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为谁颦恨为谁娇阅读秋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 程朝霞 参加讨论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自古文人骚客皆爱吟咏春之柳树。而很少有人发现,柳树在初冬别的叶子都落光后,才开始泛黄,一片萧瑟之中远远望去,跟初春时刚发芽的景象竟一样的动人了。古诗词里柳树多被赋予“风流”、“婀娜”或离愁别恨的柔美意象,却很少有人注意它在冬日寒风中表现出的柔软的坚强。
    近日读了几首秋瑾女士的诗词,其中有一首有关柳树的《赋柳》:
    独向东风舞楚腰,
    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
    临水傍堤万万条。
    我却独独喜欢前两句中透露出的怅惘和坚守。作为中国女子革命的先辈,秋瑾用何等的胆识,在“其奈势力孤,群材不为助”(《失题》)的情况下,“因之泛东海”(《失题》),于1904年初秋离开了封建家庭,留学日本。后发起共爱会,创办《白话报》,号召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提倡男女平权。1905年回国,参加光复会。同年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在上海组织锐进学社,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倡导民主革命。1907年主持绍兴大通学堂,任督办,联络浙江省革命志士和会党成员,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策划皖浙同时起义。7月徐在安庆举义失败,清政府探查到皖浙联系,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遂于14日被捕,15日在绍兴轩亭口就义。
    当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深受启发而有志于重构中国女性文学史的学者,都不可不把秋瑾作为女性写作者的典型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榜样。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这“竞雄”、“女侠”即可直见秋瑾与男子一争高下的魄力和豪气了,而其诗词《秋瑾集》中所体现的英风侠骨、铿锵不让须眉的气概,她鲜明的“女性的自觉”意识又是何其的珍贵。比如她义无反顾地离弃封建父权制的基础象征——“无信义,无情谊,嫖赌,虚言,损人利己、凌侮亲戚,夜郎自大、铜臭纨袴之恶习”的丈夫王廷钧,痛心疾首于“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如此江山》)“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比如表达她豪情满溢的“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对酒》)。呼吁“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坚信“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忠孝而今归女子,千秋羞说左宁南”,“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芝龛记》)。
    但是,因为是女子,其诗词创作中又夹杂着男性革命者所没有的迷茫和苦痛。
    在秋瑾的其他诗词里,我们依然可以读到那种带着女性典型经验的相思和柔情。作为女子的秋瑾在自觉女性并不是低于男性一等、女性同样可以做英雄做豪侠的性别哲学思想背后,依然有女性生理经验所赋予的特有的风花雪月类的惆怅和相思、言不尽、涕泪湿的特色:
    “十分惆怅灯无语,一昧相思梦亦叹”(《梧叶》);
    “惆怅寸怀言不尽,几回涕泪湿衣裙”(《寄珵妹》);
    “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弹词《精卫石》)。
    在31岁这个对女性来说正是成熟而领悟人生的年龄,秋瑾被官府杀害,以儆效尤。在被逼问口供的时候,她只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正如那“为谁颦恨为谁娇”的柳树一样,有春日的柔弱,有秋冬的坚强。
    最为可悲可叹的是,当时官府对一个并未取得口供且是妇孺之辈的秋瑾处以严厉的斩刑,而后面所通缉的数十人因迫于舆论未再追究,只二人被勒捐了一些钱。呜呼,秋瑾以女性之躯为女性革命做祭,为男性革命者做替罪羊!即使是当时不同情革命的守旧派也无法认同官府的行为。秋瑾的被杀也导致了官方开始打压抑制女校。这些事实向我们证实的,恰恰是男性封建父权制统治者对背叛夫权、父权、君权的女性觉醒者的甚于男性的恐惧和疯狂的打杀。
    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被“缺席”的优秀女性,在个人荣辱和民族大义的抉择之间,在对男性的依附和自我觉醒的矛盾之中,何曾不在时时咏叹自身的失落,何时不在苦苦寻觅自我的位置和方向?男性文学史里所塑造的“花木兰”、“秦良玉”如果被允许创作,而其作品又能侥幸保留下来,我们一定可以看到更多的由女性自身所书写的女儿特有的困惑与执著。
    我们是幸运的,在被男性书写所遮蔽的历史长河中,可以从秋瑾的诗词里看到中国女性的飞翔风姿,感受其作为女性意识觉醒的先行者而“性难谐俗”的苦闷。女性历史之苍茫荒野中,秋瑾单薄的先驱者身影,恰似那冬日里的后凋的柳树一样,多么的萧瑟和坚韧啊!而她坚守着生命的绿意,坚守着女性的柔弱而执著的信念,迟迟不肯凋谢,并向世人宣告:女性并非仅仅是春日里为人攀折的嫩柳,还是冬日里苦苦寻觅和坚守自我生命价值的战士。
    “为谁颦恨为谁娇”是像秋瑾这样美丽而勇敢的女性先驱者在迷惘中思考的声音。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