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地,才有真正的不凡”——访著名诗人、书法家于连胜 艺术是通向世界的桥梁 笔者:您应邀去美国出席了第31届世界诗人大会暨首届世界诗意书画展,您的诗歌《瀑——尼亚加拉断想》荣获最高奖,您的书法在美国展出并被收藏,想请您谈谈此行的感受和启示。 于连胜:首先要感谢祖国,感谢中华文化,我艺术力量的源泉是祖国和中华文化。用诗歌与书法和国际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中华文化在世界影响力日益扩大,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不仅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而且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国际关注度也在日益增强。这对当代中国艺术家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中华文化和艺术应该积极地走出去。由于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传媒形式的不断发展,文化艺术成果越来越具有世界性,最优秀的艺术应该世界共享。中国在全球化、多元化文化互动的大潮中不应只是被动接纳,还应主动走出去。这是我一贯的看法,这次美国之行通过书法和诗歌的交流,更坚定了这种想法。 笔者:您说过,艺术应该走向世界,但走向世界的前提是立足脚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如何走向世界?应该如何跟时代、跟生活相结合? 于连胜:我曾经看过一本热销的书《世界是平的》,作者是托马斯·弗里德曼。书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只要有宽带,只要你有雄心,不管你在哪里,都不会边缘化。竞争的立足点变平等了,小虾米和大鲸鱼可以平起平坐了。”这是作者描述的当下世界景象。这个观点是从全球经济的角度去阐述的,但我更多的是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去借鉴和感受,“世界是平的”是一种现实,文化也在跨越国界。就书法来说,应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以此作为繁荣书法艺术的一条通途,是书法家的文化责任和文化选择。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我认为书法艺术的世界性更为凸显,除了丰富生动、彰显个性的民族性,还要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除了反映在书法市场领域外,还应深刻地体现在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上。 书法跟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不能跟生活脱节,在我看来,就像种子离不开大地,优秀的艺术从来是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民的。只有真正源于时代的,才能超越时代;只有源于社会的,才能超越社会;只有源于生活的,才能超越生活。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只有立足于中国,才可能走向世界。就像我在《瀑——尼亚加拉断想》诗里所说“走向大地,才有真正的不凡”。 笔者:您认为中国艺术家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呢? 于连胜:其实,中国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传播中华文化和连接国际友谊的桥梁。中华文化可以借助于诗歌与书画艺术组合之桥走向世界。 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天的世界经济舞台上,已经日益离不开中国;世界文化艺术舞台上,也日益少不了中国。这种国际环境和大趋势,为积极推进中国书法和诗歌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诗歌艺术具有高度的文化浓缩性和震撼力,书法艺术具有高度直观、抽象等特殊的艺术表现力,将这两种艺术融于一体的诗意书法,更易取得国际审美共识。 中国书法艺术可以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通过多条渠道、多种形式、多层平台与国际对接、对话、对流,促进国际化传播和世界性的认同。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通过优化、创新和整合相关文化艺术资源,搭建多种形式和多种层次的,能够促进包括中国书法、绘画、诗歌、音乐、影视等艺术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艺术成果和文化艺术资源,在国际之间流动、流通,从而搭建中华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立交桥。 推进两种艺术的优势融合 笔者:在第31届世界诗人大会发布了《世界诗意书画宣言》,要在国际上推进诗歌与书法艺术的组合,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于连胜:书法艺术的根基在中国,是中华文化的符号。如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品,已经在为世界上许多人所共享,包括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和喜欢中国文化艺术的外国人。许多国际友人、国际博物馆收藏了中国书法作品,书法作品也成为国际交往中的礼品。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基诺沙世界诗人大会上《世界诗意书画宣言》的发布,体现着中华文化元素正在进一步被世界所接受,正在以更大的步伐进入世界审美共识的视野。世界诗人大会决定每年举办一次世界诗意书画展,这是一件好事,会推进世界诗歌与中国书法实现艺术组合和艺术共享。 笔者:“诗意书画”这个提法很有魅力。请您谈谈您对此的理解。 于连胜:“诗意书画”在中国早已有之,中国古代有许多经典的书画作品就是诗意书画。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意书画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诗意书画的最大特色是用书法和绘画来写诗意。经典的诗意书画,都源于作者感悟到的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这种意境里蕴藏着一种诗意,这种诗意是作品的艺术灵魂。 但是,诗意书画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艺术组合展示平台正式推出,尚属首次。《世界诗意书画宣言》的发布,不仅有利于推进中国诗歌艺术与中国书画艺术的组合发展;而且有利于推进世界诗歌艺术与中国书法艺术、中国绘画艺术的组合发展,加速和扩展中华文化元素在整个世界的传播和影响力。 笔者:这次诗意书画展得到许多外国诗人和艺术家的关注,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诗人、艺术家在您创作的诗歌书法长卷上签名。您对诗意书法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看的? 于连胜:现代系统论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理:1+1>2。诗歌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组合创新,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创新组合,很有可能会在国际艺术领域产生1+1>2的艺术效应,会使诗歌和书法、诗歌和绘画,通过巧妙的艺术组合,产生更好更大更强的国际性效应,产生能够与国际审美共识融合的艺术感染力。 现代科学领域里有一个概念叫“边缘科学”,许多最新的科学成果都是在两种或几种不同科学领域相交的边缘地带、交汇过程中产生的。艺术的发展也需要通过组合来创新。近年来我从自己比较熟悉和爱好的诗歌艺术和书法艺术入手,力求把诗歌与书法两种艺术更自如的组合创新。这次应世界诗人大会之约,我用中国书法追寻不同风格的诗意组合,写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冰心等中国诗人的诗歌,还用中国书法写了但丁、歌德、席勒、雨果、泰戈尔、普希金等一批外国诗人的诗歌。 我认为积极探索实践中国书法与世界诗歌艺术的组合很有意义,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世界诗人大会拟将世界诗意书画展作为一个推进诗意书画国际化的品牌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这为在国际上进行诗意书画探索、展示、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艺术平台。 关于书法与哲学 笔者:听说您对哲学很有兴趣,写过许多哲理诗和哲学文章,您在这次世界诗人大会举办的“生命之价值”诗歌大赛中获得最高奖诗歌《瀑——尼亚加拉断想》就是一首哲理诗,您能从哲学角度谈谈书法与哲学的关系吗? 于连胜:人生最难得的是真悟,而真悟就是走近哲学。书法是离哲学很接近的艺术。这次世界诗人大会对《瀑——尼亚加拉断想》这首诗所给予的肯定,主要是对这首诗所表达的哲学真悟的认同,是对这首诗歌所揭示出的人生哲理的认同。哲理的力量是能够超越国界和时空而引发心灵共鸣的。 从本质上看,书法艺术所追求的不是某种物化,而是一种与诗很相近的心灵境界,是与哲学所揭示的真理相近的一种精神价值。诗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最有价值的诗,一定是最有启示作用的诗;而最有启示作用的诗,一定是借助了某种具有真理性的哲学的力量,一定是最深刻的具有真理性的哲学的诗化。 眼睛里看不到真理,不能感悟真理的力量,是不可能写出揭示真理的艺术作品的。最好的诗,必有一定的哲学启示,最好的书法和画也是。艺术与哲学是相通的,其中,书法与哲学最近。浓淡干湿、提按转折之中要达到最佳的艺术效应,都离不开必要的舍取裁决,而其中最玄妙之处必有哲学。 诗人应该是最珍惜文字的。文以载道,诗是要以最少的文字,承载最深最大的道理。诗是要以少胜多。好诗如同数学里的约分,一定要约到最小。好诗是高度浓缩的艺术生命体:“砍掉一个字,就会流出鲜红的血”;诗人“这样读和写,当生命倒下的时候,诗还会坚强地活着。”(引自入编《21世纪中国诗歌排行榜》的诗《诗与人》)诗不同于小说,不同于电视连续剧,必须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尽量以最少的文字,最低的阅读成本,让人得到最大的启示,具有震撼人们心灵的“雷”效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