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强调“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道路、宝贵经验与重大意义的总结和阐发,以其对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的独到把握和深邃思考,给人们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的武器,自信的依据,也以其看取事物的大局观,阐发问题的辩证观,给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与思想引力。 我们有幸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这一伟大事业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一个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是面对现状,把握当下,面对未来,以高质量又多样化的文艺创作,以高水准又有影响的理论批评,高效能又有活力的体制机制,通过不同板块的创新发展与良性互动,在整体上构建一个以生活为依托,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为基调的文艺生活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并在这一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我们正处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历史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当然要以这个伟大的人类事业为底色,打上蓬勃的社会生活的鲜明印记,富含这个伟大时代特有的精神气概,蕴含我们民族远大的理想目标;它应该以讲述当下中国的精彩故事为己任,以传扬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为特色,使这个文艺区别于别的时代的文艺,并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一样,也以自己卓尔不群的艺术气象和唯我独有的精神气韵,毫不逊色地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学之林。 与这样的高远目标、宏大任务相比,我们需要弥补的不足不少,需要补强的短板很多,需要开拓的空间很大。目前的文艺领域与文化现状,虽然不无丰繁,也趋于多样,但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却一直是难以改变的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繁而不荣,多而不精。要改变这种状况,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下很大功夫,花很大气力。应该说,这不只是文艺的领导与管理部门的事情,而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共同面对和一起应对的,甚至是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通力协作的系统工程。当前的文艺工作虽然面临的问题很多,遇到的挑战很大,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所讲的那样:“实践充分证明,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怀祖国人民、响应时代召唤、追求艺术理想,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指引和全国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精神鼓舞下,文艺工作者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文艺文化领域的各项工作,为构筑时代的文艺高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奉献自己的才情与心力,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