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匡 说李煜 星洲日报 1979.02.10 厉鹗 绝妙好词笺 世界书局 1956.01 厉小通 余之入声演化观并质疑 厉啸桐 评唐刻词话丛编 武汉大学文哲季刊 1935.09 立明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中央日报 1991.12.11 丽波周 浅谈李清照词的色彩描写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89.3 郦承铨 愿堂读书记——六十家词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 1934.01.02 栗斯 宋词故事 工人出版社 1986.12.1988.04 溧阳村人 周邦彦溧水度新词 南京史志 1998.2 连波 聊斋志异中的诗词 河南师大学报 1982.1 连波 宫调的转换 音乐艺术 1982.2 连美惠 柳永词情色书写之研究 私立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 1999 连文萍 苏辛话酒 东方杂志 1989.05.01 连文萍 试论词调(河传)的特色 东吴中文研究集刊 1994 莲山 艺苑卮言辩 广西师院学报 1990.1 莲子 廉锷 张惠言论词 学术研究 1978.3? 廉锷 温庭筠与“画屏金鹧鸪” 学术研究 1978.3? 梁冰楠 乐章集笺校 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 1966.06 梁超然 略论辛弃疾在词史上的地位 首届全国辛弃疾讨论会论文 1987.05 梁超然 温庭筠考略 漳州师院学报 1994.3 梁成林 从艺概看刘熙载的文艺观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81.2 梁大和 苏东坡贬惠年表 惠州大学学报 1994.1 梁大和;苗庆庚 苏东坡为什么不再游罗浮山:兼驳有关谬论 惠州大学学报 1997.1 梁岱 柳永《八声甘州》 语文教学通讯 1957.14.15 梁德淳 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阐释 上饶师专学报 1996.5 梁德林 欧阳修作品中的山意象 广西师院学报 1999.1 梁德林 少游本是苏门人 第二届秦观学术讨论会论文 1988.1 梁德林 也谈西塞山前等五首《渔歌子》的作者问题 广西师院学报 1992.3 梁德林 古代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广西师院学报 1991.2 梁德元 女词人李清照 新疆日报 1979.06.10 梁荻 中国古诗词中的“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3 梁鼎芬 近代名贤佚词(梁鼎芬叶衍兰张丙炎) 词学季刊 1934.1 梁鼎芬 雁来红词录 词学季刊 1935.04 梁鼎芬 款红楼词未刊稿 同声月刊 1944.11.15 梁鼎芬 款红楼词 叶恭绰刊本 1932.07 梁东淑 透国修辞学看苏辛词之技巧浅考 中国文学报 1975.09 梁发源 袖珍诗词警句集萃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8.02 梁福根 从苏东坡的三首词看苏东坡对人生奥秘探求的三个境界 河池师专学报 1987.2 梁光华 略论莫友芝的功名仕途观 贵州文史丛刊 1993.04 梁归智 箫剑集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 梁桂珍 死因成谜的国学大师王国维 中央日报 1991.10.05 梁海明 要把金针度与人:简谈宋代辛弃疾词的八大艺术手法 江汉大学学报 1994.1 梁海明 试论宋代辛词与苏词色彩之差异 江汉大学学报 1998.4 梁海明 宋词三百首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0 梁汉生 浣花词中的离情别绪 勷勤师院月刊 1934.11 梁华 词别是一家:评李清照《词论》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1995.2 梁华 放花无语对斜晖”评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语文学刊 1997.5 梁华炎 词之鉴赏及其作法 华侨先锋 1948.09 梁焕芳 李清照闺词的社会意义及历史价值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7.5 梁惠蓉 彊村幽约笺注 私立中国文化学院中文研究所 1971 梁慧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龚自珍《湘月》词赏析” 文史知识 1996.1 梁继 纵横倾倒,不工自工:解读黄庭坚草书的意 书法赏评 1999.2 梁建邦 月人词鉴赏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7 梁建邦 咏潼关诗词选析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5 梁建民 苏轼与宋代酒文化 西北大学学报 1995.3 梁鉴江 陈维崧及其《湖海楼词》 广州日报 1990.03.14 梁鉴江 陈维崧词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09 梁鉴江 一曲伤感的咏叹调——周邦彦《瑞龙吟》浅析 广州文艺 1984.11 梁鉴江;陈金丽 儿童学古词 新世纪出版社 1993 梁洁英 古诗词叠字修辞效果 广州师院学报 1982.2 梁举贤 红雨词谱 玉林师专学报 1980.3.1980.4.1981.1.1981.2 梁均澍 苏东坡的作品在日本 花城译作 1982.1 梁克隆 温词浅析 国际政治学院学报 1984.3 梁丽芳 十三首柳永词 译丛 1979 梁丽芳 柳永及其词之研究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1976 梁丽芳 柳永的一生 泰康评论 1979 梁丽芳 柳永慢词的节奏与连贯性 中外文学 1978.08 梁丽芳 柳永所用词牌之特色 南开学报 1982.4 梁丽芳 柳永的词牌特色 中外文学 1978.06 梁丽芳 看两部英译红楼梦的红豆词 七十年代 1978.09 梁临川 李梦阳全集初刻本辨说 上海大学学报 1993.04 梁令惠 清初词人——纳兰容若及其作品 书和人 1989.02.11 梁令惠 清初诗人吴梅村 书和人 1986.11.22 梁令惠 李清照与漱玉词 书和人 1989.11.04 梁令惠 集大成的词家——周邦彦 书和人 1990.07.14 梁令娴 艺蘅馆词选 中华书局 1935.01 梁敏儿 姜夔词乐的风格与构造 译丛(Spr-Aut) 1979 梁慕琴 范石湖年谱 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研究生 1963 梁泮珍 论晏氏父子词之风格 新亚生活 1968.03.15 梁品如 辛词《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辨正 国文月刊 1945.11 梁品如 稼轩词研究 经世 1939.09 梁启超 梁启超 王安石传 海南出版社 1993 梁启超 王安石评传 世界书局 1936 梁启超 王荆公 中华书局 1959 梁启超 吴梦窗年龄与姜石帚 图书馆学季刊 1929.09 梁启超 梁启超 跋稼轩集外词 词学季刊 1933.08 梁启超 跋四卷本稼轩词 国学论丛 1929.08 梁启超 记时贤本事曲子集 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 1929.01 梁启超 静春词跋 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 1928.1 梁启超 记兰畹集 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 1929.01 梁启超 跋程正伯书舟词 国学论丛 1929.08 梁启超;梁启勋 稼轩词疏证 曼殊室 1931 梁启勋 稼轩词疏证 中国书店 1982 梁启勋 词学铨衡 上海书局 1964.07 梁启勋 词学 京城印书局 1932 梁杞林 “八百里”别解 语文教学 1980.1 梁秋风 水云楼词烬余稿 美亚出版公司 1971 梁荣基 词学理论综考 国立编译馆馆刊 1976.08.1978.06.1979.12 梁容若 王世贞评传 书和人 1970.01.24 梁容若 杨慎生平与著作 书和人 1970.03.21 梁容若 杨慎 文学二十家传(北京:中华书局) 1991.1 梁容若 谈杨升庵的作品 书和人 1970.04.18 梁容若 窥园留草与许南英 书和人 1965.03.13 梁容若 郑板桥和袁枚 书和人 1965.04.10 梁容若 纳兰性德的传记与著作 书和人 1972.08.05 梁容若 欧阳修评传 文学十家传(台中:私立东海大学) 1966.08 梁容若 欧阳修 中国文学史论集(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 1958.04 梁容若 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 新时代 1966.03.1966.04 梁容若 陆游 文学二十家传(北京:中华书局) 1991.1 梁容若 欧阳修 文学二十家传(北京:中华书局) 1991.1 梁容若 秦观的生平与著作 书和人 1973.05.12 梁容若 读淮海集杂记 书和人 1973.05.12 梁容若 苏东坡评传 文坛 1965.11 梁色建 小山词色彩运用的审美价值 二晏研究辑刊 1987.11.15 梁生安 俗曲《满江红》研究 艺苑:音乐版 1995.2 梁盛楷 辛词的语言特色 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1 梁守中 陈澧的《忆江南馆词》与《白石词评》 岭南文史 1999.1 梁守中 南宋时期的岭南词 中山大学学报 1994.1 梁守中 岭南竹枝词的地方色彩 羊城今古 1999.3 梁寿贤 晓霞轩诗词焚余集一卷 民国八年铅印本 1919 梁硕 滔滔江河志耿耿报国心——介绍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河南日报 1983.09.18 梁廷柟 东坡事类 广文书局 1982 梁雪芸 柳永词选 三联书店 1989.08 梁燕麦 姜白石的自度曲 音乐研究 1980.2 梁扬 辛词用典问题初探 广西大学学报 1980.2 梁扬 “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试论辛词的艺术风格” 广西大学学报 1982.1 梁扬 词调考源及其他 中国韵文学刊 1997 梁一成 郑板桥评传 书和人 1965.04.10 梁宜生 读东坡赤壁怀古 人生 1964.02.25 梁永 从三首词谈辛弃疾和韩侂胄的关系 词学 1986.1 梁永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语文辅导 1988.5 梁玉球 苏轼黄州词研究 香港新亚研究所 1987.07.27 梁越健;李云 谈谈柳永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8.4 梁在平 唐代音乐 中国音乐史论集(一)(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 1960 梁之盘 五代的词人 红豆 1934.05 梁志成 论屈大均 1984年中国韵文学会成立大会学术论文 1984.11 梁志成 《满江红》词非岳飞作又证 中山大学学报 1980.3 梁志刚 柳永词的开拓之功 洛阳师专学报 1991.4 梁秩风 尊前集阳春集 广文书局 1972 梁仲文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大江东去”句读的商榷 华风 1969.2 梁自洁;曲树程 匆匆五月风韵长存——论苏轼的登州之任和对登州风物的歌咏 山东社会科学 1990.2 梁自洁;武卫华 论辛弃疾的酬唱词 聊城师院学报 1991.4 梁宗奎 唐宋词引用十法 临沂师专学报 1996.2 廖奔 诗.词.曲之分途(上)(下) 人民政协报 1999.5.19;1999.5.29 廖承良 简论元明诗词散文 船山学刊 1999.2 廖春保 稼轩词艺术美探微 首届全国辛弃疾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 1987.05 廖从云 南宋词风及辛姜二派词人 中国国学 1977.04 廖从云 词苑春秋——从元词视文学之流变 中国国学 1975.12 廖从云 历代词评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8.06 廖德明 苕溪渔隐丛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06 廖东 人人争说郑板桥——谈郑板桥全集 博览群书 1988.4 廖冬梅 试论辛弃疾婉约词的独特艺术风貌 娄底师专学报 1997.3 廖恩焘 扪虱谈室词 广州 1948 廖辅叔 谈词随录 三联书店 1985.12 廖国伟 试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听觉意象 东岳论丛 1999.6 廖泓泉 从稼轩词分析其心态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1998.1-6 廖化津 赤壁怀古的思想基调 衡阳师专学报 1991.2 廖吉郎 王安石 中国历代思想家 1978.06 廖可斌 谈谈词调与曲调的关系 中国文学研究 1990.3 廖美玉 李白——百代词曲之祖 东海学报 1980.06 廖为祥 乐章集析论 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 1976.06 廖祥荏 东坡词欣赏 中国语文 1997 廖小鸿 郁孤台究竟在何处 厦门大学学报 1984.2 廖晓华 论陈廷焯的沉郁说 赣南师院学报 1987.3 廖晓华 陈廷焯的寄托.比兴说 赣南师院学报 1991.01 廖秀勇 试论苏轼的“平民化”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0.3 廖雪兰 评述花间集及其十八作家 中国文化学院中文研究所 1978.06 廖雪兰 评述花间集及其十八作家提要 华学月刊 1979.02 廖延平 舒梦兰和他的白香词谱 语文教学 1983.8 廖以厚 百花原是有情物:浅谈《珠玉词》中花卉描写 抚州师专学报 1994.2 廖以厚 洞仙歌 抚州师专学报 1997.1 廖以厚 归田乐 抚州师专学报 1997.2 廖以厚 于飞乐 抚州师专学报 1997.3 廖以厚 丑奴儿 抚州师专学报 1997.4 廖永煌 对《儒林外史》的结尾词——《沁园春》的理解与翻译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4.05 廖佑孰 两宋怀古词研究 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1997 廖玉慧 一竿烟雨——郑板桥诗词文选 狮谷出版社 1982 廖玉蕙 中国诗词的韵律 中正岭季刊 1983.01 廖玉蕙 云飞泉跃.山鸣.谷应,论中国的词中的移情手法 中正岭季刊 1983.04 廖宅仁 中国古代乐律介绍 物理通报 1958.6 廖仲安 论变法与苏轼作品评价的关系 光明日报 1961.03.12 廖仲安;饶杰腾 唐宋词诵读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列坎龙 谈周邦彦词抒情手法的特色及形成的原因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1987.1 林爱珠 “清新淡雅,朴实自然:读辛稼轩的一组农村词:[辛弃疾]” 三明师专学报 1993.1-2 林白唏 为辛派词风铺路的张元干 艺文志 1978.06 林白晞 非“专业”的大词人范仲淹 艺文志 1978.11 林白晞 愤世词人张孝祥的词风 励进 1978.01 林柏 云破月来花弄影 辽宁日报 1962.08.17 林柏燕 温庭筠的悲剧 中华文艺 1976.01 林半觉 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桂游石刻研校 广西师院学报 1982.2 林邦钧 宋词 天地出版社 1997 林邦钧 温庭筠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1981 林宝卿 词林韵释谈略 辞书研究 1991.6 林葆恒 瀼豀渔唱跋 民国二十七年印本 1938.1 林葆恒 纕豀渔唱 民国二十七年印本 1938.1 林葆恒 闽词征 牣庵刻本 1930.01 林葆恒 词综补遗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09 林彬 碧窗宿雾蒙蒙——梦窗词之我见 厦门大学学报 1984.4 林彬晖 试论明清悼亡诗词的艺术特色 中国文化研究 1995.1 林斌 龚定庵评传 畅流 1968.07.01 林斌 苏东坡与海南 畅流 1968.1 林斌 苏轼贬居黄州心态探微 社科纵横 1997.3 林朝崧 无闷草堂诗余 台湾诗荟 1924.12.1925.03.07 林辰 朱淑真之身世及其诗词 协大艺文 1937.12 林承聪 浅谈李清照词的音乐美 泉州师专学报 1985.1 林承坯 稼轩词之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国立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 1986.05 林承坯 辛稼轩咏物词研究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 1994 林承章 “登高望远,举首高歌——大江东去修辞赏析” 修辞学习 1983.3 林从龙 元好问与中州 中州古今 1983.1 林从龙 遗山诗词注析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03 林从龙 以少胜多——蒋捷《虞美人》 诗词集刊 1983.3 林从龙 “忠愤之致,触感而生——读朱敦儒的《水龙吟》” 大学文科园地 1985.5 林从龙 中国韵文学会讨论诗词曲赋研究概况 大学文科园地 1985.1 林从龙 诗词表现艺术丛谈(一) 长白山诗词 1996.1 林从龙 古典诗词中的蒙太奇 人民日报 1991.01.08 林从龙 诗苑寻芳——诗词写作技巧五题 绍兴诗词(绍兴:越州诗社) 1991.05 林从龙 诗词的表现艺术:三则 诗刊 1997.6 林从龙 诗词表现艺术撷英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1999.2 林从龙 “弘扬兴观群怨,振兴中华诗词” 中华诗词 1995.3 林从龙 古典诗词中典型的瞬间 人民日报 1991.01.15 林从龙 近代黄河诗词选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林从龙;侯孝琼 古诗词曲欣赏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5.09 林从龙;李文钟 秦观风格新探 第二届秦观学术讨论会论文 1988.1 林从龙;李文钟 辛弃疾词爱国主义特征一议 第三届辛弃疾研究国际会议论文 1992.04 林葱 林葱 歌迷苏轼 艺文志 1978.02 林葱 宋遗民汪元量逸事 浙江月刊 1977.01 林聪明 敦煌俗文学研究 私立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 1984.07 林达祖 谈郑板桥 大公报 1935.01.24.25 林大椿 六一词(与二晏合册) 世界书局 1970 林大椿 唐五代词 商务印书馆 1972 林大椿 全唐五代词汇编 世界书局 1967.01 林大椿 词之矩律 出版周刊 1935.01 林大椿 词式 商务印书馆 1934 林大椿;郑琦 唐五代词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6.07 林道立 谈杜鹃在诗词描写中的作用 昆明师专学报 1984.2 林道立 古典诗词中的叠字管见 延边大学学报 1982.2 林德占 爱国词人辛弃疾作品之研究 待旦 1935.01 林登豪 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福建学刊 1995.6 林东海 辩证词体开拓词学-施议对《宋词正体》问世 澳门日报 1997.9.21-22 林东海 欧阳修《踏莎行》艺术手法试析 文史知识 1981.4 林东海 唐宋词鉴赏集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06 林东海 变通旧体创作新声——诗词创作现状及前景 中华诗词(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1.08 林方直 苏东坡与曹雪芹的石文化品格 集宁师专学报 1999.1 林方直 《红楼梦》与苏东坡的文化因缘 内蒙古大学学报 1999.4 林方直;陈羽云 唐宋诗词浅释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9 林风 周邦彦是继往开来的词人 文学遗产 1990.2 林逢源 诗词在传奇中的运用 中国诗学会议论文集(彰化: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 1992.09 林淦 韦庄及其词 青年战士报 1967.10.05 林庚 漫谈苏轼及其《前赤壁赋》《水调歌头》《念奴娇》 语文教学 1957.3 林庚 学生古今诗词鉴赏辞典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9 林谷芳 五本传统琵琶曲谱 中国音乐 1987.6 林冠群 “文道无今古,真情值千金——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海南日报 1984.09.13 林冠群 苏东坡在海南岛考辩 海南师院学报 1990.2 林冠群 苏东坡在黎村 民族文学 1981.4 林冠群 关于《新编东坡海外集质疑》的几个问题 海南史志 1995.3 林冠群 关于新编东坡海外集 纪念苏轼贬儋890周年学术讨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1.05 林冠群 苏轼《西江月》写作的时间和地点 东坡词论丛(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09 林光灏 词坛飞将徐文长 畅流 1975.03 林海权 诗词格律与章法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06 林汉 东台现存清词资料述略 盐城师专学报 1985.2 林鹤宜 说白石词中的黍离之情 孔孟月刊 1986.01.28 林后泸 欧阳修艳词浅说 毕节师专学报 1983.1 林花榭 读词小笺 晨报 1936.05. 林华 浮动的暗香:古筝曲《暗香》 音乐艺术 1996.1 林焕文 词学辞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1.06 林晖 陈克事迹考略 台州师专学报 1982.1 林惠玲 陆放翁的离婚 书和人 1966.01.29 林惠美 张元干词研究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 1994 林惠群 宋词用韵之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中文 1977.06 林继中 论苏轼审美理想的实现 天府新论 1990.6 林家平;宁强;罗庆华 敦煌乐舞研究的高涨与繁荣 中国敦煌学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1 林家英 开遍江南品最高——读秋瑾诗词 新疆师大学报 1982.2 林家英 “一转一深,一深一妙——读辛弃疾《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 光明日报 1987.01.27 林家英 “农家的情趣,泥土的芳香——辛弃疾《清平乐》” 教学通讯 1983.7 林家英 诗词创作与炼辞 中华诗词 1995.2 林江玲 韦庄词的抒情艺术特点 厦门大学学报 1984.1 林敬文 化凌云壮志为阳春白雪的辛稼轩 古今谈 1980.05 林敬文 李后主的文艺生涯 自由谈 1980.04 林静如 浅析李煜《虞美人》的思想感情基调 湖湘论坛 1994.3 林觉中 有我无我之境的试释,演绎与疑问 中央日报 1985.02.28 林觉中 试论 林俊荣 “能刚能柔,能豪能婉——简论稼轩词的艺术风格” 松辽学刊 1983.1 林俊荣 稼轩词新探与选译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6.03 林俊荣 宋词教学初探 四平师院学报 1980.1 林康裕 屈大均国际学术研讨胜利召开 炎黄世界 1997 林可济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过程: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0.1 林孔;沙全璞 四川竹枝词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林丽桂 乐府及诗词中的顶真(宋以前) 中国语文 1989.03 林丽娟 范仲淹咏怀诗词研究 黄埔学报 1994.12 林丽珠 还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词的审美特征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1 林良 李渔研究“评传”读后 书和人 1974.07.20 林林 李煜的教训 诗歌杂论(香港:人间书屋) 1949 林琳 论《竹山词》传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0.2 林琳 多样化中的自然明快与豪放:试论《竹山词》主要的艺术特征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增刊 1997 林泠 玉田词用韵考 台私立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 1971 林玲帼 试论古诗词之英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5.2 林绿 诗与词 中央日报 1975.01.01 林玫仪 论《全宋词》中的若干问题 第一届宋代文学研讨会论文集 1995 林玫仪 新出资料对陈廷焯词论之补正 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 1986.12 林玫仪 王国维古雅说析论 国科会研究奖助论文 1986.01 林玫仪 人间词话 金枫出版公司 1987.05 林玫仪 郑文焯的词学理论 中外文学 1981.02 林玫仪 论晚清四大词家在词学上之贡献 词学 1992.07 林玫仪 晚清词论研究 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 1979.07 林玫仪 新出资料对陈廷焯词论之证补 词学 1993.11 林玫仪 李清照《词论》评析 第六届古典文学研讨会论文 1984.12 林玫仪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由醉梦二字论稼轩心境” 中央日报 1984.07.19.26 林玫仪 论东坡《念奴娇》赤壁词之破法 中国语文通讯 1992.03 林玫仪 李清照朱淑真 中国文学讲话(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86.06 林玫仪 四块玉——秦观词四阕(其四):飞红万点愁如海 国文天地 1992.05.01 林玫仪 论稼轩的家庭角色 林玫仪 有关《满江红》词真伪问题之论著目录 古典文学(台湾学生书局) 1985.08 林玫仪 岳飞《满江红》词再论 淡江学报 1990.08 林玫仪 论清真词中之寄托 宋代文学与思想会议论文 1989.01 林玫仪 朱淑真 中国文学讲话(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86.06 林玫仪 词话七种考佚 台静 林玫仪 韵律分析在宋词研究上之意义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1995 林玫仪 柳周词比较研究 第四届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会论文 1983.08 林玫仪 秦观《千秋岁》词赏析 华文世界 1991.03 林玫仪 论稼轩的家庭生活 第三届辛弃疾研究国际会议论文 1992.04 林玫仪 稼轩寿词析论 第二届辛弃疾研究国际会议论文 1990.11 林玫仪 岳飞《满江红》词真伪问题辨疑 第一届国际古典文学研讨会论文 1985.04 林玫仪 谈周邦彦的《玉楼春》 大华晚报 1988.06.12 林玫仪 谁识此情肠断处——朱淑真 国文天地 1988.03.01 林玫仪 敦煌曲在词学研究上之价值 国际敦煌学会议论文(中国敦煌学会主办) 1986.08 林玫仪 研究敦煌曲子词之省思 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 1990.07 林玫仪 敦煌云谣集汇证 淡江学报 1984.05 林玫仪 论敦煌曲的社会性 文学评论(台北:书目书评出版社) 1975.11.25 林玫仪 敦煌曲子词觏证初编 东大图书公司 1986.05 林玫仪 敦煌曲研究 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 1974.06 林玫仪 词林探胜(1-5) 华文世界 1988.03.09.12.1989.03.09.12 林玫仪 令引近慢考 第四届古典文学研讨会论文(古典文学研究主办) 1982.12 林玫仪 词的韵律与节奏 扬芬集(台北:中华民国诗书画家协会) 1990.05 林玫仪 论词之衬字 林玫仪 由敦煌曲看词的起原 中国书目季刊 1975.03 林玫仪 《瞿髯论词绝句》初探 第一届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4 林玫仪 词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中国文哲的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会 1990.12 林玫仪 第一届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摘要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1993.06 林玫仪 第一届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导言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1994 林玫仪 词学考诠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7.12 林玫仪 词学论著总目 台湾中央研究院文研究所筹备处 1995 林玫仪 清词研究刍议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1994.3 林美秀 稼轩《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在词传统中的意义 中国国学 1995 林玟玲 东坡黄州词研究 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 1986.06 林明德 饮水词的感情世界 书和人 1972.08.05 林明德 晏几道及其词 人文学报 1975.05 林明德 悲剧英雄辛弃疾 大地文学 1982.03 林明德 悲剧帝王词人李后主 中国传统文学探索(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79.04 林明德 跨出诗的边疆——唐宋词选 时报文化事业公司 1988.11 林明德 论豪放与婉约 辅仁文学 1968.05 林明辉 宋姜夔词乐之研析 复文图书出版社 1992.01 林明辉 白石道人创作歌曲之研析—旁谱十七首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 1986.06 林启柱 试论吴伟业的文学思想及其渊源 重庆师院学报 1996.3 林千诗 况周颐《蕙风词话》研究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 1998 林谦三 隋唐燕乐调研究 商务印书馆 1936 林谦三 敦煌舞谱の端绪(补遗)——スタイン本につぃて 梁苑丛刊 1962.04 林谦三 敦煌谱研究 奈良学大纪要 1955.01 林谦三 敦煌舞谱の解读の端绪 奈良学艺大学纪要 1962.03 林谦三 敦煌琵琶谱の解读 雅乐——古乐谱の解读(日:株式会社音乐之友社) 1969.12.10 林谦三 唐乐器の音域 正仓院乐器の研究(日:风间书房) 1964.06 林谦三 琵琶谱字 正仓院乐器の研究(日:风间书房) 1964.06 林谦三 琵琶谱新考——とくにその记谱法奏法の变迁にっぃて—— 雅乐——古乐谱の记谱法(日:株式会社音乐之友社 1969.12.10 林谦三 天平琵琶谱——番仮崇 正仓院乐器の研究(日:风间书房) 1964.06 林谦三 天平.平安时代の音乐——古乐谱の解读にょゐ——雅乐——古乐谱の解读 株式会社音乐之友社 1969.12.10 林谦三;陈应时 敦煌琵琶谱的解读 中国音乐 1983.2 林谦三;平出久雄 敦煌舞谱につぃて 东洋音乐研究 1938 林谦三;平出久雄;饶宗颐 琵琶古谱之研究——天平敦煌二谱试解 音乐艺术 1987.2 林潜为 毛晋《六十名家词》初探 大陆杂志 1995 林清玄 “也知造化有深意,姑遣佳人在空谷——苏东坡与禅” 国文天地 1991.07 林铨 辛稼轩的《永遇乐》 青年战士报 1967.08.05 林汝津 江西词派首领人物——晏殊 抚州师专学报 1987.2 林瑞芳 吴文英梦窗词艺术研究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 1998 林瑞翰 宋史王安石传注 大陆杂志 1963.07.15.1963.07.31.1962.08.15.1963.08.31.1963.0 林申清 宋词三百首辞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9 林深 醒时空对烛花红:李清照夫妇收藏轶事 收藏 1998.3 林世英 晚宋词人刘克庄 协大艺文 1937.06 林守诚 关于谈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地理 语文学习 1955.1 林书珍 郑板桥《潍县竹枝词》赏析 蒲峪学刊 1997.2 林淑华 辛弃疾全词索引及校勘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林淑贞 论姜夔的生平和作品 台南师专学刊 1986.10.31 林双英 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之编纂方法及其寓义 中华学苑 1995 林水檺 波斯词人李珣 中外文学 1981.08 林水檺 刘禹锡词论析 马来西亚大学学术论文集(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 1983.12 林顺夫 姜夔词对诗与书法的融合 中国艺术理论(美: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83 林顺夫 中国词学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宋词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78 林顺夫 姜夔 中国传统文学的印第安那参照(台北:南部资料中心) 1986 林顺夫 我思故我梦——试论宋词里的梦 第一届中国古典文学国际研讨会——先秦至南宋 1997 林顺夫 南宋长调词中的空间逻辑——试读吴文英<莺啼序> 第一届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4 林顺夫 姜夔词结构研究 美: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72 林顺夫 中国诗歌中的内在音乐 诗歌艺术的特殊构造专题论文集(美:社会) 1988 林顺夫 词之组织的重要性 中国文学与评论 1982 林顺夫 词体特征之形成 缅因州国际词学研讨会论文 1990 林思进 陆放翁传 清寂堂集(巴蜀书社) 1989.08 林思进 李后主词归序 清寂堂集(巴蜀书社) 1989.08 林松 五代词人李珣及其作品漫议 民族艺林 1988.2 林松 关于萨都剌名字的由来 回族文学丛刊 1980.1 林松;白崇仁 萨都剌族籍考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79.4 林素芬 良辰美景奈何天——谈温飞卿词中的富丽与颓废意象 笔耕 1990.05 林同 林黛玉诗词中的自我形象 盐城师专学报 1986.3 林同华 论刘熙载及其艺概的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史论集 1984 林同华 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史论集 1984 林薇 苏轼《贺新郎》浅析 欣赏与评论 1981.1 林薇 辛弃疾《菩萨蛮》词析疑 名作欣赏 1984.1 林为 唐宋词鉴赏词典书目部分阅读随记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0.05.20 林蔚兰;徐传胜 ““人中之龙,文中之虎”陈亮” 文史知识 1988.2 林文 柳永和他的《望海潮》 作品与争鸣 1983.5 林文 最近出版的新书简介——全唐五代词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86.06.01 林文宝 吴梅村及其文学批评 台东师专学报 1974.04 林文宝 从诗词的隔与不隔说起 新境界 1966.12 林文宝 冯延巳研究 私立辅仁大学中文研究 1970 林文瑞 豪放不羁的郑板桥 反攻 1986.12 林文月 读周邦彦词 文学杂志 1957.10.20 林文月 读词人之舟 中央日报 1981.08.05 林文月 澄辉集——古典诗词初探 洪范书店 1983.02 林文月 澄辉集——古典诗词初探 中央日报 1983.02.21 林夕 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 古典文学知识 1986.1 林夕 关于绝妙好词 读书 1991.11 林夕 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目录版本学问题——兼评唐宋词鉴赏辞典 文学遗产 1990.3 林仙 女词人李清照的风格 中兴评论 1956.07 林祥征 试论辛弃疾的忠君思想 社会科学文集 1983.1 林晓平 苏东坡与赣南客家文化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3.02 林校生 柳永 教学与进修 1981.3 林心治 晚春一曲寄风情——浅析辛词《祝英台近·晚春》 语文园地 1985.1 林新樵 柳永生年小议 福建师大学报 1981.4 林新樵 读李思永柳永家世生平新考答 林新樵 柳永和他的词 福建师大学报 1979.4 林新樵 柳永词初探 文学遗产增刊(北京:中华书局) 1983.11 林兴仁 治学三境界和牵强附会 光明日报 1962.04.12 林幸蓉 两宋端午词研究 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1995 林秀惠 浅谈苏柳词中的深情 故宫文物月刊 1984.12 林宣生 爱国词人刘克庄 中央日报 1981.05.19 林湮 朱彝尊的词论 浙江师院学报 1982.3 林耀曾 陈亮 中国历代思想家 1978.05 林宜陵 郭祥正《青山集》研究 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 1997 林宜陵 孙觉生平及其与黄庭坚之交游 台北科技大学学报 1999 林逸 清鉴湖女侠秋瑾年谱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5 林逸 鉴湖女侠秋瑾年表 书和人 1982.08.07.21 林逸 宋欧阳文忠公修年谱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0.06 林逸 文信国公研究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2.07 林逸 欧阳文忠公其人其学 江西文献 1981.01 林音 婉约词三百首 三秦出版社 1995 林凐 清初词风的演变及浙西词派的形成 浙江师范学院学报 1981.1 林永匡 辛弃疾的抗金故事 成都晚报 1962.02.02 林永雅 诗心悠悠禅机缈缈——中国古典诗词之佛学内涵 慧炬 1988.09 林咏荣 丘著台湾竹枝词之考订 台南文化 1955.04 林友鹤;陈启典 带湖考略 第二届辛弃疾研究国际会议论文 1990.11 林友仁 敦煌曲谱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人民音乐 1982.11 林友仁 论敦煌曲谱的琵琶定弦质疑——与陈应时同志商榷 广州音乐学院学报 1984.1.2 林愚 《满江红》确为岳飞作之一证 中国史研究 1979.2 林雨华 试论王国维的唯心主义美学观 新建设 1964..3 林语堂 苏东坡传 风云时代出版公司 1989 林语堂 快乐的天才苏东坡的人生与时期 圣.约翰 1947.12 林语堂 苏东坡与其堂妹 天风月刊 1952.05 林语堂 苏东坡事迹考 中央日报 1952.03.26 林语堂 苏东坡与小二娘 中央日报 1965.10.04 林语堂 樵歌新跋 语丝(5卷41期) 1929 林语堂;陈英姬 苏东坡关系目录及资料出处 中国语文学 1986.06.20 林语堂;陈英姬 苏东坡评传——他是何人 知识产业社 1987 林语堂;合山究 苏东坡 讲谈社 1986.12.1987.01 林语堂;宋碧云 苏东坡传 远景出版社 1977.05 林语堂;张振玉 苏东坡传 德华出版社 1979 林裕盛 《词林正韵》第三部与第五部分合研究——以宋词用韵为例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第一届全国研究生语言学研讨会 1993 林裕盛 宋词阴声韵用韵考 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1995 林越贵代美 提举大晟府周邦彦 日本中国学会第44届大会会议论文(日:学艺大学主办) 1992.10.17.18 林越军 幽邃凄丽话梦窗 浙江大学学报 1991.06.30 林昭德 诗词曲词语拾零 天津师院学报 1980.3 林昭德 诗词曲词语杂释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0.1 林昭德 诗词曲中四川方言例释 西南师院学报 1979.1 林昭德 诗词曲中四川方言例释(二) 西南师院学报 1981.1 林昭德 诗词曲词语杂释 西南师院学报 1982.01.1983.3.1984.增刊 林昭德 诗词曲词语杂释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林圳 词的欣赏与写作 中华出版社 1959 林圳 词的认识欣赏与写作 中华出版社 1959.01 林振莹 周邦彦词韵考 私立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 1970.06 林政华 读苏东坡墓志铭及宋史苏轼传札记 中国书目季刊 1971.12 林政华 辛稼轩婉约词的欣赏举隅 畅流 1968.05 林之棠 唐宋词选释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84.3 林志刚;张忠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注异议 陕西教育 1980.7 林治平 论王安石 反攻 1955.06 林壮标;林开鸿 苏轼与东坡书院 海南史志 1996.1 林子钧 六一居士欧阳修 庄严出版社 1981 林宗霖 “词匠”姜夔 艺文志 1982.08 林宗霖 词后——李清照 励进 1973.08 林宗霖 柳永的词风 励进 1977.09 林宗霖 全能作家苏轼 励进 1973.1 林宗霖 负起救亡重任的辛弃疾 励进 1977.07 林宗霖 南宋愤世词人张孝祥的风格 艺文志 1978.02 林宗霖 一代词宗周邦彦 励进 1973.07 林宗霖 隐逸派词人朱敦儒 畅流 1982.09 林宗霖 奉旨填词的柳三变 畅流 1982.05 林宗霖 对北宋词风重大影响的冯延巳 艺文志 1979.03 林宗霖 刘禹锡的好友与词 畅流 1980.12 林宗霖 词的开宗大师温庭筠 励进 1973.05 林宗毅 中国文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集——词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中国文哲通讯 1991.09 林祖亮 苏轼与北宋词风 自由谈 1979.05 林祖亮 周邦彦及其作品 自立晚报 1979.03.28.30 林祖亮 温庭筠与晚唐词坛 自由谈 1980.03 林佐瀚 浅论词之疏密 联合书院学报 1966.1967 临水居;刘萧 学校版全宋词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7 霖 词国的帝王——李后主 励进 1972.1 霖鸣 咏芳誉景真情——李清照诗词读后 柳泉 1981.4 麟 新书介绍——历代诗余 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 1929.05 蔺熙民 试论李清照词的审美特质 唐都学刊 1999.2 灵 词林新语 词学季刊 1933.12 凌宝枢 小茗柯馆诗词稿一卷 民国三年刻本 1914 凌飞云 苏东坡逸事 可筑书房 1990 凌风 词中之帝——李后主 台湾新生报 1948.03.11 凌家辉 岳庙里的一首《满江红》 解放日报 1985.03.17 凌景延 宋魏汉津乐与大晟府 燕京学报 1940.12 凌筠 爱国女词人李清照 中国青年报 1981.06.21 凌南申 论苏轼的艺术美学思想 文史哲 1987.5 凌琴如 苏轼思想探讨 台湾中华书局 1964.03 凌汝 推出填补宋词研究空白的江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 二晏研究辑刊 1989.07.15 凌泗 莘庐诗余一卷 民国三年刻本 1914 凌廷堪;王延龄 燕乐考原 燕乐三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07 凌晓蕾 谈谈李清照词中红字的巧用 贵州师大学报 1991.4 凌英 似曾相识燕归来 读书 1981.8 凌友诗 冯延巳词论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中文 1987.07 凌郁之 洪迈著作系年 文献 2000.2 凌沅祥 国防词人辛弃疾 青年界 1937.02 凌云超 郑板桥道情词试评 中国学会三十周年纪念刊(新加坡:中国学会) 1979.1 凌左义 黄庭坚“韵”说初探 中国韵文学刊 1993.7 凌左义 建国以来黄庭坚研究情况综述 九江师专学报 1984.3 凌左义 慎勿随人说短长——山谷艳词及其批评略议 九江师专学报 1987.4 凌左义;周乔建 论辛弃疾的旷达词 第三届辛弃疾研究国际会议论文 1992.04 凌佐义 十年来黄庭坚研究综述 文学遗产 1997.4 铃木虎雄 铃木虎雄 吴梅村年谱 铃木虎雄 女词人李易安 支那文学研究(日:弘文堂) 1915 铃木虎雄 词源 支那学 1922.1 铃木虎雄 口语を使用せゐ填词 支那文学研究(东京:弘文堂) 1915 铃木虎雄;鲁迅 运用口语的填词 莽原(2卷4期) 1926 铃木虎雄;马导源 词源 日本汉学研究论文集(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 1960.07 铃木虎雄;汪馥泉 词源 语丝 1929 铃木靖 洪皓と洪迈 法政大学教养部纪要 1990 铃木修次 元好问 集英社 1965.04 零 关于苏轼的豪放词等问题 学术月刊 1985.1 零度 古典的阳光:《唐宋词美学》漫评 新闻出版报 1998 刘安遇;胡传惟 王灼集校辑 巴蜀书社 1996 刘岸挺 也论伤心碧 扬州师院学报 1985.2 刘柏青 “咏史名篇,各具特色:《宋词两首》比较阅读” 语文天地 1998.5 刘宝琴 试析“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 承德师专学报 1991.4 刘保忠 论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4 刘秉铮 《夏完淳集笺校》中两个问题的商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6 刘炳照 无长物斋词 刊本 1915 刘伯利 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教学通讯 1983.3 刘伯伦 诗词创作与时境变迁 火花 1997 刘昌润;潘际湘 从竹枝词看汉口资本主义的萌芽 武汉春秋 1984.2 刘长虹;陈豪 古人谈诗词修改 中学语文 1979.3 刘长久 苏轼美学思想管见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 1980.11 刘畅 关于宋词的婉约与豪放问题研究之述评 渤海学刊 1988.1 刘畅 “春”“秋”景物描写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意义 南开学报 1991.1 刘畅 春秋季节与传统诗词 文史知识 1991.3 刘朝谦 沈醉人生与艺术之美——苏轼精神一论 四川大学学报 1989.2 刘朝兴 宋词与亭台楼阁 学语文 1992.5 刘成东 大江东去千古诵——介绍苏轼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攀枝花文艺 1979.1 刘成干; 何红梅 张先词的“诗化”倾向 山东师大学报增刊 1998 刘成国 王安石与曾巩交疏辨 宋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0 刘成锡 陆游《钗头凤》考析 人文杂志 1994.5 刘承训 于平淡中见深意——高启牧中词赏析 教与学 1986.1 刘承训 “婉丽清凄,真切感人——纳兰词二首赏析” 教与学 1984.2 刘崇德 关于郑文焯批校本《清真集》 河北大学学报 1996.3 刘崇德 苏轼的咏物词 河北大学学报 1983.1 刘崇德 苏词编年考 河北大学学报 1984.3 刘崇德 苏轼《江城子·猎词》编年考辨 河北大学学报 1986.2 刘崇德 苏轼《杨花词》系年考辨 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1 刘崇德 《九宫大成》与中国古代词曲音乐 河北大学学报 1998.2 刘崇义 试赏岳飞的《满江红》 孔孟月刊 1993 刘崇义 试赏朱敦儒的《相见欢》 孔孟月刊 1993.07 刘初棠 论柳永词的俗 词学 1986.1 刘初棠 从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谈起——与 刘初棠 谈辛弃疾《永遇乐》词 中华文史论丛 1981.1 刘初棠 无弦琴谱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12 刘传武 “伤事怀人,哀语痴情:论《小山词》的”“梦” 抚州师专学报 1996.2 刘春生 谈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山花 1981.8 刘翠 词义与古典诗词欣赏 艺谭 1987.2 刘翠;刘石 雅词别裁 学苑出版社 1998 刘翠霄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谈李清照词的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名作欣赏 1983.4 刘存璞 梦绕中原块土——读刘克庄《昭君怨·牡丹》 菏泽师专学报 1989.1 刘达科 20世纪辽金文学分体研究述论 山西大学学报 2000.3 刘达科;凤梧 近十年来金代文学研究概述 山西大学学报 1990.2 刘大白 红禅室词中的某王孙 旧诗新话(台北:庄严出版社) 1966 刘大白 龚定庵红禅室词 旧诗新话(台北:庄严出版社) 1977.1 刘大白 顾贞观金缕曲 旧诗新话(台北:庄严出版社) 1977.1 刘大白 碎金词谱 旧诗新话(台北:庄严出版社) 1977.1 刘大白 漱玉词 旧诗新话(台北:庄严出版社) 1977.1 刘大白 李后主与宋徽宗 旧诗新话(台北:庄严出版社) 1977.01 刘大白 用境界说词 旧诗新话(台北:庄严出版社) 1977.1 刘大杰 李煜词话 解放日报 1956.11.06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华书局 1964 刘大生 岳飞《满江红·写怀》贬论 书屋 1999.5 刘德昌 “隽永飘逸,感情真挚——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 艺苑聚光灯——古诗文赏析(重庆出版社) 1984.08 刘德成 词学概论 东北丛镌 1930.08 刘德成 一苇轩词话(1,2) 东北大学周刊 1926.1 刘德鸿 纳兰性德亲属考辨 北方民族 1995.1.2 刘德鸿 纳兰学探幽三题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3.04 刘德鸿 官氏与沈宛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4.4 刘德鸿 论纳兰性德的思想轨迹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5.4 刘德鸿 康熙帝之惠妃与纳兰性德的婚前恋人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7.4 刘德鸿 纳兰性德与“入宫女子”之谜释真 晋阳学刊 1996.1 刘德鸿 纳兰性德恋人“入宫”问题商榷 晋阳学刊 1997.2 刘德鸿 纳兰性德姓名字号与诗词文集名考释 文献 1994.3 刘德鸿 纳兰词识小录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9.4 刘德鸿 满汉友谊之绝唱: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的交游及酬唱 满族研究 1993.04 刘德强 论王国维的天才说 学术月刊 1996.9 刘德强 词人秦观研究 学术月刊 1998.1 刘德清 一代文宗欧阳修 吉安古代名人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5 刘德清 欧阳修与“濮议之争” 吉安师专学报 1993.01 刘德清 欧阳修与六一风神 江西日报 1995.1.20 刘德清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及其对宋代文学之影响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3 刘德清 欧阳修的创新与辟怪 庐陵文章耀千古:纪念欧阳修诞辰990周年学术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9 刘德清 “欧阳修研究”课程建设漫议 吉安师专学报 1996。3 刘德清 欧阳修论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09 刘德清 欧阳修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 刘德清 欧阳修传 哈尔滨出版社 1995 刘德权 龙川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12 刘德璋 少读唐宋词三百首 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4 刘狄夫 评《李清照全词》 人民政协报 1999.5.29 刘殿爵 二十首词选 译丛 1979 刘殿爵 十五首词选 中国诗歌的衍生 1985 刘定山 宋徽宗演义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 刘栋材;魏怡 论中国历代爱国主义诗词 常德师专学报 1983.1 刘敦元 悦云山房词存四卷 民国八年铅印本 1919 刘恩伯 敦煌壁画与舞蹈 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论文 1983.08 刘恩黻 麐援词一卷 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1908 刘法绥 苏老泉是苏东坡补证 南京师院学报 1979.4 刘法绥 《渔歌子》的一点探讨 中学语文教学 1983.9 刘樊 清末四大词人 国立武汉大学四川同学会会刊(1卷2期) 1934 刘范弟 温庭筠贬谪时地辨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 1990.2 刘方成;李瑜增 唐宋词四百首注释赏析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 刘方元;刘世南 刘枫等主编 柳永集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刘锋焘 元好问研究百年之回顾与反思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3 刘锋焘 漫谈金代的几首咏茶小词 文史知识 1999.12 刘锋焘 金代前期词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刘锋焘 金词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 刘锋焘 萧闲词风初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9.3 刘锋焘 后村词的基本特色及其在南宋词坛的地位 陕西师大学报 1996.4 刘锋焘 刘后村寿词浅论:兼谈后村与贾似道的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8.3 刘锋焘 论后村词 华东师大学报 1989.07 刘锋焘 欲将沉醉换悲凉:浅谈恋情与梦境交织的晏小山词 文史知识 1998.3 刘锋焘 张孝祥《六州歌头》赏析 中文自修 1994.5 刘锋焘 少儿宋词故事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刘锋焘 宋词三百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刘锋焘 “历史的交替,词史的延续:论金代初期词与北宋词的承继关系” 人文杂志 1999.3 刘锋晋 北宋诗文革新中的苏轼诗词 成都师专学报 1987.1 刘凤纪 尔云仙馆诗词不分卷 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1932 刘奉光 苏轼知密州新探 东岳论丛 1985.4 刘奉光 南宋流亡文学评介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2 刘福元 《念奴娇·赤壁怀古》艺术琐谈 语文教学之友 1981.4 刘福元 古代诗词中的省略 河北师院学报 1979.2 刘福元 古代词曲名篇选读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3.03 刘福元;杨新我 古代诗词常识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0.06 刘福智 从人体对称到诗词对仗:科学和艺术中的对称美 殷都学刊 1996 刘甫田 “历史的积淀,心理的必然——简论纳兰性德的“追求体系”“ 承德师专学报 1985.4 刘甫田 精神分析与纳兰性德的爱情词 承德师专学报 1986.4 刘复 敦煌写本中之孟姜女小唱 歌谣周刊 1925.01 刘复 敦煌掇琐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刻本 1925.01 刘富琳 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 音乐研究 1999.1 刘富伟 儒家思想与蒲松龄 蒲松龄研究 1995.2 刘富伟 痴迷与困惑:蒲松龄科举心态解读 齐鲁学刊 2000.1 刘耕路 红楼梦诗词解析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04 刘耕路 中国的诗词曲赋 商务印书馆 1991.11 刘攻错 “两首《钗头凤》,风流传千古” 岳阳师专学报 1982.2 刘缑扈 词中理想的“郎”和“娘” 辅仁文苑 1939.12 刘古卓 五代花间词题材另说 邵阳师专学报 1999.1 刘光汉 光汉室丛谈——吴梅村病中有感词 国粹学报 1906.04.20 刘光兴 漫谈吟赏诗词之乐 大华晚报 1970.06.08 刘光裕; 郭术兵 论传播方式的改变对唐宋词的影响 齐鲁学刊 1997.1 刘桂传 宋词赏析二则 泰安师专学报 1993.03 刘桂华 古典诗词名形动用的艺术魅力 中学语文 1994.5 刘国安 似花还似非花——苏轼两首咏物词赏析 语文学习 1985.4 刘国杰 宫调问题——兼与周大风同志商榷 音乐学丛刊 1982.2 刘国钧 萋萋别恨情点点离人泪——范仲淹词《苏幕遮》赏析 语文学习 1986.3 刘果 “抒花间哀乐,启婉约风范:论花间词” 求索 1997.4 刘海清 顾春词中“云林”辨误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2 刘海清 秦观性格论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0.1 刘汉初 清空与骚雅——张炎词初论 第一届中国古典文学国际研讨会——先秦至南宋(台湾清华大学主办) 1997 刘汉初 诗词中的语典的效用释例 台北师院学报 1988.06 刘汉忠 板桥集佚名评语辑录 文献 1988.3 刘翰平 欧阳修文学作品中的易经思想 古典文学 1997.14 刘杭民 深情动人《我侬词》 西湖 1980.2 刘恒之 沈括的燕乐二十八调体系问题——学习札记一 民族民间燕乐 1986.2 刘恒之 也谈蔡元定燕乐论述内容——学习札记三 民族民间音乐 1987.3 刘红 论全真派道教音乐的形态特征(上下) 交响 1993.2-3 刘红军 金源文学巨擘的瑰丽篇章:王庭筠的诗词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1995.4 刘洪 苏东坡与黄州安国寺 黄冈师专学报 1986.1 刘洪仁 陆游诗词选 巴蜀书社 2000 刘洪仁 冯子振生平初探 内江师专学报 1993.01 刘虹 从柳永的词看中国士林阶层的科第情结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7.2 刘华民 《文天祥手卷真伪辨》质疑 吉安师专学报 1999.4 刘华民 文天祥研究订误 常熟高专学报 1999.5 刘华民 英雄乐章:苏辛嗣响:试论文天祥词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1993.04 刘华中 晚唐填词大家温庭筠 山西日报 1980.07.17 刘怀荣 王国维境界说对古典诗学的总结及其与兴的关联 中州学刊 1997.1 刘怀荣 郑板桥文化心态浅论 山西师大学报 1991.3 刘怀荣 中国古典诗词的模糊性 河南师大学报 1987.3 刘焕阳 晁补之世系考辨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988.1 刘焕阳 晁补之著述考略 烟台师院学报 1990.3 刘焕阳 晁补之词的风格特质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993.03 刘焕阳 晁补之与苏轼交游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7.2 刘焕阳 苏轼是从什么时开始写词的 第七届苏轼学术讨论会论文 1992.09 刘焕阳 苏轼的生命意识及其特征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991.3 刘焕阳 苏轼初始作词时间考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996.2 刘焕阳 艳词与理学 泰安师专学报 1991.3 刘焕阳 试论豪放词风的构成因素 烟台师院学报 1987.1 刘辉 儸词与明代儸戏演出礼资 中国文化报 1999.12.30 刘慧芬 敦煌壁画中各种舞蹈——唐代乐舞研究之七(下) 故宫文物月刊 1989.03 刘慧珍 读三首咏梅词 语文学刊 2000.6 刘辑熙 词的演变和派别 新东方 1940.09.30 刘纪华 张炎词源笺订 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 1970.05 刘纪华 李清照的心灵世界 联合文学 1986.03 刘继才 论柳永《雨霖铃》 唐宋诗词论稿(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11 刘继才 “形神毕肖,呼之欲出——史达祖《双双燕·咏燕》浅析” 语文学习与研究 1988.2 刘继才 说苏轼《水调歌头》 唐宋诗词论稿(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11 刘继才 宋词名篇鉴赏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 刘继才 李白作《菩萨蛮》《忆秦娥》新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85.5 刘继才 关于李煜《虞美人》问题的讨论 光明日报 1955.08.28 刘继才 从《虞美人》看李煜的艺术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贡献 唐宋诗词论稿(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11 刘继才 两个少女各具风韵——皇甫松《采莲子》与韦庄《思帝乡》之比较 唐宋诗词论稿(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11 刘继才 唐宋诗词论稿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11 刘继才;张翥 宋词精华论析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0 刘继超 自然美——金瓶梅诗词的语言特色 宝鸡师院学报 1989.1 刘继增 寄沤词一卷 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1922 刘继增 南唐二主词笺 无锡县公立图书馆校印 1918.1 刘冀;鲁晋 翘楚之吟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刘加夫 稼轩词结构论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8.1 刘佳尚 宋词一百首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7 刘家钰 苏轼确知周郎赤壁的位置吗 学术研究 1992.2 刘建国;金五德 试论南宋四名臣的词 湘潭大学学报 1988.1 刘建萍 冯取洽生平及其词作初探 福建诗词(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1.12 刘建萍 黄升其人其词及其《花庵词选》 福建史志 1995.5 刘建勋 唐宋词华章便览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6 刘剑梅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中国文化季刊 1993 刘江 稼轩闲居时期词作新探 : 兼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分期 上饶师专学报 1993.02 刘江 词书画印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 刘江滨 微笑着面对:《苏东坡传》读札 文论报 1996.6.15 刘洁 “不言悲悲转浓,不言愁愁益深:浅论古代悼亡诗词的悲怆美” 兰州学刊 1999.2 刘金城 辛词《汉宫春》浅析 中学语文教学 1980.5 刘金城 韦庄词校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04 刘金水 苏东坡 中国语文 1990.02 刘进宝 反弹琵琶伎乐天——敦煌的乐舞艺术 敦煌学述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1.12 刘进宝 敦煌学述论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1.12 刘进宝 我国台港地区有关敦煌语言文学研究论著目录 敦煌文学研究通讯 1984.03.10 刘经华 范仲淹与宋代士风 江汉论坛 1990.1 刘菁 漫谈苏词对词史的贡献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1 刘敬圻;诸葛忆兵 宋代女词人词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刘静 论中国酒诗词 学术交流 1998.4 刘静生 探意境 文艺理论研究 1983.3 刘九渊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美学结构 写作 1985.5 刘隽甫 一代才人秦少游 第二届秦观学术讨论会论文 1988.1 刘开扬 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9.04 刘开扬;濮禾章 范仲淹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05 刘凯 历代巾帼诗词选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6.06 刘凯鸣 〈《濑玉集》注〉匡补 德州师专学报 1993.03 刘凯鸣 唐宋词选注指瑕 重庆师院学报 1986.3 刘坎龙 辛弃疾词详注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刘坎龙 诗歌的文体与本体:古典诗词鉴赏论之一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0.3 刘克璋 唐宋爱情诗词的欣赏与英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5.2 刘孔伏 蒲松龄与王士祯交往辨正 南昌大学学报 1993.04 刘孔伏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故垒”考 社科信息 1993.04 刘孔伏 苕溪渔隐丛话成书情况考辩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87.1 刘孔伏 李清照避难金华所作系年考辨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1988.2 刘孔伏 李清照两首诗词系年辨析 镇江师专学报 1991.3 刘孔伏 苏轼实在不识周郎赤壁 陕西师大学报 1985.4 刘孔伏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系年考辨 青海社会科学 1988.5 刘孔伏 致香港 刘孔伏;潘良炽 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 明道文艺 1999 刘夔甫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赏析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7.8 刘锟龄 文采有后主遗风——论李清照的艺术特色 理论学刊 1986.3 刘兰英 弦弦掩抑声声思——谈古代诗词曲言别名句 名作欣赏 1984.3 刘兰英 古代诗词曲名句选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2.06 刘劳 “宝岛乡土诗,两岸同根史介绍《台湾竹枝词》” 台湾研究 1998.2 刘磊夫 古代女诗人爱国诗词审美特质漫谈 理论月刊 1996.4 刘立人 刘熙载略论 扬州历史文化研究(创刊号) 1992 刘立人;陈文和 刘熙载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刘麟生 读曹编东坡词 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 1968.1 刘麟生 宋词 雅友 1955.09 刘麟生 词挈 世界书局 1930.01 刘麟生 词的研究法 出版周刊 1935.01 刘麟生 中国诗词概论 世界书局 1933.08 刘凌 最近出版的新书简介——陈子龙文集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89.05.20 刘凌 最近出版的新书简介——新订人间词话和广人间词话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245期) 1991.07.01 刘凌 词学第三四五辑评述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87.01.10 刘凌 词学理论和词史的开拓性研究――词学综论读后札记 湖州师专学报 1991.2 刘凌 胡云翼词学研究平议 集美师专学报 1993.03 刘凌 研究词学理论的学术专刊——词学 中国韵文学刊 1987.1 刘隆钱 残灯欲明谁与剔:读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残灯》 文史知识 1997.8 刘录恕 读卜谈寿抄写的诗词 中原文物(特刊) 1983.01 刘履芬 鸥梦词一卷 宣统元年晨风阁铅印本 1909 刘曼丽 东坡词的风格与技巧研究 私立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 1989.05 刘美方 姜夔及其二十首词 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 1987.06.1987.12 刘梦芙 文廷式《云起轩词》的艺术成就 晋阳学刊 1997.5 刘梦芙 论《东鸥草堂词》 中国韵文学刊 1997.2 刘梦芙 巨笔摩云仰此翁:试论 刘梦芙 冷翠轩词话(节选) 中国韵文学刊 1995.1 刘梦芙 冷翠轩词话(第三卷) 中国韵文学刊 1996.2 刘敏 试析《秣陵春》的“诞” 思想战线 1998.2 刘名泰 郑板桥词浅论 信阳师院学报 1987.4 刘明 一部颇具个性的词学新著——简评宋词概论(谢桃坊) 天府新论 1993.02 刘明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实用辞典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刘明浩 腹心欤,寇仇欤:元好问传 东方出版社 1999 刘明华 东坡人格的文化学阐释:读《苏轼人格研究》 乐山师专学报 1995.4 刘明今 明代的词风和词论 中华词学 1994.1 刘明今 论龚自珍的词 词学 1985.02 刘明澜 金元北曲的多元性与主体性 中国音乐学 2000.3 刘明澜 论白石词调歌曲的拍眼 音乐研究 1986.3 刘明澜 论姜白石歌曲的风格 音乐艺术 1995.1 刘明澜 论宋词词韵与音乐之关系 中国音乐学 1994.3 刘明澜 宋代歌妓的演唱与词乐的发展 中国音乐学 1996.2 刘明澜 唐代“以诗入乐”的歌曲创作方式 音乐艺术 1999.2 刘明澜 论词调的变化 音乐艺术 1994.2 刘明澜 中国传统器乐的节拍与古诗词曲音乐 音乐艺术 1996.2 刘明仪 梅花引 中国语文月刊社 1982.02 刘鸣勋 古诗词欣赏与养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刘铭恕 关于词的起源 郑州大学学报 1980.4 刘纳 风华与遗憾:吕碧城的词 中国文学研究 1998.2 刘乃昌 谈晁补之对宋词的评论 柳泉 1983.6 刘乃昌 略论晁冲之及其诗词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89.2 刘乃昌 姜夔诗词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12 刘乃昌 才过须眉的女词人李清照 济宁师专学报 1980.1 刘乃昌 说漱玉词的阴柔美 1984年中国韵文学会成立大会学术论文 1984.11 刘乃昌 论李清照的文化性格及词作成就 济宁师专学报 1990.2 刘乃昌 李清照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刘乃昌 苏轼同王安石的交往 东北师大学报 1981.3 刘乃昌 简论苏轼的思想 纪念苏轼贬儋890周年学术讨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1.05 刘乃昌 苏轼在山东 破与立 1978.5 刘乃昌 苏轼年表 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 1982.04 刘乃昌 苏轼简述 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 1982.04 刘乃昌 苏轼的文艺观 文史哲 1981.3 刘乃昌 漫谈东坡徐州诗词的淑世精神 文史哲 2000.5 刘乃昌 论东坡词的反思人生 词学第十一辑 1993 刘乃昌 论苏东坡词的反思人生 第七届苏轼学术讨论会论文 1992.09 刘乃昌 试谈有关苏轼评价的几个问题 开封师院学报 1979.2 刘乃昌 试谈苏辛词风的异同 柳泉 1981.2 刘乃昌 横槊英雄本色——谈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破与立 1979.4 刘乃昌 略论苏轼及其文学成就 曲阜师院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1979 刘乃昌 论佛老思想对苏轼文学的影响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 1980.11 刘乃昌 一曲阳关情几许——谈东坡写友情的词 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 1982.04 刘乃昌 东坡豪放词漫议 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 1982.04 刘乃昌 “借婉曲缠绵之调,寄政治失意之感——谈苏轼的《贺新郎》” 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 1982.04 刘乃昌 “挥雄健笔,抒不平怀——苏轼《满江红·寄鄂州 刘乃昌 苏轼文学论集 齐鲁书社 1982.04 刘乃昌 苏轼(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05 刘乃昌 东坡词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03 刘乃昌 王禹偁 浙江师院学报 1963.1 刘乃昌 辛弃疾与开禧北伐 文史哲 1978.4 刘乃昌 稼轩词所体现的人生感喟及狷介品节 东岳论丛 1997.2 刘乃昌 谈辛稼轩《木兰花慢》中秋送月词 古典文学论丛(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刘乃昌 关于评价辛弃疾的几个问题 天津师院学报 1978.3 刘乃昌 辛弃疾论丛 齐鲁书社 1979.06 刘乃昌 辛弃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05 刘乃昌 稼轩词论丛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9 刘乃昌 辛弃疾与陈亮的鹅湖之会 山东师院学报 1978.4 刘乃昌 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 古典文学知识 1990.1 刘乃昌 论赋对宋词的影响 文史哲 1990.5 刘乃昌 谈辛派词人 辛弃疾论丛(齐鲁书社) 1979.06 刘乃昌 宋词的刚柔与正变 第一次全国词学讨论会论文 1983.11 刘乃昌 宋词三百首评注 齐鲁书社 1998 刘乃昌 宋词三百首新编 岳麓书社 1993 刘乃昌 唐宋诗词一百问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刘乃昌 “高雅的名篇鉴赏,精粹的爱国主义教材:评《历代爱国诗词名篇评” 山东师大学报 2000.3 刘乃昌 豪放与协律 词学 1983.1 刘乃昌;杨庆存 晁氏琴趣外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02 刘南 略谈李清照词的价值 南洋大学学报 1970.4 刘念兹 三五七词律 阴山学刊 1990.4 刘宁 女词人的独特贡献:谈李清照的《词论》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4.3 刘盼遂 辛稼轩词集中的语病 北京师大学报 1962.4 刘配镜 胡铨和他的《澹庵文集》 江西图书馆学刊 1999.1 刘平都 “不依古法但横行,自有云雷绕膝生:略论中国诗词对语言的变异技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3.06 刘萍 张志和的《渔歌子》 贵州日报 1962.04.01 刘坡公 学词百法 世界书局 1928.01 刘朴 无眠者为谁——兼与夏承焘怀霜两同志商榷 文汇报 1962.08.07 刘琦 论王国维文艺思想的演变 蒲峪学刊 1997.4 刘启林 《钗头凤》词牌并非陆游首创 吉林日报 1985.04.01 刘谦 十大宋词 中国和平 1994 刘乾 王鹏运手校四印斋抄本清真集 文物 1983.1 刘乾 评 刘强 试论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主要成就 安徽大学学报 1981.3 刘强 张孝祥《凯歌》一词“历史意义”质疑 阜阳师院学报 1983.4 刘强; 曹旭 秋夜凄凉的画角:读况周颐的两首咏角词 名作欣赏 1994.1 刘琴 重评李渔的婚恋妇女观 重庆师院学报 1996.3 刘勤慧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兼谈苏轼词风为“旷达”而非“豪放” 晋阳学刊 1998.2 刘青松 王恽诗词用韵研究 古汉语研究 1996.4 刘庆华 论唐诗宋词的音乐精神 广州教育学院(广州师专学报) 1998.3 刘庆云 蒋捷人品词品词风初探 文学遗产 1984.1 刘庆云 回肠荡气的千古名篇——辛弃疾《摸鱼儿》 长江日报 1980.10.11 刘庆云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 求索 1998.2 刘庆云 江西词派之词学观论略 中国韵文学刊 1995.2 刘庆云 杜诗对宋词影响管窥 杜甫研究 1998.3 刘庆云 临江仙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8 刘庆云 古代文论中别是一家的词论 中国韵文学刊 1988.12 刘庆云 “格律词派”说评议 词学12辑 2000 刘庆云 词话中的几个审美范畴述评 1984年中国韵文学会成立大会学术论文 1984.11 刘庆云 中国词话与诗话之由合而分及其意义 中国韵文学刊 2000.1 刘庆云 短调情深:《临江仙》词调及创作漫议 中国韵文学刊 1997.1 刘庆云 对词体认识之演进 湘潭大学学报 1986.07 刘庆云 词的鉴赏论 湘潭大学学报 1986.3 刘庆云 令词创作漫谈 中华诗词 1997.2 刘庆云 词话十论 岳麓书社 1990.01 刘庆云;刘建国 词曲通 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刘庆云;谢国荣 试论张炎词源对后世词论的影响 湘潭大学学报 1990.3 刘群 李清照确曾改嫁 北京晚报 1981.11.28 刘群 自是花中第一流——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江西日报 1982.11.17 刘饶民 张玉娘与双燕雏 西湖 1980.1 刘饶民 “两阕相思曲,千古亡国恨——章丽真《长相思》袁正真《长相思》” 西湖 1980.9 刘人庆 从北宋词风谈李清照的《词论》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1998.1 刘仁树;张洁 诗词名句咀华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9.04 刘任萍 境界论及其称谓的来源 人间世 1934.01 刘日春 从柳永的《鹤冲天》和关汉卿的《不伏老》看两位作家的性格特征 大连大学师院学报 1988.3 刘荣根 浅显话说深新理的一本好书——读 刘荣平 以《天机馀锦》校证《山中白云词》 文献 2000.3 刘荣平 宋遗民词人群体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刘荣平 辑录宋元方志词话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0.3 刘瑞莲 李清照思想初探 河北师院学报 1985.4 刘瑞莲 试论李清照所受魏晋人物及文学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3.02 刘瑞莲 杜甫与李清照 杜甫研究学刊 1992.2 刘瑞莲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青海社会科学 1984.4 刘瑞莲 李清照的《永遇乐》 文史知识 1982.2 刘瑞莲 李清照新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02 刘瑞莲 周邦彦《浣溪沙》二首赏析 成都大学学报 1987.3 刘瑞潞 唐五代词钞小笺 岳麓书社 1983.12 刘瑞明 “明月别枝惊鹊”及其他 文学评论 1983.1 刘瑞明 对美的童心之爱——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赏析 文史知识 1988.8 刘瑞明 吐鲁番出土卜天寿抄《三台词》的校释与冯唐故事话本的传承 西域研究 1995.1 刘润为 郑板桥诗词的艺术特色 河北大学学报 1981.1 刘若飞;邓东兰 父子争辉的宋词名家:晏殊与晏几道 江西方志 1998.3 刘若愚 评封建帝王统治下的词体学:钦定词谱索引 亚洲研究学刊 1956 刘若愚 姜夔词 译丛 1984 刘若愚 评林顺夫《中国词学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宋词》 哈佛亚洲研究学刊 1979 刘若愚 北宋主要词人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74 刘若愚 柳永词 泰康评论 1970.12 刘若愚 欧阳修研究 香港珠海书院中国文史哲研究所 1973.06 刘若愚 评孙康宜《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 哈佛亚洲研究学刊 1981 刘若愚 词的文学特性 安顺师专学报 2000.1 刘若愚 词的若干文学特质 中国文体研究(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1974 刘若愚 词的若干文学特质 古典文学知识 1988.1 刘若愚;王贵苓 北宋六大词家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86.06 刘若愚;阎华 北宋主要词人 文学研究动态 1983.7 刘森兆 阳原山麓稼轩墓 第二届辛弃疾研究国际会议论文 1990.11 刘上生 以情动人的奥秘——再论晏几道的艳词 湖南教育学院分院论文选刊 1983.2 刘上生 论晏几道的艳词 湖南教育学院分院论文选刊 1984.1 刘尚荣 晁补之佚文辑考 宝鸡师院学报 1992.2 刘尚荣 苏轼词集版本综述 词学 1986.08 刘尚荣 东坡外集杂考 论苏东坡岭南诗及其他(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11 刘尚荣 苏轼著作版本论丛 巴蜀书社 1988.03 刘尚荣 傅幹注坡词 巴蜀书社 1993 刘尚荣 宋刊苏轼全集考(苏轼著作版本论丛) 巴蜀书社 1988 刘尚荣 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拾遗 书品 1988.1 刘少平 话说词之“正宗”与“别格” : 就“词以婉约为正宗”与 刘少雄 《草堂诗余》版本著录目录初编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1993.03 刘少雄 周济与南宋典雅词派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1994.5 刘少雄 近现代词学批评方法论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1994 刘少雄 从流浪意识看白石词中的情 中国文学研究 1989.05 刘少雄 论张炎的词学理论及其词笔 台北师院语文集刊 1998 刘少雄 境界探索的起点——评刘若愚著王贵苓译北宋六大词家 中国文学研究 1987.05 刘少雄 南宋姜吴典雅词派相关词学论题之探讨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1994 刘少雄 宋代词选集研究 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 1986.06 刘少雄 宋元词论要籍述录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1992.12 刘少雄 《尊前集》考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1993.09 刘少雄 草堂诗余的版本,性质和影响 中国文学研究 1991.05 刘绍刚 篆书诗词名句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刘绍铭 一人“译”一国——华兹生编译中国诗词选读后感 新书月刊 1984.11 刘绍曾 略谈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语文函授 1981.1 刘生良 苏轼词风简论 陕西师大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4 刘圣关 秦观词对人物情感层次的处理方式 社科纵横 1999.4 刘石 词话丛编标点异议 山西师大学报 1991.1 刘石 论文谈艺,辞约旨丰——艺概述评 古典文学知识 1991.2 刘石 苏轼词创作的性格因素——兼论苏词与辛词的差异 中国文化月刊 1992.06 刘石 苏轼词“正”“变”之争的是与非 古典文学知识 1995.4 刘石 试论尊词与轻词:兼评苏轼词学观 文学评论 1995.1 刘石 关于苏轼词体制的三个问题 北方论丛 1992.4 刘石 东坡词音律问题新说 江汉论坛 1992.2 刘石 苏轼创作中与佛禅有关的几个问题 贵州社会科学 1992.3 刘石 苏轼文学创作与佛学 世界宗教研究 1993.4 刘石 苏轼以诗为词内因说——兼论苏辛之别的一个问题 文史哲 1992.6 刘石 苏东坡词辑佚和辨伪的历史考察 文献 1992.3 刘石 苏轼词新论 文献 1993.01 刘石 苏轼词评论 文学遗产 1992.4 刘石 苏轼词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1991 刘石 关于王灼一段话的理解 文史知识 1997.1 刘石 试论“以诗为词”的判断标准 词学12辑 2000 刘石 亦恨亦忆见真心——萧淑兰《菩萨蛮》欣赏 古典文学知识 1992.6 刘石 玫瑰花与紫罗兰 : 说诗词之辨 文史知识 1993.01 刘石 试说词见于诗集的原因 文献 1996.3 刘世南 厉鹗与浙派 苏州大学学报 1994.2 刘世南 吴伟业论 江西师大学报 1985.3 刘守安 论钱谦益的文学思想 北京社会科学 1993.02 刘守兰 浅评许渊冲英译唐宋词一百首 云南师大学报 1993.05 刘寿松 辛稼轩的爱国词 国闻周报 1934.1 刘书芳 凄清哀怨秦少游 洛神 1996.5-6 刘淑丽 试论李清照自我意识的觉醒 山西大学学报 1997.3 刘淑宁 李煜词的翻译诠释与评论 NorthDakota大学出版 1973 刘树华 从《采桑子》组词看欧阳修的闲雅词风 盐城师专学报 1984.2 刘树棠 词的解放之我见 民钟季刊 1935.03 刘树勋 谈一首小词的凝炼 中国青年报 1982.03.28 刘树勋 豪情别唱水西流 长江日报 1982.03.06 刘树勋 美的颂歌(温词) 中国青年报 1981.12.27 刘树玉 奴才的忧与喜——评宋江的《悼雁词》与《胡敲曲》 河南日报 1975.11.12 刘树元 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 锦州师院学报 1992.3 刘水根 王安石咏史词刍议 江西社会科学 1997.8 刘斯奋 姜夔张炎词选 三联书店 1982.12 刘斯奋 辛弃疾词选 三联书店 1981.06 刘斯奋 周邦彦词选 三联书店 1981.03 刘斯奋 周邦彦曾至长安二证 学术研究 1980.3 刘斯奋;刘斯翰 唐宋诗词彩图辞典 花城出版社 1990 刘斯翰 《海绡说词》研究 学术研究 1994.5 刘斯翰 温庭筠诗词选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 刘嗣传 苏氏二杰的楼观情结 中国道教 2000.3 刘宋川 词律简说 中学语文 1980.2 刘太希 清代第一词家朱古微 畅流 1974.09 刘太希 南宋词雄辛稼轩 畅流 1974.12 刘汤丞 漫谈诗词欣赏 明道文艺 1978.08 刘涛 吹坠天花是写意:苏轼与书法 文史知识 1995.11 刘天文 对柳永生平考证中一些问题的质疑 成都大学学报 1993.03 刘天文 柳永年谱稿 成都大学学报 1992.1.2 刘天中 辛弃疾词及其生平思想 友联出版社 1969.08 刘铁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邵阳师专学报 1980.2 刘铁冷 作诗填词百法合刊 力行书局 1984.01 刘铁龙 辛弃疾 黄河出版社 1998 刘廷乾 “愁浓于何时,词妙在何处:李清照《醉花阴》“词心”解” 古典文学知识 2000.6 刘同葆 陆放翁死的年代 语文教学通讯 1957.14.15 刘土兴 诗的美学理论-境界说——读人间词话札记 武汉师院学报 1981.4 刘土兴 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读人间词话札记 武汉师院学报 1983.4 刘土兴 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述评 武汉师院学报 1984.3 刘婉 姜夔《疏影》词的语言内部关系及事典意义 词学第九辑(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2.07 刘婉妍 辛词议论的形象化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3.03 刘望京;盘继培 从柳絮词看薛宝钗 工农兵文艺 1975.6 刘维崇 黄庭坚评传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1.03 刘维崇 陆游评传 正中书局 1966.05 刘维崇 苏轼评传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78.02 刘维崇 辛弃疾评传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3.05 刘维崇 黄庭坚家世考 护专学报 1977.1 刘维崇 南唐后主先祖考 书和人 1974.08.03 刘维崇 李后主评传 国科会研究奖助论文 1972 刘维钧 西域音乐与唐宋词曲 新疆艺术 1981.2 刘维俊 评李煜词 天津教育学院院刊 1985.3 刘维治 唐宋词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刘维治 绝妙好词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5 刘卫部 一丝天籁万缕情——浅谈李清照词中的声响美 渭南师专学报 1989.1 刘文 论小山词的直接抒情艺术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1986.1 刘文刚 苏轼与道 四川大学学报 2000.1 刘文祥 山东学术界讨论辛弃疾评价问题 光明日报 1961.07.09 刘文源 生死情,民族义:王炎午.王幼孙“生祭”文天祥 吉安师专学报 1993.05 刘文源 文天祥家世考 江西师院井冈山分院院刊 1981.1 刘文忠 《扬州慢》艺术赏析 教学通讯 1983.9 刘文忠;刘元煌 六代豪华春去也:咏史词品珍 东方出版社 1995 刘文注 重读柳永《雨霖铃》 北京大学学报 1996.1 刘文注 张先及其安陆词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03 刘伍亨 李清照——一位伟大的女词人 文史学报 1976.07 刘熙载 刘显昌 内情与外物有机统一-学习我国古典诗词意境的一点体会 海燕 1982.4 刘向东 南唐二主词诗文集译注 文论报 1997 刘向阳 风格高秀的词客姜夔 文史知识 1986.2 刘项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略论李清照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9.2 刘小华 米芾书法映带管窥 书法艺术 1995.1 刘小龙 清乐大曲究竟有多少,兼与 刘晓峰 易安词的意境和语言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 2000.2 刘晓光 寄托·意境·隔:周济“寄托”说及王国维意境理论的几个概念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0.1 刘晓华 说四清鉴诗赏词 读写月报 1998.4 刘晓林 杨万里词的“诚斋体”风格 衡阳师专学报 1993.04 刘晓林 唐宋诗词的残缺美 衡阳师专学报 1998.1 刘晓农 唐五代词“对迭”初探 东岳论丛 1989.5 刘晓泉 唐五代词叠音初探 唐五代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03 刘晓荣 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谈柳永慢词的结构特色 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3.3 刘晓伟 《生查子·元夕》词作者辨析 求索 1984.4 刘晓珍 词学批评史上的人品与词品论 中州学刊 2000.4 刘孝推 双卿及其词 中国时报 1962.11.24 刘孝推 苏东坡与秦少游 中国时报 1963.03.10 刘孝严 南唐二主词诗文集译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7 刘效礼 论两宋爱国词及其源流 宁波师院学报 1995.1 刘效礼 建国后第一部词的通史专著出版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1.09.10 刘心予 试论苏轼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惠阳师专学报 1984.增刊 刘新文 从《满庭芳》《雨霖铃》看秦柳词风之异同 江淮论坛 1985.4 刘鑫 王国维:文化冲突中的悲剧人物 中国文化报 1995 刘星夜 韦庄生年考订 光明日报 1957.05.26 刘宣阁 浙派词与常州派词 微言月刊 1932.06 刘煊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 读书 1980.7 刘煊 王国维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古典文学知识 2000.1 刘煊 王国维创造“新学语”的历史经验 文学评论 1997.1 刘学德;胡帅 试论云谣集杂曲子闺怨词篇的审美主题 敦煌语言文学研究通讯 1988.3 刘学锴 情深意远柔婉优美——欧阳修《踏莎行》赏析 阅读与欣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8.08 刘学锴 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 安徽师大学报 1988.3 刘学明 “满怀冰雪,一天明月——辛弃疾词中的月景描写浅谈” 第二届辛弃疾研究国际会议论文 1990.11 刘学庆 浅论李清照的离别词 古典文学知识 2000.5 刘学顺 音律.声律.格律 殷都学刊 1991.3 刘学忠 宋代音乐与慢词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4.1 刘学忠 宋代茶词研究 学术月刊 1998.9 刘雅杰 透视苏轼词风对南宋豪放派的影响 东疆学刊 1996.4 刘雅杰 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献背景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6 刘亚玲;田军;王洪 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8 刘严 宋词三百首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5 刘彦成 文论研究的新收获:《中国历代诗词曲论专著提要》简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4.1 刘雁声 两宋词人之蜂起与颓风之演进 国民杂志 1941.01 刘雁声 美人体与香奁体 新民报半月刊 1941.12.15 刘扬忠 徜徉于唐宋词艺术海洋的探宝船:杨海明《唐宋词纵横谈》评介 苏州大学学报 1995.3 刘扬忠 全宋词的姊妹编全金元词 古典文学知识 1986.7 刘扬忠 论陈子龙在词史上的贡献及其地位 第一届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4.11 刘扬忠 新妆不为投时艳:黄景仁《竹眠词》平议 天府新论 1999.2 刘扬忠 从蕙风词话看金词发展的几个问题 阴山学刊 1991.4 刘扬忠 借雄豪之调颂当代英才——说姜夔词《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文史知识 1987.8 刘扬忠 为柳永说几句话 北京晚报 1982.05.27 刘扬忠 酒趣·诗心:从苏轼的饮酒看其文化性格 湖北大学学报 1994.3 刘扬忠 简论向子諲及其酒边词 学习与思考 1981.1 刘扬忠 辛弃疾的文学主张和审美理想 第二次全国词学讨论会论文 1986.12 刘扬忠 稼轩词与老杜诗 第三届辛弃疾研究国际会议论文 1992.04 刘扬忠 稼轩词与酒 文学评论 1992.1 刘扬忠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说辛弃疾《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易安体》”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1985.4 刘扬忠 稼轩词百首释析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3.11 刘扬忠 辛弃疾词心探微 齐鲁书社 1990.02 刘扬忠 二晏父子 文史知识 1983.9 刘扬忠 北宋晚期的词坛领袖周邦彦 文史知识 1986.3 刘扬忠 清真词的艺术成就及其特征 文学遗产 1982.3 刘扬忠 论清真词的风格演变及其思想内容 中国文学史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11 刘扬忠 周邦彦传论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07 刘扬忠 论周邦彦及其清真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981.06 刘扬忠 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 文学遗产 1984.3 刘扬忠 北宋时期的文化冲突与词人的审美选择 湖北大学学报 1998.3 刘扬忠 南宋中后期的文化环境与词派的衍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7.6 刘扬忠 建构词史研究新框架的成功尝试——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评介 北方论丛 1993.06 刘扬忠 宏富精审的宋词总集——全宋词 古典文学知识 1986.2 刘扬忠 新时期宋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古籍研究 2000.4 刘扬忠 宋词研究之路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9.07 刘扬忠 名家解读宋词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刘扬忠 李后主这个人 北京晚报 1982.10.28 刘扬忠 蔑视权贵的文学家温庭筠 文史知识 1985.9 刘扬忠 唐咸通至天佑时期文学概说 贵州大学学报 1991.2 刘扬忠 关于花间词的风格与流派 光明日报 1986.08.26 刘扬忠 论唐宋词中的咏史词 词学12辑 2000 刘扬忠 唐宋诗词中的春节元宵节 文艺学习 1988.1 刘扬忠 唐宋诗词对端午节的描写 文艺学习 1988.3 刘扬忠 唐宋俳谐词叙论 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 1991.05 刘扬忠 唐宋词流派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刘扬忠 大气包举,俯仰古今:萨都剌《百字令?登石头城》赏析 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9.3.24 刘扬忠 二十世纪中国词学学术史论纲(上篇) 暨南学报 2000.6 刘扬忠 本世纪前半期词学观念的变革和词史的编撰 江海学刊 1998.3 刘扬忠 评《中国词学史》 社会科学研究 1994.5 刘扬忠 关键在于理论的建构和超越:关于词学学术史的初步反思 文学评论 1995.4 刘扬忠 当代词学研究的一家之言 : 吴世昌《罗音室学术论著》卷二《词学论丛》及《词林 新话》评介 文学遗产 1993.03 刘扬忠 一项力求全面总结词学成果的基础工程:《中国词学大辞典》 文学遗产 1997.3 刘扬忠 新中国五十年的词史研究和编撰 文学遗产 2000.6 刘扬忠 全面把握词学学术史的力作:评《中国词学史》 中华词学 1995 刘扬忠 瞿髯论词绝句注解商榷 文学遗产 1985.3 刘扬忠;陶文鹏 壮采织成爱国篇——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长江日报 1980.05.05 刘尧民 论宋词 云南大学学报 1959.1 刘尧民 词与音乐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46 刘耀进 宋词菁华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 刘耀业 “疑窦迭出,婉曲多姿——读李清照《念奴娇》” 文史知识 1986.8 刘耀业 “大开大阖,起伏跌宕:说柳永《夜半乐》” 文史知识 1995.12 刘耀业 咏物词中的神品——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赏析 名作欣赏 1991.6 刘耀业 沉醉岂能换悲凉:说晏几道《阮郎归》 文史知识 1994.1 刘叶秋 一片冰心万古情——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文史知识 1983.9 刘晔 “词曲相谐,声情并茂:试析姜夔《扬州慢》” 艺苑:音乐版 1995.4 刘一兵 两次酒后词一个投降调 青海文艺 1975.5 刘夷 辛弃疾在上饶 上饶师专学报 1984.1 刘遗贤 关于李清照《词论》中的别是一家说的一点不同的看法 光明日报 1961.09.10 刘遗贤 谈陆放翁和他的词 文学遗产增刊(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1.11 刘义钦 晚唐五代词的历史价值 河南大学学报 1995.5 刘义钦 简评晚唐五代词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995.3 刘义钦;曹小敏 试谈晚唐五代词的艳与狭 殷都学刊 1987.4 刘忆萱 论李清照及其作品 光明日报 1961.09.10.17 刘忆萱 李清照研究中的问题——与黄盛璋同志商榷 齐鲁学刊 1984.2 刘忆萱 李清照诗词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01 刘艺虹 论李清照词美的民族性 浙江学刊 1988.4 刘艺亭 苏东坡的传奇 民间文学 1963.5 刘亦晨 词家今始得知音 : 喜读乔力《晁补之词编年笺注》 江西社会科学 1993.03 刘逸生 龚自珍小游仙词十五首辨 古典文学论丛(齐鲁书社) 1981.09 刘逸生 宋词小扎 中华书局 1980.01 刘逸生 横眉冷对投降派——说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横待制赴新州》 羊城晚报 1961.03.18 刘逸生 宋词小札——陈克《菩萨蛮》 羊城晚报 1980.06.06 刘逸生 风雨云雷入手挥——说陈亮《念奴娇》词 羊城晚报 1961.07.15 刘逸生 宋词小札——陈与义《临江仙》 羊城晚报 1980.03.09 刘逸生 宋词小札(1)——范仲淹的《渔家傲》 广州文艺 1979.2 刘逸生 解道江南断肠句——说贺铸《青玉案》 羊城晚报 1961.05.13 刘逸生 宋词小札(20)——姜夔《疏影》 广州文艺 1980.9 刘逸生 宋词小札——李冠《蝶恋花》 羊城晚报 1980.04.04 刘逸生 宋词小札(6)——李清照《念奴娇》 广州文艺 1979.7 刘逸生 寄情一阕《醉花阴》 羊城晚报 1961.04.29 刘逸生 何事关心问海棠——说李清照的《如梦令》 羊城晚报 1961.05.06 刘逸生 宋词小札(11)——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广州文艺 1979.12 刘逸生 宋词小札(17)——柳永《八声甘州》 广州文艺 1980.6 刘逸生 雪晓清笳寄梦游——说陆游《夜游宫》词 羊城晚报 1961.05.27 刘逸生 宋词小札——陆游《卜算子·咏梅》 羊城晚报 1980.04.24 刘逸生 宋词小札(14)——欧阳修《蝶恋花》 广州文艺 1980.3 刘逸生 宋词小札——欧阳修《踏莎行》 羊城晚报 1980.03.24 刘逸生 宋词小札(7)——秦观《鹊桥仙》 广州文艺 1979.8 刘逸生 宋词小札(19)——秦观《浣溪沙》 广州文艺 1980.8 刘逸生 郴江误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赏析 名作欣赏 1981.5 刘逸生 宋词小札(2)——史达祖《三姝媚》 广州文艺 1980.11 刘逸生 形神兼备的咏物词——史达祖《双双燕》和《绮罗香》 艺术世界 1980.1 刘逸生 宋词小札(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广州文艺 1979.3 刘逸生 宋词小札(16)——苏轼《水调歌头》 广州文艺 1980.5 刘逸生 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和章栥的《杨花词》试释 名作欣赏 1980.1 刘逸生 宋词小札——王观《卜算子》 羊城晚报 1980.05.26 刘逸生 宋词小札(10)——吴文英《莺啼序》 广州文艺 1979.11 刘逸生 宋词小札——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铸偃湖未成》 广州文艺 1979.1 刘逸生 宋词小札(21)——辛弃疾《贺新郎》 广州文艺 1980.1 刘逸生 宋词小札——辛弃疾《摸鱼儿》 广州文艺 1980.12 刘逸生 稼轩词中的“胡簶”——《鹧鸪天》 羊城晚报 1959.03.29 刘逸生 郁孤台上的鹧鸪声——关于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羊城晚报 1961.02.25 刘逸生 佳节逢春惜岁华——说辛词《汉宫春·立春日》 羊城晚报 1961.03.04 刘逸生 元夕灯词写丽瑰——说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羊城晚报 1961.03.11 刘逸生 锦衣快马记暮年——辛弃疾《鹧鸪天》 羊城晚报 1961.07.29 刘逸生 生子当如孙仲谋——释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羊城晚报 1981.08.08 刘逸生 宋词小札(5)——晏几道《临江仙》 广州文艺 1979.6 刘逸生 宋词小札(13)——晏殊《踏莎行》 广州文艺 1980.2 刘逸生 晏殊(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05 刘逸生 宋词小札(15)——岳飞《满江红》 广州文艺 1980.4 刘逸生 宋词小札(12)——张先《一丛花》 广州文艺 1980.1 刘逸生 宋词小札——赵佶《燕山亭》 羊城晚报 1980.05.12 刘逸生 宋词小札——赵令畤《菩萨蛮》 羊城晚报 1980.06.12 刘逸生 宋词小札——仲殊《南柯子》 羊城晚报 1980.04.14 刘逸生 宋词小札(4)——周邦彦《过秦楼》 广州文艺 1979.5 刘逸生 宋词小札(18)——周邦彦《应天长》 广州文艺 1980.7 刘逸生 宋词小札(3)——晏殊《蝶恋花》杜安世《端正好》 广州文艺 1979.4 刘逸生 宋词小札(8) 广州文艺 1979.9 刘逸生 宋词小札——《鹧鸪天》 羊城晚报 1980.03.17 刘逸生 宋词小札 广州出版社 1998 刘逸生 寓深情于丽则之中——冯延巳《踏鹊枝》赏析 名作欣赏 1985.2 刘逸生 唐诗小札——刘禹锡竹枝词《乌衣巷》 羊城晚报 1960.03.15 刘逸生 千古名句一缕柔情——五代词人孙光宪《浣溪沙》赏析 文史知识 1985.4 刘逸生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的艺术技巧 花城 1982.5 刘逸生 幽心曲折写离情——说温庭筠《菩萨蛮》 羊城晚报 1961.05.20 刘翼凌;Suhrawardy 李后主的词与中国文本 OrientLongmans 1948 刘银光 晁补之的闲居词 济宁师专学报 1996.3 刘银光 不斩楼兰心不平——论刘过的抗战爱国词 菏泽师专学报 1991.2 刘银光 刘过词的风格特质 江汉大学学报 1998.1 刘银光 刘过词艺术风格再探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7.1 刘银光 试论刘过的抗战爱国词 临沂师专学报 1997.4 刘银光 略论《龙洲词》的风格特质 阴山学刊 1997.2 刘银光 词之起结 语文函授 1995.5 刘银光 古典诗词中的情与理 语文函授 1996.6 刘引;孙安邦;潘慎 历代名妓诗词曲三百首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刘印雷;胡青 新编宋词三百首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 刘应甲 “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秦观词风格初探” 淮北煤师院学报 1995.增刊 刘应甲 唐宋词和元杂剧情爱主题的审美品味浅论 芜湖师专学报 1993.01 刘应宗 东坡《月梅》图赏析 黄冈师专学报 1995.2 刘英 蹇萍同荐石湖仙——范成大在广西 语文园地 1981.6 刘英 桂林诗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09 刘英照 苏轼为何葬在郏城小峨眉山 中州今古 1984.3 刘莹 清末四家词研究 私立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 1979.06 刘莹 为郁孤台呼救 江西日报 1979.06.08 刘映华 晚清广西词人王鹏运的思乡词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83.2 刘映华 论王鹏运的中期词 学术论坛 1983.1 刘映华 王鹏运词选注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08 刘映华 秦少游横州事迹考辨及其他 第二届秦观学术讨论会论文 1988.1 刘拥军 李清照秦观词选 巴蜀书社 2000 刘永济 姜白石《暗香》《疏影》释义 国文月刊 1945.06 刘永济 读清真词札记 湖南师院学报 1982.2 刘永济 微睇室说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刘永济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02 刘永济 诵帚词笺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1 刘永济 略谈词家用典的问题 湖北日报 1961.12.24 刘永济 略谈词家抒情的几种方法 湖北日报 1962.06.17 刘永济 词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03 刘永济;俞平伯 唐宋词名篇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刘永缙 词林记事补正 艺文 1936.08 刘永良 谈《三国演义》中诗词歌赋的作用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 1993.02 刘永良 毛宗岗对《三国演义》诗词歌赋的加工整理 山西师大学报 1993.04 刘永良 红楼梦与唐宋诗词 齐齐哈尔学院学报 1990.1 刘永良 柳词的语言艺术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 1988.1 刘永良 谈唐宋诗词的替代修辞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 1987.3 刘永龙 “杨花点点离人泪,却恐周秦下笔难——苏轼婉约词试论” 宜昌师专学报 1983.2.1984.1 刘永潜 白香词谱与香严词约 东南日报 1948.01.14 刘永潜 东坡初夏词本事辨伪 东南日报 1948.02.04 刘永潜 李后主《破阵子》词 东南日报 1947.07.09 刘永潜 比兴论词 东南日报 1948.01.07 刘永生;王亚生 唐宋词选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 刘永泰 论晁补之词 学术月刊 1987.4 刘永翔 周邦彦家世发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6.3 刘咏娴 词何以不同于诗 大华晚报 1972.07.24 刘勇 何为“同均三宫”:“同均三宫”研究综述 音乐研究 2000.3 刘勇刚 《水云楼词》艺术三题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2 刘友林;钟东 晏公神道碑铭校注 二晏研究辑刊 1986.09.15 刘有宽 读古代唱论有感 人民音乐 1961.1 刘有田 纳兰性德文艺思想价值论二题 承德师专学报 1991.4 刘腴深 诗词源流格律概略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2.03 刘瑜 龚自珍《小游仙词15首》的艺术特色 山东社会科学 1993.02 刘瑜 《一剪梅》赏析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1.2 刘瑜 谈李清照词《鹧鸪天》 鞍山师专学报 1987.1 刘瑜 李清照的三首咏梅词 本溪师专学报 1987.1 刘瑜 读李清照《蝶恋花》词 朝阳师专学报 1985.2 刘瑜 读李清照《浣溪沙》词一首 朝阳师专学报 1985.4 刘瑜 论李清照词的结尾艺术 东岳论丛 1994.1 刘瑜 “空梦长安,抱恨何极——读李清照《蝶恋花》词” 抚顺师专学报 1986.2 刘瑜 李清照《临江仙》词作年辨析 河南师大学报 1987.3 刘瑜 李清照《鹧鸪天》词赏析 济宁师专学报 1986.4 刘瑜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词作年初探 锦州师院学报 1987.4 刘瑜 “跌宕曲折,一唱三叹——李清照艺术特色管见之一” 锦州师专学报 1983.4 刘瑜 “离情深婉,真色生香——读李清照词《凤凰台上忆吹萧》” 锦州师专学报 1984.2 刘瑜 “旧时天气旧时衣,情怀不似旧家时——读李清照《南歌子》词” 锦州师专学报 1985.1 刘瑜 “试灯无意思,踏雪无心情——读李清照《临江仙》并序” 锦州师专学报 1985.3 刘瑜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谈李清照《声声慢》词” 锦州师专学报 1986.1 刘瑜 “淡荡春光寒食天,黄昏疏雨湿秋千——读李清照词《浣溪沙》” 锦州师专学报 1986.2 刘瑜 “酒意诗情谁与共,独抱浓愁无好梦——李清照《蝶恋花》词赏析” 锦州师专学报 1986.3 刘瑜 “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去——读李清照《青玉案》词” 锦州师专学报 1986.4 刘瑜 思国怀乡情更深——读李清照词《添字采桑子》 辽宁日报 1983.06.26 刘瑜 读李清照《清平乐》词 黔南民族师专学报 1985.2 刘瑜 “梦魂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鶌——读李清照《好事近》词” 曲靖师专学报 1986.1 刘瑜 李清照词鉴赏三则 铁岭师专学报 1986.3 刘瑜 《武陵春》赏析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1.1 刘瑜 《醉花阴》赏析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1.3 刘瑜 李清照《如梦令》析赏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2.2 刘瑜 李清照《渔家傲》析赏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2.5 刘瑜 李清照《如梦令·酒兴》析赏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3.2 刘瑜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读李清照词《菩萨蛮》”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4.5 刘瑜 李清照词欣赏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7 刘瑜 李清照词赏析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0.04 刘瑜 漱玉词欣赏 黄河出版社 1988 刘瑜 李清照全词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刘瑜 《永遇乐》赏析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1.6 刘与欣 交叉研究的新成果(评词与音乐关系研究) 读书 1986.5 刘宇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模糊性特征 华中师大学报 1988.2 刘宇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功能 云南师大学报 1987.6 刘雨 王国维境界论辨识——兼谈境界与意境之别 东北师大学报 1988.4 刘雨 人间词话境界说辨证 克山师专学报 1985.4 刘雨 人间词话写作年代考 云南社会科学 1985.2 刘雨 关于王国维二题 东北师大学报 1985.2 刘雨 王国维死因考辨 江淮论坛 1982.2 刘雨 人间词序作者考 文学评论 1982.2 刘雨 人间词序作者新证 文学遗产 1985.2 刘禹昌 苏轼创作艺术论述略 武汉大学学报 1982.6 刘禹锡 刘禹锡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11 刘玉娥 辛词艺术风格新论 黄海学坛 1995.4 刘玉红 略谈《诗经》对唐宋诗词的影响 电大教学 2000.2 刘玉华 访李清照纪念堂 文汇报 1981.07.04 刘玉珺 “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李清照词女性形象的审美意义”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3 刘玉珂 晏几道及其词研究 檀国大学校 1984.08 刘玉来 秋瑾诗词注释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04 刘玉珉;忽培元 范仲淹在延安 延安大学学报 1981.1 刘毓盘 翟绛宦存稿一卷 宣统元年刻本 1909 刘毓盘 词史 东北大学周刊(第1期第2期.第7期.第8期.第31期.第32期.第34期.第36期.第37期.第38 1926.10..1928.03 刘毓盘 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辑 北京大学排印本 1925 刘元凯 词牌的故事 长春树书坊 1985 刘月嵚; 田永都 纳兰性德词的审美风格 语文学刊 1995.2 刘月珠 评析大樽词的风格技巧 中国文化月刊 1991.09 刘越峰 男权文化笼罩下的李清照词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1 刘云 黄庭坚艺术成就新探 争鸣 1987.1 刘云翔 吴歌与词 同声月刊 1942.02.15 刘允声 历代诗词佳句鉴赏 北京出版社 1990.12 刘运祺;蔡炘生 辛亥革命诗词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0 刘载福 中国十大词家 蓝灯文化公司 1976 刘载福 历代诗词百家 综合出版社 1980.01 刘再复 关于王国维自沉原因的答辩 诗刊 1983.9 刘再华 王国维与西方文化 晋东南师专学报 1997.4 刘再生 近古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9.12 刘再生 中古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9.12 刘再生 我国琵琶艺术的两个高峰时期 音乐艺术 1982.3 刘泽 元好问在癸巳之变中的思想转折 忻州师专学报 1986.1 刘泽 忙里偷闲喝一杯:《雨中花幔·代州南楼》中的赵可心态 名作欣赏 1995.5 刘泽;狄宝心 元好问外家在阳曲补正 晋阳学刊 1995.3 刘泽江; 王立新 浅析李煜词的修辞艺术与意境 江汉大学学报 1998.2 刘占泉 柳永《雨霖铃》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2000.10) 2000 刘昭明 苏轼与王朝云关系考 国立编译馆馆刊 1992.12 刘昭明 苏东坡在御史台狱 国文天地 1989.05 刘昭明 东坡在黄州 国文天地 1988.09.01 刘昭明 东坡与朝云 国文天地 1988.11.01 刘昭明 苏轼与钱塘潮 刘昭明 宋费衮《梁溪漫志》“东坡谪居中勇于为义”考论 刘昭明 苏轼《虞美人》词考察 国立编译馆馆刊 1993 刘昭明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发微 国立编译馆馆刊 1994 刘昭明 从《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论苏轼在黄州时期之心境与写作手法 汉学研究 1994 刘昭明 苏轼意内言外词隅测 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1994 刘昭明 苏轼与章惇之交游及相关诗文考论 国立编译馆馆刊 1998.1 刘昭明 民俗与讥刺——苏轼《鱼蛮子》与张舜民《渔父》考论 民俗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8 刘昭晴 读“岳飞传记读后” 宪政评论 1981.05 刘昭棠 黄庭坚与文学青年——兼谈黄庭坚在四川的文学活动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4.3 刘昭棠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从上枢密韩肖胄诗看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思想” 宜宾师专学报 1982.1 刘兆棋 词体辨 华国 1957.07 刘兆熊 花间派鼻祖温庭筠 台湾省立博物馆科学年刊 1968.12 刘兆熊 五代词观 台湾省立博物馆科学年刊 1968.12 刘兆熊 花间集中淡雅派词人 台湾省立博物馆科学年刊 1969.12 刘兆熊 词家三李——李煜李清照李白 台湾新生报 1948.11.13 刘兆云 隋唐时代汉族人民学习西域音乐的故事 新疆日报 1962.12.20 刘照昌 王国维苕华词中人间语 文风 1977.06 刘真伦 萨都剌任职翰林考辨 南充师院学报 1987.3 刘真伦 萨都剌早年经商考实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1993.02 刘真伦 萨都剌姓名族别及家世考索 重庆师院学报 1991.1 刘振喜 宋代爱国词选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 刘振祥 浅谈《茶陵竹枝歌》 中华诗词 1995.4 刘振娅 试论李清照叛逆性格的心理素质及其美学意义 中国韵文学刊 1990.05 刘振娅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第二届秦观学术讨论会论文 1988.1 刘振娅 爰君忧国孤臣泪,临水登山节士心:谈辛弃疾的两首登建康赏心亭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4.1 刘振娅 宋词二首赏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5.2 刘振中 古典诗词中象征性女性意象的心理分析 昌潍师专学报 1996.4 刘振中 山水悠悠,情思绵绵:对中国古代诗词中几类山水意象的阐释 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3 刘征 当代诗词的命运:学诗浅议 中华诗词 1999.1 刘正浩 南唐李后主论 海风 1958.01.1958.02 刘之侠;熊易农 晚清文人莫友芝 贵州社会科学 1981.2 刘知渐 杨升庵的二三事 重庆日报 1961.07.12 刘知渐 陆游与唐琬 龙门阵 1982.3 刘知渐 刘志清 一代词宗的际遇——关于李清照的一生 羊城晚报 1982.03.12 刘治平 白香词谱的编者舒梦兰 文学遗产 1983.1 刘智人 二苏贬雷儋时在海康的行迹及创作 雷州师专学报 1983.3 刘中光 美的追求与善的追求:王渔洋.赵执信创作风格比较谈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5.3 刘中酥 唐末文坛巨柱温庭筠 文艺 1975.01 刘中酥 唐代的变文小说词赋 新文艺 1974.02 刘忠诚 试论李清照漱玉词的思想成就 人文杂志 1983.6 刘忠贵 试论敦煌壁画中的箜篌 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论文 1983.08 刘忠惠 王国维有我无我境界说二题 南平师专学报 1982.1 刘忠惠 略谈隔与不隔 通化师院学报 1984.1 刘忠惠 对王国维之死的一点看法 古典文学论丛(齐鲁书社) 1982.11 刘忠惠 对历代文论家关于“绮靡说”批评的批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3.03 刘滋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固原师专学报 1981.1 刘子华 苍凉悲壮慷慨生哀——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鹿鸣 1983.4 刘子清 横绝古今的伟大女词人李清照 中国历代人物评传(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74 刘子清 宋词几个名作家晏殊父子及张柳宋辛姜 中国历代人物评传(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74.12 刘子骧 说“佛狸祠下”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3.5 刘自匪 《人间词话》境界说新探 求是学刊 1997.3 刘宗彬 刘辰翁年谱 吉安师专学报 1997.3 刘宗德 寂寞心曲,孤傲情调: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文史知识 1995.11 刘宗意 历代爱国诗词撷英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1.08 刘尊明 老树春深更著花:清词“中兴”鸟瞰 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2 刘尊明 宋代寿词的文化内蕴与生命主题——兼论中国古代寿辞文学的发展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三卷 1993.02 刘尊明 柳永的生命意识 古典文学知识 1991.5 刘尊明 柳永的光彩——评柳永和他的词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1.4 刘尊明 苏东坡的文学幽默与游戏文学 古典文学知识 1994.5 刘尊明 论苏东坡的人生幽默及其文化内蕴 湖北大学学报 1994.4 刘尊明 辛弃疾词的情感流程 古典文学知识 1991.5 刘尊明 宋代寿词的文化内蕴 东方文化第三辑 1994 刘尊明 宋代的祝寿风气与寿词创作 文史知识 1998.3 刘尊明 隋唐燕乐的繁荣与宫廷文化的关系 中国文化月刊 1997.2 刘尊明 唐五代词的文化观照 文津出版社 1994 刘尊明 南唐宰相冯延巳和他的词 古典文学知识 2000.1 刘尊明 20世纪李煜词研究概述 江苏文史研究 1999.4 刘尊明 于“花间”香风中行“教化之道”——论“花间词人”牛希济的散文创作 南京师大学报 1992.2 刘尊明 花间词人孙光宪生平事迹考证 文学遗产 1989.6 刘尊明 “来自“花间”,超出“花间”:论荆南词人孙光宪的创作成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3.05 刘尊明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湖北大学学报 1989.5 刘尊明 中唐文人词的艺术成就与词史地位 北方论丛 2000.3 刘尊明 论唐五代词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东方丛刊 1997.3 刘尊明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的文化蕴含 湖北大学学报 1995.5 刘尊明 论唐五代词向儒家文化的回归 湖北大学学报 1998.4 刘尊明 论南唐文人词的创作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江苏文史研究 1998.4 刘尊明 论五代西蜀的“花间词风”与“花间别调” 社会科学研究 2000.6 刘尊明 唐五代词与道教文化 社会科学战线 1997.3 刘尊明 儒道释与唐五代词 文史知识 1999.12 刘尊明 唐五代词的文化观照(博士论文摘要) 文学遗产 1993.05 刘尊明 晚唐五代词发展兴盛的文化观照 文学遗产 1995.1 刘尊明 隋唐宫廷音乐文化初探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7.2 刘尊明 敦煌歌辞.敦煌词.民间词与文人词之考辨 湖北大学学报 1995.2 刘尊明 论唐五代民间音乐文化之繁荣 江苏文史研究 1995.1-2 刘尊明 “词起源于民间”说的重新审视与界说 文学评论 1993.01 刘尊明 隋唐燕乐繁荣的文化机制及其文化意义 文艺研究 1994.1 刘尊明 20世纪唐五代词研究述略 古典文学知识 2000.5 刘尊明 《云谣集》整理与研究综述 文史知识 1997.8 刘尊明 敦煌词整理研究的百年历程 文献 1999.1 刘尊明 二十世纪敦煌曲子词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文学评论 1999.4 刘尊明 千载不传之秘籍:《云谣集》 古典文学知识 1995.1 刘尊明 论唐五代词与儒家文化的冲突 湖北大学学报 1997.5 刘尊明 唐五代宫廷词的文化内涵 中国韵文学刊 1996.2 刘尊明 唐五代词史论稿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刘尊明 唐宋词的审美特性及其文化意蕴 漳州师院学报 1999.3 刘尊明 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古典文学知识 1991.6 刘尊明 唐五代词研究的文化学方法论构想 求索 1995.4 刘尊明 “花间鼻祖”与“北宋巨手”——温庭筠与柳永比较研究 湖北大学学报增刊 1988 刘尊明 风流豪逸赋别词:读元代滕宾《齐天乐》词 古典文学知识 1999.5 刘尊明 论词体的特征和词体的形成 古典文学知识 1991.5 刘尊明 “词起源于民间”说质疑 古典文学知识 1991.5 刘尊明 浅谈词的审美特质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4 刘尊明 “词”的名称与定义的重新审视与界说 湖北大学学报 1993.02 刘尊明 词的起源面面观 文史知识 1999.3 刘尊明 词起源于民间再阐释 中国韵文学刊 1995.1 刘尊明 20世纪词的起源研究述略 文史知识 2000.12 刘尊明 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韵文学刊 1994.2 刘尊明 古代的寿词 文史知识 1992.1 刘尊明 中国古代诗词曲名句选析 自学指南 1997 刘尊明; 王秀林 20世纪李煜词演进概述 江苏文史研究 1999.4 刘尊明; 王兆鹏 从传播看李清照的词史地位:词学研究定量分析之一 文献 1997.3 刘尊明; 王兆鹏 本世纪东坡词研究的定量分析:词学研究定量分析之一 文学遗产 1999.6 刘尊明; 王兆鹏 本世纪敦煌曲子词研究的文化观照 东方丛刊 1994.3-4 刘尊明; 王兆鹏 《全唐五代词》编纂与词学理论 湖北大学学报 1996.4 刘尊明; 王兆鹏 论唐五代宫廷词的发展 北方论丛 1996.1 刘尊明; 王兆鹏 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定量分析 湖北大学学报 1999.5 刘尊明; 王兆鹏 唐宋词美学研究的新突破:《唐宋词美学》 文学遗产 1999.4 刘尊明; 王兆鹏 词的本质特征与词的起源:词学研究两个基本理论问题的阐释 文学评论 1996.5 刘尊明;王兆鹏 新编千家词三百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5 刘尊明;赵晓涛 浅谈词的名称与形体特征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5 刘尊明;朱崇才 休闲宋词鉴赏辞典 湖北辞书出版社 1997 刘尊荣 宋词发展的分期及创作群体概述 自学指南 1995.1 流畅 影中取影——古典诗词中的双重想象 天津日报 1984.07.09 流清 促进“欧学”研究,弘扬中华文化:全国首届欧阳修学术讨论会综述 吉安师专学报 1998.4 流沙 历代咏武诗词选——古诗词选 黄山书社 1986.01 流石 各具风神各擅其美——诗词曲比较学习札记 文科教学 1988.1.2 流溪萍 通音律的词家姜夔及其诗说 江西日报 1980.07.07 流萤 古今咏陇诗词选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0 流舟 诗词赏析偶拾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81.1 流舟 古典诗词中的用典 雪莲 1981.1 柳庵 苏东坡与红莲 中国文选 1973.08 柳存仁 敦煌诗词选 有关翻译的传统的说明(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1 柳风 漫谈宋代豪放词 昌潍师专学报 1988.2 柳风 论词的解放运动 新垒月刊 1933.04 柳红玲 红梅傲雪,百折不回:全面认识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及陆游同名词作中颓废辨释 山东师大学报增刊 1997 柳湖 评《清代满族诗词十论》 民族文学研究 1994.4 柳基荣 苏轼与韩国词文学的关系 复旦学报 1997.6 柳明熙 感觉上来看东坡期乐府之情境考 人文论丛 1985.12 柳明熙 杭州时代东坡乐府之情境考 人文论丛(第26辑) 1984 柳明熙 李清照诗词笺释 台私立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 1980.05 柳明熙 苏东坡词所表现的心路历程研究 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 1988.07 柳青 词人与词 亚洲文学出版社 1989.07 柳晟俊 郑燮与其诗词研究(1)——生平与交游篇—— 中国语文学 1981.10.15 柳条 郑文焯与“鸥隐词社” 满族研究 1994.1 柳文耀 香草与美人,托意自幽深:《念奴娇·春雪咏兰》赏析 古典文学知识 1999.2 柳文耀 飞雪龙山何处是: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词作年.作地及主题考 学术月刊 1997.2 柳文耀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黄仁《水龙吟·吊陈莲峰提督化成阵殆吴淞口》 古典文学知识 1998.1 柳文耀 李清照咏物词浅议 齐鲁学刊 1980.6 柳文耀 “建康”“建安”还是“远安”——李清照《临江仙》词地名考辨 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1 柳文耀 早行秋思意识流——清真词拾零 学术月刊 1980.1 柳文耀 句秀.骨秀.神秀之我见:温.韦.李三家词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8.3 柳无忌 柳亚子年谱后记 读书 1983.5 柳无忌 《姚蜿雏诗词集》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4 柳无忌 李清照诗词全集 清华学报 1981.12 柳无忌 词体的起源与繁荣 中国文学介绍(英: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 1966 柳无忌;罗郁正 灿烂的太阳花——中国诗词三千年 起锚丛书 1975 柳向春 “忠义凛凛,情思绻绻——陆游诗词四首简析” 教学与进修 1984.1 柳絮 一代怪人郑板桥 中央日报 1960.08.04-08 柳絮 竹枝词 中央日报 1961.06.13 柳亚子 江左少年夏完淳传 怀旧集(上海:耕耘出版社) 1947 柳亚子 词的我见 新时代月刊 1933.02 柳亚子;曾今可 关于平仄及其他 新时代月刊 1933.02 柳诒征 花草粹编跋 江苏省立图书馆年刊 1934.1 柳永 乐章集(二册)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0.1 柳种睦 宋龙准著秦观词研究 岭南大学校出版部 1989.03 柳种睦 东坡词之特色 中国语文学 1985.11.20 柳种睦 杭州时期东坡词之内容与风格 中国语文学 1987.12.20 柳种睦 关于苏轼词之诗的形式 中国语文学 1990.12.30 柳种睦 韦庄词研究 韩:汉城大学校硕士论文 1984.02 柳种睦 柳种睦 填词起源考 中国语文学 1984.05.15 柳作梅 屈大均之生平与著述 图书馆学报 1966.05.1968.05 龙春力 尹湛纳希词赏析 鞍山师专学报 1987.3 龙德寿 也论萨都剌的族别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7.4 龙飞 古今绝妙销魂词选 大学文选社 1971.01 龙晦 敦煌与五代两蜀文化 敦煌研究 1990.2 龙晦 唐五代西北方音与敦煌文献研究 西南师院学报 1983.3 龙晦 论敦煌词曲所见之唐代佛教各宗 1985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论文(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 1985.08 龙晦 敦煌歌辞《捣练子》孟姜女四首研究 1990年敦煌学国际讨论会论文 1990.1 龙晦 敦煌歌辞总编校音 敦煌研究 1989.2 龙晦 卜天寿论语抄本后的诗词杂录研究与校释 考古 1973.3 龙晦 论敦煌词曲所见之禅宗与净土宗 世界宗教研究 1986.3 龙慧萍 《词品》的词学贡献 苏州大学学报 1999.2 龙建国 论“柳永式”的超然 中国韵文学刊 1998.2 龙建国 一首被误解了的词:柳永《鹤冲天》赏析 名作欣赏 1998.2 龙建国 论柳永词的社会美学意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0.3 龙建国 论柳永词的表现手法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1.1 龙建国 论柳永词的自我意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7.1 龙建国 词学领域的新拓展——评柳永和他的词 中国图书评论 1991.1 龙建国 史达祖词的创作分期与艺术风貌 文学遗产 1995.6 龙建国 关于东坡词评价的再认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89.3 龙建国 略论晏殊词的美学风貌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1.4 龙建国 大晟府与大晟府词派 文学遗产 1998.6 龙建国 “辨”可去伪存真:评《宋词辨》 天府新论 2000.3 龙建国 沁园春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8 龙建国 刍议钟辐词《卜算子慢》 赣南师院学报 1987.2 龙建国 论唐宋词情理冲突的艺术精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2.3 龙建国 词牌·道教·文化意蕴 吉安师专学报 1993.03 龙建国 论词的音乐文学优势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3.03 龙建国 《沁园春》的形式特点与发展历程 中国韵文学刊 1997.1 龙建国; 杜道群 欧阳修词的创作分期及风格嬗变 吉安师专学报 1999.1 龙建国; 黄曼玲 论宋词衰落的原因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5.2 龙建国; 廖章荣 论唐代曲子词的传播 贵州大学学报 2000.6 龙霖 明本 龙霖 一首长期被误解的词——浅议《酹江月·驿中言别》 湘潭大学学报 1985.2 龙尚学 张国华的贵州竹枝词 贵州文史丛刊 1982.4 龙寿潜 敦煌曲校补 学术研究 1981.5 龙腾 五代词之渊源 畅流 1967.12 龙希 从狂人日记原型论及小山词 二晏研究辑刊 1987.07.15 龙希 晏殊《蝶恋花》和杜安世《端正好》二词比较分析 抚州师专学报 1987.2 龙希文 论二晏词的女性美 二晏研究辑刊 1989.07.15 龙协涛 艺术符号与诗词解读 苏州大学学报 1990.2 龙吟诗社 黑龙江历代诗词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0.06 龙有容 关于词的暗韵及平仄 艺林丛录(香港:商务印书馆) 1973.01 龙榆生 龙榆生 词林要籍解题——水云楼词 同声月刊 1941.03.20 龙榆生 忍寒漫录五 同声月刊 1941.04.20 龙榆生 疏篁馆杂缀 同声月刊 1941.08.20 龙榆生 疏篁馆杂缀 同声月刊 1941.06.20 龙榆生 忍寒漫录 同声月刊 1941.08.20 龙榆生 忍寒漫录八 同声月刊 1941.05.20 龙榆生 忍寒漫录九 同声月刊 1941.06.20 龙榆生 忍寒漫录七 同声月刊 1941.04.20 龙榆生 词论零珠(二)—— 龙榆生 忍寒漫录 同声月刊 1941.10.20 龙榆生 读王船山词记 词学 1983.1 龙榆生 龙榆生 云起轩词抄序 同声月刊 1943.01.15 龙榆生 重校集评云起轩词 同声月刊 1943.01.15 龙榆生 云起轩词补遗 同声月刊 1943.01.15 龙榆生 云起轩词评校补编 同声月刊 1943.03.15 龙榆生 水云楼词跋 暨南大学文学院集刊 1931.01 龙榆生 大鹤山人词话 词学季刊 1933.12 龙榆生 忍寒庐零拾——郑叔问自评所作词 词学季刊 1933.08 龙榆生 冷红词跋 暨南大学文学院集刊 1931.01 龙榆生 忍寒漫录 同声月刊 1942.08.15 龙榆生 词论零珠(1)——彊村老人词评三则 词学季刊 1933.04 龙榆生 忍寒庐零拾——江蓬仙记彊村先生逸事 词学季刊 1933.12 龙榆生 彊村语业跋 词学季刊 1933.04 龙榆生 彊村本事词 词学季刊 1933.12 龙榆生 忍寒庐零拾——谢榆孙记彊村先生广元裕之宫体《鹧鸪天》词本事一 词学季刊 1933.12 龙榆生 忍寒庐零拾——谢榆孙记彊村先生广元裕之宫体《鹧鸪天》词本事二 词学季刊 1933.12 龙榆生 清季四大词人 暨南大学文学院集刊 1931.01 龙榆生 晚近词风之转变 同声月刊 1941.02.20 龙榆生 论常州词派 同声月刊 1941.09.20 龙榆生 忍寒漫录 同声月刊 1941.10.20.1941.11.20.1942.01.15 龙榆生 忍寒漫录 同声月刊 1942.01.15 龙榆生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09 龙榆生 荒鸡警梦室杂缀 同声月刊 1943.01.15 龙榆生 苏门四学士词 世界书局 1967 龙榆生 晁氏琴趣外篇 中华书局 1957.08 龙榆生 忍寒漫录 同声月刊 1942.02.15 龙榆生 论贺方回词质 龙榆生 豫 龙榆生 龙榆生 漱玉词叙论 词学季刊 1936.03 龙榆生 忍寒漫录 同声月刊 1942.10. 龙榆生 淮海居士长短句——苏门四学士词之一 中华书局 1957.08 龙榆生 东坡乐府综论 词学季刊 1935.04 龙榆生 东坡乐府笺 商务印书馆 1958.04 龙榆生 苏辛派词之渊源流变(一) 文史丛刊 1933.06 龙榆生 试谈辛弃疾词 语文教学 1957.3 龙榆生 疏篁馆杂缀 同声月刊 1941.07.20 龙榆生 寒蛩碎语 同声月刊 1940.12.20 龙榆生 周清真评传 南音 1930.07 龙榆生 清真词叙论 词学季刊 1935.07 龙榆生 试论朱敦儒的《樵歌》 词学 1993.11 龙榆生 樵歌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8.01 龙榆生 两宋词风转变论 词学季刊 1934.1 龙榆生 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 新建设 1957.8 龙榆生 忍寒庐零拾(三)——郑叔问石芝西堪宋十二家词选目 词学季刊 1933.08 龙榆生 苏门四学士词 文学 1934.06 龙榆生 李后主和他的词(上下) 台湾学生书局 1971.01 龙榆生 南唐二主词叙论 词学季刊 1936.06 龙榆生 新刊足本云谣集杂曲子跋 词学季刊 1933.04 龙榆生 唐宋词格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1 龙榆生 唐宋名家词选 开明书店 1934.01 龙榆生 唐五代宋词选 商务印书馆 1937.01 龙榆生 词体之演进 词学季刊 1933.04 龙榆生 词律质疑 词学季刊 1933.12 龙榆生 论平仄四声 词学季刊 1936.06 龙榆生 词曲概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04 龙榆生 诗教复兴论 同声月刊 1940.12.20 龙榆生 论九宫大成谱 同声月刊 1941.03.20 龙榆生 从旧体歌词之声韵组织推测新体乐歌应取之途径 音乐杂志 1934.01 龙榆生 论词谱 语言文学专刊 1936.03 龙榆生 令词之声韵组织 制言 1937.04 龙榆生 近代名贤论词遗札 词学季刊 1933.04 龙榆生 研究词学之商榷 词学季刊 1934.04 龙榆生 报 龙榆生 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 词学季刊 1935.01 龙榆生 答 龙榆生 大鹤山人论词遗札 词学季刊 1935.07 龙榆生 填词与选调 词学季刊 1935.12 龙榆生 忍寒漫录 同声月刊 1945.07.15 龙榆生 创制新体乐歌之途径 真知学报 1942.03 龙榆生 词籍题跋 词学 1986.1 龙榆生 选词标准论 词学季刊 1933.08 龙榆生 读词随笔 同声月刊 1941.01.20 龙榆生 疏篁馆杂缀 同声月刊 1941.06.20 龙榆生 忍寒漫录 同声月刊 1942.12.15 龙榆生 词林逸响述要 同声月刊 1943.04.15 龙榆生 谈谈词的艺术特征 语文教学 1957.06 龙榆生 词学十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8.07 龙榆生 龙榆生词学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龙榆生 彊村遗书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7.12 龙贞杰 论秦观的人品和词品 第二届秦观学术讨论会论文 1988.1 龙贞杰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第二届秦观学术讨论会论文 1988.1 龙子 读敦煌曲辞后——兼论民歌之文学价值 民族晚报 1978.11.01 龙子仲 黄山谷在宜州的两首词 河池师专学报 1995.4 泷本正史 苏轼の水と世界观 东洋学 1984.11 陇人 爱国词人辛弃疾 陇花 1957.05 娄元华 范仲淹《苏幕遮》赏析 语文教学通讯 1983.6 娄元华 “缘情绘景,意切情真——《醉花阴·九日》” 语文园地 1983.2 娄元华 李煜词《清平乐》赏析 语文园地 1983.4 娄元华;谢国平 李清照《念奴娇》赏析 文艺评论通讯 1983.4 娄子匡 丘逢甲的竹枝词 台北文献 1969.12.31 楼杏春 璨花馆词抄一卷 民国二十二年义乌黄氏铅印本 1933 卢传裔 数词在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应用 宜春师专学报 1987.3 卢传裔 情趣横溢的回文诗词 宜春师专学报 1999.3 卢逮曾 论南唐后主李煜的文学 民主宪政 1953.06 卢定虎 浅说苏轼悲剧的个人因素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6.1 卢洪昭 虞美人 抚州师专学报 1997.1 卢洪昭 满庭芳 抚州师专学报 1997.1 卢冀野 陈大声评记辑 词学季刊 1935.07 卢冀野 乐王陈铎 中央日报 1946.06.04.11 卢冀野 陈大声及其词 青年界 1935.01 卢冀野 词谑 中华书局 1936 卢冀野 金陵卢氏校刊南唐二主词 自刊本 1950 卢冀野 温飞卿及其词 会文堂书局 1930.06 卢冀野 词曲文辨 词学季刊 1933.08 卢冀野 令词引论 词学季刊 1934.1 卢冀野 词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 文学百题(上海:生活书店) 1935.07 卢冀野 “山河百战一枝笔,长打短打俱闻名:卢冀野和他的词曲创作” 文教资料 1997.4 卢冀野 词曲研究 中华书局 1934.12 卢家明 欧阳修传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8 卢建平 浅论苏轼严正刚强超脱达观的人格在词的体现 电大教学 1999.1 卢建平; 陈朝霞 东坡词中“柔情”探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9.4 卢开磏 从两首词看辛词的不同风格 昭通师专学报 1983.1 卢明瑜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中央日报 1991.07.17 卢润祥 关于唐宋词常用语释例 辞书研究 1981.1 卢润祥 唐宋诗词常用语词典 湖南出版社 1991.01 卢润祥 张相及其诗词曲语辞汇释 文史知识 1981.4 卢善焕 敦煌曲词《鱼美人》考释浅议 敦煌学辑刊 1985.1 卢善焕 敦煌曲校录略校 敦煌学辑刊 1986.2 卢善焕 敦煌曲校录校读记 西北师大学报 1991.5 卢善庆 评人间词话笺注 读书 1983.2 卢善庆 王国维的境界说漫评——与台湾省 卢善庆 王国维的美学观 美学 1981.06 卢善庆 王国维与美育 美育 1984.2 卢善庆 王国维的文学论的剖析及其历史评价 厦门大学学报 1979.4 卢善庆 台湾海峡两岸学术界研究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 社会科学战线 1984.3 卢善庆 台湾海峡学术界研究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几个问题 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江苏省美学学会编印) 1983.1 卢述曾 论后唐庄宗李存朂的文学 畅流 1953.09 卢斯飞 宋人咏梅诗词的几种类型 文科教学 1988.1.2 卢晓华 为什么说苏轼创造了豪放派 语文学刊 1989.4 卢晓辉 唐宋诗词与梦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1995.1 卢心竹 贺双卿其人其词漫谈 苏州大学学报 1984.1 卢兴基 元好问研究的新成果 山西大学学报 2000.3 卢兴基 “尘梦半生吹短发,清歌一曲送残阳”:清代女词人顾太清和她的词 阴山学刊 2000.1 卢兴基 五十年代讨论李煜词的评价问题 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齐鲁书社) 1987.04 卢焱 诗词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卢益中 李清照闺情词浅论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88.2 卢元骏 词林正韵 正中书局 1991.1 卢元骏 朱淑真 中国文学史论集 1958.04 卢元骏 注释宋代民族精神词选 复兴书局 1959.01 卢元骏 断肠声里发幽光——写在读断肠集以后 畅流 1976.03.01.16 卢元骏 朱淑真及其断肠词 幼狮文艺 1969.02 卢元骏 亘古男儿一放翁 幼狮月刊 1976.09 卢元骏 两宋词的比较 畅流 1974.07 卢元骏 诗词曲选注 正光书局 1974.09 卢元骏 词选注 正中书局 1970.09 卢元骏 词与曲 孔孟月刊 1976.07.08 卢元骏 论诗词曲三者发展之一贯性 中国书目季刊 1972.09 卢元骏 中国诗词曲的蜕变 中央月刊 1977.01 卢元骏 词的理论与创作(上下) 中山学术文化集刊 1977.03.11 卢元骏 四照花室论文集 正光书局 1977.04 卢元骏 四照花室词谱 正光书局 1976 卢元骏 诗词曲韵总检 正中书局 1968.05 卢政; 霍俊国 “基调明朗,意味无穷:《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新解” 现代语文 2000.2 卢挚等 长江三唱 名作欣赏 1996.5 卢重华 诗歌词曲之演进史 民钟季刊 1936.12 芦笛 郑板桥散论 新美术 1981.3 芦立一郎 温庭筠の歌词につぃて 山形大学纪要 1990.01.20 芦田孝昭 中国诗选4——苏东坡より毛泽东へ—— 现代教养文库721(日:社会思想社) 1974 芦苇;张新明 浅谈《秦王破阵乐》之始末 宁夏教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 1997 鲁承禹 “热情明快,饶有情趣——读李清照的《如梦令》” 语文教研 1983.6 鲁歌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又一高峰——宋词 内蒙古大学学报 1992.1 鲁歌 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2.01 鲁弓长 帝王俘虏词国帝王——谈南唐李后主之词 畅流 1981.07 鲁国尧 元遗山诗词用韵考 南京大学学报 1986.1 鲁国尧 宋代辛弃疾等山东词人用韵考 南京大学学报 1979.2 鲁国尧 校辑本山中白云词之讹误 古籍整理与研究 1987.1 鲁国尧 宋词阴入通叶现象的考察 音韵学研究 1986.07 鲁国尧 宋代福建词人用韵考 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上海:知识出版社) 1989.01 鲁国尧 宋代苏轼等四川词人用韵考 语言学论丛 1981.08 鲁国尧 论宋词韵及其与金元词韵的比较 中国语言学报 1991.4 鲁国尧 宋元江西词人用韵研究 近代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01 鲁国尧 白朴的词韵和曲韵及其同异 鲁海 中国古代悼亡诗词的艺术特色浅析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 1986.4 鲁洪生 古典诗词中运用的绘画技巧 辽宁商专学报 1990.3 鲁金波 治国诗词探源与览胜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1998.3 鲁韧 文天祥词作年考 吴中学刊 1993.2 鲁思爱 试论苏轼词的开拓创新精神 临沂教育学院学报 1996.3 鲁同群 柳永《八声甘州》与王粲登楼赋评析 古典文学知识 1987.2 鲁昔达 龙堆杂拾 古今 1931.05.09 鲁原 东坡亭上怀东坡——苏轼在合浦 语文园地 1984.6 鲁原 却道天凉好个秋——诗歌美学随笔 诗探索 1981.4 鲁志威 中国诗歌五讲 Joint 1984 陆斌 蒋捷《一剪梅·舟过关江》赏析 名作欣赏 1989.2 陆成侯 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华文史论丛 1978.1 陆萼庭 女曲家吴藻传考略 文史杂志 1948.05 陆丰 风花雪月话诗词 今日中国 1977.09 陆风;晓峰 幼读宋词一百首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4 陆国斌;钟振振 历代小令词精华 岳麓书社 1993 陆宏弟 从创作心理谈纳兰词 承德师专学报 1992.4 陆焕平 放宽格律拓新内容反映时代面向大众——对诗词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探讨 诗词理论探索 1988.12 陆家骏 词人词事趣谈 台湾中华书局 1979.01 陆坚 秋瑾词中的自我形象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5.09 陆坚 陈亮爱国词论 第二次全国词学讨论会论文 1986.12 陆坚 “豪情震江关,硬语自盘空——谈陈亮词《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唐宋词鉴赏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05 陆坚 “豪情如火,快语如刀——陈亮词论” 文学评论 1987.2 陆坚 陈亮(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05 陆坚 李清照《永遇乐》释说 语文战线 1980.6 陆坚 说柳永《雨霖铃》 大学语文选讲(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2.12 陆坚 陆游诗词赏析 巴蜀书社 1990.06 陆坚 文天祥和他的爱国壮词 文学欣赏与评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2.01 陆坚 稼轩农村词琐议 杭州大学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科学报告会论文集 1979.10. 陆坚 张志和《渔父》的流播与日本填词的滥觞 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0.12 陆精康 辛弃疾警告韩侂胄说难以成立 语文学习 1991.5 陆军;葛德均 两副笔墨同臻佳境——张志和《渔歌子》及范仲淹《江上渔者》赏析 语言文学 1984.4 陆侃如 词选笺自序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 1927.01 陆侃如 中国文学史稿——唐宋词及散文 文史哲 1955.4 陆侃如; 陆衎庐 词人李后主 李后主和他的词(下)(台湾学生书局) 1971 陆联星 《红楼梦》词曲二题 淮北煤师院学报 1994.1 陆林 陆游《咏梅》一解 艺谭 1980.2 陆岭生 李后主和他的词 李后主和他的词(上)(台湾学生书局) 1971.1 陆梅谷 铿尔词序 词学季刊 1934.04 陆敏 姜白石的合肥情节 合肥教院学报 1997.1 陆明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岳麓书社 1995 陆谦祉 清厉 陆钦 也谈陆游的晚节 北京晚报 1980.05.29 陆钦 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 理论月刊 1985.7 陆三强 乐府雅词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陆三强 乐府雅词版本述略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0.06.10 陆寿之 纳兰性德占梭龙研究述评 承德师专学报 1991.4 陆树楠 道咸以来的江浙词风 江苏研究 1936.1 陆思涌 漫谈怎样朗诵词曲 语文教学通讯 1957.5 陆思涌 词和它与诗.曲的一些区别 语文教学通讯 1957.1 陆完贞 李清照词之特质考 1980年度定期刊物记事索引 1980 陆完贞 李清照词考 梨花语文论(第2辑) 1978 陆完贞 宋词之体例与相关音律之研究 梨花女大韩国文化研究院论丛 1970.02 陆完贞 中国女词人叙录 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 1965.06 陆文奎 山中白云词跋 国粹学报 1910.09.20 陆晓光 文心学也——试论刘熙载文艺思想的一个根本观点 学术月刊 1983.7 陆业龙 “多情应笑我”别解 荆门大学学报 1998.2 陆应榖 抱真书屋诗余一卷 云南丛书本 1914 陆永品 黄庭坚《念奴娇》赏析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1985.3 陆永品 黄庭坚《水调歌头》赏析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1985.4 陆永品 “豪迈洒脱,飘然欲仙——李清照《渔家傲》赏析” 文艺学习 1987.6 陆永品 “借物寓言,妙合无垠——陆游《鹊桥仙·夜问杜鹃》赏析” 名作欣赏 1987.4 陆永品 “精致超旷,豪气过人——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快亭赠张偓佺》” 名作欣赏 1985.4 陆永品 苏轼的赤壁怀古浅析 中国青年报 1979.03.03 陆永品 辛弃疾与屈原——读书札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78.5 陆永品 谈辛弃疾的一首词 工人日报 1979.04.14 陆永品 论辛弃疾的哲理诗词 河北学刊 1992.1 陆永品 辛词“最喜小儿无赖”考释:辛弃疾 文学遗产 1994.2 陆永品 论辛弃疾的用事寓言词 阴山学刊 1991.2 陆永品 辛弃疾的咏物词言词 中州学刊 1988.1 陆永品 论辛弃疾的恋情词 中州学刊 1991.6 陆永品 辛弃疾词三首赏析 自学与辅导 1984.4 陆永品 谈朱敦儒的《相见欢》 文史知识 1985.5 陆永品 百代词曲之祖——《忆秦娥》 名作欣赏 1986.1 陆永品 孙光宪《风流子》剖析 名作欣赏 1982.4 陆永品 唐宋诗词新论 河北师院学报 1988.2 陆永品 唐宋词选讲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 陆永品 古诗词发展概况和鉴赏问题 诗词鉴赏新解(北京:语文出版社) 1988.03 陆永品 诗词鉴赏新解 语文出版社 1988.03 陆勇强 陈维崧年谱(上.中.下)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 1994 陆勇强 李渔交游拾零 明清小说研究 1999.4 陆游 陆放翁全集七种 世界书局 1980 陆游 陆放翁全集(三册) 北京市中国书店 1986.06 陆正 北宋几位词人及其作品 生力 1970.01 陆志平 别开生面的边塞词——简说《渔家傲》 天津师专学报 1984.2 陆尊梧;李志江 古代诗词典故辞典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