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曹胜高:国家建构与秦汉文学格局的初成(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曹胜高 参加讨论

    秦汉帝制影响中国文学的生成
    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来审视中国文学的生成,目的是要了解秦汉的帝制形态是如何影响中国文学的认知的。秦国正是在对帝道的崇信中确立了帝制,并按照帝道的刑德论来确立“重刑轻德”的国策。汉初也是在推崇黄帝、老子之道中延续帝道观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对“五帝三王之道”的推崇,逐渐实现帝道、王道、霸道的学理融通,确立了后世帝制运行的基本模式。
    秦汉时期形成的道义观,某种意义上可视为皇权与儒生之间思想价值诉求上达成的共识。先秦诸子在讨论人之为人时,提出了“仁”、“兼爱”的概念;在讨论人之能群时,提出了“义”的概念。由此形成的义政说,从学理层面强化了社会群体建构的基本价值观,即必须以公共利益、社会责任作为国家建构、政权运行、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外在尺度。我们在对诸子学说进行梳理时发现,“义政”、“义兵”、“道义”观念在秦汉之际不仅得到了强化,而且最大程度地得到了全面分析,其作为公共社会建构的学理,在《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等著述中被深入阐释,确立起中国的政治道义观、历史道义观、行政道义观,成为评骘公共行为的标准。
    义政学说的形成,在于为天下秩序确立了一以贯之的法则,即无论皇权还是平民,必须要服从人之能群的基本法则,按照群体共处的基本法则确定政治行为、确立行政措施、约束个人行为。为了明确“道”与“义”的至上性,诸子提出“圣人配天”与“君子制义”的主张,从而将“道”的理解、“义”的阐释掌握在士大夫群体手中,作为对君权、皇权进行干预的手段。从天下秩序来看,朝野关系是政权稳定、社会有序的基石。如果社会精英能够按照合理有序的通道进入朝廷体制,且朝野能够形成有效的对话与协调机制,天下秩序便能长时期地保持稳定。西汉所确立的“共定天下”之论,明确了君主、皇室与士大夫的合作关系,从而吸引了士大夫对朝廷的认同,维持了两汉四百多年的政权稳定。
    从国家建构的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文学”在周秦时是被作为一项技能,在秦汉成为一个职务,逐渐被纳入到官吏体制中进行管理。而对“文学”的培养,体现了行政系统对文书撰制中经学内涵、义理表达、文辞技巧的重视;对“文学”的选拔,则表明国家寻求到了士人通过学习进入体制的通道,这不仅吸引了士人对文学的学习,而且成为士人入仕的常规途径。其端在治,其用在学。从汉武帝开始到东汉末,“文学”作为官吏选拔的常科,为汉代经学传承和汉代文学创作培养了大批人才。至汉魏之际,各郡县普遍设立文学职务,群相切磋,宴饮唱和,为魏晋文学的繁荣做了人才上的储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