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把握当代中国文论转型路向(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聪 江守义 参加讨论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迅认为,中国当代美学正在吸纳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反叛性因素,融合其复杂多元和充满活力的思想资源,走出德国古典美学并建立新的理论形态,实现了基本版图和总体风貌上的全局性变革。上海政法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祁志祥则认为,当代中国应注重抓住“美”的“乐感”性能,以中国特色的“乐感”概念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学科体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昌盛从对“人文、修辞、审美、社会”这四种现代中国文论转型路向的分析入手,提出这四种路向与当下的“文化研究”、“形式理论”、“审美主义”以及“社会批判”等文学理论趋向都存在潜在的呼应与对接,重新发掘这些既有的资源,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徐州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院长朱存明则通过汉画像审美幻象研究,认为中国美学应该对“美的现象”予以还原,从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发展道路。
    确立文论史研究的价值坐标
    与会学者还结合文艺理论学科研究的具体情境,从理论意义、研究视角、知识方法等多方面对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宪章从文学理论的现实性问题出发,认为文学理论的目的是为现实研究提供实用工具,因此,文学理论的“上手性”应该与“现实性”一起成为文论研究的两大价值参照,分别称为思想理论史的内在和外在参照系统,将二者有机结合,建构文论史研究的价值坐标方有可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国华则通过重释郁达夫的《沉沦》,主张在文学文本的阐释中引入“文学事件”的视角,尽可能将文学创作的相关过程还原到当时的文化现场之中,从一个特定角度理解文学事件客观意义的生成过程和可能性条件。
    面对中西方文论比较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马大康认为,深入了解中西方两种行为(语言)相结合的整体结构,不仅能更深刻地把握中西方文论分歧的根源,而且可以发现相互融合的内在机制,从而为创建当代文论提供明晰的思路。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谭好哲表示,构建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的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主体性追求、目的性追求和学术性追求,即必须在内容和性质上对中国文艺实践进行回应;必须为世界文艺理论批评的发展作出中国的贡献;必须具有理论系统性,将创新落实到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创造上。
    记者张聪 特约记者江守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