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是个老典故了。大致是说,古代有个神箭手,很是对自己的箭术自鸣得意,但有一个卖油老翁却说:不过是手熟罢了。神箭手不服气,卖油老翁便给他展示了自己一手“顺着铜钱眼倒油,而铜钱不沾油”的卖油绝活,然后对目瞪口呆的神射手说:我也不过是手熟罢了。 这个入选了语文教材的典故,个中的道理肯定许多读者也是熟得不能再熟了:一件事经过反复的练习,就能达到“巧”的境界。 但有一个问题:如果卖油翁每次卖油都会洒出来一点儿,那他还能练出“不沾”的技巧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重复错误的练习,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就好像学游泳,不可能指望通过练习“狗刨”来掌握标准的竞技泳姿。熟能生巧,是要以“对”为前提的,但这是个太理所当然的前提,有的时候一不小心,也就忘了。 为什么提起“熟能生巧”?还是要说回编辑的工作实践。在我们日常处理的来稿里,有这么一类作者:他们具有一项非常令人称羡的珍贵特质——勤奋,来稿是一篇接着一篇;拜其勤奋所赐,文章也往往有些可观之处;但在写作上有一些几乎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他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即便编辑前一天刚刚退回一篇长稿并明确告知问题所在,不过一夜过去他们就会再发来更长的新作,而且老问题依旧,纵然勤勉过人,却实在让人难以称赞。 这种作者恐怕就是前面所说“熟能生巧”的反面:过于勤勉却缺少反思,最终把“错误”熟练成了“习惯”。就像一个每次卖油都会洒出去一点的卖油郎,久而久之,真到了需要露一手的时候,也只能“熟练”地功亏一篑了。然而油洒出来是显而易见的,见了油洒出来而不知改进手法的卖油郎恐怕并不多见;但写作中的问题却不总是能一眼看穿,若是有些名气、颇多拥趸的写作者,经常被称赞声环绕的,想要发现自己日趋熟练的“错误”,恐怕就更难了。 熟对了才能生巧。如果有幸身具“勤奋”的品质,一定记得要时常强迫自己慢下来,看看自己的方向,听听他人的意见,确保自己日趋熟练的那部分里,没有混进来一些奇怪乃至谬误的习惯,这样才能稳稳地前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