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埃兹拉·庞德《阅读ABC》:明亮的细节(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张定浩 参加讨论

    韦勒克在《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中,一方面给予了作为批评家的庞德足够的篇幅,一方面也指责他的一些诗学思想“浅显而且往往是含混或非常笼统”。庞德著名的诗学三原则“直接处理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事物”,“绝对不用任何无助于呈现的词”,以及“用乐句的内在节奏而不是节拍器的机械节奏”,在韦勒克看来,“都很有道理,意味着摒弃维多利亚时代诗人的修辞和规则韵律,不过现今看来,无非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这种评价未免稍失公允,因为庞德的诗学是一种实践性的诗学,其要旨不在于原创理论深度而在于最大程度的简练、有效和不可逾越。正如艾略特所言:“庞德的文学评论通常都是间接为他的同行,为所有的英语写作者所作。但正因为他的评论针对的是作者,反而能令读者从中领略到独特永恒的价值。了解作者应做何种积累,进行哪些学习,以及应接受怎样的训练,我们从庞德那里学会通过这些来欣赏文学。”(《庞德文学论文集》序)
    庞德时常将诗歌与音乐比较:“不要以为诗歌的艺术比音乐简单,或以为在诗歌上不下普通钢琴教师在音乐上所下的功夫,你竟能得到行家的赞许。”在韦勒克那里,普通钢琴教师或许是毫无价值的,但几乎没有哪位音乐大师可以绕过普通钢琴教师这个级别的技艺而直接成圣。
    音乐爱好者往往将音乐家轶事、唱片版本和个人朦胧的听曲感受结合成对于某部音乐作品的认知,这本身未必值得苛责,但这些音乐爱好者应该意识到单凭这样的认知是无法将一部作品予以还原的,也无法创造出新的作品。要创造出一部新的音乐作品,你必须通晓过往音乐作品中那些由调性、乐句、和弦乃至配器等等构成的“明亮的细节”,它们是新作品的起点。对庞德来讲,在诗歌领域类似的比较,是他诗学思想的核心。“在创作一行诗(并由此将诗行建造成段)时你有某些首要的元素:就是说,你有语言的,即字母的,各种分节音,以及按音节划分的各种字母组……这些音节具有不同的分量和持续时间……而节奏,就是一种以时间切割的形式”,接下来,对于一个诗人,他的首要天职就是去感受和辨识那些杰出诗作中发出的声音。还原那些“明亮的细节”,这是一种诗歌才能,而糟糕的诗人“指望这种才能从天而降,却不打算付出一个平庸的音乐家为取得在一个乐队里第四小号的演奏席位而付出的劳顿”。
    在《阅读ABC》一书中,庞德一再强调诗歌作为一门技艺的存在,它依赖于一些最为基础却也最容不得含糊概括的对于词语、句法乃至格律演变的、具体而艰苦的认知。他呼吁我们“抛开所有使用模糊概括词语的批评家”,“一个批评家的首要资质凭证是他头脑中的好作品具体为何”。他强调具体地研读文本,以及对于文本细节的确切把控,“任何生物学教师都会告诉你传递知识不能通过概括性的陈述而没有对具体细节的了解”,“当一个人将一首巴赫赋格练到可以把它拆开来又合起来的程度,他学到的音乐会比连弹十打混杂的合集更多”。由此他也坚信,“一个人通过真正知道以及细察几首最好的诗篇可以学到更多的诗歌之道,胜过随便浏览一大批作品”。也正是以这样的具体认知作为基础,一个写作者才有可能达致表达上的清晰和准确,“好的作家正是那些使语言保持有效的作家,也就是说,使它保持精确,使它保持清晰”。对庞德而言,这是写作的首要伦理所在。他因而大声疾呼,“一个逐渐习惯于马马虎虎的写作的民族,是一个对它的王国和它本身逐渐失去掌握的民族……这事关表达与意义的联系”,表达并非无关或滞后于意义的形成,相反,表达形成意义,当代语言学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或者,又如另一位诗人所指出的,“意识流不是源自意识,而是源自一个词,这个词改变或重新定位你的意识”(布罗茨基《自然力》)。
    我们是不是一个正在逐渐习惯于马马虎虎的写作的民族呢?这取决于我们正在使用的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