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反腐、民心所向 ——对良好传播效果的现象透析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大数据实验室数据, 《巡视利剑》在播出期间取得了较佳的传播效果,网媒、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渠道共产生了6000余条相关舆情内容,至今年国庆结束时达到1 . 4万多条;腾讯视频点播量达4000万次。由于其政治传播特点,相关的新闻报道成为了其主要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微信、微博是当前传播的主要途径, 《巡视利剑》超过四成舆情通过“两微”进行传播;微博话题阅读量更是多达6000余万次。“共产党员网”“新华社区”“荆楚之窗”“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平台,也是这次《巡视利剑》相关舆情的重要传播平台。 笔者观察舆情事件发生数量的曲线,在传播时效方面稍有滞后。 《巡视利剑》在9月7日首播,当天舆情事件仅37条, 9月11日当天舆情事件489条,到9月12日当天数量达到顶峰的2543条,之后减少并出现长尾。可见,该片在每集播出之后的即时传播量较少,相关的舆情事件在5集完整播出的翌日才全面爆发。无独有偶,百度指数显示“巡视利剑”的搜索热度及热度趋势分别在9月11日和12日达到峰值。城市热力分析表明,参与者主要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 舆论的情感分析表明, 《巡视利剑》散发出满满的“正能量” ,起到了中央向人民“宣传”从严治党的决心。对于利用职权“犯罪”“违规”的“腐败”分子的“落马”及被“开除党籍” ,则让网民大为称快。 荧屏反腐、回归人文 ——对政论片创作手法的发展解析 作为一部电视政论专题片,从内容创作、传播效果、舆论反馈等方面分析, 《巡视利剑》无疑是成功的。不过,在艺术形式上仍有待加强。该片内容以“巡视组工作画面+历史资料画面+工作人员访谈+落网人员访谈”组成,形式上过于程序化。然而,专题片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作品表现形式,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还要具有艺术的审美性,美学追求和境界品格的提升是关键,最见功力的还在于“视角”的确立,无论是其拍摄的手法、叙事的方式,还是驾驭拍摄记录形式的本领。该片虽然运用了大量巡视组的工作画面,但是大多数是静态的会议画面、翻看资料的镜头等,反映的仅仅是一种工作状态,未能还原一线巡视工作的真实样貌。画面里没有故事,解说词与画面内容往往没有联系,导致声画两张皮,画面并没有给该片带来解说词以外的更多信息。当然,政论片作为专题片的其中一种类型,解说词的作用大多重于画面语言。 不过,在视听节目日益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政论片的艺术形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借鉴结合其他视听类型的艺术形式。笔者认为,可将写实与写意综合运用,使政治题材纪录片最终回归人文。 古有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今有巡视队伍敢于利剑高悬。作为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的献礼片,该片彰显着巡视利剑的震慑力与权威性,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巨大成就。既是一次巡视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对广大党员的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