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重拾文艺理论的民族性——读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经典《论傣族诗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民族网 刘鸿渝 参加讨论

文艺理论在对于文艺作品的阐发与文艺传统的形塑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精神认同,我国各少数民族也在创造本民族的文艺作品的同时,构建了自己民族的文艺理论框架,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吸收,以泱泱堂堂的恢弘之势,汇入了中华民族文艺理论的滔滔长河。
    作为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是民族文艺最灿烂的大花园,也是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丰厚宝地,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都有自己的文艺理论著述,这其中,有着丰厚价值和巨大影响力的要数《论傣族诗歌》。
    《论傣族诗歌》是17世纪初的文艺理论著作,作者祜巴勐(这是和尚等级中由低到高的第七等级名称),真实姓名不可考,是西双版纳的傣族学者。此书写于傣历976年,即公元1614年,其后,仅有傣族手抄本流传于民间,1980年西双版纳傣族作家岩温扁根据康朗应收藏的手抄本译成汉文,全书近10万汉字,1981年由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学术界的注意,被誉为是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发现,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少数民族系统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想。
    《论傣族诗歌》包括前言、结束语和正文九章,论述了天地的起源、人类的形成,语言、思想、文字、诗、歌、韵、调及贝叶经的产生,还有诗歌的情感、思想的表达方式、诗歌的分类等等内容。作者认为,在几亿亿年以前没有地球、月亮、太阳和星星,整个天地是一个无限的真空,其中充满了腾腾滚动的气体、烟雾和狂风,又经过一万亿年的翻腾滚动,才凝结成地球,其他剩余的气体、烟雾和大风继续翻腾滚动,又凝结成英叭神。英叭神用他身上的污垢使地球变大,并创造了男神和女神,男神和女神又用泥土创造了最初的人类,有了人类和人类的活动交流后,才产生了思想、语言、文字及诗歌。思想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诗歌的基础,但思想和语言的基础又是感觉,而感觉的前提是人类活动和外物的存在,因此,必须先有地球上的存在物,才会有关于这个存在物的思想和语言,也才有由此而升华成的诗歌及艺术。
    《论傣族诗歌》谈到,诗歌的根源在人类生活和劳动中,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产生了哀伤和欢乐,哀乐之情必发为语言,这种从心底发出来的语言最美,天长日久逐渐变成了歌谣。书中写道:“歌不是佛主赐给,也不是天神和菩萨创造,歌来自于人类的语言,语言是一切歌调的基础,那么,人类在世上的活动,无疑也是歌的父母了。”“天长日久,山泉的声音被姑娘接受下来,变成了自己的歌调,因此,姑娘就用流水般优美动听的曲调,到处去唱给乡亲们听,被人一代一代接受下来,变成了今天的傣歌调子。”
    书中分析了诗歌中的幻想、神话以及宗教观念的根源,认为人类面对可憎可恶的现实,一方面感到失望,另一方面则在理想的鼓舞下从悲哀中产生力量,但是,人们在统治者和佛教的约束下,又不能直接表现自己的反抗意识,“于是,只好用它来变成幻想、理想和希望的力量,而寄托幻想、理想和希望的地方,莫过于神佛和鬼怪了”。《论傣族诗歌》把诗歌分成三类,一是“甘哈鼋勐”,即民间歌谣;二是“甘派”,即叙事诗;三是“甘告”,即颂歌、祝福词,歌颂天神、菩萨和佛主。书中又分别论述了三种类型的诗歌各自的特点,“民间歌谣最大的特点是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就唱什么,见景生情,见物生歌,随心所欲,没有框框套套”。“而叙事诗的特点,第一,以故事为背景,叙述完一件事”。“第二,以佛主、天神、菩萨为救世主,以王子、公主为核心,歌颂国王和王后,歌颂民族崇拜的鬼和神,以成佛积德为思想基础,不敢超越神佛的礼教原则,不敢违背金殿王朝的旨意,结尾总是以王朝和鬼神的胜利而告终”。第三,形容比喻,“叙事诗以果子、树叶、花草;以金团、银团和宝石;以日月星辰、森林河流、麂子马鹿、鱼虾和猴子、松鼠和飞鸟等等来比喻,所以,一切美的、红红绿绿的色彩都集中在我们的叙事诗里了”。
    《论傣族诗歌》关于天地、人畜、诗歌起源的论述,对诗歌和生活关系的论述,对封建统治者的指责,对诗歌中想象形象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论述,都表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其丰富的文艺观点,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作为一部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经典著作,在我国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应该占有重要地位。
    多年来,我们非常关注少数民族文艺作品的创作,但较少注意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发掘和研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少文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只局限于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兴趣,要么亦步亦趋,要么虚张声势,尽管如今各种理论满天飞,似乎是理论过剩,但在我看来,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却经受着真正的理论饥荒,即自身民族性的丧失。
    我国各民族的文艺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有其产生的土地和根基,具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和深刻的文化背景,并有与之相应的文艺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要想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一席不可替代的领地,必须继承、研究、发展各民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理论。我们要像扶助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一样扶持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研究,而且还要使其作用于少数民族的当代文艺创作,对创作进行理论上的引导、内容上的启迪、形式上的规划。要构建少数民族文艺理论体系,树立并弘扬各民族自身的文艺理论经典,使我们的文艺理论既有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有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让这些理论的光辉照耀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使我们的民族文艺事业得到真正的全面的繁荣。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