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捍卫 “文学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2012年08月03日 晓宁 参加讨论

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文学性是它的当然特性。通俗来讲,评价一部作品艺术质量的高下,往往用“文学性强或不强”来给予判定,文学性是每个文学从业者心中的一杆秤,它是我所理解的在市场化、商业化进程中儿童文学的“独立品格”。坚持了文学性,就是坚持了儿童文学的独立品格。
    关于不同性质儿童文学的争论在近年一直是个热议话题。有学者将儿童文学划分为“通俗儿童文学”、“艺术儿童文学”两类,还有关于“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区别,“图像化对文字的侵蚀”,“儿童文学类型化写作”,“浅阅读与深阅读”等等论争,看似热闹非凡的争鸣,实则归于本质,依然是一个关于文学性的论争,即什么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怎样维护它的文学性、文体的纯洁性。
    尽管关于儿童文学的文学性存在多种提法,其本质上依然指向艺术审美,没有艺术美的存在,文学性本身就会被架空,流于概念化。只有艺术完成度极高的作品才能被称作文学性强的作品,当然,文学性当中也包含了儿童文学特有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这三者有机和谐地统一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当中。如何捍卫儿童文学的文学性至关重要。
    首先,要将“文学性”作为内心判断的第一标准,自觉维护儿童文学自身的纯洁性。有论者认为,文学应当回归文学的初衷。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在论述中国儿童文学的困境和出路时曾经指出:“眼睛永远没有心灵走得远。中国儿童文学的真正困境是在眼睛的视线之外,在心灵感应的区域之内。”所以,我们必须用一颗文学的心灵去体验和把握这个时代所提供的现实景观。儿童文学作家,应当将对文学性的理解建立在对儿童价值观的理解之上,积极地洞察和思考儿童问题,提高审美能力、表现能力,深化自我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然后根据内心的指引,重返儿童时代的“自我”,进行一系列的审美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心灵的纯洁性,才能更好地维护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构建一个独异的“儿童世界”。
    其次,建立儿童文学创作的文学史意识,力求塑造经典作品和人物形象。儿童文学是一种高难度的写作,从业者甚多,而其中佼佼者却为数不多,究其原由,没能塑造出丰盈立体的文学形象是一大方面。时间几番淘洗,能够进入文学史,令人耳熟能详的作品和形象几乎成为儿童文学的徽标或象征之物。当拥有了儿童文学创作的土壤和氛围后,我们要将写作置于向经典进发的路途之中。作家应该结合自身特殊的文学体验、生活经历、情感绎动,调动起个人的写作资源、艺术能力,把握住“这个时代”儿童新的思想动向、情感需求、人生困境,更好地与儿童一同携手进行人生的自我完成。
    具体来讲,当今中国人面临的依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即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冲突,在文学中即农业文明如何走向工业文明,乡土抒情如何进入都市生活,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失范、心理倾斜、情感孤独等等问题。儿童文学置身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它应该更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表现儿童在这个时代冲突中的矛盾、挣扎、痛苦、快乐,才会更具艺术深度。一个鲜活、富有生命力的儿童文学形象,是作者反复打磨、倾其内心的结果。经典,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作家能否对平凡中的伟大予以发掘,能否以悲悯之心感悟儿童的精神意志,能否捕捉到儿童思想中最细微的律动。
    其三,提升灵魂质量,呵护文学灵性,尊重艺术感觉,感悟儿童生命本质。刘再复认为当代华文文学具有三种提升的可能,一是学养的提升;二是趣味的提升;三是灵魂质量的提升。如果说学养与趣味的提升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东西,那么灵魂质量的提升就更具难度。作家灵魂质量的提升直接关乎文学性的提升、作品艺术价值的大小,因而每个作家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灵魂世界,在世俗功利面前,有清醒的头脑,很好地把握自己,灵魂的力量才不会被削弱。遵从自我内心真实的召唤,让灵魂通过写作站立起来,才可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在提升自我灵魂质量的过程中,呵护文学灵性,尊重艺术感觉显得至关重要。一切外在的、喧嚣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是文学的大敌。作家在灵光乍现、艺术感觉喷涌的一刻达到心灵上最大的解放和对人生的充分理解,不朽的艺术形象常常诞生于创作的这一时刻。可是这一刻常常短暂,可遇而不可求,需要小心呵护。儿童文学是感性化程度很高的文学,儿童文学作家作为成人,必须有重返自我儿童时代、重拾儿童心灵世界的能力,他不是遵从成人世界的逻辑法则,而是遵从儿童的生命本能,尊重儿童生命意志,进入儿童的生命空间,发展和解放儿童心性,带领其一同步入自由王国。
    “捍卫儿童文学的‘文学性’”,这一提法本身存在无奈的意味,文学性是文学先天的品格,它本身无可争议,只缘于太多非文学的因素掣肘“文学性”,在快餐式、功利式、忙碌的现代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被挤占、被遮蔽、被异化的命运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无法避免,而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清醒地做文学的自觉者、捍卫者,毕竟文学的主动权很大一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中。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