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嘛呢石,静静地敲(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严英秀 参加讨论

    万玛才旦曾将广泛流传于藏区大地的经典民间故事翻译为汉语的《西藏:说不完的故事》出版。这是一个大故事套20余个小故事的叙述框架,而众多故事的源发是因为赎罪之人德觉桑布受大师旨意,要将如意宝尸背回人间,造福世人。但是,背宝尸过程中他不能开口说话,一旦说话,背上的宝尸就会飞回去,他又得重新去背。但如意宝尸太会讲故事,它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引诱德觉桑布,使其无论怎么克制小心最终都情不自禁地发问或感叹,从而前功尽弃,一次次从头再来。德觉桑布背宝尸的故事让我自然地联想起推石头上山顶的西西弗斯,但显然,它比后者多一份藏人智慧的轻松、有趣,少一份西方哲学的悲剧宿命感。在万玛才旦的短篇《第九个男人》中,我欣喜地看到“说不完的故事”传统对其小说叙事的渗透和影响。这使得万玛才旦的作品浑然天成地拥有了一种富有蕴藉的民族性,散发着一种迷幻而又亲切的气息。
    《第九个男人》中的“第九个男人”,是作品中着墨不多但却属精心打造的“男一号”。这个人物猛一看,像极了背宝尸的德觉桑布,在女主人公雍措每讲完与一个男人的情史后,他都要情不自禁地插话,给予评价,偶或表示理解认同,但更多的是鄙夷不屑和愤恨。他的话往往只有寥寥一言半语,却有居高临下的优越、置身事外的敏锐。这“第九个男人”以他的插话串起了小说中的九个故事,同时也塑造了卓然不群的自我形象,使得读者眼前亮了心头热了,随同雍措一起对她将要开始的第九段生活,充满了幸福的期许。但幸福就像那个狡猾的宝尸,“扑棱”一声又飞回去了:这第九个男人其实和雍措所经历的前八个男人一样丑陋,他言行不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如果说前面的八个男人分别代表了八种不同的人性之恶,那么这“第九个男人”则是那种最让人不堪忍受的阴暗。
    应该说,这“第九个男人”算得上是万玛才旦笔下一个极富性格的典型形象,值得玩味再三。但我掩卷而思,意绪却总是缠绕到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雍措,这是个怎样的女人啊,她正当年华,脑子和欲念一样简单,一不小心就陷进了狭促险恶的环境。男人们要掳掠她的身体,女人们则妒嫉她的美貌。她先后遭遇了破戒的僧人、始乱终弃者、奸商、卡车司机、骗子、性亢奋的放羊娃、性无能的村霸、视女人为生育工具的独生子,饱经欺骗、凌辱、暴力和抛弃。小说开头第一句便说:“在遇到这个男人之前,雍措对所有的男人都失去了信心。这个男人是雍措的第九个男人。”然而,正是这个男人,成为伤害雍措最深的人。作品结尾,雍措不知去向,留给“第九个男人”的是雍措两根长长的发辫。雍措万念俱灰,削发为尼了吗?或者,斩断情丝,流落他乡,又去遭遇不可知的厄运?甚至,一死了之?
    这实在是一个浸泡在苦水中的悲惨的女性,她命运多舛,令人唏嘘不已。但就是这样一个女性,这样一个极尽繁复的苦难文本,万玛才旦的笔调也是平静的、淡定的、从容的。他不渲染苦难,似乎苦难原本就是生活的本相;他不夸大同情,因为同情于残缺的生活无补;他不煽情人物的承受,甚至,他让雍措在面对接踵而来的打击时,脸上挂着的一度是茫然的、混沌的、麻木的表情——这真实的笔触令人心颤。这是一个蒙昧而坚忍、懵懂却宽厚的女性形象,她不同于那些熠熠生辉的完美女性,但却是代表着最民间的另一种“地母”。万玛才旦以冷静克制的叙事风格,塑造了泥沙俱下的当下环境中一个极为独特的藏族女子,更关键的是,他写出了她泥淖中的成长。生活在给了她那么多不应该的打击后,终究还是赐予了一点该得的礼物:雍措终于对自身的处境、需求,对自己与男人的关系有了清醒的认识,她最后离开了“第九个男人”。实际上,从物质的角度看,她可以在“第九个男人”身边衣食无忧地活下去。但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这个女人终于懂得,孤独比饥寒更难忍受,心灵的流离失所比身体的风餐露宿更让人绝望。
    这才发现,万玛才旦是个极会写孤独的作家。他的小说里,遍布着孤独之人。雍措是个孤独的女人,那个前来寻找卓玛的“陌生人”是个孤独的男人。因为孤独,放羊娃甲洛对着听不懂藏话的老外,自说自话,泪流满面;因为孤独,洛桑一个月里几乎有20天藏在酒醉里;因为孤独,没有“身份”被人遗忘了的孤儿塔洛,以背诵毛主席语录的讶异方式寻找着与他人的对话、对自我的确认和“命名”……孤独遍地,但这不是图穷匕现寒光闪闪的孤独,不是长空裂帛凄绝悲歌的孤独,也不是暗夜无边噬人心骨的孤独,万玛才旦小说世界中的孤独,是举重若轻落地生根的孤独,是高风徐来月挂经幡的孤独,它笼罩着一种优雅的、幽暗的、迷人的光晕,从容地,笃定地,平实地,甚至是幽默地,从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段字句中浸满出来,氤氲开去,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沉湎于一种清冷、淡远而悠长的感伤中。因着这样的特性,万玛才旦的小说以其温和的立场、简约的叙述、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却得天独厚地拥有了诗一般的光华质地。
    我想,写出这些故事的万玛才旦,又是小说家又是翻译家又是电影导演的万玛才旦,也该是一个孤独的人吧?正是因为有着一颗柔软而高贵的孤独之心,这个高原之子在一次次的渐行渐远之后,完成着一次次别无选择的回归,执著不懈地记录着苍茫的青藏大地上那亘古不息的欢乐与忧愁、消逝与生长。正是因为在孤独中守望着最本真的信仰,他才以笔为旗,在猎猎之风中,引领读者抵达月亮之下的孤绝之地,一起聆听嘛呢石,静静地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