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叙述的后面,隐含着诉说者本人的形象。高尔基说过,契诃夫的叙述就像秋天的阳光,宽阔、明亮,又有淡淡的忧伤。瞿秋白当年说鲁迅先生的文字渗透着清醒的现实主义和韧的战斗精神。如果一部作品的后面能够有一种智慧、情怀和眼光,也就会有一种牵引人的力量,能够牵引着我们在岁月和人生中徜徉。 欧阳黔森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敲狗》在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以一种慈悲的胸怀对人性作了一次深深的审视。更让我惊讶的是短篇小说《断河》,作品用简短的篇幅,勾勒了史诗的意境。小说结尾的一段话就是一首诗:“是的,当老虎岗没有了老虎,当野鸭塘没有了野鸭,当青松岭没有了青松,或者,当石油城没有了石油,当煤都没有了煤,这也是一种味道。”这段话就是史,是一部一切从有到无的历史。这段话也是一种味道,正是这无尽沧桑的人间的味道。这段话里没有断河,但这段话说的也就是那条断河。反过来,所有的老虎岗、野鸭塘或者青松岭,便都是那条流了很久很久的断河。 流了很久很久的断河,里面生长着鲜美的名叫天麻剑的鱼。断河边上的断寨里栖息着麻老九和他的乡亲们。麻老九们的生活或者说历史,并非是由朝代的更替或制度的变革来改变的。一次又一次地,断河边上也曾经来过这样那样的队伍,服装是灰色的或者黄色的,帽徽是布的或者金属的,颜色是蓝色的或者红色的,麻老九和乡亲们都无从去分辨他们,乃至也无须去分辨他们,天长地久的,也依旧是种田打鱼为生。分辨这些,是志士仁人和学者专家的事情。并且这种激烈的分辨,也不曾设计和改变了断河的日子。真正改变了断河的日子的,是一种叫丹砂,或者叫朱砂、水银和汞这样的东西。断河的山野和田土底下有汞,人们就把汞开采和冶炼出来,把断河变成了一座汞都。最终改变人们的日子的,还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从此,麻老九的乡亲们就变成了汞都的雇佣。后来汞开采完了,汞都也就宣布破产了。日子以为是进了一步,却又退了两步。这就是断河的历史,也是老虎岗、野鸭塘或者青松岭的历史。 当麻老九和乡亲们还生活在山河大地之间,还种着自家的庄稼、捕着断河里的剑鱼的时候,人们似乎还能够依照人的本来的模样活着,还是土地和日子的主人。那时候这断河边上,还是有故事的。人们还能爱,还能恨,爱和恨都那样真切和深沉。女人梅朵对老刀和老狼的爱,不为利害,只是真爱。老刀和老狼决斗起来的时候,虽然那样凶狠,却也那样磊落。龙老大不和同母异父的麻老九相认为兄弟,让麻老九在断河里打了几十年的鱼,也只是为了保护这个兄弟,不让仇家来向他寻仇。麻老九的女人虽然死在断河里了,也仍然会来到麻老九的梦里,麻老九因此也守候了这个梦境一辈子。先贤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不管怎样,那时候这断河边上的人的形象,也还是由这样的伦常和情操来塑造的。断河的历史告诉我们,失礼之后,就是丹砂,就是金钱,就是一个利字了。麻老九儿时的伙伴麻狗娃,因为冶炼丹砂而没有了眉毛和头发,不再是人的模样了,只得常常用手遮挡住自家的面目。麻老九本人则像一位前朝的遗老一样,走不进新的时代,后来就沉入了断河里,仍然去寻找他的旧梦。至于麻老九的儿子麻老大,则是无法不走进新生活的,也只能去炼丹砂,等到汞都宣布破产之后,就再难去寻找他的踪迹。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或者说在失礼而后利的日子里,在利润这只手的塑造之下,人就被搓揉成了金钱的尘埃,不会再有故事了;纵然有故事,便都是雷同的了。 在《断河》的一开头,欧阳黔森这样写道:“断河其实不断,它是条流了很久很久的河,没有人知道这很久是多久,总之它还要很久很久地流下去。”和结尾一样,这开头不也就是史、就是诗?现代文明从一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们对它的反思。断河还会流下去,就犹如历史也还会延续下去。如果人们果真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和历史,那么人们应该怎样才能让这条已经流了很久的断河继续流下去呢?利也是要失去的,失利之后又会怎么样呢?欧阳黔森用自己的诉说,来作这种沉重和根本的反思。 读着《断河》的时候,让人禁不住想,欧阳黔森怎么能够用一个短篇小说来载负这样沉重和根本的意蕴呢?想一想,要害也还是在诗和史这里。《断河》正是用诗一般的意境,来写这铁一般的历史的。好比我们传统的绘画,有工笔,也有写意。而写意,往往能够举重若轻,在洗练的笔墨之中点染出一种传神的意境来的。小说《断河》就让人感受到了欧阳黔森的智慧、情怀和功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