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唐代“取士文学”研究——论唐代科场符瑞类试赋的现实观照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王士祥 参加讨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W048);河南省社科项目(2012BWX027)。
    作者简介:王士祥,郑州大学文学院
     
    唐代科场试赋内容丰富,就《文苑英华》所收录之40类主题而言,与现存科场试赋直接相关者达17类。这些主题大都围绕帝王展开,是对前朝或当时帝王政治、文化生活的反映,体现出了试赋的时代特征。在唐代科场试赋中,符瑞类主题在实现朝廷选官的政治目的时,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观照,足见命题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现实需要。
    要对符瑞类试赋进行研究,首先需要明白何为符瑞和明确此类赋在唐代科场上的留存状况。所谓符瑞即吉祥的征兆,是古人心目中天人感应的某种呈现。如汉朝的谷永在其《灾异对》中指出:“王者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博爱仁恕,恩及行苇。藉税取民不过常法,官室车服不逾制度,事节财足,黎庶和睦,则卦气理效,五征时序,百姓寿考,庶草蕃滋,符瑞并降。”[1]376符瑞出现与否与王者能否推行仁政紧密相关,这就是刘辅在《上书谏立赵后》中所云“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1]394。关于这个问题,班固在《白虎通义》卷五中亦云:
    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者,以为王者承天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允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德至天,则斗极明,日月光,甘露降。德至地,则嘉禾生,蓂荚生,秬鬯出,太平感。[2]
    这段话不仅明言符瑞是在“天下太平”之时且“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允塞”的情况下应“王者”之德而出现的,而且指出,因为“德至天”或“德至地”的不同,符瑞还会表现出物象与天象的区分。
    无论是物象还是天象,均表现为瑞象。这是对一个时代气象或王者政风的颂美,甚至是帝王受命的征兆,因此受到有心者的青睐。在传统历史文献中关于符瑞的记载可谓多矣,甚至沈约在《宋书》中专列《符瑞志》三卷,详尽列出了自太昊至宋孝武帝期间的符瑞现象。这些现象多印证了“龙飞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的理论,因此沈约强调“符瑞之义大矣”[3]759。既然如此,历代莫不对充满神秘感的符瑞表现出重视,唐朝以之为题进行官人选拔考试便是重视的具体体现之一。
    据徐松《登科记考》、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统计,在《文苑英华》“符瑞”类中直接收录的试赋有开元四年(716)进士科所试《丹甑赋》、开元二十七年(739)进士科所试《蓂荚赋》、建中元年(780)文词清丽科所试《指佞草赋》、贞元十三年(797)进士科所试《西掖瑞柳赋》。四题显系“德至地”而产生的符瑞。《文苑英华》中所收录的宝应二年(763)进士科所试《日中有王字赋》、大历四年(769)博学宏词科所试《五星同色赋》以及贞元十二年(796)进士科所试《日五色赋》虽列于“天象”类下,但据上引班固《白虎通义》语判断则当属“德至天”而产生的符瑞。据《文苑英华》统计,两类试赋共存录16篇。只是这16篇符瑞类试赋均为省试赋,在解试赋中尚未发现此类主题。
    综观唐代科场符瑞类试赋可以发现,此类试赋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换言之,作为严肃的政治活动,此类试题并非随意设置的,而是与当时的具体政治、文化环境紧密相关。就现存符瑞类试赋来看,开元四年进士科所试《丹甑赋》、开元二十七年进士科所试《蓂荚赋》属玄宗时代,宝应二年进士科所试《日中有王字赋》、大历四年博学宏词科所试《五星同色赋》属代宗时代,建中元年文词清丽科所试《指佞草赋》、贞元十二年进士科所试《日五色赋》、贞元十三年进士科所试《西掖瑞柳赋》属德宗时代。通过文史互证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命题折射出了不同的时代需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