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当规则遭遇人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近年来,围绕文艺评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关部门加大力度,采取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严肃评奖纪律,明确评奖要求,逐步完善了文艺评奖的制度、机制、规则标准,让文艺评奖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大量措施的推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评奖过多、过滥的势头,堵住了评奖制度环节的漏洞,保证了评奖过程的严肃、严谨。然而,在文艺评奖机制日渐科学、完善的同时,围绕评奖的人情关系、利益“潜规则”却未见减轻,对评奖权威性的腐蚀仍然存在。
    文艺评奖首先要有规则。人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维护者、实施者。无论哪个环节,公正、公开、公平都是应该秉承的原则。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虽有“规”可循,但有些“规”的约束性却往往难以贯彻,评奖过程被一些非文艺因素左右,尤其是人情对规则的牵制,无形中折损着文艺评奖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比如,有些参评机构为了获奖,不是在提高文艺作品的艺术质量上多下功夫,而是首先琢磨如何“找关系”,为此不惜动用各种“资源”,想方设法和评委“打招呼”,“疏通关系”,求关照求帮忙;有些评委敌不过人情关,把评奖变成了经营私人关系的手段,让规则的实施过程走了样;更有一些奖项圈子化,得奖的总是几个熟人。如此一来,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创作水平、美学追求退居其次,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这句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话,在费孝通看来,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中形成的熟人世界与复杂的人际网络,一方面维系了中国式的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其在重视法治、规则、公平的当下社会中的流弊也不断暴露。当规则遇到人情,特别是当文艺评奖与权力寻租、政绩得失、职称待遇等非文艺因素相互牵连时,文艺评奖中潜在的人情关系、“打招呼”常常就成为了对这种倾向的变相迎合。而如果评奖过程处处考虑如何权衡各种利益、如何照顾“面子”等,把各种与文艺无关的人情条条框框套在评奖的规则之上,就会让文艺评奖变成圈内人的“联谊会”,如此,文艺评奖的含金量、公信力将会大打折扣,对文艺创作的引导、引领作用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
    应该注意到,人情化、功利化诉求对评奖的损害不可小视。改进文艺评奖的方式,提高评奖的质量与威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设健康有序的社会文化生态,需要有较为细化的评奖规则方面的“他律”,更需要加强人的“自律”,只有“人”才是风清气正评奖环境的营造者、维护者,人“自律”好了,奖才能评好。要改变完全以奖衡量艺术创作成就高低的观念,改变以获奖为文艺团体甚至地方政府考核成绩、政绩指标的观念。要尊重文艺创作自身规律,为评奖者和文艺团体的创作“减负”,让评奖真正回归文艺本身,使更多经得起历史和艺术检验的优秀作品和德艺双馨的作家艺术家得到奖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