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看”的主体置换与“目光”的挪移——翟永明诗歌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范云晶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看”是进入翟永明诗歌的关键词。“看”的主客体置换是翟永明诗歌创作和诗学理念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由“被看”到“我看”立场的变化,表明了诗人对自我和世界在认知上的根本性改变,诗歌内部结构也由此发生裂解。处在“被看”立场的诗人,以“黑夜”为时空,以独白的话语方式自我言说;处于“我看”立场的诗人,则在言说方式上发生了异变,实现了由私人空间向公共空间的位移,由“我/我”的关系到“我/他”的关系的抒写以及对“文本时间”的反向延展。“看”与“被看”立场的替代、纠缠和共存,给文本增添了异质美感和无限阐释的可能性,也给诗人列出了尚需破解的难题。
    【关 键 词】翟永明/诗歌/“被看/看我”/“我看”
    【作者简介】范云晶(1976- ),女,内蒙古牙克石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081),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诗歌研究(河南 新乡 453003)。
     
    人是唯一不知道自己目光的人。
    ——罗兰巴特《埃菲尔铁塔》
    画家何多苓笔下的诗人翟永明,给人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是那双独一无二的大眼睛:黑白分明,目光专注、纯粹、犀利、神秘、执著而空洞,仿佛洞悉一切,又好似茫然无措。“人是唯一不知道自己目光的人”,[1]正因为不知道,所以人就一直在破译和追寻。“看”是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首要方式,“先于谛听的,始终是观察,是看,是隶属于眼睛的每一个细小的毛孔面对天下万物的全面打开,是对周遭世界的彻底扫描、逼视和吸纳。”[2]70对于诗人翟永明而言同样如此,用眼睛认知世界,用语言记录认知,用心灵捕捉诗意,用诗歌反观内心。纵观30年的持续创作,无论是1980年代、90年代还是当下,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念始终在“看”的行为统摄下,推进、变化、拓宽和深入。“看”是进入翟永明诗歌世界的一扇有效言说之门——“看”的行为本身一直存在,只是“看”的立场和“看”的维度发生了变化:诗人时而作为客体——“被看”,时而作为主体——“我看”,于主客体置换中,诗人的目光发生了挪移,诗歌表现空间与关注视点也随之发生变化和偏移。这一过程彰显着诗人不断成熟和自我修正的努力,同时也会给写作带来更多的困惑与难题。
    系统爬梳翟永明的个人诗歌写作史就会发现,她的诗歌创作大致经历了“看我/被看——我看/我看世界”的变化,即诗歌的言说中心和基点由“我”到“世界”的位移。“我”由被关注者到关注者的变化过程,不只是诗歌言说中心的表层异变,而是表明了诗人对自我、对世界在认知上的根本性改变,由此诗歌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裂解。另外,虽然从表层看,翟永明的写作立足点从“看我”到“我看”的变化过程是历时性的,但是从内部发生肌理来说,这种变化又是共时的:虽然“被看”立场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翟永明早期诗风诗艺的形成,自1988年创作组诗《称之为一切》开始,“被看”立场也有逐渐被“我看”的观照视点取代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被看”焦虑的完全消逝和剔除。在《称之为一切》乃至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被看”与“我看”两立场更多地扭结在一起,在诗人内心深处形成了争辩、盘诘与博弈,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和诗学观念也因此布满了“常”与“变”的盘根错节,并形成颇具个人特质的矛盾复杂文本——“正如你所看到的”。(翟永明《潜水艇的悲伤》)
    一 被看/……看“我”
    看我的眼睛,你在我瞳仁里看得到你自己吗?
    我在您的瞳仁里显得那么小,我看不清自己。
    ——让-保罗萨特《禁闭》
    假如不是借助于镜子,人对自我的认知只能通过他人、它物或者自我想象来完成。而他人和它物的看法又是自我想象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对自我形象的体认和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者”的态度和目光。“他者”的观察视点和“看”的角度对自我认同起着决定性影响。
    1980年代,具有鲜明性别印迹的“女性诗人”和“女性诗歌”被推到文化的前台,写就了“女性诗歌”发展过程中最为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无可辩驳地把“女诗人”置于“被看”的场域之中。其他人都在“看我”,我成了“被看”对象,甚至是自我想象中的“惟一”对象,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翟永明。“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居于“被看”位置的诗人,不是作为单纯的风景被欣赏,而是要承受带有明显歧视和误解的巨大压迫感的目光:“那些巨大的鸟从天空中向我俯视/带着人类的眼神/在一种秘而不宣的野蛮空气中/冬天起伏着残酷的雄性意识”(《预感》)。装扮成道德上帝和雄性权威的“巨大的鸟”,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由天空向大地的众生“俯视”。相对于“仰视”和“平视”,“俯视”这一行为本身就隐含着强烈的不平等色彩:我是“偶然被你诞生”的,“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独白》)。面对“雄性”和“权威”,诗人充满焦虑和不安,甚至还有恐惧:“我是一粒沙,在我之上和/在我之下,岁月正屠杀/人类的秩序”(《臆想》)。而且,“我”的不安感和焦虑感会随主观臆想不断自我强化,因为“你优美的注视中,有着恶魔的力量”(《渴望》)。“所有这些眼光全都落在我身上,所有这些眼光全都在吞噬我……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即是地狱。”[3]151在萨特的名剧《禁闭》中,三个因生前犯罪而被关进地狱监牢的人,在一个极其狭窄的空间里共同生活,没有黑夜,分秒不关闭的灯把三个人的所有隐私暴露在相互的目光中,三个人都痛苦不堪却又无处遁逃。诗人翟永明所遭遇的,正是“被看”的地狱。因为被置于“被看”的位置,“我”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他者”,成为自我注视和他人言说的中心。诗人无法摆脱这种尴尬和焦虑的窘境,却又试图突围,于是便以两种看似无关实则有密切关联的姿态来疗治恐惧症和减轻焦虑:一种是对抗/反抗,即以“雄性”对立面“雌性”的身份,决绝地拒斥和解构“他者”冰冷的目光,以建造自我生存空间;另一种是自我体认和再造,诗人要在弥漫巨大误解的目光中,重新建构自我价值,以驳斥歧视消除误解,并舔舐伤口自我抚慰。于前者,诗人找到了适合自我生存的空间和时间恒量——黑夜;于后者,则发现了自我认同和获得存在感的突破口——滔滔不绝的组诗和独白的话语方式。
    难道永远没有黑夜吗?
    永远没有。
    你永远看得见我吗?
    永远。[3]152
    如果不想被“看得见”,就要置身黑夜。在翟永明的诗歌中,“黑夜”既是现实中的时空概念,更是隐喻层面的心理事实。“如果你不是一个囿于现状的人,你总会找到最适当的语言与形式来显示每个人身上必然存在的黑夜,并寻找黑夜深处那惟一的冷静的光明。”[4]相对于白昼,“黑夜”更加隐秘,更加私密,也更适合自我言说。因为可以暂时摆脱“被看”的惊恐与不安。“黑夜”的另一特点是可以同时满足诗人保护“隐私”和实现“偷窥”的两种诉求:不是没有“被看”而是无法被他者看见。与此同时,黑夜中的“我”却可以悄悄观察处于白昼(包括灯光)中的他者。更为重要的是,“黑夜”之后便是“希望”和“永明”(与诗人翟永明的名字不谋而合),“今晚所有的光只为你照亮/今晚你是一小块殖民地……/两个白昼之间夹着一个夜晚/在它们之间,你的黑色眼圈/保持着欣喜”(《渴望》)。于是,诗人酷爱“黑夜”,“黑夜意识”成为诗人创作早期最为醒目的标签:“我称之为‘黑夜意识’的正是一种来自内心的个人挣扎,以及对‘女性价值’的形而上的极端的抗争。”[4]于是在内心深处,诗人一直“渴望一个冬天,渴望一个巨大的黑夜”(《独白》)。
    在“黑夜”中,由于暂时逃离了“被看”的窘境,诗人获得了无限言说与阐释的自信与空间,她以创世者的母性身份缔造生殖童话,并以世界拯救者的身份获得高高在上的认同感和优越感,“我创造了黑夜使人类幸免于难”(《世界》)。进而以女人的身份与母亲进行平等对话,以期获得臆想和幻想之外的力量与信心。然而,与母亲对话的结果却令人失望。从母亲那里除了获得生命之外,只获得了与生俱来的“劣势”性别,没有期待中的幸福和优势,而是从此“让我与不幸构成这世界的可怕的双胞胎”(《母亲》)。岂止是我与不幸,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不幸的双胞胎呢?“你的眼睛拥有黑暗而进入脚底的阴影何等沉重”,而“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母亲》)。现实中的难以获得让诗人唯有再次进入“夜境”中“憧憬”,①却只闯入了“渐渐感到害怕”(《夜境》)的“噩梦”中无法自拔。在“黑夜”中探询、质疑和呐喊的诗人是痛苦、敏感甚至神经质的,而黑夜中偷窥到的世界则是变形、异化甚至可怕的。原因在于扰乱诗人内心平静的“被看”和“看我”的立场,使得诗人像鲁迅笔下的狂人一样缺乏安全感,充满猜忌和不安,“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5]
    除了躲避白昼,隐藏自我之外,消除猜忌和缓解不安情绪的另一方式不是噤声——噤声只会加重不安,而是不停地言说,呶呶不休地自说自话,这是诗人获得“在场感”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在翟永明早期诗歌创作中,便是组诗体式和独白话语方式的大量运用。1980年代甚至是90年代,翟永明创作了大量的组诗,无论是早期的《女人》组诗、《静安庄》《称之为一切》还是90年代的《莉莉和琼》《道具和场景的诉说》《十四首素歌》,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组诗的方式。尽管翟永明曾多次申明,她所尊奉的诗歌写作技艺是“少就是多”(密斯凡德罗语),但是情感的长期积压和酝酿以及亟须疏导的焦躁情绪,使诗人不得不以喷薄的方式来抒写内心,“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激情、痛苦甚至绝望要表达。她以滔滔不绝的语势、一泻千里的激情,诉说着女人的痛苦与渴望,以尖锐的声调向世界发出了几近拒绝的回答。”[6]在此种情况下,谁听并不重要,“我说”才是诗人惟一想达到的目的。于是喋喋不休的独白体与诗人当时的情感需求达成了契合,并成为翟永明,也是很多女诗人钟爱的话语方式。“它(诗歌)只听从命运的召唤,并把这种召唤说出来,而且只说给自己听。它是自言自语式的、独白式的;它遵从的说与听范式是:我/我关系。”[6]对我/我关系的情有独钟,使“我”成为诗人看问题的惟一出发点和落脚点。于是在翟永明的笔下,出现了两个对立的世界,我的世界和他人/它物的世界:我的世界沉静、忧伤、自闭、神秘;他人的世界喧嚣、异化、粗暴等等。诗人的身份也由此分裂为二:自我世界中的受害者、反抗者和低语者;他人世界里的旁观者、冷漠者和智者,这在《女人》组诗之后的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在另一首组诗《静安庄》中,诗人刻意忽视“他者(包括人和物)”的存在,力图以独白者“我”的姿态进入静安庄,并营造一个“静安”的、在心灵上与世隔绝的世界。“我的脚听从地下的声音/以一向不抵抗的方式/迟迟到达沉默的深度”(《第四月》)。“我”想让内心听凭的不是来自现实而是来自“地下”的声音的召唤。对外界而言,诗人想到达沉默的深度,对诗人自己而言,则需要通过自我言说的方式来营造抵御外界声音的沉默境界。于是,诗人刻意回避村庄中的各种声响,而一直执着地寻找进入“这鸦雀无声的村庄”(《第二月》)的入口。然而,试图以感受沉默的方式抵抗“看我”者敌意目光的诗人并没有在“静安庄”到达“沉默的深度”,自然、生物、劳动和生命循环的声响无时无刻不打扰着诗人渴望静安的心。因为,心所不想见者,并非眼睛看不见者,目光所及之处恰好与诗人的内心期待相背离。按照“眼耳辩证法”(敬文东语)的逻辑,“耳朵成为眼睛的下属、眼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让看包容了听、统辖了听。”[2]70在自我世界虚拟的“静”与静安庄现实的“动”的悖论面前,诗人于“被看”的目光中被迫打开了耳朵,无声的、甚至渴望以死亡的方式到达的沉默境界与公鸡打鸣、分娩的声音、村庄的声响混杂和缠绕在一起,无法厘清和剪断。于是,呈现于读者面前的《静安庄》,是一个矛盾分裂的文本,至少从声音诗学维度而言是两个声部并存的:抵抗“被看”身份的沉默无声和以旁观者身份被迫“看/听”的喧闹嘈杂。诗人反复言说和重复的“到达沉默的深度”增加了诗歌情感基调的沉寂、沉闷、沉重与沉痛。向死而不能,融入而不得的现实只能让诗人发出这样的慨叹:
    距离是所有事物的中心
    在地面上,我仍是异乡的孤身人
    ——《静安庄第十二月》
    “我永远无法像男人那样去获得后天的深刻,我的优势只能源于生命本身。”[7]性别的不可选择和无法变更把诗人置于“被看”的角色定位上,她既想反抗又不得不接受无法消除的宿命感。于是在众目睽睽的他者目光中,诗人时而立世高歌,时而孤独呓语,在自信与怀疑、惶恐与期待中将自己包裹成厚厚的茧,以排他性和反抗者的姿态蜷缩在自己缔造的孤独世界里,愤怒、惊恐与凄楚。“黑夜”的时空选择和“独白”的言说方式虽然可以暂时摆脱“被看”的窘境,却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因为缺少“被看”而无从证明和彰显自我的怪圈,“我的夜的隐秘无法被证明”(《证明》)。因此,“被看”成为诗人无法摆脱的魔咒和宿命,无论是高歌还是呓语,诗人试图冲破的、渴望获得的始终无法摆脱和拥有,“夜还是白昼?全都一样”(《旋转》)。于是诗人只能仍以一个“迷途的女人”的身份,承认无法完成和没有成功的结束,并在“整个冬天在小声的诘问:完成之后又怎样?”(《结束》)
    二 我看……/我看世界
    整个宇宙充满我的眼睛
    ——翟永明《女人组诗臆想》
    “看的艺术,不光是眼睛的延伸,更重要的是精神之延伸,即布勒松所言:事实并不见得有趣,看事实的观点才重要。”[8]自《称之为一切》开始,“翟永明进入了漫长的探索期和裂变期。这首明显有着自传性质的长诗开始有意识地放缓了语调,也开始有意识地试图从独白中出走,以便进入吵吵闹闹的日常生活的集市去寻找对话者。”[6]“看”的主客体在翟永明的诗歌中开始了置换之路。“我”不再只是“看”的客体或者是“被看”对象,更是“看”的主体;诗人反复吟唱的主旋律也不再是“……看我”而是“我看……”,“我”和省略号位置的置换,不单纯是物理位置的移动,置换背后有很多内容需要探究:当“我”处于宾语位置,省略号处于主语位置时,我是受动者,是目光聚焦的中心,作为施动者的省略号毋宁说象征一种无法被拒绝的巨大压力和无上权威,类似石头一样“砸”在诗人的身上,而他者目光也像聚合光一样完全投射到诗人的心上,“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我”。于是便有了诗人“黑夜”中的低回与独白,自恋与自怜。而当“我”由受动者变成施动者时,“我”成了发光体和出发点而不是绝对的中心,并以扇形展开的姿态打开眼睛,观照外物,当目光在每一根扇骨上挪移的时候,“我”得以认知世界,世界和外物才是落脚点。当然,这种位移翟永明并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论证、争辩才到达的,是渐进的过程,从《称之为一切》便开始出现这种新的质素。还需说明的是,诗人由“看我”到“我看”的立足点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看我”立场的完全放弃,而是暗含于“我看”的视阈之下,因为女性性别本身无法被改变,“上一世纪的女人/与本世纪的女人并无不同”(《马克白夫人——致田蔓莎》)。但是于“不变”中所孕育的“变”,却致使翟永明诗歌内质发生了裂变:如果说在“被看”的场景中,她的诗歌是指向内心的话,那么在“我看”的立场上,则是向外打开/敞开的。诗人心灵的触角穿透了硬硬的自缚的茧,伸向了毛茸茸的生活本身,诗人愿意聆听的声音和诗歌内部的音频也发生了变化:
    必须倾听变化的声音
    当我看到年历在洁白地行走
    有人在红色连衫裙下消失殆尽
    变化的声音在内部行走
    站在镜前,她成为衰老的品尝者
    她哭喊着,从悲伤中跌下来
    倾听变化的声音使我理智
    让我拉开与生命对立的位置
    假装我是一个顽强的形体
    ——《某一天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