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拉美新戏剧的代表作家利萨拉加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当代拉美文学研究》( 朱景冬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朱景冬,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安烈斯•利萨拉加(1919-1982),阿根廷和拉美新戏剧的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和拉丁美洲众多进步的剧作家一样,利萨拉加因遭独裁当局迫害而多年流亡国外,1982年5月21日在流亡地加拉加斯逝世。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利萨拉加陆续上演了《快让他走》(1963)、儿童剧《卡拉林达、普里玛维拉和帕塔普费特》(1964)、《你想买一个镇子吗?》(1964)、《开膛扒肚者》(1967)、《胡安娜•阿苏尔杜伊的审判》(1972)、《床和皇帝》(1972)、《罗密欧,朱丽叶……和探戈》(1973)、《施刑者》(1974),此外,他还改编了《塔尔杜弗》(1977)和《黎明喝几口》(1980)。
    其剧作比较丰富,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亚麻地》、《孤独的颜色》、自由三部曲或五月三部曲(《美洲的胡安娜》、《三个法官面对漫长的寂静》和《上秘鲁》)、《永恒马车》、《在马德里相遇》等。
    对于拉丁美洲戏剧的研究者来说,利萨拉加的名字是和《美洲的胡安娜》(1960)紧密连在一起的。此剧的主人公叫胡安娜,是一位有4个孩子的母亲,她不顾一切坚决维护独立革命事业。她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印第安妇女,一家人生活贫困,只能靠种庄稼维持生计,但又必须把收成的一半交给西班牙殖民者。胡安娜深知亲人们所受的这种剥削和欺凌,而她丈夫曼努埃尔•帕迪利亚又是游击队的首领。于是她便组织了一支上万人的娘子军,奋起斗争,捍卫自己的权利。剧本的详细故事是这样的:
    胡安娜是个农村姑娘,父亲把她当男孩子养大。她17岁了,收谷子,赶牲口,农活样样能干。可是,父亲要送她进修道院当修女,她很不明白,她向往的是乡下人的生活,父亲的土地需要人种,她也不明白,教会为什么不保护穷人,只保护有权有势的人。她忍受不了修道院的生活,于是离开了修道院,结了婚。丈夫也是农民。
    地主阿古涅头发梳得溜光,靴子上没有一点泥土,手上没有老茧,不用缴租纳税,胡安娜却必须把收成的一半缴出去。阿古涅要她把粮食卖给他,他再倒手转卖给别人。他要把儿子送到西班牙去读书,将来让他当军官,统治穷人。
    胡安娜的丈夫主张,像法国人民那样杀死国王,像美国摆脱英国那样,争取解放。于是他参加了起义。起义军占领了西班牙驻军司令部。但是起义军受到了残酷镇压。胡安娜的丈夫遭到追捕,被迫逃进山里,他家受到了搜查。丈夫回来后,决定全家逃走。丈夫说他们正在组织军队,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开来了一支解放军。胡安娜要求跟丈夫一块去打仗:“男人有驴子的脚力,我们女人有驴子的驮劲。”于是,他们二人跋山涉水,不怕路途遥远,去寻找布宜诺斯艾利斯来的军队。他们找到了这支军队,要求从军参战,打倒西班牙统治者。军队的“博士”卡斯泰依給他们讲革命道理:不仅要推翻统治者,还必须改变生活本身,首先要打倒地主,把土地分给起早摸黑干活的农民。为了保卫他们的土地、家园,他们就会参加斗争,勇敢地保卫祖国,这种力量足以击败西班牙派来的精兵强将。
    胡安娜终于组织起了一万多人。她骑马奋战,奔驰沙场,宣传革命真理:“土地属于用双手劳动的人,我们先夺取土地,然后开始战争。”地主阿古涅威吓她,说她鼓动人们反对国王,破坏了社会秩序。胡安娜严正指出:他对秩序的理解是让一切东西原封不动,就是说让总督先生带着娼妓和美酒,坐着华丽的大马车,招摇过市,而农民却吃不到自己捏的玉米饼;是让人在路上彷徨,没有土地耕种,抛下自己的孩子!
    战争迅速扩大。胡安娜跟丈夫并肩作战。她当了游击队司令员。但是敌人占领了她的家园。她要救出自己的孩子,却遭到了敌人追击。她带着四个孩子逃进了森林。他们在森林里忍饥挨饿,找不到水喝。两个孩子死了。胡安娜忍痛把他们埋葬。
    胡安娜和游击队战士们在森林里苦战,战斗了六年。她被任命为中校,她穿着军上衣,白裤子,头戴卷边帽,腰间挎马刀。地主阿古涅担心失去一切,来找胡安娜。他表示愿意给她一笔数目可观的金钱作为交换,只要保证他的土地和买卖不受损失。胡安娜断然拒绝了他,他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有一次,龙特乌将军的部队打了败仗,受到敌军的追击,派人来向胡安娜求援。胡安娜批评了他们的怯懦、娇气和对兄弟部队的傲慢轻蔑态度,但表示愿意支援他们,把西班牙人打败。于是她带领人马与上千敌军交火,进行了勇敢的狙击战。但是,敌强我弱,胡安娜又受了伤,队伍不得不撤退。在撤退途中,部队失散了。胡安娜孤零零地步行了一百多里路,身体累垮了。
    胡安娜回到故乡。土豪劣绅想捞取革命果实,只让胡安娜当一名象征性的中校。胡安娜明白他们的意图,义正词严地驳斥了他们。由于她态度坚决,敌人采取了更为毒辣的手段,切断了她同游击队的联系。
    面对这样的现实,胡安娜从内心深处发出抗议:“上帝啊!你看我们的美洲,看我们的孩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你看我们的百姓,连一小块种玉米的土地也没有……这场斗争并没有结束!”
    胡安娜终因病情恶化,终于含恨死去。
    《美洲的胡安娜》是一个三幕话剧,表现的是1809年至1825年间上秘鲁地区的独立革命斗争。那个时期,上秘鲁的民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自由运动。运动具有广大农民为摆脱西班牙殖民者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的基础。剧本写的就是斗争的参加者们的历史。内容包括上秘鲁地区的独立革命斗争和广大农民争取自由解放的运动。正如剧本结束时写的:“我们进行的革命斗争是为了夺取土地,结束饥饿,根除暴力和迫害。”像所有的拉美剧作家一样,利萨拉加在此剧中采用了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原则,不乏其教育剧的特点。在结构上,剧本每一幕都包括若干场景,每一个场景又包括若干小场景,用以表现不同时刻的独立革命斗争场面。剧本塑造了一位不畏强暴,敢于奋起斗争,为夺回自己的土地、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和献身的非凡女性的形象。胡安娜已成为拉丁美洲为正义事业斗争的妇女的榜样。
    她的另一个剧本《胡安娜•阿苏尔杜伊的审判》从“女罪犯”胡安娜和她的辩护律师会面演起。这位“博士”必须认真准备他的辩护词,以便应对他的当事人多次受到的指控,尽管他早就知道,无论他怎样辩护,最后还是会失败。他觉得这个不幸的、讲话带刺的女人很不一般,她总是像男子汉一样对待敌人,怎样激怒她都不能使她驯服。她是为自己的土地而斗争的战士,她和她男人曼努埃尔•阿斯森西奥•帕迪利亚一道面对抗击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秘鲁的战争。由于谋求政治和经济权势的人的出卖,胡安娜遭到了逮捕。临终前,她在病床上回忆了她在修道院度过的童年,在农村度过的生活,她的爱情,她失去的最亲爱的人,以及她无怨无悔决定离开家园投入为争取自由、土地和反对背叛的斗争。作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讲述了这个普通女人而非圣女的一生,以及她的思想、行为和理想,并通过这个女人的故事再现了整个拉丁美洲历史的各个阶段。此剧上演时,有关人士称,上演的目的是“对那些曾经和依然能够忍受其行为之后果和继续以不同的生活方式做着贡献的人表示敬意。”
    1982年上半年利萨拉加作为美洲之家文学奖的评委在古巴逗留期间,接受了女记者列亚娜•阿索尔的采访。在谈话中,他介绍了自己作为剧作家的部分经历和他的几部作品的创作情况。在采访结束前,记者提起了利萨拉加20年前讲过的这番话:“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能平心静气、不慌不忙、无所畏惧地写一部作品吗?……”20年后,利萨拉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说:“我想,作家有一件武器,即文学、戏剧、随笔等等,用这件武器来表达政治思想,但不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作家,而首先是因为我们是一个面对生活,面对我们时代最紧迫的事件坚持一种立场的人。”
    利萨拉加的戏剧注重表现现实问题、历史事件和人物,面向广大群众,寓教于戏,并且博采众长,运用布莱希特等欧美戏剧家的最新戏剧表现技巧,取得了引世瞩目的成就,因此被认为是阿根廷和拉美新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正是因为有利萨拉加这样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剧作家,拉丁美洲戏剧才赢得了今天它所享有的荣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