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是给孩子们的文学。这种文学在当今孩子们的生活中和现代每一个家庭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目前有很多学校给孩子们开设了文学阅读课,有很多父母从孩子牙牙学语起便开始了亲子阅读,儿童文学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下的家庭、学校和孩子。 每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一所浪漫的学校 儿童的文学阅读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童年是生命的起点,心灵世界如同一片未经开发的沃土,只待孢芽和种子播进土壤,只待惠淑春阳,只等春风化雨,嫩芽就会破土而出。儿童文学就如同春雨对种子说的悄悄话,就如同春风对小苗的慰抚,它能激发儿童心灵的生长,激发儿童多元智能的发育,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儿童文学不等于儿童教育,但它和教育密不可分。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现代意义的教育,从认识自己开始,到打开与他人的联系,是一段内心的旅程。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好奇心、完善人格、培养自主能力,“以保证人人享有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一所浪漫的学校。 中国的儿童文学正在路上 1923年叶圣陶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的第一本童话集,鲁迅说它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开辟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与欧洲相比,中国的儿童文学起步确实很晚,但是,自古以来,我们就用民间故事和口诵童谣娱乐和教育儿童。在今天,可供儿童阅读和选择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在出版产业中,儿童文学类图书的出版在整个出版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连续上升,成为成长性最好的版块。儿童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势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是作品的娱乐化和同质化倾向。儿童文学应该让孩子爱读、喜欢读,让孩子读了感到快乐,这样才能吸引孩子读下去,但有些书为了吸引孩子的眼球,只顾怪诞搞笑,而忘记了儿童文学所应该具有的对孩子的精神成长的引领作用,忘记了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在市场化的推动下,看到什么书畅销了,便跟风而上一大批同类图书,一个淘气包会带来一大批顽皮小子,从一个哈利·波特克隆出了一大群巫师。 第二是作家的高产和作品的艺术品质之间的矛盾。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主要是由于出版市场的繁荣,是商业利益的推动。出版繁荣对儿童文学出版内容的需求大量增加,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呈现出了粥少僧多的状态,于是,成熟的作家开始高产,刚起步的作家开始大跃进。比如以往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写作,先从杂志上投稿开始写起,慢慢练笔,到一定时候才开始写作中长篇作品,然后才开始出版作品集。但现在很多年轻作家不需要这样的操练过程,一上手就直接写书出版,而且是一部接一部,据说有位年轻作家一年就出版了四十多部作品。被市场裹挟着,作家没有调整、喘息的余地,没有让自己反思与充实的时间和空间。所以,虽然每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增多了,但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有艺术品质的作品,并没有明显增多。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学性加强了,同时也带动了中小学的文学阅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文学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补充,同时对于一个孩子精神气质的养成、对于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激发大有裨益,儿童文学阅读显得越来越重要。全国各地都在通过推动阅读,营造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儿童文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中,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有些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儿童阅读推广机构,甚至诞生了一种新的职业称谓:儿童阅读推广人。但有许多人只是半路出家,真正懂得儿童心理、儿童阅读规律与儿童教育的人并不多,被他们推荐与推广的作品是否真正适合儿童,是否被推荐的作品就是真正优秀的作品,缺乏科学评价标准。而且有些专家在儿童阅读推广中言必谈外国,中国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不能进入他们的视野。国外确实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值得孩子们阅读,但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也应该阅读我们用母语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而且,中国的儿童文学正走在路上,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创造我们自己的经典。对优秀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推荐,更能激励作家们认真创作。也只有通过被读者反复阅读与检验过的作品,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前进的方向。 儿童文学是面向未来的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上世纪60年代,因为将儿童文学理解为教育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走向了教训主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儿童文学从理论建设、创作方法到儿童观,都经历了重大的转变。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呈现出了多元共生的局面。校园小说、幻想文学、童话、幼儿文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市场的淘洗和读者的检验,我相信会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会最终留下来,成为中国的儿童文学经典。 儿童文学不只是给儿童的文学,更是一种世界观。儿童文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在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存在对于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的前提下才产生的文学,它是面向未来的文学。如果我们真正相信一个人一生的根基要靠童年时代的身体和精神的发育来奠定,我们就不会轻慢儿童文学,把它看做是小儿科。如果我们真正相信这一点,我们就会更严格地选择和要求为儿童的写作,因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虽然以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却同样描绘了深刻的人生与人性,同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长久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