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写完《探索鲁迅文学之渊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日】北冈正子 参加讨论

    写完《探索鲁迅文学之渊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
    【日】北冈正子
    2015年6月,《探索鲁迅文学之渊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650页,日本汲古书院)出版发行。
    诚如大家已经知道的那样,鲁迅清末留日时期写下的《摩罗诗力说》,是处在鲁迅文学原点上的文章。鲁迅根据各种“材源(source)”描绘了在《摩罗诗力说》中心登场的诗人群像。发现材源的存在,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摩罗诗力说》有很多地方只读原文是读不懂的,而通过材源的探讨去解读《摩罗诗力说》,或许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于是,我着手调查尚不清楚的材源,并且也开始探讨鲁迅是怎样使用材源的。其结果是自1972年起在《野草》杂志(日本中国文艺研究会发行)上连载《摩罗诗力说材源考笔记》。1995年连载结束。在此期间被翻译到了中国(何乃英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这是意想不到的幸运。不过,那时的调查和探讨还没到最后完成阶段,其中还包括只提示材源,未及探讨的结果的部分(相关英国的拜伦和俄罗斯的章节),是未完形态的翻译出版。尽管如此,我得到了很多中国读者的读后感,这令我感到暖意盈怀,大受鼓舞。但心里也颇觉难为情,因为公开出去的毕竟是不完整的文章。
    自那以来又过了三十几年,我也到了退休的年龄。由于结束了在大学的工作,终于有了自由的时间,所以才会对旧稿做大幅度改写并增添新的调查发现,从而以不再是“笔记”而是完成稿的形式公开出版《探索鲁迅文学之渊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一书。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我现在总算可以放下心来了。
    鲁迅使用各种材源写《摩罗诗力说》,并不单纯意味着为写文章而获取材料。通过探讨鲁迅对材源的取舍选择和对材源的解释,我知道了潜藏在文中的鲁迅独特的强烈救亡意图,感悟到了鲁迅对感化人心的语言的力量所寄予的确信。我现在认为,鲁迅在《摩罗诗力说》当中的主张,只有通过对鲁迅意图的解读才有可能理解。我的这本书,详细记述了通过材源的探讨我所理解的具体内容。
    写完这本书,我还明白了另外一点,那就是鲁迅在《摩罗诗力说》里主张的问题趋向,深深连结作家鲁迅的诞生及其作品世界。关于这一点,虽然书中正文部分没有涉及,但在“结论”里我写了下面的一段话(本书第607-608页)。虽然有点长,还是想在这里引用一下。中括号内是我在引用时所做的补充。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里〕想要描绘的是作为“人”之模型的诗人形象。这个诗人形象所呈示的“人”的概念,表示着作为鲁迅“文艺运动”中心课题的人的精神改革意味着什么。
    渴望着“人”在中国社会里获得实现的鲁迅,经历了辛亥革命,不久成为作家。但他写出的却是丝毫看不到当年影子的改革者和从生到死都左右不了自己命运的贫穷、无名之民。鲁迅在作品中刻画的人物,与他曾经作为理想而描绘的诗人心像完全对极而立,在他的作品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他曾经作为救亡课题而提出的 “人”实现。
    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狂人(《狂人日记》)、夏瑜(《药》)、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都是要在中国实行革命之人的面目全非的身姿。不论“难见真的人”的狂人,还是总觉得背叛了朋友,与从前之志完全无缘,委身世俗生活的吕纬甫,不论是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自戕生命于无为当中的魏连殳,还是被处死却连“药”也做不成的夏瑜,都看不到当年那些诗人们的踪影。他们都是“多抱正义而骈殒者” 〔《摩罗诗力说》雪莱之章〕之转生,都是鲁迅作为理想诗人们的对跖形象。鲁迅以痛恨之念看取他们的人生。
    读者看到的都是些发现不了自己被压制,不会自觉站起来的人们。鲁迅饱含悲哀,描写着他们的被示众,被消遣,被侵蚀人格,在没有同感的社会中一个个地死去。以精神胜利法的高手阿Q(《阿Q正传》)和成为礼教牺牲品的祥林嫂(《祝福》)为代表,鲁迅还持续描写了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前者的同类人物。鲁迅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阿Q正传〉的成因》)。可以认为,鲁迅在中国现实社会中看到这些人物,都是他从前寄托理想的诗人形象的底版。
    鲁迅在他的第一部作品集《呐喊》自序中写道,他在青年时代做过的梦大都忘却了,但他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便成了《呐喊》。他的文艺运动并无反响,追寻不已的“新生”〔《摩罗诗力说》题辞〕不生,“新泉”〔同前〕不涌,他被寂寞所纠缠所折磨。但他心中的余烬并没完全消失。“文艺运动”的理念造成反转,使鲁迅朝向妨碍“人”获得实现的现实,一边用一点微光照射黑暗,一边开始了凭借语言的战斗。这,便是鲁迅作为作家的出发。
    对我来说,这是在理解作家鲁迅过程当中的新的发现。鲁迅文学之渊源,的确可以从作为文艺运动表现之一的《摩罗诗力说》当中探寻得到。从《呐喊》开始,鲁迅的作品中沉积着成为作家以前的鲁迅的苦斗。我认为,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重读鲁迅的作品,是理解鲁迅文学的第一步。从这个意义讲,我终于站在了起跑线上,但年已八十,日暮而道远矣。光阴似箭,回首反顾,一人之得以形成,微乎其微。今后还会走多远,实难预料。但我愿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恳切希望年轻的一代去读《摩罗诗力说》,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以使鲁迅之心续结将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