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瑜(1903~1983年),字瑞臣,纳西族,教授,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成员。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五一街人。1922年毕业于丽江联合中学。1925年在京师大学预科毕业考试期间,因患重病住院治疗及回乡休养多年。1929年秋后相继在京师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师从钱玄同、章太炎、刘半农、余嘉锡、马叔平、陈垣、梁启超、赵元任、李方桂等攻读音韵、训诂、目录、校勘、名物、金石、史地、语言等诸门课程。毕业和结业后曾在京师大学研究院、私立民国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和云南大学历史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编辑、教授、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和云南通志馆的编审、审定、续修委员及云南省民委委员、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省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副组长、九三学社云南省工委副主任等职。 方国瑜是云南地方史和西南民族史研究与教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被誉为“南中泰斗”、“演史巨掌”,是云南学术史上的一代大师。他一生把学习、研究与教学视为一体,相互促进提高,始终坚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原则;一贯提倡注重史实,尊重前人,实事求是的学风,并身体力行。1935年参加滇缅界务交涉,赴滇西边地考察,写成《滇西边区考察记》一书。1938年后,邀凌纯声、向达、楚图南、闻有等学者编辑出版《西南边疆》杂志,研究边疆史地民俗,前后共出18期。他在云大创办“西南文化研究室”,任主任,出版丛书11种。1946年与冯友兰、潘光旦等赴滇西编撰《保山县志》,他任总纂,编成30余册。他周历滇西抗日战场,写成国内最翔实而且珍贵的《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6卷。1954年秋根据周总理视察云大时的指示,在历史系开设云南民族史课程,半年之内写出60万字的《云南民族史讲义》。次年讲授云南史籍评说,写成《云南史科目录题解》,之后又开设彝族史、白族史等课程。在此前后,还写了《云南民族记录》,并参加了云南的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的领导工作,参与了讲授民族史专业所需的《中国少数民族史讲义》及《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南部分的编绘工作。在云南大学执教47年,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地方史、民族史、民族学的教学和研究人才。从五十年代起,招收了三届中国民族史研究生,1978年后又招收了三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和一名国外进修学者。他治学严谨,做学问一丝不苟,一生著述硕果累累,除散见于各时期报刊的许多论文外,重要的著作有:《广韵声汇》38卷、《困学斋杂著五种》;1938年后参加《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和审订,撰写了《建置沿革》、《疆域考》、《金石考》、《宗教考》、《族姓考》诸门;协助李根源先生编辑《保山府文征》,并多作题跋,又校补《腾冲县志》,并撰附编;1974年以后,出版了《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滇史论丛》第一辑;1933年秋回故里开始调查研究,1936年成稿,由章太炎作序,逾40余年后出版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和志武参订),受举世关注,西方学者称他为“纳西语言与历史学之父”;晚年在双目几近失明的情况下,由木芹、徐文德协助,主编八百余万字的《云南史料丛刊》(有的已出版)和百多万字的《云南地方史讲义》(电视大学教材)等等。1983年12月23日,一代史学大师和教育巨匠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次日清晨去世。为纪念方国瑜教授,实现他培养人才的愿望,根据其子女倡议,经学校研究决定,云南大学设立了“方国瑜奖学金”。 方国瑜曾任昆明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第1至3届云南省人大代表,第4、5届省人大常委,第3至5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史学会、亚非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西南民族学会、全国史志编纂委员会、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社科院东巴文化研究所顾问等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