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策略转换(2)

http://www.newdu.com 2017-10-2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姚建彬 参加讨论

    文学有专属的场域和独特的魅力。即便是跨越文化、语言等语境来讨论文学的传播和交流,也不能抛弃这一基本认识。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无视文学自身的审美品格和发展演变规律,粗暴地要求文学承载它不可能承载的重担。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真正能够让异域读者折服的作品,是那种既能够直击人类根本性重大关切,又能表现出所属民族独特审美品格、审美风范、审美趣味的文学杰作。这就提醒我们的作家,切记不能为了讨好某种文化、某一地域的读者而写作,而要毫不犹豫地坚持书写中国人的灵魂与精神,淋漓尽致地描摹中国人的品格与气度,让中国人活在具有独特中国神韵的文学中,让中国人对真善美的理解跃动于字里行间,从而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鲜活的精神气象。如果我们对外介绍、传播的,都是这样充满中国韵味、饱含中国灵魂的文学作品,那它们势必会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文学谱系的海外读者的欢迎。我们要让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学,尽可能按照文学的方式“走出去”,让其在域外世界形成一个彼此呼应、相互映衬的多元文学文化场域,从而向世界传递一个饱满、鲜活的中国形象。
    虽然自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西方或者说欧美的主要国家的确主导着世界文学的基本走向和审美品格,但这绝非世界文学的全貌。在西方文学之外,还有非洲文学、拉丁美洲文学、阿拉伯文学和亚洲文学。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要把目光从有限的西方版图,延伸扩展到更宽广的版图。对于非西方文学以及非西方世界的读者,我们要报以饱满的热情,采用积极有效的办法去接近。
    因此,对于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而言,我们要适当调整原来过度聚焦西方的方式,有意识地转变传播思路,调整传播方向。实际上,我们有些出版机构、版权代理人乃至作家,已经开始自觉地走向西班牙语世界、葡萄牙语世界、法语世界、阿拉伯语世界等更加广阔多样的地区,探索在更多语种、文化及更加多样的地区传播中国文学的新渠道、新市场。例如,毕飞宇在法语世界所赢得的赞赏,麦家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所获得的肯定,就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和借鉴。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要把文学传播的版图扩大到除西方以外的更广大地区去,从而彻底走出目前过于倚重英语地区而带来的困境,让中国文学的光芒照射到更远、更广的地域,为更多地缘格局中的读者带去心灵的慰藉和审美的光亮,从而达到塑造正面、积极、丰富中国国际形象的目标诉求。
    从长远来看,要有效解决当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的问题,最终都要落实到中国文学本身的质量与品格建设上来。文学的跨语际、跨文化、跨地域的传播与交流,最终是建立在文学自身所具有的优秀艺术特质上的。只有不断创作出真正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表现中国独特审美品格,描绘中国人充满活力的生活,抒写中国人丰富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才能为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资源。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