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源语中的文化内容非常重要。汉语中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汉语里(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有大量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比喻、寓言等等,但是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是无法割裂的,因此另外一个争论不休的主题出现了——翻译是更靠近作者还是读者?当代翻译理论提供给我们译者许多规范技术和技巧,比如“归化”、“语言增补”、“减少”、“弥补”、“仿造词语”、“调整”、“借贷”、“直译”、“移植”、“脚注”等,但它们本身也会产生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国专家还没取得共识, 更不用说在西方了。 关于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人还是偏向于异化翻译的。虽然中国人是翻译艺术的大师,但他们比较偏向于实践,因此系统研究汉语翻译的理论与方法的书籍非常少。严复作为现代中国重要的翻译家和语言学家,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信、达、雅。这三原则直到今天依然在指导着中国的翻译实践,它们是如此清晰,又是如此含糊。 最后,借庄子“意之所随”这句话,我想说,虽然在翻译的时候,有的单词或者概念表面上看是翻译过去了,但是从深层次而言,在两种语言里面,总是有细微的差别,这需要懂得双语的译者细细甄别,比如说以西班牙语为母语而且懂汉语的译者、和以汉语为母语而且懂西班牙语的译者,一起翻译某部作品会比较好。因此,我希望有意把中国文学作品带到西班牙语世界的机构,支持并且资助集体翻译项目。通过集体翻译,才能真正达到严复所说的信、达、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