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研究的探索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新出土文献的层出不穷,使学界在对新资料的不断增加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为很多典籍传世文本的文字差异产生了学术反思。例如,由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文字的差异,容易使人对传世文本的真伪产生疑问,“疑古”说由此而来;同时,排除个别文字的差异,传世文本所记材料与出土文献的相合,反过来可以印证传世文本文献来源、作者、时代的可靠性,“信古”说由此产生。
    如何辩证地认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出土文献,如何将出土文献的研究成果与传世文本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做到不偏废任何一方,不纠结于孰是孰非的漩涡,就成为学术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曹建国先生《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适时出版,可以说为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全书主要结合出土楚简,对《孔子诗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献爬梳与辨析,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历史上孔子论《诗》的文献记载,对子游学派与《孔子诗论》的关系,对《孔子诗论》论诗风尚与汉代《诗》学的关系,对《孔子诗论》中的一些重要理论文学范畴等,都进行了翔实的考辨,资料繁富,观点独到,结论可信。
    纵观全书,可以给我们四点学术启示:
    第一,由出土文献重新检视传统学术思想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从思想史意义上把握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毛诗序》与汉代《诗》学,一直是《诗经》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孔子诗论》的发现,为研究《毛诗序》和汉代《诗》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曹建国先生由《孔子诗论》入手,对《毛诗序》和汉代《诗》学发展诸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孔子诗论》与《毛诗序》存在很多相通之处,但也存在很多明显的差异,例如,二者对“情”的重视程度不同,对“风雅颂”的阐释理念有异,等等。由此出发,作者进一步揭示了二者差异的原因。最后,作者认为,《孔子诗论》与《毛诗序》并非来自于同一个学术系统。《孔子诗论》关注的是《诗》与礼的关系,《毛诗序》则更关注《诗》与政治的关系。这种说法是符合学术思想发展的进程的。《诗》与礼、《诗》与政治,是《诗》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客观需要的真实反映。由此,我们可以把握《诗》学发展的思想轨迹。
    但是,从学术本质上来说,我们的启示是:《孔子诗论》与《毛诗序》,关注的都是《诗》的社会与政治的教化功能。从这里说来,二者在宏观上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申论之。
    第二,由出土文献疏理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些理论命题,从理论意义上总结文学范畴的变化情况。
    出土文献的发掘,为我们反思很多学术命题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如结合《孔子诗论》、《性自命出》与《性情论》等出土文献,作者阐释了“性”、“情”、“命”、“志”、“言”等命题的内涵与外延。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学范畴话题。再如,“诗言志”命题的发展,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蔽志”、“《诗》所以会古今之志”、“诗亡隐志”、“物与志”等命题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诗》言志”命题发展的思想脉络。这种认识,符合唯物辩证法,符合学术思想发展的逻辑关系。
    这启示我们:对文学命题的合理阐释,不仅仅是建立在单一的、孤立的文学家或其作品的“点”上,还要有将这些看似孤立的“点”,纵横衔接起来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全面、深入地把握文学范畴的变化情况。
    第三,利用出土文献,研究传世文本或传统的文学思想,必须重新反思“疑古”论,正确审视“信古”论。不妄疑但也不轻易偏信传世文本的记载,不盲从但也不轻易废弃出土文献的成果。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存在的文字差异现象,是学术史上的常态,不足以成为传世文本作伪的证据。其实,即使那些我们公认为真作的古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由于误读、误刻,或者地域方言的差异,也会存在文字不同的情况。但是,这些文字差异,其实并不完全像清儒所言,“小学不明则经义不明”的后果。我们处在当今多元化思潮的学术环境中,古文、今文早已丧失了一较短长的阵地,我们也早已不是固守疆域的俗儒,而应将这些资料皆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财富。同一部书中个别文字的不同,只能造成文意理解的差异,有时候并影响全句的意思,更不会造成“谬之千里”的后果。相反,这种文字记载的差异,有时候反而会大大拓展文学的范畴,可以使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文句的不同精彩之处。本此,与其在那一个字更准确的漩涡里纠缠不休,倒不如将各种不同的文字都接受下来,深入研究,这样或许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孔子诗论》中“文亡隐言”之“言”,有释为“意”,有的释为“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取“言”,未取“音”、“意”,当然也有其道理,起码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笔者在读书过程中曾认识到,先秦诸子中,有“辞胜于理”、“理不胜辞”等辩论,这个与“辞”相对的“理”,既与先秦诸子思想范畴中的“情”、“性”有关,也与汉代扬雄的“事”有关。其中,“情”又与古人常说的“志”有某种内在关联。这个“志”,就与“意”有关。据此,我们可以怀疑:“言”、“意”可能都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文字不同,但表达的涵义是一致的。“音”也应该是如此。笔者提出的这个问题,还可以再讨论。
    最后,通过阅读本书,笔者还认识到:自宋明与清儒提出的很多治学方法、学术理念与学术命题,应该进行必要的反思。
    宋人以后陆续对很多古书提出的“真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对待:有些可以形成定论的问题,可以进行必要的商榷与讨论;对那些很难形成定论的“真伪”问题,我们可以不必陷入毫无意义的争论怪圈,只关注本书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就可以了。再说,我们现在所用的“辨伪”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即如将先秦诸子古书所记与史书比勘的方法而言,就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因为,即使史书较诸子所记更为准确,但不能将诸子文学中“寓言”、“传闻”、“饰说”之类的文献与史书的不合断为伪作。从本质上说,“疑古”、“信古”,及其由此衍生的辨伪、辩真等系列性研究成果与方法,是否是围绕着一个“预设话题”产生的副产品呢?如果不涉及到文学审美的价值判断问题,我们有必要纠缠于“真伪”争辩的泥沼不能自拔吗?
    学术上的义理、考据、辞章问题,前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取舍各有不同。然各家各有偏废、互相指摘、互较短长。在封建社会经学家所处的政治、历史条件下,这种争议自有其客观原因。今天,我们处在全新的政治、历史环境与学术条件下,再囿于前人的学术成见,似乎有点不妥。无论是义理也好,考据、辞章也罢,学人可视个人爱好与学术专长而定,只要能自成一家之言,三者取其任何一种,或者互相贯通,有何不可呢?顾颉刚先生曾言:“学术者,非研钻故纸、墨守陈言之谓,要在观往知来、闻一知十,察天人而处顺变。故圣人常在忧患者,为其学术深至也。”但要做到不“研钻故纸,墨守陈言”,就需要辩证地继承、认识和运用前人的学术方法和学术思想,不能再以前人成见加入前人的学术争论,而应将自己的学术研究,融入现实的学术思潮和社会生活之中,将个人所学能为社会所用、为他人所用。
    说到这里,笔者不得不说一个在多种场合反复提及的“学术实用”的问题。学术是脱离现实社会单纯的“空中楼阁”吗?当然不是,学术也要讲究“实用”。学术研究,不能为社会创造现实的、直接的物质利益,但是,它可以为物质财富的创造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撑、思想启迪与理论证据。学术课题,作者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也应该考虑学术的社会价值。毫无意义的无病呻吟、扯三拉四写成的文章,又有什么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呢?曾国藩曾经提出:“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这当然是有其片面性的“经世致用”哲学的反映,但我们也要想到,完全抛弃了“经世致用”的考据,最后到底有到少学术价值可言?在这里,我还是要不免提及严耕望先生对学术“实用”问题的界定:“国家大计、社会动态、人民生活、思想潮流”(严耕望《怎样学历史——严耕望治学三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这些最为社会所关注的话题,皆应成为学术选题的首选原则。
    涉及到本书来看,由于文献考据学的历史原因,本书很多学术方法,采用了文献学上传统的音韵、训诂、考证方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笔者认为,学术研究,还应该跳出传统的文献学要求,疏通义理、考据与辞章的关系,为当前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更高、更宽的学术境界与学术视野。在这方面,作者当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作者提出的很多学术命题,都很有学术生机,对反思以往的学术问题、总结当前的学术讨论,皆有启发。譬如,《诗大序》问题、《孔子诗论》的时代与作者问题、“孔子删诗”问题、“诗言志”的发展问题、“性情论”问题等等,作者既有传统文献梳理的工夫,也有文学范畴学的分析与考辨,还有学术与文学理论的总结。这种学术方法上的综合运用与学术思想上的贯通,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方面,《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做了一些初步的准备工作,如果更进一步开拓疆域、深入总结,在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上多所总结,在学术理论上会有更大的收获,对学界将也是一个更大的贡献。
    一部好书,不仅仅在于作者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筚路褴褛的独到成就,而且还在于通过这部书,使读者能够领悟作者新颖、创新与贯通的治学方法,为读者的学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启示。《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就具有这样的学术探索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