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把网络文学还原为常规和常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报》 郑周明 参加讨论

    “仿佛几百年来小说的命运一样,从唐诗宋词中盘旋而出,借助于印刷媒介兴起与普罗大众见面,将当时最通俗的情感和情节传向每一个渴望探索自我和世界的个体,并在时代不经意时刻成为主流载体。即使在小说内部,也经历着雅俗共存,雅俗互赏,雅俗转换的难分难解过程。而20世纪末网络新媒介的诞生进一步释放俗文学的能量后,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文化命题之一。”7月11日,由中国作协、人民日报文艺部、光明日报文艺部三家主办的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上,当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在最后娓娓道来上述结语之时,这场为期两天,邀请政府监管方、高校专家方、全国28家知名文学网站负责人的大型研讨会,似乎终于寻找到了部分共识。
    事实上,在两天的三方会谈中,大家都以为这会是一场纷呈各异,无法统一认识的研讨会,缘于近十五年来在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庞大体积后,才出现对它的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实在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和面对。多达六十多位发言者要在短时间内发表自己看法,每个人都有太多的话要说,专家学者们从各个方向角度向网络文学内部表达观点,有准确也有偏差,网站负责人们则从内部向外界表达自己最朴实的看法,有共鸣也有争鸣。在这中间,寻找网络文学文脉建立评价体系以及如何承载中国故事价值观成为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核心。
    正当性有迹可寻
    如何界定“网络文学”这个概念是现场众多专家们提及最多的疑问,从广义而言,网络文学十多年来,有严肃文学的身影也有当下各类“小而美”微文学的诞生,而从狭义上看,大众最为接受的还是网络上主流的类型长篇小说。从这个方向上看,将有助于网络文学文脉的界定和确立。其实,在此前全国各地举办的网络文学相关研讨会上,都有不少专家和网络作家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素养,大多来自中国传统文学的养料,从唐传奇到宋元话本,从明清俗文学到近代世情小说,它们多能和当下网络上不同类型文学有所对应。
    对此,南京大学黄发有教授举出了蜀山题材这个例子,他表示,当下诸多仙侠、玄幻类型的网络小说有许多基本因素是受到现代作家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影响,并主动与游戏性元素结合互相转化,而还珠楼主的创作则多受到《山海经》《西游记》《江湖奇侠传》等作品启发。这个大致脉络较为典型地说明了通俗文学发展的自有规律。这个观点也获得了在场网站负责人的认同。网络文学的文脉不仅与传统通俗文学相通,与世界文学也有契合之处,李敬泽与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先后提到世界类型文学的发达,在类型的模式化和市场定位上,两者基本是一致的。
    尽管如此,类型小说在中国由于还附加了一个网络载体,新媒介自身的特性与文学的结合必然无法忽视。网站负责人多认同网络文学首先是一个功能性的商业性的文本或者说产品,它们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填补读者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焦虑,换言之,读者从网络文学的阅读中寻找到了代入感和快感。起点中文网副总编廖俊华和鲁院副研究员王祥对此有很深感触,廖俊华认为,不管是职场小说还是官场小说,或是“宫斗”类型,都在通过主人公异于常人的优势在故事中不断“升级”,从而填补了读者对各种欲望和梦想的需求。同时他也承认这些阅读快感中不少是低质的欲望,仿佛宗教中的“七宗罪”,但这的确是网络文学之所以如此盛行的重要心理因素。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总编吴长青则从另一些作品分析指出其存在的进步性,例如青年参与国家社会建设的诉求。
    从历史脉络到阅读心理,网络文学在这里逐渐寻找到了自己的文化位置和现代消费特征,而这也为之后确立评判标准体系提供了可能和坐标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