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从建立到现在,有六十多年,前后大致有四代学者。20世纪50年代之前,现代文学(或称“新文学”)研究还只是“潜学科”,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50到7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配合共和国修史,进入大学的教学体制,一度成为“显学”。一般认为 现代文学研究走过坎坷曲折的路,“文革”期间这个学科研究停顿,几乎遭受毁灭,直到80年代前期,受惠于思想解放的动力,才恢复元气,并取得在人文学界令人瞩目的实绩。第二代学者,主要就活跃于这个时段,充当了80年代以来学科复苏与发展的生力军,在90年代,他们中许多人仍然担当许多大学与科研单位的学术领军人物。他们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一代。 接踵而来的是第三代学者,基本上是“文革”后上大学或研究生的,这代学人有曲折的求学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富于学术个性与锐利的研究实力,后来各自在相关领域开拓新生面,所获也甚为突出。近年来,第四代在学界崭露头角,有的已形成自己的格局,发挥着相当的影响力。他们很多是“60后”或“70后”,思想开阔,富于活力。目前第一代学者大都离开了我们,第二代也年届古稀,他们中一些人炉火纯青,仍有坚实的著述出版。但活跃于学界的主要是第三和第四两代学者,而且重心正逐渐转向第四代。代际转移,学风流变,其变迁大势如大江推浪,读此书真有沧桑之感。 本书收录的是第二代学者的自述,一共31位。包括:邵伯周、孙中田、彭定安、王景山、许怀中、陆耀东、曾华鹏、林非、朱正、陈鸣树、乐黛云、范伯群、田本相、吴小美、严家炎、魏绍馨、朱德发、许志英、刘增杰、黄侯兴、冯光廉、刘思谦、孙玉石、黄修己、吕进、易竹贤、支克坚、 第二代学者大多出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大学则在50年代,少数学者60年代已经成名,但多数都是在八九十年代才鸿图大展,成为杰出的专家。这一代学人有些共同的特点,是其他世代所没有的。他们求学的青春年代,经历了频繁的政治运动,生活艰难而动荡,命运把他们抛到严酷的时代大潮中,他们身上的“学院气”和“贵族气”少一些,使命感却很强,是比较富于理想的一代,又是贴近现实关注社会的一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从一开始就支撑着他们的治学,他们的文章一般不拘泥,较大气,善于从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提炼问题,把握文学的精神现象与时代内涵,给予明快地论说。90年代之后他们纷纷反思自己的理路,方法上不无变通,每个人形成不同的风格,但过去积淀下来的那种明快、大气与贴近现实的特点,还是保留与贯通在许多人的文章中。 其次,是对学科研究的执著与专注。可以和前辈做点比较。第一代学者做新文学研究几乎都是“半路出家”,从古典文学或其他领域转过来的。 第二代学者的学业完成及学术道路选择,带有那个特定时代的特点,政治运动太多,他们很难有完整的上课时间。与他们老师一代比较,学术训练的功底可能有不足,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但他们中很多又都是文学青年出身,本来就喜爱文学,研究文学是他们的“志业”,读的书比较多,上大学时写作能力就基本过关。这些条件又都是非常优越的。所以尽管在几次政治运动中被耽误了学业,但他们也充分发展了各自的优长。80年代改革开放后,学术与教学得以复苏,逐步走向正轨,这一代学者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们多怀抱学术热忱,一边教学,一边寻找属于自己的学术方向,多年的学术积累至此终于找到喷发的机会。这一代学者最重要的著作或教材大都是80和90年代写成的,其中相当一部分能代表所属领域最好的研究水准,他们中一部分人也理所当然成为全国各自学科方向的带头人。 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这一代学者,大多数都对学术抱有真诚与尊敬,他们的学风是严谨扎实的。 人们常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其实做学问也如此,一代有一代之学术。第二代学人对于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相当充分满足了那个时代的需要,留下的不止是一批杰出的著作,也不止是他们的弟子传人,更有他们崇高的学术追求与丰沛的学术精神。 这本书把29位第二代学者的学术叙录汇聚一起,回顾总结几十年的学术道路,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多元而又有整体感的对话。一代学人的立场观点自然会有参差,统而观之,有很全面多样的角色搭配,历史的均衡性就此得以呈现。这是鲜活而真切的学术交响,是一代学人的多重奏,历史的节律中也时时荡漾出现实的回响。 参与该书对话的作者都是我的老师辈,有的就是教过我的老师,我是读他们的书进入学界的,现在再静下心来集中聆听他们讲各自的学术道路,好像又回到课堂上,感到那样亲切,的确很有收获。这些年我在北大为研究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的课,是引导学生入门的,也会讲到前人的治学理路,但那是轮廓性的,学生不容易获取学术体验。现在有这本书,都是过来人鲜活的经验,我觉得很受用,我想应当推荐给学生们好好研读。 《东方论坛》杂志社冯济平女士主持编写这套书,是做功德无量的好事。这部书中的文章最初发表在《东方论坛》2004年始设置的“学者自叙”栏目上,现在结集出版。读这本书,看诸多论者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是如何就现代文学发言的,他们用的是什么角度、理论和方法,对“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有过什么影响,能拓宽视野,让我们了解所谓文学史的研究,是可以从不同层面进入的,不同的时代需求及为其所制约的历史环境,会对文学史研究的“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正是处于动态的多种文学史研究与评论,共同地逐步地建构了“现当代文学”的独立学科。读这本书我们获得了学术积累的连续感,这使我们在面对许多“新”课题时,会自觉地联想到前辈学者所曾摸索过的道路,同时对当下那些动不动就颠覆一切的虚无主义思潮保持一份警惕。 (冯济平编《跋涉者的自白: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如是说》,即将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注释: ①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1951年9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下册1953年新文艺出版社出版。 ②参见杜琇编:《王瑶年谱》,载《王瑶全集》第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72页。 ③这些观点与这—段相关引文见王瑶 ④王瑶:《治学经验谈》,载《江海学刊》1983年第2期。 【作者简介】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100871 (转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京)2010年5期) (责任编辑:张雨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