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歌谣的医用之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 杨琼 参加讨论

           
    歌谣作为人类早期的咒术之词,常常用于医治疾病,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效果往往也是极明显的。比如,民间流传的“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走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虽然是迷信,却注满了父母对子女生命健康的祈求与关爱。是父母针对夜间小孩发生惊啼症状而念(或贴)的“谣咒”,希望借助于这种神奇的力量或话语拯救来达到疗效的目的。民俗学家魏建功先生称这首童谣为“医事用的歌谣”。这种情况至今还相当普遍,而且往往会有相当的效果。
    歌谣如何具有医用之功能?如果我们做追根溯源的考察,不难发现:歌谣的言语或医用的歌谣语言,其性质大致和巫术仪式或宗教仪式中的咒语相似。人们相信这种言语可以驱除身体内的病症。这种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于原始部落、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是在文明社会,人们也愿意接受它的可能存在。如此种种,其神秘而富诗意的治疗效果,对于工具理性思维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冲击和挑战。何植三先生写道:“(1)医用的歌谣为什么能治病?因铿锵的歌韵,可使孩子生极大的信仰心而把病忘记。(2)为什么韵能使孩子生极大的信仰心?因孩子正和野蛮人一样,对韵往往是无理由的神秘的信仰。大概一个人身上有病,可以影响到心理。然心理健旺也能减却生理上的疾病。”
    这似乎能和“诗言志”说划上某种联系。“诗言志,歌咏言”,通过咏诵的方式来传达或释放内心的思想、情绪甚或压抑和愤懑等等,让情绪在疏导中得到净化和升华。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主体进行,一个是客体被动。毫无疑问,话语的这种拯救功力(权力)为诗性文学和带有巫术性质的其他文化现象建立了发生学联系。
    诚然,这种话语的拯救和疗效作用离不开心理和精神因素。正如列维-斯特劳斯在论述巫师及其巫术时指出的:巫医(萨满)治病的诀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心理治疗作用。巫医治疗能够见效或不能见效,其关键在于巫医与病人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暗示力量。巫医本人对自己法术力量的绝对自信和病人及其家属急于求治的焦虑分别从两方面确保着暗示力的作用发挥。一个部落中萨满能够靠纯粹的精神手段治愈本部落成员的病,却不能为其他文化中的异族人治病,原因就在于此。斯特劳斯还指出,巫师(萨满)在进行治病仪式时,和现代精神分析的某些做法极其相似:即巫师(萨满)能通过自我发泄内心的情感来诱导病人的病因,并使之发泄出来。据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巫师(萨满)是一个职业的精神发泄者。可见,严格意义上来说,巫术、法术等治疗手段属于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范畴,而很少涉足生物学领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