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0日,由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和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协办和蒙古国胡日勒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经典解读达·纳楚克道尔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据悉,此次研讨会是中国纪念蒙古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达·纳楚克道尔基(D.Natsagdorj,1906-1937)诞辰10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来自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清泉女子大学、蒙古国科学院、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大学、蒙古三宝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文联、民族出版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北京大学的诸位蒙古文学和东方文学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对达·纳楚克道尔基的文学作品进行了首次专题研讨。 达·纳楚克道尔基于1906年出生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巴彦德勒格尔苏木一个没落的台吉家庭。8岁开始学习传统蒙古文。1917年,开始在父亲身边做助理文书(必帖赤)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两年后升至正式文书(必帖赤)。1923年成为蒙古人民党党员,开始了他的政治活动生涯。截止到1925年,达·纳楚克道尔基先后在蒙古人民党和政府担任要职,为刚刚取得人民革命胜利(1921年)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的各项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25-1926年,达·纳楚克道尔基从苏联进修归国后,1926年10月至1929年春再次赴德留学。留德期间,他师从德国著名东方学家E·海尼士学习东方学,同时还兼修编辑、出版等课程。留德归来后的达·纳楚克道尔基先后在铁工厂任翻译、在《青年真理》报任编辑,1931年他被调往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委员会工作,先后担任历史研究室文案秘书、负责人和音韵学研究室负责人,发表了《蒙古语拉丁化法则》和《蒙古历史概要》等论文,编写了《回鹘式蒙古文字典》和《德蒙词典》,还翻译了马可波罗《在大汗的宫殿里》,合译了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卷等。达·纳楚克道尔基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的文学作品。他一生不辍笔耕,留学归国后的他在文学创作领域更是达到了一个颠峰,他的诗作《我的祖国》、《四时》、小说《旧时代的儿子》、《春节与苦泪》、《黑暗的悬崖》和歌剧《三座山下的爱情》均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完成。达·纳楚克道尔基的文学作品继承了蒙古古代文学的口头传统,形式简单、朗朗上口;他的小说和歌剧讲求技巧,既侧重叙述,有注重结构的布局;特别是他跨文化的背景,使得他在创作时敏锐地抓住了蒙古文化的精髓,运用最凝练、最准确的语言描写出蒙古社会最典型的画面。虽然达·纳楚克道尔基的创作产量并不算高,而且其作品的篇幅往往比较短小,但是他对德国古典文化的吸收、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把握与思考,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其本人真正思想的流露。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成为了蒙古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也被誉为“蒙古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我国外国文学和东方文学研究界对于达·纳楚克道尔基及其作品了解甚少,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对于达·纳楚克道尔基经典作品的高水平解读与赏析,展示了达·纳楚克道尔基的具体而深刻文学世界,推进了中国“蒙古现代文学研究”和“达·纳楚克道尔基研究”的发展,也使得我国外国文学和东方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蒙古现代文学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今后要加大对于达·纳楚克道尔基文学作品及蒙古现代文学的研究力度,特别是要在东方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语境中评介蒙古文学。包含了达·纳楚克道尔基生平与创作历程、达·纳楚克道尔基代表性经典作品的蒙古文原文、手稿影印件、作品的中译文和经典解读的赏析论文的论文集《经典解读达·纳楚克道尔基》将于会后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