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特约撰稿:李林荣
    《群氓之族》,[美]哈罗德·伊罗生著,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群氓之族》,[美]哈罗德·伊罗生著,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本书作者伊罗生,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人物画廊里,是个熟面孔。拍摄于1933年2月上海莫里爱路宋庆龄住宅门前台阶处的一帧七人合影里,就有他站在宋庆龄和林语堂之间、蔡元培和鲁迅背后,侧身低头微微含笑的形象。当时伊罗生才23岁,已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三年,在中国也已工作、生活了三年。1931年为报道长江洪水灾情,他曾从上海一路溯江而上,深入采访到川西藏区一带。1932年,他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资助,创办了揭露反动统治和支持左翼文学的进步刊物《中国论坛》,同年末他还参加了宋庆龄和蔡元培等发起成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次年初又与鲁迅等人一道被选为该同盟上海分会的执行委员。1934年他约请鲁迅、茅盾帮助,编译了在鲁迅杂文、书信中多次被提及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草鞋脚》。时隔40年之后,从朝气蓬勃的青年记者成长、转型为稳沉持重的政治学教授的伊罗生,写出了这本《群氓之族》。书名原义“部落的偶像”,和副题“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合起来,恰好可以概括全书内容和思路的主线:即使是在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表象看起来日益发达的近现代世界,由群体认同造成的意识隔阂和价值差异,仍然一如既往地贯穿并且不断地驱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制度和文化条件下形形色色的严重社会冲突。书中丰富的史料和时事素材、畅达的理论和思想推演,既延展出一部族群纷争连绵不息的黑色世界史,更迸发出一种审视脆弱人性和阴暗现实的勇气与智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