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谈大师的标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辽宁作家网 鲍尔吉·原野 参加讨论
大师是人类天空中灿烂的星辰,永远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英国著名诗人奥登认为,评判大师的标准是:“他把所有的精力会聚于一件不可知的事情上;关心人类相通的事情;对风格的探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有足够长的年龄;悲悯;朴素;信仰坚定;大师没有标准。”对于以上这八条判定大师的标准,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把所有的精力集中于一件不可知的事情上
    
    我觉得,一个功利心很强的民族,是很少有人会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不管这件事情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而很不幸的是,有很多人都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很强功利心的民族,这话虽然有点绝对、有些刺耳,但是我却觉得我们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之后确实表现出了很强的功利心。
    就拿文学创作来说,其实文坛也是一个名利场,很多人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也是为了名和利。之前就有人劝我学六六那样去当电视剧的编剧,因为这样来钱快、来钱多。但是我就一直这样回复说:我和六六不一样,我不适合当编剧;再如很多文学大师,如李白、杜甫、卡夫卡等,也都没挣着许多钱,他们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许多大师的名声,很大程度上是靠人们   的口耳相传而积累起来的。
    其实,不只是文学领域如此,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如爱因斯坦,他拒绝在普林斯顿大学给学生上课,也拒绝当以色列的总统,因为他觉得自己干不了除物理学研究之外的其他事情。
    再如齐白石,出身贫寒,年轻时是个木匠,会画玻璃画尤其是会画侍女像,所以他常被戏称为“齐美人”。但是,他不甘于平庸,就于20世纪40年代从湖南湘潭北上进京,实际上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在北京,他体验到了生活中的各种艰辛,并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来学习篆刻。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他心无旁骛,肯下苦功夫,以至于他篆刻过程中剩下来的粉末都能装满一个小点心篮子了,而由此他的刻工、刀法以及对艺术的理解也日益精进。最后,他凭着自己矢志不渝的意志,成为著名的一代国画大师。
    而在70多岁时,他又一次对自己绘画的技法进行革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我想,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他压根儿就没有像我们平常人一样想过自己的年龄,只是一心一意地想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准,实际上那个时候他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就这样,他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法,到八九十岁时,他的绘画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以一颗纯净透明的童心,将“所有的精力会聚于一件不可知的事情上”了,而这也导致了他在其他的生活细节上,就显得有点糊涂了。
    但是,现在却有很多人不舍得把自己的宝贵精力更别提全部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因为他觉得这样不值得、不划算。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人是以这样的心态来从事文学创作的话,那么他是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也很难成为大作家。
    同时,对于将精力放在一件不可知的事情上这样一种判定,就文学创作而言,许多优秀的作家尤其是大师在刚开始进行创作时,头脑中绝不会对自己要写的作品有一个很流畅和清晰的框架,比如说知道自己开始怎么写,然后再写什么,结局怎么收尾等。文学大师在进行创作时,完全是一边创作、一边摸索地进行独创,他把自己引入到一个自己创造的世界中而自己都不知所踪,这个虚构的世界和他的命运、灵魂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因此,我们就能很清晰地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看到他的痛苦、他的纠缠。再如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很多作品,在普通人看来纯粹是“胡诌”的,缺乏基本的生活逻辑,但是这种创造却反映和批判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中人的异化状态,表现和反思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思想和命运。而且,大师独创性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更像是一种赌博,很难说他的这种创造是否会成功,甚至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另外,我们也必须要明确,如果一部作品以很简单的结构与脉络非常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么这也并不意味着这部作品的质量不高。西班牙作家希梅内丝创作了一本诗集——《小银和我》。这本诗集中共收录了126首诗,每首诗100多字,且其中的作品全都十分简单和清晰。诗集里面讲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有一只小毛驴名叫小银,既天真可爱,又很调皮,但是,很不幸,有一天,它死去了,这个世界再也看不到它了。诗集里面的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其意蕴却十分深邃、悠远,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赏读,并且每一次阅读时可能都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我觉得,中国很多作家缺乏想象力、创造力。中国许多作家的作品,如《三侠五义》等对于人遁地、飞天等的描写,就显得很无趣,没有创新。而且,也有许多作家爱跟风、模仿,这和中国人国民性是一样的。如果你创造了一种写法获得成功后,大家就都会跟着写。如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张爱玲热”在全国兴起,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研究和模仿张爱玲的创作方式。
    
    二、关心人类相通的事情
    
    这是对第一点的补充,因为“一件不可知的事情”并不都是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有意义的事情。在我小的时候,我们院子中就有一个高中生,他把一种野草弄碎,然后把它放到坩埚里,加上醋、味素等,再用火烤。等到烤成墨之后,他就把这墨装在一个小瓶里面,再埋在地底下,他说这是比原子弹还厉害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孩子却始终觉得这是毫无价值、没有意义的。所以,不是不可知的事情都是好的,真正的大师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一件不可知的事情”上,并且,这件事还必须是“人类相通的事情”,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人类相通的事情”不是单指哪一个政府和哪一个族群关心的事情,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关心的事情。世界上经典的文学名著所关注的都是人类相通的事情。1978年,美国作家艾·巴·辛格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他的颁奖词就是这样写的:“他以诗人的笔触向我们描述了人类相通的事情。”而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虽然表现得很荒诞,但依然展现的是人类心灵深处最深沉的东西。
    “人类相通的事情”具体有:慈悲、同情心、爱、人类的痛苦,等等。就文学创作而言,在表现“人类的痛苦”时,能够表现人类面对痛苦时具体的感受、痛苦是如何产生的、痛苦是否会消失等的作家,才是真正的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作品中就展示了人类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状态,描述了人类痛苦的感受,展现了悲悯。
    爱包括人对自己的爱、对其他人的爱、对动物的爱,等等。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感人的,可能有的坚强的人在面对自己或者别人的苦难时,虽然会感动,但不会感动到流眼泪,他可能在面对苦难中人们的爱时,其慈悲心就会被完全打动。爱永远是文学和影视作品的主题。在许多文学名著中,都表现了作家对生活中不幸的人的极大同情。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西藏,有一个猎人抓住了一只狐狸,他活剥了这只狐狸的皮,然后就把这只狐狸给扔了。然而,第二天,这个猎人发现,这是一只母狐狸,她是爬了三十多米,看了一眼她的狐狸小崽之后,才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大家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心里可能非常不舒服,而这就是这个故事中“母爱”的伟大之处带给人的触动。
    还有一个故事:我有一个朋友喜欢收集石头,他在新疆塔城县遇到了两个羞涩的哈萨克小女孩儿,她们俩在卖石头,我那个朋友也知道这些石头都是别的卖石头的人扔掉的,价值都不怎么高。那两个小女孩儿就问他:“叔叔你买石头吗?”我那个朋友的心地很善良,就问了问价钱,知道了是五毛钱一块。他就掏出两块钱,递给了那两个小女孩儿,她们将地上的石头都给了他,然后拿着这两块钱跑回家去了。我相信,听完这个故事,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很舒服,这是由于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而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是需要我们珍视的。
    但是,我却觉得,在现今的中国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却是缺少爱的,即使有,也很虚伪。比如琼瑶的作品中所谓的“爱”,是不接地气的、虚伪的“爱”,不能够展现出真正的爱以及真正相爱的人之间的真情。即使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作品,如在唐诗宋词、《红楼梦》中,也很缺少这种爱。因为,包括很多作家在内的我们整个中国社会,缺少对人的同情,缺少对人的痛苦的深刻分析,更没有对人类痛苦来源的深刻剖析。自古及今,中国文学都是不关心人的,不关心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和人的灵魂,只关心故事、输赢、结局,关心谁做了皇帝、谁娶了谁,等等。
    
    三、对风格的探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实际上,就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差别主要是艺术风格的差别,而不是故事与技巧上面的区别。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莎士比亚之后,所有作家的写作都是徒劳的。海明威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却也道出了莎士比亚作品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人类文学作品中所有的矛盾冲突,如阴谋、背叛、罪恶、乱伦、殉情等。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还继续写作。他回答道:我是为了写我生活的这个时代。
    其实,作家之间的差别有时并不只是时代的差别。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除了皇帝不一样之外,其实本质都差不多。鲁迅曾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在文学创作中,时代有时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作家本人鲜明的特色。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和契诃夫都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是这两个作家的艺术风格却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文学创作中的风格,并不只是我们常关注的作家的外在的东西,如我们认为我国著名作家孙犁的风格是简洁明快,但这并不是因为他行文少,而是由于他观察事物时的方式方法所导致的。
    我认为,中国许多作家的风格都差不多,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文学创作风格。现在很多中国作家不注意观察日常生活,所以其作品中许多对细节的描写显得很空洞、乏味。有许多人缺乏对事物的高超的描写能力,如有些作家描写事物时总是喜欢用成语等固定短语来进行描述,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自然也就不能让读者产生具体的美的感受。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套路化、固定化的写作方式和思维,作家也就随之失去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而逐渐趋于同一。
    其实,作家在写作时,应该把这些成语拆开来,把抽象的成语还原成生活中本来的样子。如有作家就常用“貌若天仙”这个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美貌,但是“天仙”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都没有见过。还有作家经常用“因为”和“所以”来进行文学作品的叙述,这都说明了作家语言的贫乏无趣,而好的文学作品中是不会出现“因为”和“所以”的,“因为”和“所以”是小学生才会用的词语。
    我想,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语言的贫乏、想象力的缺失、作家风格的趋同等问题,或许与中国人喜欢跟风、不爱创新等国民性格特点有关,与我们当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等有关,也与我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诱导和限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大师“对风格的探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因而他们总是不断创新,寻找突破前人、更突破自己风格的道路。许多大师的确才华横溢,但才华横溢的另一种标准就是不断变换风格,并且每一种风格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许多艺术家虽然能创造出水准相当高的作品,但可能终其一生也走不出自己所垒的城堡,无法突破自己创作的藩篱。谁能突破呢?大师可以,如米开朗琪罗、香奈儿、齐白石、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就呈现出了许多种不同的风格;而如琼瑶等通俗小说作家,其一生可能就坚持一种风格了,因为她没办法再寻求突破了。
    
    四、有足够长的年龄
    
    的确,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长的年龄,是成不了大师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创作出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但是却在1992年死于肝病,无法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导致他距离中国当代文学大师只差一步之遥。
    生于1865年的中国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他的中国画作品讲究“黑、密、厚、重”,并且风格多变。在辛亥革命之前,他支持革命,还参加了许多革命活动。后来,他转而学画画,一段时间之后,他北上北平,临摹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宋人画作。就这样他用了十年的时间,临摹了一万多张画,而当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然后,他又意识到要画好画,就必须得实地写生,于是,他就又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如黄山、雁荡山等。在写生的过程中,他不畏艰辛,在山里不知不觉又住了十年。等到他七十多岁后,才回到家真正开始画画,但是他画的又都是一些无法拿到市面上去卖的小画稿。
    等到八十多岁后,他的身体状况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得了白内障,在画画的过程中,他的眼睛看得不是很清楚,所以他画一幅画得画很多遍。他的画作水平已经达到了化境的水准。但是,他的画一张都没有卖,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好像他知道自己的画是中国任何一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样,好像他知道全世界任何一个人都会喜欢他的作品一样。可能我们普通人会觉得他这一辈子太不正经了:用十年时间临摹宋人的画作,在山里面写生待了十年,然后再用十年时间只画一些小稿……但是,大师的生活世界通常都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这也反映了没有足够长的年龄,是成不了大师的。同时,要想活得足够长,还必须坚持锻炼身体。只有保持自己的健康,才能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五、悲悯
    
    悲悯,即要有一颗同情心,善良、慈悲,这是判断大师最重要的标准,是比创作水平、技巧、风格等更重要的因素。悲悯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可以说,没有悲悯之心的人,不管创作出多少艺术作品,是断然成不了大师的。人类社会中每时每刻都有人在遭受苦难,而人类心灵上的痛苦有时更甚于肉体上的痛苦,这些心灵痛苦难以解脱、无路可出。大师们忍受不了人类社会中的苦难,即使是与他不相关的人的苦难,包括儿童、妇女、老人的苦难。
    大师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尽管属于不同的艺术领域,有着各种各样的风格,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其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师们对人类社会深厚的悲悯之情和同情之心。契诃夫就曾经说过:我特别不理解那些欢乐的人,我特别希望在那些欢乐的家庭边上站着一个人,当听到这个家庭又传出了笑声的时候,他就敲敲门,有礼貌地说:请你们不要忘了这个世界还有一些不幸的人。契诃夫一生都在以其创作关注人类社会的不幸。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无路可走时的苦闷感与困惑感、孤独感,展现出他对中华民族深沉的悲悯与忧患之情。作为一个清醒的、睿智的孤独者,他看到了民族的没落、黑暗,看到了腐朽的国民性,于是他就感到特别痛苦,尽管从当时来看他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优越的。
    其实,不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师具有悲悯之心,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师也是如此。如19世纪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也具有极强的同情心。有一段时间,巴黎很多人感染了狂犬病,发病时非常痛苦,巴斯德看到以后心里非常痛苦。于是,信仰基督教的他就开始研究狂犬病,并成功研制出了抗狂犬病的病毒活疫苗。是什么让他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如此重大的贡献呢?是他的同情悲悯之心,因而悲悯是大师最重要的标准。
    
    六、朴素
    
    不论在哪个领域,大师们所创作的作品中,所有的行文、笔触、艺术方法等,一定都是朴素的。在文学创作中,喜爱卖弄文采的、花哨的、爱显摆自己的人,都成不了大师。
    
    七、信仰坚定
    
    一个人,不管信不信仰宗教,都得有一个信仰,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精神世界的健康。在这里,“信仰”指的是人类社会所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原则和规范。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是成不了大师的。如我上面所讲的巴斯德就信仰基督教。契诃夫虽然不信教,但他有坚定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善良,他的所有作品写的都是善良。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如果一个人创造了很多的作品,但是却没有一个坚实的信仰作为支撑的话,最后会导致思维混乱,自己驾驭不了自己,会感到很痛苦。有人说,信仰是风帆。我觉得这句话不对。我认为,信仰是古代船上的压舱石,没有压舱石,船在大风大浪中航行就很容易翻船。因此,坚定的信仰也是一个人特别是大师在漫漫人生旅途所必需的“压舱石”,它能够保证人生“不翻船”。
    
    八、大师没有标准
    
    这最后一条标准,像是奥登跟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一样。但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又会觉得这真是太有道理了。大师确实是没有标准的。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晚年时,高尔基把契诃夫领到托尔斯泰的住所,托尔斯泰表示非常喜欢契诃夫的作品,他还拿出了一个剪报夹,里面全是契诃夫发表的小说。但是,契诃夫却没有同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因为他不喜欢托尔斯泰及其作品,并认为其作品中充满了说教的意味。而托尔斯泰最不喜欢的是莎士比亚。这表明,一个大师可以不喜欢另一个大师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大师。而如果大师有标准的话,那么契诃夫和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会是不同的标准。
    
    (编者按: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沈阳市文联借助“沈阳文艺名家大讲堂”的平台,开展了以“践行文艺的人民性,争做优秀文联人”为主题的系列文艺惠民活动,此文为辽宁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鲍尔吉•原野的讲座实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