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话题》的话题——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三联书店 newdu 参加讨论

                             
    ■著作:《话题2011》(纪念版)
    ■编者:杨早、萨支山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月版
    ■读家:朱航满
    ■推荐指数:★★★★★☆
    朋友寄来数册《中堂闲话》杂志,漏夜翻读,颇有佳作连篇之感,其中一篇苏炜所记张充和往事的随笔,文章写得漂亮不说,有个细节还令我记忆特别深刻。此文为耶鲁大学苏炜教授在2008年1月访问张充和先生的记述,那日他在张先生的客厅里,看到了如下场景:“茶几上,那本《卞之琳纪念文集》还放在一角,和其他几本字帖、杂书摞在一起。即便因白内障恶化而视力锐减,除了坚持写字,老人每天还是抽出相当多时间读书。亲友寄赠的书她几乎随到随读,或粗或细地浏览一遍。所以,有一回她向我说起‘郭德纲’、‘潜规则’与‘男色消费’,我吃了一大惊,连声笑说:‘张先生,你很update(紧跟时尚)呀!’原来,这些话题是她从三联书店给她新寄到的《话题2006》里读到的。”张先生1914年出生,2008年时已是94岁的高龄,有这样的雅兴和精神,也令我惊讶。
    诗人卞之琳曾痴情地追求过张充和,但没想到,张先生不仅念旧,还如此新潮,那本三联书店出版的《话题2006》,其实每年都出版一册。最初是北京几位毕业不久的青年学者,好学深思,关心时事,他们定期组织聚会,畅谈社会热点。这种雅集,很有些民国京派沙龙的意味,也有一些来今雨轩文人聚会的遗风。从2005年开始的七年时间里,他们选择了近百个热点话题,进行了近百次的思想交锋,也完成了近百篇见识与文笔俱佳的精彩解读。难得的是他们看待问题的态度,冷静又不失关怀,温柔又不失深邃,独立又不失优雅。虽说是七年之痒,他们却乐观得像刚刚新婚。只可惜新书很少做广告,那段张先生和苏教授的谈话,用来宣传就是最好的广告语了。两人谈话虽然简短,却传递了此书的内容,也表明了特点,还说明了影响与分量。三联书店若是用这段话作推荐,一定绝佳。
    无独有偶,我读此文不久,便在书店里买到《话题2011》的纪念版,封面便是由张充和先生题签的,秀雅刚健的小楷书法,哪里像近百岁老人的手笔。网上说纪念版只印刷了400册,我买到一册是福气。张先生有清贵之气,她出身名门,是苏州有名的“张家四姊妹”之一,昆曲演员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和文学家沈从文分别娶到了张充和的姐姐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而充和则嫁给了美国汉学家傅汉思(HansH.Frankei),她们个个才艺双绝,兰心蕙质。我对张充和的小楷书法更是偏爱有加,她早年师从书法名家沈尹默,1949年移居美国后,在耶鲁大学传授书艺,气象更是一新。几年前,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为她编选《张充和题字选集》,我买来赏读多日,也发觉张先生所题签著作,多是有关中国文化的佳作,诸如美国汉学教授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的数十册中文译著便是。
    都说人老了,便念旧。身在海外的张先生,念及旧人,挥毫落笔,就更是非同寻常了。《张充和题字选集》中有她为沈尹默、沈从文、靳以、周有光、施蛰存、黄裳、余英时、董桥这些故人与亲友的题字,而我还知道,这册《话题2011》的纪念版,能够让张先生挥毫,不但是她对年轻人努力的认可和鼓励,也应有她人老念旧的缘故。这套《话题》丛书的发起人和主编杨早,毕业于张先生的母校北京大学,对汪曾祺很有研究,曾编有《汪曾祺集》一书,而汪曾祺又是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的得意门生;另外一个《话题》的参与者凌云岚,也是北大毕业的青年学者,曾编有《沈从文集》一书,她还与杨早一起联袂翻译过耶鲁大学金安平教授的著作《合肥四姐妹》,而这“合肥四姐妹”便是张充和与她的三个姐姐。《合肥四姐妹》一书也由张先生题签,金安平又是史景迁的中国夫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