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文学研讨会的六种病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德平 参加讨论

    一位诗人出版了一部诗集,为此召开作品研讨会,邀请各位评论家对自己的作品发表建议。很多参会人员慷慨陈词,发表了对这部作品的“高度评价”。其中一位评论家“极不合群”,认为这部作品写得不好,存在很多缺点,结果惹来主持人和诗人本人的不满。中午宴请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和这位不识相的评论家坐到一起,怕被归为同类。这是发生在当下文学研讨会上真实的一幕。文学研讨会上的“怪现状”不止这一幕,还有许多。笔者试着总结了一下,认为当下文学研讨会呈现六种病象。
    一是没看作品,空话套话多。关于此病象,有人曾这样调侃批评家。研讨会上,批评家的第一句开场白往往是这样:“抱歉,这本书我还没看,现在我讲三点意见。”一讲就是半个小时。一场研讨会总共能有多少时间?很多研讨会,流为大腕批评家、杂志总编的阵地,走场子、客套话太多。既然没读作品,就不应在研讨会上胡乱发言;“贴标签”的做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同文学创作一样,文学评论也需要自己的独特、个性表达。千篇一律的场面话语,伤害的不止是文学,也伤害了评论家本人。
    二是光说好话,不说缺点。造成这种病象的原因,可能收了所谓的“红包”、“出场费”,拿了人家的手软、吃了人家的口短(当然,评论家评论也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有时收点也未尝不可); 也可能是人情批评,一些文学评论家不具有思想独立性,对自己“兄弟”的作品竭力吹捧,生怕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再则,有个别作家开研讨会目的不纯,仅仅是为了炒作,给自己脸上贴金,树碑立传,听不得批评。
    三是大腕批评家发言多,青年评论人员集体沉默。很多文学研讨会上,大腕批评家即便没看作品,也要滔滔不绝地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占据了研讨会的大部分时间; 而青年文学评论人员由于资历浅,虽然作品全部看过,有一肚子话说,但研讨会主持人并没有安排他们在会上发言,只是“陪绑”着坐场,光听不练。这样,慢慢地影响了青年评论人员的积极性,形成文学批评队伍严重老龄化的现象,形不成“老中青”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良好局面。
    四是大刊、名刊垄断话语资源,本地期刊(媒体)无发言权。很多文学研讨会邀请名刊名编参加,实质是为了利用这些大刊的“喇叭效应”,让这些编辑在自己的刊物上报道这场研讨会的“盛况”(新闻通稿是早已准备好了的),以及评论家对这场研讨会的“正面评价”,扩大作者和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很多地方性小报小刊没有独立刊号,不能单独在市场上发行,而大腕批评家也看不起这些“小”的地方报刊,吝于赐稿,所以使这些地方报刊的“喇叭效应”大打折扣,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五是有独立见解的新鲜观点少,陈腐的客套话语多。当下的不少文学研讨会上,往往看到的总是那几张熟悉的老面孔,听到的是那几句熟悉的老话语,走的是一套话语体系,一个“篮子”里面什么“菜”也往里装。动辄就是文学史视阈、百年文学思潮、女性主义什么的,人云亦云,照本宣科,没有几句是针对这次研讨会上的“这一个”作家、“这一个”作品说的,驴唇不对马嘴。还有部分批评家坐在书斋里搞评论、做研究,不走出去接“地气”,所以造成评论与现实生活脱节。
    六是创作心态浮躁,名利思想严重。一些作家如宋丹丹小品中说的,小学还没毕业,就准备出书成名。即便是这样的作品,还不具有自知能力,以为自己是一代文豪、文化名流,组织批评家开会研讨,反正自己有的是钱,缺的是名。于是造成所谓的“红包批评”。心态浮躁的不止是作家,批评家同样如此。作为严肃的批评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扩展自己的话语资源,从而构建新的话语体系,不断扩张自己的批评领地。现在很多作家、批评家不读书、不学习,搞知识的“自我循环”。时间一久,就成死水一潭。
    文学研讨会,不止是考量所涉作家和作品,其实也考量这一个评论家的学术修养和学术能力。批评家在批评别人作品的同时,其他人也在考量这个批评家,心里给批评家打着分数。如果其他参会人员经常对批评家打分不及格,批评家的自尊与颜面以后肯定会受到损伤。生病的文学研讨会,需要引起疗治的注意,这才是建设性的态度。
    原载:《文学报》2012年08月2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