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批评家要有关注世界的独立表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批评的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之所以如此,有其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从客观环境来看,缺乏有利于批评发展的良好条件。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一是受市场化大潮的冲击,能够刊发严肃批评意见的阵地大大减少。纯批评刊物由于发行量有限,缺乏理想的经济回报,先后停刊,所剩不多。一些报刊也压缩刊发批评的版面,因为批评的读者群很小,相应地,经济回报也不高。由于对经济效益的绝对化追求,使严肃的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阵地面临严重的萎缩状态。其后果是,严肃的意见缺少表达的可能,新人难以出现。相反,娱乐化的“报道”逐渐有取代严肃批评的趋势。这些消息性的宣传、介绍因为比较及时,能够抓住读者的兴奋点,特别是善于设计耸人听闻的标题,长于披露明星、名家的隐私轶事,读起来比较轻松,可以扩大报刊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取得较好的经济回报,正在大行其道。二是批评的文化环境不好。要开展实事求是的批评,当然要指出创作中不好、不理想的地方。但是,这就涉及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常的学术批评往往被误指为人事纠葛、左右之争,被批评者难以接受,批评者不能说真话。除此之外,针对共同话题、创作现象开展的学术论争也基本没有。在发表阵地大大萎缩的情况下,不同观点、思想的交流、讨论也极为少见。人们往往是各说各话,自言自语,批评蜕变成了一种个人的言语。第三,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事批评的人越来越少。已有成就的多有改行之举,新人难以出现。过去,在文化机构如文联、作协这样的单位,有许多从事批评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此外,还有许多社会上热衷于进行批评的人。他们不一定在文化机构工作,但是自己有积极性。现在,这样的人几乎不见了。目前只有大学中还有比较多的人在坚持批评。由于有科研考核、职称晋升等外在的条件支撑,还能够支持一部分人从事批评。但是,在其他机构就没有这种条件了。凡此种种,均不利于批评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除了这些客观方面的原因外,批评者对批评的认知定位也非常重要。许多人认为批评就是分析一下作品的特点,特别是优点,比如人物形象如何,结构有什么长处,主题是什么等等。这当然是批评,但绝对不是批评的全部,更不是批评的本质。如果仅仅满足于对作品的解析,我认为还是很有问题的。这种批评观,是一种缺乏独立性的批评观,是将批评依附于作品的批评。也正因此,出现了忽视批评、蔑视批评,或者认为批评者是吃作品的饭,是作品的附庸等十分错误的观点。当然,在实际中,许多批评由于种种批评之外的原因,如人情请托、利益交换、宣传要求等,把批评局限在对作品的解读,甚至是叫好的层面,使批评成为作品的附庸,也是大量存在的。这当然极大地损害了批评的独立性,弱化了批评的思想性。那么,批评到底是什么?我以为要从这样几个层面来考虑。
    首先,批评是有其独立品格的。就是说,批评不是作品的附庸。虽然在实际的批评中,往往有许多依附于作品的批评,但这只是批评的一个方面,甚至不是最能体现批评价值的方面。就如同我们讨论经济一样。经济虽然要研究经济活动,特别是经济的增长问题,但是,经济中仍然有许多事情不能单纯从增长的层面来看,甚至我们也不能说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经济。实际上,经济学的目的应该是如何通过经济的手段使整个社会更加良性地发展。比如,社会的公共领域就不能简单地说增长,但是要解决公共领域的问题却离不开经济的增长。经济依然要涉及到许许多多非经济的领域。比如财富的分配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源的消耗问题,以及由此而延伸的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地缘政治格局的问题及相关的国际关系问题等等。因此,最好的经济学家不是仅仅知道生产与消费等具体问题的专家,而是通过对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对整个社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提出积极意见的专家。批评亦然。虽然批评不能脱离对作品的解读,但对作品的解读并不是批评的最终目的。批评不只是跟在作品后面的讲师,也不仅是提高作品影响力的工具。尽管我个人认为批评需要具备这样的功能,但是,批评不能满足于这样的目的。批评是建立在作品之上的,能够表达批评者对社会人生思考感悟的文化活动,通过对作品的解读来表达人类情感价值的选择。因此,批评就具有了一种超越解读具体作品的独立性意义。批评就是批评。只有批评确立了这种独立性,才能摆脱附庸的地位,进行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表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