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和绘画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就常常被联系在一起,二者都能产生有意义而又可感知的意象,都能因其说服力量而对读者产生教化作用。这一点极大地鼓励了诗画交融,终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在物质层面达到诗画融为一体的“寓意画”。 “有声画”与“诗如画” “有声画”的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家喻户晓的诗人赛门尼德在公元前530年提出,因普鲁塔克在《年轻人何以应该学诗》等作品中反复使用而广为人知。他在该文中提到“有声画”的说法,说诗歌非常类似绘画,完全是模仿的技术和才华。在年轻人开始踏入诗和戏剧的领域时,要让他们保持稳重的态度,不仅让他们知道一些老生常谈,像是“诗歌是有声画,绘画是无言诗”或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要让他们知道生活中令人恐惧的动物或丑陋残破的面孔,呈现在艺术中时却令人感到非常愉快并加以赞誉,并非因为这是美丽的东西,而是出于所绘之物的惟妙惟肖。他强调诗歌类似绘画,两者都是模仿性的,诗人的技艺是诗歌给人带来愉悦的重要原因。 普鲁塔克在《雅典人在战争抑或在智慧方面更有名》中又多次提及“有声画”,竭力想说明诗人和画家依赖于行动者,但他所指的诗歌实为历史。他指出虽然雅典人以其在哲学、艺术和文学上的成就而闻名,但是他们在军事上的功绩更显赫。诗人和画家在作品的主题方面,往往有赖于伟大的行动者,如果没有行动者,就不会存在书写他们的作者了。普鲁塔克指出,书写历史与照镜子发挥相似的作用,强调书写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显然,他把历史书写看成一幅特定事件的准确形象。 普鲁塔克转而谈及绘画和诗歌,认为两者都是派生性的。一幅画无论多么栩栩如生,都是从属于它所描绘的真实对象,画家的判断无法与将领相比,图画中的胜利场面也不会比实情实景更加逼真。正是在这种语境下,他引用赛门尼德的观点,充满敬意地视他为权威,并对绘画和诗歌进行比较,指出:“赛门尼德曾经表示‘绘画是无言诗而诗歌是有声画’;画家的描绘和写生像是与参加的行动同时进行,文学的叙述和记载则是事过境迁以后的补充……给人影响最深刻的史家,对于史实的记载如同绘制一幅工笔画,能将行动和特性极其鲜明生动地呈现在众人的眼前。”从上下文看,普鲁塔克在引用赛门尼德话中的“诗歌”一词时,显然是指对事件的记录,即“历史书写”或者“历史”。如果一个人能让语言产生犹如图画般的生动效果,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么他就是一位成功的诗人。无疑,他在使用“诗歌”一词时,是把它看作一种对事件的叙述。 从16世纪中叶开始,诗人们越来越多地援引贺拉斯的 “ut pictura poesis erit”(诗如画)的概念,作为对普鲁塔克理论的补充。贺拉斯把诗歌作为一种描绘性艺术与绘画并列,坚信诗歌在再现形象方面可以像绘画一样获得成功,两者是姐妹艺术。从另一个角度极大地支撑“诗如画”观点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绘画理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阿尔培尔谛在《画论》(De Pictura,,1435年)中提出,绘画是立足现实通过对视觉的科学研究而建立起来的艺术,他推崇故事画是画家“最伟大、最尖端”的作品。 在这之后一种同样依赖于“historia”概念的绘画理论开始流行。该理论把绘画看成一扇窗,透过它人们可以看到艺术家捕捉到的行动中的一个瞬间,这是连续性行动中的一个有意味的瞬间,它暗含了此前和此后的行动,传递出整个事件的意义。画面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通过他们的姿势、表情得以揭示,因而也就表现出它们究竟“意味着”什么。19世纪依然存在这种风尚,一幅画通常被认为只能画出整个故事里的一场情境,因此莱辛提出画家应当挑选全部“动作”里最耐人寻味和想象的“顷刻”,即“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得到最清楚的理解”,千万别画故事“顶点”的情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