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李清照《词论》思想重释——以李八郎之例考证为基础(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6期 柏红秀 参加讨论

    由此可知,李清照所持的雅正歌辞观,既是源于对唐代歌辞的历史洞察,又是源于对北宋歌辞创作实践的当代总结,极富科学性。
    再次,李清照对于北宋词人的态度。对于当今公认的北宋词人除了周邦彦以外,李清照《词论》几乎都有所论及。由于李清照既论及他们的贡献,也指出他们的不足,于是人们便对李清照评价的动机进行了推测,有些认为这纯粹是为了褒扬她本人在词方面的创作才华。这种理解始于她同时代的胡仔,“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以乐府名家者”(21)。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不少当今学者撰写文章,指出李清照的评价有失偏颇。实际上,这些均是对李清照《词论》的叙述思路及所含思想缺乏整体把握而产生的误解。从上文分析可知,李清照在考察唐代歌辞史时,特别强调杰出士人对于歌辞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正是在这观点之下,李清照论述词在北宋发展时,才重点考察了北宋士人参与词创作的历程。这些词人之所以能够进入她的视野,是因为他们曾在词的创作上作出了杰出贡献。对于所论及的北宋词人,李清照所持立场无疑是褒扬的。至于言其不足,只是为了展现北宋词在语文形态上如何一步步地走向雅正。至于雅正歌辞的参照标准,李清照在文中已有明确的表述,那就是盛唐的声诗,决非她本人的词作。从上文对李八郎之例的考察及李清照歌辞观所作的考察可知,《词论》史料详实,脉络清晰,逻辑严密,文风严谨,绝非带有私人情绪的一时之叹。因而,那些将李清照对北宋词人所作的评价归之于她的个性,认为她是想通过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或是归之于她的性别,认为她有明显的女性自觉意识等,显然是游离于《词论》文本之外的主观发挥。同样,将《词论》中没有言及同时代的著名词人周邦彦理解为李清照生性高傲、不喜欢赞扬别人,所犯的错误与之相似。
    最后,关于“词别是一家”之说。它原本是《词论》中的一句话,但是却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至今争议之声不断。目前对于它的解读,最富代表性的观点有两派。一派认为它所针对的是苏轼的“以诗为词”,意在尊崇词体,强调词与诗、文是处于同一层次的文体,从而充分肯定她在词史和词学史上的贡献。另一派认为它与当时所呈现出来的诗词合流的走向完全相反,故阻碍了词的发展。这两派观点几乎完全对立。那么这两种评价是否可取?或者哪一种更可取?要想对此作出合理的判断,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回归《词论》文本。从行文来看,这是李清照在描述词的语文形态趋向雅正这一历程时所提及的,这一历程大致如下:先是协音律但词语尘下;接着是协音律但仅有妙语而篇制破碎;然后是以诗、文为词,结果词语与篇制都处理得很好却不协律。在此情况下,李清照对诗文与词在协律上的差异作了详细的解释,并假设了以文为词的可笑状况。然后她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并且接着这种言论,她又列举了知晓“词别是一家”的几位代表,并对他们的词在表现手法与审美趣味上的特点作了评点,指出他们的长处与不足。可见,李清照所言的“词别是一家”仅仅涉及的是词与诗文在协律、表现手法与审美趣味上的差异,并不否认它们在创作者文化素养、题材内容和表达情感上的相通性。因而,她对于诗文词这三种文体并没有厚此薄彼的倾向。关于这一结论,我们还可以从李清照《词论》的整体论述中找到佐证。如她认为声诗与词均为歌辞样式,它们在唐代是并存发展的,只是高潮的到来有所不同,声诗繁荣于盛唐,词兴于北宋,由此可见她并没有扬词抑声诗的倾向。另外,李清照在描述李八郎之例以及唐宋时期歌辞的发展历史时,特别强调“杰出士人参与”,可见她非常强调歌辞创作者的文化素养,所以不会反对士人将其所擅长的文学才华融入歌辞创作中。而在北宋时期,相对于词而言,士人们所擅长的显然是诗和文,如文中所提及的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及曾巩等,均是诗文大家。故李清照所言的“词别是一家”之说,并无尊崇词体或反对诗词合流的意图。
    综上所述,李清照在《词论》中之所以浓墨重彩地描述李八郎之例,是因为它极富典型意义,标志着唐代民间音乐及依附于它的歌辞样式——词从此走向了活跃,此前则是宫廷音乐及依附于它的歌辞样式的兴盛期。据此可断,首句句读应当断在“天宝间”之后,义指说宫廷音乐以及依附于此的歌辞样式在盛唐同时达到了高峰。其中的“其乐府声诗”可作两种理解:一、“乐府”指宫廷音乐机构表演的音乐,“声诗”指配合宫廷音乐演唱的诗歌;二、“乐府”指宫廷音乐机构,“声诗”分指二事,一是“声”,一是“诗”,其中“乐府声”指宫廷音乐机构表演的音乐,“乐府诗”指配合宫廷音乐演唱的诗歌。《词论》描述了唐宋歌辞的发展历程,通过对“音乐发展”与“杰出士人参与”两方面的考察,李清照认为声诗的高潮在盛唐,词的高潮在北宋,所持为雅正歌辞观。李清照认为声诗与词在唐代是并列关系,音乐性是词的第一属性;对于所提及的北宋词人,她持褒扬态度,言其不足是为了展示词在语文形态上如何不断地走向雅正,其参照标准是盛唐的声诗而非她本人的词作,故评价本身与她的个性或性别并无多大关联,没有论及周邦彦也应作如此理解;“词别是一家”,仅强调词与诗文在协律、表现技法和审美风格上的区别,并不否认它们在创作者文化素养、题材内容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相通性,故并无尊崇词体或是反对诗词合流之意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