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李燕蓉《月光花下的出离》:永恒困境的无望逃离(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陈涛 参加讨论

    这是作者第一部长篇小说,延续了其十多年来中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小说的人物与状态,在作者的中短篇小说,如《对面镜子里的床》《干燥》《青黄》《那与那之间》《深白或浅色》等中均可以看到影子。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剖析,是作者多年写作中始终关注的方向。她刻画出了许多孤独、飘荡、茫然的现代都市人形象。生活的无聊、感情的苦涩、理想的背叛、人生的虚无、命运的折磨等缠绕着他们。面对现实,他们是一群乏力者,冥冥中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东西操纵着他们的思维与举止,反抗不得,摆脱不得。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与作者以往的作品相比,《月光花下的出离》中的人物在思想层面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归来后的丁云凌形象与气质都有了很大变化,“剪了短发像变了个人,脸型也变了”。与此同时,她变得主动、自信,尤其是当她再次面对“午后”的时候,不再是被动倾听,而是抓住“午后”的软肋做出反击,从而摆脱其影响。面对“午后”的离去,丁云凌明白,“用不了多久,她们会在更好的路口重逢”。她内心的自言自语,透出的是一份自信、一种坚定自我的确认。这种转变,在作者以往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是见不到的。
    作品最初的标题为“出口”,作者在文中也多次提到“出口”、“出路”,找寻灵魂的“出口”是作者着力展示的主题。“出口”是文中人物的现实需求,代表着个体内心的安宁、欲望的满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也是一种象征、一种隐喻,是对每个向死而生的个体的追问。每个人都需要“出口”,但应该如何去找寻?怎样的“出口”才最为契合?在文中,我们看到宁远通过新书的出版,实现了欲望的满足,看似找到了人生的“出口”,但再次失去了;张胜起初在面对“出口”时意气风发积极进取,却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慢慢萎靡,所谓升职的“出口”突然失去了原先的光芒与意义;向红也是如此,人生因受关注而愉悦,好景不长也再次归于从前的乏味。惟有丁云凌,在一年多逃离后归来,看似找到了自我平衡的“出口”,但又有谁能确保她不会陷入从前的情绪当中?于是,我们看到的场景就是:他们在找寻、失去、再次找寻、再次失去的往复循环中踽踽前行。这是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永远都难以挣脱得掉。我们终其一生的寻找,不过是一场无望的逃离,最大的可能还是“最后,它只是变成我们回忆里的一个路径,一个想象”。但即使面对无望,我们也不能做到无动于衷:“你对现实生活感到乏力,只有沉浸在对往事不断的叙述里才能让你得到短暂的安宁,因此你的叙述从来比你的生活更真实。你迷恋叙述,为了可以让这种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你甚至可以创造出好几个虚拟的自己,可是真的有用吗?你的叙述、你的故事真的能替你一辈子生活下去吗?”这是丁云凌对“午后”说的话,也是自己的内心独白,当她讲出这段话时,就已经意识到如何去寻找属于她的“出口”,那就是努力生活,踏实地走下去。这看似含有些许无奈,却又是每个人必须为之的生存要义。
    (《月光花下的出离》,李燕蓉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