“如何写”,也就是形式的确立,即方法和技巧的问题。随着形式不同,话语形态的不同而生发出风格迥异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从语言形态发起,平铺直叙,白描淡写;也可以从文本建构生发,波澜起伏,意象迭生。文学流派至此丛生。但终竟逃脱不了语言话语形态实现过程中构拟和发散的维度,也就是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思潮的糅合下,文学向着未来进展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学其实是透过文本的建构、实现的思维舞蹈,也是力量的缔结,是不断超越极限的话语行为。内容上无法超越,就从形式技巧上超越,不断突围,开启可能空间;但是文学却是终极自我的,甚至是非理性的私人行为,是己域境域向群体境域衍展的过程,它仅提供审美维度和生存可能,虽然不可或缺,却不该,不能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意识。所以,笔者认为,一个以文学为主导(核心)生存坐标系的时空境域是不幸的,一个文学边缘化的生存坐标系时空境域同样也是不幸的。
    文学评论是基于文学作品的主观经验到达,它是领悟文学作品的方式,是开启文学作品意义生成的边缘之匙,而“直接面对作品本身”则是文学评论的现象学视域方式。传统视域的评论方式多从开启作者原发弹性构意和评论者发掘其暗含(或者内在)的线性构意关联之门入手,进行追索意义的解构和发散。后现代文学评论则直接剥离了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后现代文学评论的原则是反本质主义,即认为一部作品呈现的同时,作者就已经“死亡”,进而对缘发的作品进行无边缘的阐释,这直接造成了文学评论的无边缘化或者说过度诠释。
    事实上,品作品如品茶,其韵味在茶中,而仅从外围析入作品则无法知其味,它的意义总是不断地处于构成之中。因此,文学评论理应从文学作品里走出来,即“直接面对作者作品本身”,而非从外围进入作品进行血淋淋的解构,或者进行无边缘的诠释。从外围进入作品,甚至总站在智识和既定经验的高度上去审视作品,会使评论者进入主观干涉的误区,就如同凌驾于自由之上的自由,这是不幸的;而无边缘的诠释,脱离作品本身建构的力量,更是不幸的。这些方法虽然不失为一种评论方式,但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理解文学作品极易产生错位及误导的羁绊。在解读作品的同时,评论者实际需要一个对作者文本及作品语境的再建构过程,也就是说,评论者要“直面作者作品本身”,介入作者的经验世界及其作品本身,寻求析解领悟的可能以及意义生发机制,这才能使评论者求其“边缘”或者说主观经验到达成为可能。
    未知之神构造着无数的悬念与困惑,超越未必就是永恒,当文学向着未知之神不断攫取的时候,我们“人”也就向着已知靠得更近了。
    2007年8月21日于文芳斋
    原载:投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