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活力与思力并重的儿童文学精神(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金波 参加讨论

    写作促进作家的自我发现:凡是为儿童写作的作家,在写作的实践中,不但创作着全新的作品,也在发现着全新的自我。当自己的生命和儿童的生命相融合时,便是走进了一种新的境界。孩子的一切表现,会映照着儿童文学作家的心扉灵府,会激发他们许多思考、许多感悟,使他们的生命获得新的焕发。张炜在第十届儿童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说道:“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加热爱儿童,靠近童心。”这句很朴素的话道出了创作儿童文学的心路,如果说“热爱儿童”是人之常情,那么“靠近童心”就是艺术家追求的一种精神和品质。我想起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说过的话:“试着为孩子们写些东西”、“问心无愧地死去”。要知道说这番话时,托尔斯泰已是完成了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宏篇巨作之后的79岁高龄之际。他的这种欣喜是自我的发现,是新的生命之光。毕加索有句话:“我在年少时画得像拉斐尔那么好,但是为了像一个儿童那样作画却耗费我毕生的精力。”这不仅是艺术的追求,还是人生的境界。张之路的《吉祥时光》获奖,他说:“我的童年若写到心灵深处,便也是你的童年。”儿童文学作家写自己的童年,不是怀旧,不是追忆,而是唤醒自己的童年,启迪别人的童年。我曾经说过:张之路的《吉祥时光》给孩子们读到的是摩挲了很久的莹光剔透的珠子,而我们还可以看到珠子背后的影子。在这部作品中呈现的是他对自己的发现。自我发现让儿童文学作家身处“没有年龄的国度”,永葆童心,生命不老。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在开篇“献给莱昂·韦尔特”中写道:“……这个大人什么都懂,甚至懂得给孩子写的书。”这说明懂得孩子并不容易。儿童文学作家要时刻自觉自主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年龄的国度”,这也是一种儿童文学精神。
    儿童文学还有一种精神,就是让孩子享受“语言的狂欢”。作为语言艺术的儿童文学,面对的是浑朴未凿的孩子,单从语言方面讲,儿童文学让他们从牙牙学语时期就开始学习语言了。这种学习是从“声音”的听觉感知,到“意义”的知晓应用。他们的学习语言,感受了从“悦耳的声音”到诗歌式的想象,再到哲理式的思辨。儿童文学的语言适应着多变的童年,儿童文学语言的多样化,显示了人类智慧和表达能力发展的全过程。文学是语言艺术,为儿童写的童谣、诗歌、童话、散文、小说,都是在写语言。特别是为婴幼儿的写作,那就是通过阅读显现出来的声音之美。儿童文学与朗读分不开。在某种程度上,朗读是儿童文学阅读的一种方式;儿童文学是声音的艺术,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儿童文学如何写得适宜读,这是对儿童文学作家的一种特殊要求。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人们都说这样的人(按:指儿童文学作家)是儿童的节日。”我想,就是因为儿童文学作家不但给他们写出了有趣的故事,还为他们写出了适宜朗读的各种样式的文学作品:童谣的恣意俚俗;散文的自然优美;故事的徐徐道来,都是多样的语言魅力。
    生动活泼的语言,不但因为叙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还因为儿童文学作家可以把故事中的细节审美化,就可以把诗歌中的每一行每个字音乐化。写出优美动听的语言就是找到了语言中的宝石,听起来就像看到了湖面上的涟漪,让人享受声音的流动之美。我想,即使不用大声朗读,只需默读那些语言文字,也是对儿童的一种最好的馈赠。萧萍在她的小说《沐阳上学记》的获奖感言中说:“我想写出中国儿童口语式诗行。”她的语言风格与她“多声部合奏”的叙述方式有关,与她的文体创新精神有关。另一位诗人王立春在她的《梦的门》获奖感言中说:“儿童诗破译着孩子和自然之间的密码,从没有哪一种艺术能破译得这般恣意和淋漓酣畅。”这种语言风格,与诗人超拔大胆的想象力和涌动的情感有关。儿童文学的语言至关紧要,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带着自己敏锐的听觉写作。我想,如果作家听到了作品朗读出来的声音,就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的语言,会字斟句酌,不断推敲,就像作曲家谱曲一样追求一种感情的语言旋律。作家自己在享受语言的狂欢,你的小读者也会沉醉其中。写作和阅读儿童文学,是作者和读者在语言的狂欢中,不断地体验语言之美,培养小读者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儿童文学精神。
    让我们不断地发现研究儿童文学精神,在儿童文学创作的实践中发现自己,修炼自己,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儿童文学精品佳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