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龙头山》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就是民族团结。文中所写的龙头山,是个彝汉杂居的村庄。他们在一个村子里同生共存,互相开亲,互相帮助,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和平共处,同谋发展。作为汉族的金云开、前来支教的白洁老师,他们自始至终地帮助着困难重重的普麦一家,从生活上、从精神上,一直在给予无私的、暗暗的帮助。小说的一开始,大洋芋因为对金云开那辆大车的不满,而在夜深人静之时,将车胎割破。此后作为父亲的普麦给他打圆场,作掩护。在大洋芋随父亲一起找到妈妈,然后随金大叔回龙头山的路上,大洋芋“想到以前划坏车轮胎的事,心中有着无限的悔恨。他太对不起金大叔了,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卑鄙的小人,用小动作来对待勤勤恳恳、有宽容之心的金大叔”。当他小心翼翼地提起此事,说以后掐到钱,要送金云开几个轮胎时,“金大叔笑了。金大叔说,不必不必,你跟着白老师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领我们去看看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就够了……”而在小说的末尾,一行四人坐着拉花椒的大车进县城时,心里有“鬼”的普麦说:“……我现在是要脚踏实地地干点事儿了,我变现实了,还是让那些虚无缥缈的梦远离我一些吧!我是在想,你新换的车轮胎质量好不?上次……”早已心知肚明的金云开大笑起来:“你那点小动作,瞒得住我的眼啊?”故事里的人物,将爱与包容,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应该是乌蒙山区各民族相生共存的写照,更是中华五千年来民族团结、共谋发展的艺术再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无疑,吕翼的长篇小说《疼痛的龙头山》是一部把“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结合得较好,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描绘昭通梦,用文学形式讲好昭通故事的长篇佳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