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文学批评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文学一道,进入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批评”时代。 马克·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一书中描述了多媒体融合时代的信息场景。在他看来,热衷于信息社会的人高声通报了一个完美交流时代的来临,即人们获取“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这无疑是现代的馈赠。紧接着,信息的便利更加细致入“微”地落实到每个平凡个体身上,由此带来更加深刻的媒介革命。这便是以“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的“微时代”的来临。这里面当然包含着一系列的人文和美学后果,值得认真思索,而对于我们关心的文学批评而言,新的转机和内在的陷阱也恰恰需要人们仔细辨识。 “微批评”在简短文字中直抵根本 “微批评”时代,洋洋洒洒的“大块文章”已绝难再现,但“微批评”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传统批评的瘦身版。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文体和传播方式,以及新文体背后的批评姿态和解放潜能。 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多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因而,批评其实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它仗义执言,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虚张声势的延展,更没有长篇累牍的枯燥和食洋不化的迂腐;它拒绝一切关于批评的繁文缛节,只要“寸铁杀人”、一针见血的快意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