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人性价值追忆的涉渡浮木——评张新科长篇小说《远东来信》(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邓 虹 参加讨论

    哲学家批判基于情感之上的无根据的轻信,而《远东来信》却以这种“轻信“让雷奥在别津村生存了下来。潘进堂“轻信”了妹夫王家甫及“父亲”这个对他而言有点虚无却最能击中他内心的名字,忘却了生死,只因这“轻信”,便毫不犹豫地把雷奥当作责任乃至信仰一样扛在了肩上。在别津村这样生存都困难的穷乡僻壤,一个中国“父亲”为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娃”守住了一个永远的“告别码头”,每次当疲惫不堪的潘进堂在雷奥面前强打精神,读者的内心也遭受着猛烈的震撼。“轻信”的人还有八仙、喜鹊、老纪、桩子、任天放……就算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里,就算了无希望,即使在最后刺刀快落下死亡将来临的那一刻,憨厚纯良的人性依然闪现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远东来信》秉笔直书,写出了人类精神的伟大力量,它超越战争、死亡,无关乎种族、得失,它是无私给予,不求回报,不计后果。不论在多么黑暗的时刻,不论邪恶的力量何等强大,人性的光辉永不磨灭。这种精神力量让王家甫、潘进堂、喜鹊、八仙、桩子、任天放等人接了地气,鲜活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
    1939年,孔祥熙致国民政府:“无国籍之犹太人之情形特殊,我国素重人道,先总理亦常以人类大同主义训诲同志,吾人理应力之所能,予以协助。”随后,中国规定了犹太人入境手续,并指出:“此次被迫,犹太人多仓皇出逃,即具有中国国籍者恐在德奥等亦未便能为办理出国手续,其未将有入境护照者,如何予以变通,似应由外交部拟订办法,以便饬关遵办”。当犹太瘟疫的梦魇笼罩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惹祸上身时,中国对犹太人发出这样一个声明:犹太人可以不用签证,直接进入中国避难。满身疮痍的中国向犹太人打开了拯救的大门,成为二战中接受德奥犹太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让几万犹太人在中国回了家。这是中华民族向生命致敬的最好佐证,向往和平、倡导和平、践行和平,中国从未缺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