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文学批评地方性的边界及突破 “费振钟谈到里下河地区的文学批评传统的时候,特别强调了晚清著名学者刘熙载的《艺概》。在蒋寅先生对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关系的研究中,他也强调了地域性的‘小传统’是清代诗学批评重要的参照系。我们返观《艺概》与里下河地区的地域性之间的关系,孕育《艺概》或者说是清代诗话的‘乡邦文化的小传统’,现在是否还存在?如果不存在了,或者说是衰微乃至趋近于消亡,那我们谈论里下河文学批评传统的时候,如何再建构某种‘地域性’呢?”青年批评家何同彬提出,当我们审视里下河文学批评的“地方性”的时候,必要的历史边界还是需要厘清的。 以丁帆、费振钟、王干、汪政、吴义勤、何平等为代表的里下河文学批评群体,他们的地域性、地方性仅仅是身份上的、一般意义的地理学上的,而他们所使用的文学批评话语和理论资源基本上是现代性和全球化的产物,不具备明显的地方性。因此,他们在特定历史阶段上形成的地方性批评传统,其显在的地域性背后其实包含着另一个地方性空间:高等院校(及其衍生的师生、同学、同门等各种关系)。这仅仅与知识生产有关,而其生产的知识并非地方性知识,所以这种地方性空间不具备真正意义的地域性。与此相关的诸如海派批评、新海派批评、闽派批评、粤派批评等概念类似,内部的地方性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就目前的批评语境而言,真正能建构所谓传统、传承的地方性空间仍然是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和高校集中的地区,原因仍然是知识生产的密集和强势。因此,何同彬提出,返观当前的里下河文学批评传统,它能否在将来继续传承某种辉煌、现有的传承中是否能保有必然的地域性,或者回到费振钟的愿景:重构诗性批评,这些问题其实都在凸显着种种有关地方性知识生产的困境。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蔡翔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建议泰州学院的里下河文学研究中心做一个数据库,可以对里下河的作家、评论家就他们的生平、作品、采访等做一个数据库,打好学术研究的基础;二是作为研究者,视野不能局限于文学,应该对整个里下河地区的地理、社会、制度等等进行研究,做好田野调查,这样才会加深对里下河文学的理解与研究。 “里下河文学批评诗学建构应该有阔达的眼光。”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叶炜认为,新的时代,新的起点。站在现代批评学的前沿,里下河文学批评诗学建构应该有阔达的眼光,以里下河批评诗学建构辐射江苏文学批评和全国文学批评,以开阔的视野吸收、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比如文化人类学(具体包括社群、族群理论、田野调查等),文学地理学(地域特色、地方风俗等)以及生态美学理论(联系到里下河正在打造生态经济示范区,这一理论尤为重要)等。 近三十年来文学批评界风起云涌,里下河文学批评家群体却表现出难得的超然与淡定。青年批评家饶翔认为,这种“不变”其实是有文化自信的体现,而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底气,来自于深厚的文脉传统。与这方水土的风俗人情保持着可贵的一致性,“里下河”文学批评家群体有着对于日常生活、人性人心、作家作品的关爱与体贴,这使得他们的文字在锋芒中有一种温润感,他们的文学批评总体说来是“知人论世”的。批评家不应理直气壮地宣布“六经皆我注脚”,他必须克制批评权力的滥用,他应有走进并了解一个陌生人心灵世界的细心与耐心,面对并尊重文本的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