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十七年文艺”:概念与阐释 1967年4月12日江青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发表的《为人民立新功》的讲话中称:“这十七年来,文艺方面,也有好的或者比较好的反映工农兵的作品;但是,大量的是名、洋、古的东西,或者是被歪曲了的工农兵形象。”[14]这应该算是较早地以“十七年”为一个时间段落来统称“文革”前文艺状况的说法,接下来,这一说法频繁地出现在“文革”时期的各种批判文章和讲话之中,并逐渐形成一个明确而固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判断。 按照时间发展的序列逻辑来看,“十七年”明显是之前“十五年”和“十六年”等指称的自然延续。开创这一话语最强有力的文本就是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草稿)》上的著名批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像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15]其中,“十五年来”在阶级斗争形势急剧激化的情形之下内在包含的某种重要的政治定性在随后对文艺领域的评价和判断中被延续使用。根据毛泽东的批示,类似的阐发屡见不鲜,例如《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就指出:“十六年来,文化战线上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16] 从1964年到1967年间的这些表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表面存在一个从“十五年来”到“十七年来”随着时间推移而渐次演变的进程,但正如於可训所说:“事实上这些时间概念从它第一次出现在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批示’中起,就是指向一个整体的文学时段,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是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进行政治裁决的一个特殊的时间界定。……这一时间概念的运用,从一开始就旨在确认‘十七年文学’的一种政治本质,即‘长时间’以来,存在着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以便以此为依据从根本上全面、彻底地颠覆整个‘十七年文学’。至于自然年度(尤其是接近‘文革’的前几年)的增长和变化,在这一时间概念中不过是一些表面现象和无关紧要的数字,并无实质性的意义。”[17]可以观察到的是自从1967年“文革”全面进入夺权阶段以来,“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八个样板戏的出现被认为“像春雷一般震撼着整个艺术舞台”,“这声声春雷,宣告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破产,报道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百花盛开的春天就要到来。工农兵昂首屹立在舞台上的新时代到来了!被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颠倒的历史”“颠倒了过来”。[18]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十七年”表征着一段被彻底否定的历史也就丧失了延续和发展的合法性和可能性,“十七年文学”或更确切地为“十七年文艺”也因此定形为一个固定的概念。 整个“文革”时期的主导叙述都没有超出这样的逻辑,即在诸多二元对立如“红/黑”“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等框架下,将“文革”文艺与“十七年文艺”严格地对立起来,并在冷战背景下极力放大其政治色彩,其意图在于支持和凸现“文化大革命”尤其是江青所主导的京剧革命,如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中说:“解放以来,周扬等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在其总后台中国赫鲁晓夫的支持下,推行了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文艺黑线,这条黑线专了我们的政,他们把文艺作为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舆论阵地。哪一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占领文艺舞台,是关系到红色政权变不变色的严重问题。为了使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江青同志毅然决然地率领革命文艺工作者开展京剧革命,从这个最顽固的堡垒打开缺口,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击退资产阶级的进攻,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吹响了战斗的号角。”[19] 显而易见,“十七年文艺”的概念及其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文革”的“他者”而生成和规定的。所以,今天当我们试图追问“十七年文艺”曾为何物,我们不能不“面对作为既成权威的制度或话语等等、对于使此种权威正当化的根据之薄弱与虚构性进行历史性剥离与暴露的追究式问题”[20],在动态的演化过程回放之后,我们审视下的“十七年文艺”已“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是一个在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发端于40年代初期的工农兵文学运动、工农兵文学思潮,在经历了根据地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后,在挤压、排除了其它文学形态并拒绝调整自身的内在矛盾后,最终终结于70年代中期。”[21] 参考文献: [1]杜赞奇.为什么历史是反理论的?[C]//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7. [2]斯炎伟.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J].世界文学评论,2008(1). [3]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C]//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 [4]洪子诚.关于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M]//文学与历史叙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3. [5][美]本杰明史华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C]//许纪霖,宋宏.史华兹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31. [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 [7]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C].北京:新华书店,1950. [8]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C]//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427~428. [9]程光炜.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性”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5). [10]双传学.建国后毛泽东资本主义观的演变历程及其特点[J].江海学刊,2006(4). [11]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编写组.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 [12]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13]昌切,李永中.论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叙述——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到《中国当代文学史》[J].中国文学研究,2004(2). [14]江青.为人民立新功[C]//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08. [15]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1964年6月27日)[C]//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600. [16]中共中央.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C]//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632~634. [17]於可训.当代文学的建构与阐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9. [18]人民日报社.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C]//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14~715. [19]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C]//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17. [20][日]子安宣邦.国家与祭祀[M].董炳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