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反思西方文论审美缺失 重建文本解释学(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孙绍振 参加讨论

    
    从西方文论的弱项开始质疑
    西方文论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被认为可以列入当代最高层次。这一点,是否毋庸置疑,姑且不论,和他们对话必须有相应档次的智商,则可以肯定。但是,“最高层次”是多方面的组成,不是铁板一块,不可能每个方面都是绝对平衡的。最明显的是在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方面,他们发挥到极致,这是他们的强项。这一点,可能是世界的共识。要和他们的强项对话,对之发出质疑和挑战,难度是比较大的。在这方面,国人做了许多工作,我们怀着最大的耐心期待着震撼性的成果。问题是,他们有没有弱项呢?我们相信,没有一种学术文化群体是没有弱项的。最为明显的就是他们在文学审美价值方面表现得极其软弱。例如,号称“文学理论”却宣称文学实体并不存在,如伊格尔顿在《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导论》中都如此宣称。美国一位文学理论刊物的编辑W.J.T.米彻尔说得更加坦白:
    现在美国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理论死了,已经终结了。关于理论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当然,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刊物编辑,他反对这种说法,但是他反对的理由却是:
    文学理论自身并没有消亡,只是发生了某种形式上的变化,它已经转而研究新的对象,如电影、电视、广告、大众文化、日常生活等。
    这样的辩解在逻辑上是不通的。文学理论存在的理由,不是因为研究文学出现了什么新成就,而是转而研究其他的文化现象,那还有什么理由叫它文学理论呢?出现这种状况,与西方文论家们的理论视野、价值诉求以及研究方法等直接相关。第一,西方文论家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宣称,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一筹莫展”是宿命的,因为,文学理论只在乎概念的严密和自洽,并不提供审美趣味的评判。第二,一些西方理论家执着于从定义出发的学术方法,当文学不断变动的内涵一时难以全面概括出定义,便宣称作为外延的文学不存在。事实上,由于语言作为声音符号的局限性,一切事物和概念的内涵都有定义所不可穷尽的丰富性,并不能因此而否决外延的存在。第三,一般来说,西方理论家们的理论预设涵盖世界文学,可是他们对东方,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理论却知之甚少,他们的知识结构与他们的理论雄心并不相称。
    并且,西方先锋文论往往隐含着悖论,用西方辩论术中的“自我关涉”法来反诘,就不难发现其致命的硬伤。先锋理论在哲学上是相对主义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这就露出了矛盾,一方面他们的相对主义是毫无例外的,也就是绝对的,另一方面这种相对主义却是以不包含他们的相对主义在内才能成立的。那就是有例外的,不可能是绝对的。这种蜻蜓吃尾巴的现象比比皆是。解构主义认为解构是普遍的原则,但是,解构主义却享有豁免权,超越于解构原则之外。现象学论断一切观念都不是客观的,而是有主观意识渗透的,因而都要“悬搁”起来,从而“去蔽”。然而,“悬搁”既然是普遍性的方法,就应该包括“悬搁”在内,其结果只能是“悬搁”本身就应该被“悬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西方文论失足的地方,正是我们的出发点,从这里对他们的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批判,在他们的空白中建构起文学文本解读学,提出他们想象以外的问题,概括出他们不能概括的范畴,驾驭他们所没有的理论和资源,建构我们的理论体系,和他们对话,在文学文本的解读方面和他们一较高下,迫使他们对我们的声音不能不洗耳恭听一番,也许这正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大好机遇。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