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早晨,当迈斯特尔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他以为天还没亮呢…… 街灯还没有熄灭,可天空却浑然一色一片暗黑。迈斯特尔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天呢。就是大雪之前,在乌云密布的最阴暗时刻,也总会在这儿或那儿露出一线光明……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紧紧地盯着闹钟的针盘,想象中的闹铃也丁零零地在耳边响起。9点钟?不,不可能。显然是太阳快要出来的时候…… 当我拉开窗帘,透过浓重的雾霾辨认外面的世界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上述这番描写。 很像是2014年2月某位中国作家对近来华北地区天气状况的描写对吗?但它不是,时间、地点和事件都不是。时间是1949年,地点是美国纽约,当然,这只是一篇科幻小说,美国作家詹姆斯·布里什的《盒子》。上述描写,就是从这篇作品的第一、三、五段截取的第一句话。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假想在某一天,纽约上空突然出现一个半球状的“盒子”,把整座城市捂得严严实实,灰暗一片,人们戴上防毒面具,无奈叹息,一筹莫展。 这种带有前瞻性的幻想,与眼下人们看到的现实,是不是出奇地相似?让人不得不作此联想。 如同经常遮蔽城市天空的雾霾一样,作者虚构的这个“盒子”也不是实体的,人们搞不清其材料构成,但它至少不是完全密不透风的,尚能透过少量可见光、电磁波和气体。渐渐地,科学家迈斯特尔找到了“盒子”存在的具体原因,也找到了消除“盒子”的解决方法,但最终还是没能搞清“盒子”究竟来自何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迈斯特尔原本是研究屏障的,以抵御敌人先进武器的进攻,现在却被找来解除“屏障”。他本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但面对这种情况,同样感到棘手和困惑;而且在他全身心寻找解决方案时,还经常遭到质疑,甚至被怀疑是“盒子”的制造者。 作为作者,詹姆斯·布里什本来打算反映的,恐怕不是环境问题,而是冷战对峙,所以给世界带来麻烦的,除了“盒子”这一显因素,还有人与人之间隔阂的隐因素。但以如此场景作背景描写,现在读来,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好在最后“盒子”还是消除了。刚刚还是—— 空气是一副缓慢累积着的毒剂。天已经很暗了。 接着马上便出现如下的场景—— 盒子消失了。清晨的阳光射了进来。当7月的炎热和冷空气一接触,立即下起了滂沱大雨。几分钟之内,城市又像先前那样黑暗,但却伴随着迅雷和闪电。人们从建筑物内涌出来,在瓢泼大雨中疯狂地吮吸着自由的空气,在隆隆的雷声中喊叫着、互相拥抱着,在电光的闪耀中跳跃着。 ——结局确实让我们看到些许希望。但愿在本文面世之际,读者也能看到真正晴朗的天空。 事实上,在国外科幻文学中,涉及云雾等因素的科幻小说并不多见,想必是通过这种物质很难产生激烈冲突。一般来说,类似场景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其他情节作铺垫,起到一个道具的作用。 真正令云雾具有故事情节的,当推前苏联作家霍·沙伊霍夫的科幻小说《神秘的云团》:几名大学生偶然发现一种奇怪的云团,云团所过之处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被冰冻致死,而且它还会逐渐生长壮大;经过一系列和平年代中的戏剧性小冲突,科学家最终确定云团是一种活的组织;不过最后点题的时候,科学家还是把云团的出现归咎为垃圾污染所致。尽管作者在小说里用尽了各种鲜活的语言,但冲突到底还是不够激烈,有一种典型的苏联科幻小说的感觉。 ——而且这么正能量的东西,让我们实在无法与眼前的恶劣天气联系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